矿业公司双重预防机制自评报告_第1页
矿业公司双重预防机制自评报告_第2页
矿业公司双重预防机制自评报告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自评报告编制单位: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评价的目的3二、评价的范围3三、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组织机构3四、肯德可克铁矿概况5五、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情况简介.六、安全评价检查表18七、评价结果26一、评价的目的根据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省级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评估工作的通知(青安监【2018】119 号)开展企业自评,整改存在的不足,有效推进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升企业双重 预防机制运行质量及水平, 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二、评价的范围对公司肯德可克铁矿、选矿厂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三、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组根据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省级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评估工作的通知(青安监【 2018】119 号)文件要求, 为推进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工作,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评估组:(一)、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组: 组长:许福平副组长:吴维剑、曹新、王金宝成员:张生军、李生堂、赵龙、杨军、陈延林、王全海、秦云、桑宗虎、顾生平、吴宾、姬英杰、杨林山、刘进虎、张茂龙、刘明芳、董寿虎(二)评估组职责:1、制定评价制度,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2、按照青海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认定标准编制评价表,制定评价计划。2、对照评价表,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及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措施制定、责任人、风险管控情况、隐患排查等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3、根据评价结果,对缺项、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4、定期对双重机制建设及运行情况评价。( 三)、工作要求建立企业风险分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前提。评价组成员要分级负责,高度重视,层级落实,按标准要求实施,不断发现此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努力改进,保证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四、企业概况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肯德可克铁矿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南缘西段,隶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矿区距青海省西宁市 1182km;距格尔木市385km;距青海省石油基地花土沟镇约280km。肯德可克矿区地处内陆高原,矿区海拔40004205m,平均海拔4150m,比高 50100m。1、主要生产工艺、生产方式和井下各系统情况我公司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阶段矿房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矿井采用竖井斜坡道- 斜井胶带的开拓方式, 斜坡道、斜井胶带为主, 罐笼井为辅的方案:矿井采用中央风井进风、两翼(东西风井)出风的中央对角式通风 系统。井下现设有4080、4020、3960、3900 四个中段其中4080 为回风中段,其他为进风中段,主扇设在4080 中段。另有3975、3920 分段, 矿井排水系统: 水仓和水泵房都设在4020 和 3960 中段,水仓 2040立方米, 2 台 90kw水泵,井下实际24 小时涌水量为1020 多立方米。矿区供电系统:矿区设有35kv 变电所和配电室,井下采用双回路供电并设有中央变压所;有两条进矿电源,矿内自备1 台 1340w发电机组,做为应急保安电源,满足供电系统停电时的安全要求,能够保证系统停电时井下提升、通风、排水、照明和井上锅炉、 办公和生活用电。2、采矿工艺采用无底柱崩落法和房柱法采矿。凿岩台车或凿岩机打眼。装药、爆破。铲装至溜井。溜井放矿装入矿车。电机车运输到主溜井卸矿入主溜井。矿石由主溜井进入破碎机,经破碎后入运输胶带,由胶带运输至地表。3、选矿厂组成及选矿工艺选矿由中细碎车间、筛分车间、干式预选抛尾车间、磨矿车间、磁选车间、浮选脱硫车间、脱水车间、化验室、试验室及技检站、药剂仓库等组成。选矿工艺方案为:中细碎两段一闭路破碎(不包括一段粗碎、粗碎设在井下),筛中产品预选抛尾,一段磨矿后磁选,磁选粗精矿再磨再磁选,磁选精矿浮选脱硫流程。产出的铁精矿采用浓缩磁选、过滤两段脱水流程。选矿主要设备有破碎筛分设备、磨选设备、磁选机、浮选机、陶瓷过滤机等。尾矿库选择在选矿厂北约10.5km 的盆地尾矿库, 为天然盆地。尾矿43库的服务年限为29 年,总库容2316.84 10 m,其等别为无等级库。五、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一)成立领导机构为确保我公司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顺利有序推进,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外包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岗位人员未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成立各工作组和专业组。(二) 全面动员部署。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的重大意义、目的和 工作内容,通过召开会议、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宣讲两个体系 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广大 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学习同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排查风险点、落实管控措 施,排查消除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三)实施全员培训编制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管理干部、相关人员及职工进行培训学习,系统学习政府下发文件,同行业体系文件, 先进经验、 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风险排查源辨识方法、重大危险源判断.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等。(三)编制体系文件1 、2018年 6 月 3 日根据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的通知(青安监【2018 】73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公司编制完成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 7 项制度,并汇编成册。2 、编制工作危害分析 ( jha )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 ( scl) 记录 (见附录 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风险点登记台账等有关记录文件(见附录 c)、确定风险识别、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断标准。(三) 开展风险辨识、评估。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公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这两种方法进行辨识。把风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态风险,如日常操作、异常情况处理、 开停车等。 一类是静态风险,如设备设施、 作业场所、 原料、辅料、产品等;动态风险用工作危害分析(jha)非常适合。静态风险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非常适合;动态风险采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法,首先填写作业活动清单,清单主要包括作业活动地点、作业活动名称等内容。弄清要辨识的作业活动包括哪些,主要包括日常操作、异常处理、开停车、管理活动等内容。选定作业活动后,接下来分解工作步骤,我们的做法是简单作 业活动控制在5 步,复杂作业活动控制在8 到 12 步。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用几个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不说如何做。完成步骤分解工作后,接下来识别每个步骤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和后果。 主要识别谁会受到伤害?伤害的后果是什么?造成伤害的原因有哪些?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有哪些?最后填写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完成动态风险辨识工作。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对静态风险的辨识。先填写设备设施清单,清单包括设备设施名称、编号、类别、投用时间、使用单位等内容。为了便于辨识,各单位自行对所属设备进行辨识, 为了填表报准确,组织了各单位填表人的培训,并下发模板,安环部、安全环科安排专人日常指导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此法重点是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挑选有经验、并且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组成一个编制小组,事先对辨识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搜集资料,确立标准;判断危险源的主要危害及后果,找出控制措施,最后列出安全检查表。对照安全检查表逐项填表,完成静态风险辨识。2、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在全面辨识安全风险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风险导致事故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公司采用lec评价方法,按照风险(d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x人员于危险环境中的暴露频次( e)x 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 c),计算安全风险分值,确定安全风险等级。3、有效管控风险。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公司将风险点逐一 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每一条风险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其中重大风险由公司领导负责,较大风险由所在单位中层领导负责,一般和低风险由车间和班组长负责。为了让每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 应急对策, 公司对每个岗位公布了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设置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表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等内容。(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理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2018 年,公司按照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和双重预防机制要求,修订了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编制公司隐患排查清单。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公司编制了隐患排查清单,要求班组、岗位日查,车间周查、公司月查。编制铅印了各层级隐患排查本,开展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同时制定了综合安全检查、专业性、专项安全检查表。3、隐患排查治理形成闭合管理。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已常态化运行。公司领导 24 小时带班排查治理,安全管理部门三班 24小时排查治理,各专业、各车间、班组开展的各类检查、检验、巡检等活动都是隐患的排查治理,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式。公司级安全检查后,公司安委会及时下发安全检查通报整改隐患, 公司按照事故隐患整改的难易程度和可能造成事故后果大小将事故隐患分为安全问题、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三级。对安全问题和一般事故隐患,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立即进行整改,对于重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整改。并要求各单位限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回执报送安技处,安技处到时组织专人验收,谁验收,谁签字, 谁负责。验收结果归档,并纳入公司绩效考核。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基本形成闭环管理。五、 双重机制建设评估工作开展简介1、2018 年 12 月 17 日成立评价小组,下发关于开展双防机制建设及运行自评和整改的通知。2、 2018 年 12 月 18 日制定风险评价工作的工作计划。3、实施风险评价工作计划序号工作内容日期实施情况落实1召开安全会议,对评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18.12 、开展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落实23于开展省级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评估工作的通知与双重预防体系文件培训评估组对各单位、部门对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表进行自评列出自评过程中发现问题清单,进行整改评估组再次对各单位、部门对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估表进行自评,形成评估结果2018.12-2018.落实42018落实52018落实11总结此次评价工作,评价结论2018六、检查评价表.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1、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领导机构, 组织领导机构组成人员 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 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 企基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本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企业组织机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询问:符合要求, 无否决项(20 分)2、企业应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员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职责的,一项不符合扣2 分。4、未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的,扣5 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主要负责人、分 管 负责 人及 各层级、各岗位人员是 否 掌握 双重 预得 20 分应履行的职责, 并在安全实施方案未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防 机 制建 设基 本生产责任制中增加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 和安全管理机构相关职责。 3、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与分工、工作任务等,一项不符合扣 2 分 。5、企业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未履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要 求 及应 履行 的主要职责。要求( 80分)1、未以正式文件(红头文)明确建立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扣2 分。2、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组成人员不全面,缺一个岗位扣 2 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扣5 分。3、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查文件:下发的正式文件、安 全 生产 责任 制度。查 阅 双重 预防 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并 对 照实 际实 施情况。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全员培训(20 分)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 实施步骤、工作任务、 进度安排等。1、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 参加人员、考核方式、 相关奖惩等。2、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进行双重预防机制建 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青海省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细则标准要求。 3、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果应记入培训档案。设职责的,每人次扣 2 分。否决项:未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的,评定验收不通过。1、企业未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或计划不具体的,扣5 分。2、培训记录或档案不详实,无签到表,无教材或课件、教师等相关记录的,扣5 分。3、未对全员进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培训,缺少部门 / 岗位的一项扣2分。4、培训结束未组织进行闭卷考试的,扣 5 分。否决项:抽查 10%的相关岗位人员,未掌握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内容,验 收评定不予通过。查资料:1、 培训计划。2、 培训教育记录与档案。抽查问询:1、随机抽查、问询各层级、各岗位人 员 是否 掌握 双重 预 防机 制建 设培训内容。2、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明确 本 企业 的重 大有培训计划、 进行了培训、闭卷考试。生产、主要岗位抽查 35人, 5 人掌握不好,合格率 85%。得分 18分-2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4、培训考核结束后,对风险、双重预防机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评制 建 设、 运行 流估。程。3、重点抽查员工本 岗 位风 险点 管理 及 危险 源辨 识内容1、企业应制定符合双重1、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扣5 分。2、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扣查资料:1、风险分级管控制 度 和隐 患排 查预防机制建设标准要求5 分。治 理 制度 等体 系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3、未制定教育培训制度的, 扣 5 分。文件文本。体系文件排查治理制度、 作业指导4、未制定持续更新制度的, 扣 5 分。2、制度发放或传(20 分)书等体系文件。5、未制定运行考核制度,扣5 分。达记录(包含电子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6、各项制度不符合企业实际、不具记录)。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并有可操作性的,一项内容不符合扣2现场检查:传达至各部门 / 岗位。分。工 作 岗位 是否 已7、制度未传达到各部门/ 岗位的,获 取 有效 的风 险发现一个部门 / 岗位扣 2 分。分 级 管控 和隐 患体系文件、 各项制度编制齐全, 发放到各车间。符合要求,得 20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排 查 治理 制度 等体系文件。责任考核(20 分)1、企业应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考核制度中明确 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 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 钩。2、应落实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考核制度, 根据双重预防机制考核结果予以 奖惩。1、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考核制度内容 不具体,未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 频次、方式方法,未将考核结果与 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的,每项扣5 分。2、未根据双重预防机制考核结果落实奖惩的,一项不符合扣5 分。否决项:未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考核制度,或未有效落实的,评定验收不通过。查资料:1、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考核制度2、双重预防机制考核奖惩记录,相关 财 务、 工资 记录。制定了考核制度, 并进行考核。符合要求,得分20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风风险分级管风险 点 排控查、确定( 30体分) 系建设( 550分)1、作业活动清单应覆盖企业(非煤矿山) 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2、设备设施类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涉及的设备、设施。3、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应覆盖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工作地点或设施。1、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扣10 分。清单未涵盖主要作业活动的,缺一 项扣 5 分。2、未建立设备设施清单,扣10 分。清单未涵盖主要设备、设施的,缺 一项扣 5 分。3、未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扣10分。清单未涉及产生粉尘、化学物 浓度高、噪声超标的等职业病危害 严重的地点 / 场所/ 岗位,缺一项扣2 分。4、风险点划分、确定不符合划分原则的,一项扣5 分。否决项:风险点划分有10%划分不符合划分原则和企业实际的,评定验收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作业活动清单。2、设备设施清单。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查现场:通 过 分析 工艺 流程、生产现场判断是 否 遗漏 主要 作业 活 动、 设备 设施、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地点/ 场 所/ 岗位。编制了作业活动清 单、设备设施清单和职业病危害清单。 基本符合要求, 得 25分-2 分危险 源 辨1、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1、未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针对作业查资料、查信息系基本准确, 得 135 分-15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识、 分 析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活动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统:(150 分)源辨识、分析。析的,缺一项扣10 分。作业活动危1、作业活动分析2、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险源辨识、分析不准确、重要危险评价记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对源遗漏的,一项不符合扣5 分。2、设备设施分析每个作业活动及作业步2、未按照安全检查表法针对设备设评价记录。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施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缺一项扣10 分。设备设施危险源辨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3、针对设备设施类清单,识、分析不准确、重要危险源遗漏4、职业病危害因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进的,一项不符合扣5 分。素检测报告。行危险源辨识、分析。3、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可能存在的粉询问:4、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询 问 岗位 人员 参等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未进行识别与危险源辨识、分害风险点存在的粉尘、 化的,缺一项扣5 分。析情况。岗位人员学物、高温、噪声、电离否决项:是 否 了解 本岗 位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危险源辨识有10%不准确的,评定验存在的风险点、危及其来源、接触方式及接收不通过。险 源 及其 危害 后触时间、可能导致的职业果(事故类型),病和健康损害等。是 否 了解 其接 触的 职 业病 危害 因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素 及 其对 健康 的损害。风险评价(80 分)1、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实际。2、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确。 3、重大风险的确定依据青海省非煤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细则进行判定。 4按照db37/t29732017 中 5.5.1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 级。1、未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风险评价准则的,扣5 分。2、评价人员不熟悉评价准则或者风险评价取值不合理、评价级别不准确,一项不符合扣2 分。3、应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的,一项不符合扣10 分。4、未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一项不符合扣2 分。5、未按照 gb6441-86标准进行事故类型判定的,每项扣2 分。否决项:应判定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存在三项的,评定验收不通过。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风险评价准则。2、工作危害分析及 安 全检 查表 分析等分析记录。 3、作业岗位职业病 危 害风 险分 级报告。询问:1、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 位 人员 是否 掌握 企 业重 大风 险相关内容。2、相关岗位人员评价取值基本合理, 作业岗位职业危害 风险分级报告, 正在编制,得 78-2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是 否 熟知 风险 评价 规 则并 进行 正确的评价。控制措施(150 分)岗位人员从工程技术、 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 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并经过企业相关程序评审确定, 控制措施应与实际相符, 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有效落 实。1、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符、可操作性较差、未有效落实、有遗漏的一项不符合扣2 分。2、岗位人员未参与控制措施制定的,每人次扣2 分。3、企业未按程序组织进行控制措施评审确定的,扣10 分。否决项:核查控制措施, 10%及以上控制措施查资料、查信息系统:检 查 控制 措施 制定过程,是否全员参 与 并经 过评 审确定,控制措施是否全面、无疏漏、可 操 作性 强并 有效落实。个别管控措施, 需要进一步完善。 个别岗位掌握不全面。得140 分-10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风险分级管控(90 分)1、企业应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等级风险的管控层级。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确定风险点、 危险源的管控层级, 落实管控责任。与实际不相符、不具有可操作性、未有效落实、管控措施缺失的,评定验收不通过。1、风险管控层级不符合地方标准要求的,扣5 分。2、各风险点和危险源未根据管控层级确定责任部门及人员,落实管控责任的,每项扣2 分。3、抽查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位人员,未掌握相应管控风险内容的,每人次扣5 分。否决项:根据相关记录文件, 抽查 10%相关岗位人员,5 人及以上未掌握本岗位应管控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的,验收 评定不予通过。现场检查:核查岗位人员是否 掌 握自 身岗 位相关控制措施。 查资料、查信息系统:工 作 危害 分析 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等资料。 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位人 员 是否 清楚 应管 控 的风 险及 相关控制措施。符合要求,得90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1、未建立作业活动类风险分级管控查资料、查信息系-5 分清单,扣5 分。统:1、企业应编制风险分级2、未建立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1、作业活动类风管控清单,清单应由企业清单,扣5 分。险分级管控清单。组织相关部门、 岗位人员2、未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2、设备设施类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按程序评审, 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定发布。清单,扣5 分。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内容及格式险分级管控清单。3、职业病危害风级管控清善。单,不完标风险分级管控清单(30 分)风险告知(20 分)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形式、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要求。1、企业应通过有效方式告知企业主要风险相关内容。2、对存在重大风险和重大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工 作场所和岗位, 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风险不符合青海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要求的,每项扣 2 分。4、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未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定发布的,每项扣2 分。1、未采取有效方式告知风险的,风险告知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每少一项扣 2 分。2、告知地点不当,每处扣5 分。3、对存在重大安全和重大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区域,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风险公告险分级管控清单。查文件:1、风险告知相关文件2、告知方式及内容2、培训记录等资料得 25 分符合要求,得20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公告栏。3、应组织各层级、各岗位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的告知培训。栏,每处扣5 分。现场检查:安 全 风险 和职 业病 危 害风 险公 告栏 及 安全 警示 标志、监测或预警设施。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1、未建立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查资料、查信息系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单,扣 30 分。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统:准应包含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排查内容及标准未包含各风1、生产现场类隐编制隐患排清单中各风险点、 危险源及控制措施。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应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的,每项扣 2 分 。2、未建立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患排查清单。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查清单(50)参照细则及相应行业实单,扣 20 分。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施指南中附录内容编制。1、 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项目及标准应符合双重预防清单中排查项目不全、排查标准不具体的,每项扣2 分。3、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5 分。机制相关地方标准要求。否决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70分)符合要求,得50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确定排查计划(20 分)2、职业 卫生 基础 管理排查清单应包含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细则附录 b 检查内容及标准。3、排查清单中应明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等内容。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 点,制定全年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 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30%及以上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险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未作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准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1、未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扣20 分。2、排查计划内容不全,缺一项扣2分。查资料、查信息系统:隐 患 排查 计划 等资料符合要求,得20 分隐 患 排 查 实 施( 100 分)1、企业应按照排查计划, 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 特点,由各组织级别分别1、抽查各组织级别隐患排查记录表,缺一项扣10 分。2、各组织层级未按隐患排查计划组查资料、查信息系统:隐患排查表、排查基本符合要求, 得 90分-10 分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 并织隐患排查,缺一项扣5 分。记录、隐患登记表及时、准确填写相关排查3、排查记录记录不详实的,隐患信等记录记录。息填写不准确、全面的,隐患排查现场检查:2、隐患排查类型、 周期、表存在漏项未排查的, 发现一项扣5核查项目与标准、实施主体应符合通则、 细分。结 果 与现 场的 一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3、查出的不能立即整改否决项:1、存在任意管控层级现场隐患排查致性。或危害较高的隐患应记未运行,验收评定不予通过。录详实,如条件允许应保2、伪造记录,弄虚作假,排查流于留影像资料。形式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1、隐患排查结束后,对1、未定期通报隐患排查结果,发现查资料、查信息系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一次扣 5 分。统: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2、针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未及时下发1、 隐患通报。一般事故隐达隐患整改通知, 并填写隐患整改通知单, 发现一项扣5 分。2、 隐患整改通知患治理(50如下内容: 隐患描述、 隐3、隐患整改通知单内容不全,缺一单。符合要求,得50 分分)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项扣 2 分。3、 隐患排查治理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4、隐患治理单位未按期整改且无正台账。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当理由的,缺一项扣5 分。并以适当方式向从业人5、隐患整改后未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考核指标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员通报隐患信息。2、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 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 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 急措施或预案, 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 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至隐患排查组织部 门。3、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收并签字的,一项扣2 分 。6、隐患排查表、整改通知单及隐患治理台账信息不对应的,一项扣10 分。否决项:1、30%及以上隐患未按期整改且无 正当理由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 2、隐患排查表、整改通知单及隐患治理台账信息不对应,存在5 条 及以上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重大事故隐患治理(50 分)1、经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2、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1、企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书的,发现一项扣 5 分 。2、评估报告书内容不详实的,未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查资料、查信息系统:1、重大事故隐患档 案 ( 含 排查 记录、评估报告书、符合要求,得50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信信息系统应息用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 理方案, 治理方案内容应符合细则的规定, 并将治理方案按相关规定上报。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 并将治理结果按规定上 报有关部门。4、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 治理方案、 整改验收等应保留纸质记 录,单独建档管理。1、鼓励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并与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缺一项扣 2 分。3、未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一项扣10 分。未按照治理方案要求及时治理的,一项扣 20 分。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 未及时组织复查评估, 一项扣 5 分。5、重大事故隐患涉及资料未及时归 档的,一项扣2 分。否决项:根据相关标准,发现应定性为重大隐患而未定性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重大隐患未按规定上报治理方案及治理结果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 1、信息系统中,企业基本信息、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组织机构及人员、整改方案、复查验收记录等)。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现场检查:查 看 隐患 治理 情况及治理效果注:经核查,企业确 实 不存 在重 大隐患的,本项目按满分 50 分计。查资料、查信息系统:未建立-40 分考核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指标化(40 分)通。设备设施库、作业活动库、相关管登录相关系统(包管理( 40分)2、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实理制度、体系文件等信息填写不完现信息化管理, 相关信息整的,缺一项扣2 分。系统中企业基本信息、 双2、风险分析、评价记录和隐患排查 重预防机制相关组织机记录填写不完整的, 缺一项扣 2 分。构及人员、设备设施库、3、信息系统中未建立风险分级管括企业自建系统)对 企 业填 报系 统信 息 情况 进行 检查。持续评审改(20 分) 进( 6作业活动库、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文件等信息填写完整。3、信息系统中,风险分析、评价记录和隐患排查记录完整。4、信息系统中,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隐患治理台账真实有效。1、企业每年至少对双重预防机制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