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照相机组成与原理 摄影及相机的发展历史 回顾 春秋时期 韩非子在 外储说左上 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 豆荚映画 如墨子对小孔成像原理论述道 景到 在午有端与景长 说在端 墨子 经下 即一个明亮的物体 经一个小孔可以通过光束 从另一端射出来 会在黑暗房间内的对面墙壁上形成倒置的影像 足敝下光 故成景于上 首敝上光 故成景于下 墨子 经下 物体的下部 在另一端的影像中变成上部 物体的上部 在影像中变成下部 绝大多数的西方史学家都认为 墨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探索光学理论的人 在墨子关于小孔成像的理论之后100多年后 也就是公元前300多年 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Aristote 前384 322年 也在他的著作 疑问 中说道 如果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房子里 有一个小孔 小孔对面的墙上有一幅倒转的画面 这个画面就是外面的景色 装有镜头的绘画暗箱诞生于16世纪中叶 18世纪普遍使用 绘画暗箱能将自然景物通过镜头在毛玻璃上聚焦成像 使画家或自然科学家能快速准确地描绘自然景物 绘画暗箱 16世纪有人在小孔上安置透镜 用以描绘风景建筑等轮廓 是使用镜头的开始 1822午 法国的尼埃普斯 J N Niepce 将一种印刷用的沥青涂在金属版上 然后把涂有沥青的金属版置于暗箱中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尽管曝光长达12小时 影像也不太清楚 但朝着最终实现这一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837年 尼埃普斯的合作者达盖尔 L J M Daguerre 用经过碘蒸汽处理过的镀银铜版拍摄出影像清晰的照片 并在1839年将此技术公之于世 1839年1月7日 法国下院议员 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阿拉哥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达盖尔的发明 1839年8月19日 在法国学术院由科学院和美术院举行的联席会议上 向世界公布了达盖尔银版摄影术 达盖尔拍摄的街景 达盖尔相机 1839年8月19日 在法国政府公布达盖尔制版术后 达盖尔立即出版了这本 摄影指南 早期的照相机价格昂贵 采用手工生产 数量不多 很昂贵也很笨重 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照相机的主顾都是有钱的专业人员和摄影爱好者 因此 要使照相机大众化 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要携带方便 批量生产 价格便宜 二是要操作简单 性能良好 干版的发明解决了携带的问题 而胶卷的出现不仅使携带更为简便 而且大大推动了普及型相机的批量生产 照相机的价格也逐步降低 使相机开始走入家庭 1888年 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 柔软 可卷绕的 胶卷 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 同年 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原来只有少数人使用的照相机开始面向大众 使用照相机的人数迅速增加 很快就形成了照相机工业 而且发展迅猛 这反过来又促进了照相机的普及 1891年 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始出售胶卷 并主要从事生产使用胶卷的普及型照相机 大大推进了照相机的普及 照相机工业的中心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1850年的达盖尔相机 1888年美国伊斯曼 柯达公司生产的 柯达 Kodak 一号 照像机 开创了小型照像机的发展历史 1905 1915年 美国柯达NO A 150NO2C 1936年 德国莱卡 1924年莱兹公司生产的莱卡A型 或称1型 小型照像机 是世界第一架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照像机 1929年德国弗蓝克与海德克公司制造的禄莱福莱 Rolleiflex 照像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双镜头反光式照像机 这两架照像机的出现标志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使德国逐渐成为国际照像机生产大国 1895年 1903年 1911年 1915年 1924年 1934年 1936年 1949年 1955年 第一节照相机的组成 第一节照相机的组成 第一节照相机的组成 第一节照相机的组成 1 镜头部分 包括镜片组和镜筒以及镜头内部的驱动马达等 还包括光圈系统 2 机身部分 主要是指机器框架 还包括各种操作按钮 3 传感器系统 主要是指CMOS和CCD 4 取景器 分为光学取景和液晶显示器取景 5 快门系统 主要包括快门按钮 快门卷帘 6 影像处理系统 主要是指相机的数据转化和存储系统 涵盖硬件和软件 7 电源部分 主要是内置电池和外置电源接口等 8 外接设备接口 只要是各种外部接口 比如USB 热靴 AV端子等 各种卡插槽 一 光圈 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 是一扇大小可变的窗户 如果把它开大 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就多 如果把它开小 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就少 光圈系数f f 镜头焦距 光孔的直径 f 1f 1 4f 2f 2 8f 4f 5 6f 8f 11f 16f 22f 32f 44f 64 f值的完整序列如下 这些特定的数字具有什么意义呢 这组数字是这样来的呢 这是一组 不可思义 的数字 一个镜头的焦距是100mm 光孔直径是25mm 这个镜头的f值就是4 表示为f 4 同一个镜头 若把光圈系数调到f 8 则光圈的直径是多少 F 5 6呢 例如 把光圈调到f 4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光圈在照相机中的作用 控制通光量 通过镜头的光通量 I 与光圈孔径的面积 S 成正比 光圈系数每差一级 光通量相差一倍 由圆的面积公式 表示相邻数字之间的光圈直径相差 通光面积相差一半 其中表示与有效孔径相差的档数 f 1 f 1 4 f 2 f 2 8 f 4 f 5 6 f 8 f 11 f 16 f 22 f 32 f 44 f 64 控制景深 控制像差 影响分辨率 调节反差 拍摄特写时使用大光圈可以产生小景深效果 F 11 F 2 8 不能在任何时候都用大光圈 F 2 8 F 11 F 16 F 2 拍摄肖像使用大光圈可以突出主体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二 快门 快门的作用控制进光时间 光圈与快门联合控制曝光量 影响成像清晰度快门速度标记1 2 4 8 15 30 60 125 250 500 1000等快门数值即开启时间 秒 的倒数相邻两档快门的速度约相差2倍慢门 B门和T门 快门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快门 机械快门 电子快门 镜间快门 焦平面 帘幕 快门 半自动快门 全自动快门 一 镜间快门镜间快门由一系列薄钢叶片组成 放置在镜头的单元之间 快门释放按钮触发一根弹簧使叶片在曝光期间开启 然后闭合 这种类型的快门又叫做叶片快门 a 拍运动物体无变形 b 机械性能好 c 使用闪光灯 快门速度不受限制 2 缺点 a 快门速度不能太快 b 最大光圈不能太大 c 使用大光圈 光能损失多 d 不能更换镜头 1 优点 镜间快门 二 焦平面快门 帘幕快门 1 结构 动作过程及特点焦平面快门位于照相机里 正好在胶片的前面 由于它就在焦点平面 也就是胶片位置的前面 因此而得名 由前后两个幕帘组成 快门开启时 前帘幕先提前移动 然后前后两个幕帘作同步移动 曝光时间的长短由两个幕帘裂开的缝隙宽窄决定 1 优点 a 可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b 最大光圈不受快门限制 c 取景 调焦合一 视差小 d 可更换镜头 2 缺点 a 拍运动物体易变形 b 使用闪光灯必须低于闪光同步速度 c 暴露在外 易受损伤 d 拍照时震动较大 焦平面快门 电子快门 电子快门仍是机械快门的装置 通过电子延时电路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 一 半自动快门在机械快门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测光系统 通过发光二极管或指针来显示所选用的曝光组合是否正确 二 全自动快门相机内的电子线路不仅能测光 而且能根据测光数据自动调节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使感光元器件 胶卷 获得正确曝光 全自动快门 1 光圈优先式拍照时 先确定光圈值 半按快门钮 电子线路会根据胶卷的感光度 景物的亮度和所选用的光圈系数 自动调节快门速度使胶卷正确曝光 2 快门优先式拍照时 先确定快门速度 按快门时 相机选择光圈与之配合 使胶卷正确曝光 3 程序式光圈和快门按照设计好的程序 自动调节从而自动控制曝光 如 人像模式 风光模式 运动模式 夜景模式 海滩模式等 自动曝光 AE 照相机具有各种各样的 模式 其最基本的两种模式为 光圈优先模式 Av 拍摄者选择光圈 电脑芯片自动选择快门速度 速度优先模式 Tv 拍摄者选择快门速度 电脑芯片自动选择光圈 自动照相机的快门速度 三 取景器 取景指示方式磨砂玻璃式光学直看式框架直看式取景指示的视差单镜头反光式相机取景不存在视差旁轴取景方式都有视差 单镜头反光式相机取景示意图 四 聚焦装置 手动聚焦 对焦 图标式距离刻度式磨砂玻璃式裂像式微棱镜式重影式自动聚焦 可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对焦 1 用中心裂像对焦 转动对焦环 调至中心裂像上下的影像一致为止 2 用微棱镜环对焦 转动对焦环 调至微棱镜环上的影像不发光或不出现水纹为止 3 用外围的 敏锐 磨砂部分对焦 转动对焦环 调至整个影像清晰为止 第二节相机的类型 虽然所有照相机都包括机盒 镜头 胶片 取景器 快门等基本部件 但是这些部件依结构安排方式的不同 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照相机 一 大型相机 大型相机的特点 优点 底片大 信息量大 清晰度高可摆动和移轴 可拍出全程都清晰没有变形的图片 缺点 笨重 成本高只有专业人士使用 二 中型相机 6X7 6X6 645 中型相机的特点 优点 底片信息量大 清晰度高过35MM相机 体重一般人能承受 用胶卷成本也比大画幅低的多 有的机器也有移轴功能 哈苏富士 能照出全景深 无变形的照片 缺点 体积重量还是比35MM相机大 自动化程度近年虽有改进但还是不高 适合专业人士和发烧友使用 三 35毫米 135 相机 35毫米 135 相机分类 1 单反相机 自动聚焦 手动聚焦 2 旁轴相机 自动聚焦 手动聚焦 35毫米 135 相机特点 优点 体积重量都不大 清晰度虽比不上大中画幅但也能满足一般需要 自动化程度高 速度快 价格低廉 拍摄成本低 缺点 远远比不上大中画幅相机的出片质量 适合一般民众使用 专业人士也广泛使用 第三节常用摄影附件 三脚架 相机包 滤镜 一 三脚架尽管三脚架是一种很重要的相机配件 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用它 因为使用起来很麻烦 三脚架经常用在拍摄人物照和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 如夜间或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纸张使用指南
- 化学废水排放监管制度执行执行
- 考研中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 代码管理规定
- 服装制作工艺方案
- 2025浙江嘉北街道招聘公益性岗位1人(第1号)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物业资产管理与财务审计要点
- 皮草设计原理分析报告
- 2025下半年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招聘紧缺高层次人才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开采权评估方案
- 新生儿常见感染诊断治疗
-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分家山林权协议书
- 餐饮业价格合理性监管
- 2023年CSP-J组(入门组)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
-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政策解读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表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
- 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
- 危大工程专项方案验收记录表(基坑、模版、脚手架)
- 2023年公共科考试:社区治理真题模拟汇编(共142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