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1. 免疫 immunity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反应。2. 抗原 ag: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3. 表位(抗原决定簇) epitope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4. 半抗原 hapten :某些小分子物质只可与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而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即只具备免疫反应性, 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5. 异嗜性抗原 heterophilic antigen: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6. 佐剂 adjuvant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7. 抗体 ab: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 淋巴细胞或记忆b 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 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8. 免疫球蛋白ig: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 1、2、和球蛋白组成。9. 超抗原 superantigensag :仅需极低浓度即可非特异性激活高达2% 20% 的 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抗原。10.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原。精品资料11.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 adcc ):抗体 fab 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 fc 段与 nk 细胞表面的 fcr 结合,介导 nk 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12. 互补性决定区( cdr ): vh 和 vl 中的 3 个可形成与抗原表位互补的空间构象的区域。13. 补体 complement :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 并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14. 膜攻击复合物( mac ):由补体系统的 c5b c9 组成的复合物,可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靶细胞死亡溶解。15. 细胞因子 ck: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16. csf(集落刺激因子) :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17. il (白细胞介素):是由白细胞产生的又介导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18. tnf (肿瘤坏死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与活化t 细胞产生的,能造成肿瘤直接死亡的细胞因子。19. ifn( 干扰素):由干扰素诱导剂或病毒感染诱导组织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20. 白细胞分化抗原( lda ):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 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 表达的细胞表面分子。精品资料21. cd :分化群,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22. cam(粘附分子):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2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接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基因群。24.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人的 mhc 。25.b 细胞受体( bcr ):表达于 b 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26.t 细胞受体( tcr ):表达于 t 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27. 阳性选择: 在胸腺皮质中, 未成熟双阳性 t 细胞表达的 tcr 与胸腺上皮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相互作用。能结合者存活并获得 mhc 限制性;不能结合者则发生凋亡。28. 阴性选择:经过阳性选择的单阳性细胞在皮髓交界处与胸腺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相互作用。结合者凋亡;不能结合者存活成为成熟t 细胞并进入外周免疫器官,获得自身耐受性。29. 初始 t 细胞: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 细胞。30. 抗原提呈细胞( apc ):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 mhc 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信息提呈给t 细胞的一类细胞。31. 专职性抗原肽提呈细胞:一类特化的抗原肽提呈细胞,包括dc、m细胞和b 细胞,可表达mhc 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32. 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一类异质性的抗原提呈细胞,仅在炎症刺激下才诱导性表达mhc 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精品资料33. 树突状细胞( dc):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并诱导t 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最强的apc 。34. 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诱导机体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和发挥效应的全过程。35. 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发挥清除抗原效应的全过程。36. mhc限制性: tcr 在特异性识别apc 所提呈的抗原肽的同时,也必须识别复合物中的自身mhc 分子特性。38. 免疫突触: t 细胞与 apc 表面粘附分子之间通过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得以紧密接触, 形成的一个以 tcr mhc 为中心,周围是共刺激分子的结构。39. 初次应答: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所引发的应答。40. 再次应答(二次应答):初次应答中所形成的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应答。41. 体液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相应的抗原特异性b 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进入体液,发挥免疫 效应。42. ig类别转换: b 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首先合成igm ,然后转化合成 igg 等类别抗体。43. 体细胞高频突变:在抗原诱导下,处于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的 ig 基因 igv 区基因发生高频率点突变。精品资料44. 亲和力成熟:生发中心的b 细胞经体细胞高频突变后,其中表达高亲和力 bcr的 b 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性th 细胞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45.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损伤、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 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稳定等保护作用的过程。46. 模式识别受体( prr ):存在于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表面、胞內室器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细胞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 受体。47.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mp ):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可被模式识别受体结合的特定分子。48. t 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的t 细胞, 主要分布于皮肤和粘膜组织,识别抗原无 mhc 限制性,主要识别cd1 提呈的抗原。49. toll样受体:模式识别受体之一,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50. 免疫耐受: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某种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51. 中枢耐受:胚胎期及出生后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的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52. 免疫忽视:免疫系统对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精品资料答的现象。53. 低带耐受:抗原剂量太低引起的耐受。54. 高带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引起的耐受。55. 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56. 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57. 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的现象。58.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尚的小鸭嘎嘎嘎课件
- 商业合作市场代理合同
- 早教鸡蛋主题课件
- 早教班育儿知识培训课件
- 纪念9.18课件教学课件
- 早孕期唐氏筛查课件
- 房屋租赁管理合同协议书要求
- 2025年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试卷:焊接设备与材料知识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移动应用开发工具试卷
- 去年福州一检数学试卷
- 抖音账号运营的工作计划
- 2025届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T 15-38-2019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9章 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律师的管理
-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 (2024年)物联网车联网
- 设备维保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 胖东来服务管理手册
- 20230301-ECC200边缘网络控制器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 幼儿园教职工保密协议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