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诊疗方案_第1页
面瘫诊疗方案_第2页
面瘫诊疗方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面瘫(facialparalysis)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面部疾病,发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面神经的发病之初表现为面神经发炎,此时还未形成明显的面部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 患者会出现眼角下垂、 口眼歪斜等典型的症状表现。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中医观点: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 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 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1) 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2) 一侧面部板滞,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3) 一侧不能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4) 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1) 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2) 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 2/3 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3) 脑 ct、mri 检查正常。(二)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2. 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发病半月 -面肌连带运动出现)。3. 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 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1. 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2. 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3. 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4. 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四)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1. 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2. 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西医鉴别诊断1.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一靠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 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二靠掌颏反射, 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 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 但此法不太可靠。 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2. ramsay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疱疹;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他全身表现有发热、口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 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等。 其中“面瘫、耳痛、疱疹”被视为 ramsay hunt 综合征的三联征。与贝尔面瘫比较,ramsayhunt 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 差。值得注意的是,当ramsayhunt 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容易与贝尔面瘫混淆。治疗方案 中药汤剂:1. 风寒袭络证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常用药: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2. 风热袭络证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处方:大秦艽汤加减。常用药: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3. 风痰阻络证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处方:牵正散加减。常用药: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4. 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常用药: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1. 体针(1) 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口。针刺 0. 8 1 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 30 分钟。第二周:循经取穴, 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 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分钟。随症配穴:舌前 23 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 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 0.5 寸 l针,排列成两排(约针 8-10 针),留针 30 分钟。(2) 恢复期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 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 8 1 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 分钟。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 阳门、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 称为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 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症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 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刺0.5 1.5 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 200 转分, 捻针 2 分钟,间隔留针 8 分钟, 重复 3 次, 留针 30 分钟。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 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 0.5 寸 1 针,排列成两排(约针 810 针),留针 30 分针。(3) 联动期和痉挛期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 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 分钟。若出现倒错现象或联动, 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 , 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袭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膈腧。2. 电针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 一般选取阳白一太阳、 下关一巨髎、 颊车一地仓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 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 30 分钟。3. 灸法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 分钟。4. 拔罐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拨下约1 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 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 次,每周治疗 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5. 刺络疗法适用于面瘫后期,口角歪斜仍明显者。取穴:内地仓(口腔内颊部内侧相对地仓之小静脉) 。6. 梅花针叩刺适用于病人患侧肿胀明显, 疼连肩背部取穴: 太阳、地仓、下关、合谷、列缺等。7. 根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注:面瘫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根据督脉循脊里,上达项后风府,沿前 额下行鼻柱等中医理论, 予后背督脉梅花针重扣拔火罐,大椎穴, 肩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理疗治疗: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采用红外线照射、偏振光、离子导入等理疗治疗。穴位注射:常用甲钴胺注射液、 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维生素 b12 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等药物。视病情选择适当药物配合,于局部取2-3 穴行穴位注射, 隔日一次。自我训练(1) 抬眉运动。有节律地、用力将双眉抬起;(2) 闭眼运动。有节律地用力挤眼使上下眼睑闭合,反复开闭眼睑;(3) 鼓腮运动。闭住双唇,有节律的鼓起双腮,使之不漏气;(4) 吮嘴运动。用力吸吮双颊使嘴噘起呈o 形,两颊内陷;(5) 露齿运动。用力做瘫侧双颊露齿,尤其瘫侧露齿动作;(6) 浴面运动。搓热双手,双掌进行面颊部、眼部、额部按摩。疾病预防1. 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2. 平时面瘫患者需要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3. 需要多做功能性锻炼,如:抬眉、鼓气、双眼紧闭、张大嘴等。4. 每天需要坚持穴位按摩。5. 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话,做些足底按摩。6. 适当运动, 加强身体锻炼, 常听轻快音乐, 心情平和愉快, 保证充足睡眠。7. 面瘫患者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8. 用毛巾热敷脸,每晚3-4次,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9. 初期使用由麝香、天麻等组成的面瘫纠正散,恢复很快。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 h-b 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级正常各区面肌运动正常。级轻度功能异常大体: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正常,稍用力闭眼完全,口角轻度不对称。级中度功能异常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 但无面部变形, 联带运动明显或半面痉挛。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减弱,用力后闭 眼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级中重度功能异常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和 / 或面部变形。 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 级重度功能异常大体: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 面部不对称。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 级完全麻痹无 运 动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