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是解决泰来县干旱问题的根本途径的论文_第1页
浅谈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是解决泰来县干旱问题的根本途径的论文_第2页
浅谈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是解决泰来县干旱问题的根本途径的论文_第3页
浅谈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是解决泰来县干旱问题的根本途径的论文_第4页
浅谈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是解决泰来县干旱问题的根本途径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浅谈抗旱灌溉引水工程是解决泰来县干旱问题的根本途径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文关键词抗旱 灌溉 干旱 途径 论文摘要干旱是制约泰来县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介绍泰来县旱灾情况、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情况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工程建设对本县抗旱及其他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全县辖8镇2乡,83个行政村,532个自然屯。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全县总幅员面积39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万亩、草原109万亩。境内有”一江五河”(嫩江、托力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小绰尔河、乌裕尔河)、374个泡沼。地表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亿立方米。全县水源充沛,地表和地下水贮量非常丰富,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030mm,年径流量亿立方米,过境河流嫩江多年通过我县水量亿立方米,大绰尔河年平均引水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下水量为亿立方米。 二、旱灾情况 泰来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风大,夏季高温少雨,秋季干燥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雨量毫米,且雨量分布不均,80%集中在6、7、8月份。年均蒸发量毫米,是年均降雨量的倍。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在20天以上,最大风力达12级,是典型的风沙干旱区。自1949年2006年58年中,我县发生旱灾48年,春旱连夏旱20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几乎年年春旱,特别是自20002006年,旱情越来越严重,春旱连伏旱,夏旱连秋吊。一是2000-2004年,五年降雨量分别为毫米、毫米、310毫米、毫米和毫米,分别比历年平均降水少毫米、毫米、毫米、毫米和毫米。2000年以来,高温少雨导致我县连续特大旱灾,旱灾面积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二是连续干旱使全县土壤墒情降到历史最低点,我县岗地、平地、洼地103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只有%。三是全县地表水蓄积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除嫩江、托力河和少数几个泡沼外,其它河流、水库和泡沼全部干涸,正常年份全县374个泡沼蓄水可达亿立方米,但现在蓄水量不足亿立方米。由于干旱,自建国以来,我县累计作物受旱面积3419万亩,受灾面积2760万亩,成灾面积2129万亩,绝收面积363万亩,旱灾共造成损失粮食13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亿元。2004年作物受旱面积达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损失粮食万吨,经济作物损失亿元,草场受旱面积109万亩,其中70万亩返青后干枯,林业受旱面积50万亩,导致新植林的成活率仅为45%。2005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00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损失粮食万吨,经济作物损失亿元。2006年作物受旱面积达150万亩,2007年旱灾面积71万亩,绝产面积15万亩。 三、规划依据及工程概述 干旱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最主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县的干旱问题,县委、县政府从我县水资源条件出发,依据通过水利部和省水利厅专家审查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抗旱总体规划报告(2002年10月),委托齐齐哈尔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2003年11月)和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位于泰来县中南部,行政区划包括江桥镇、平洋镇、克利镇、胜利乡、泰来镇、宁姜乡等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70万亩,其中耕地万亩,总人口万人。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从嫩江取水。工程有灌溉和引洪两项任务,提水灌溉水田8万亩,旱田22万亩,解决抗旱水源27万亩,提水流量20m3/s;引洪水到宏胜水库及周围湿地,年最大自流引水量亿m3。 引水工程渠首位于江桥水文站上游约6km,嫩江与绰尔河交汇处的杏花山开山口。嫩江水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江桥水文站45年径流系列(用水还原为天然径流)进行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8m3,(多年平均流量为714m3/s),年径流cv=,p=75%的年径流量为149108m3。 本区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地形坡降1/30001/7000,北部较平坦,南部遍布泡沼、湿地及沙岗。 干旱是本区主要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减产,地下水位降低,灌溉水严重不足,草原、苇地退化,土壤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生活水平很低,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四、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我县先后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和技术审查工作,完成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水土保持论证等六个相关论证。省水利厅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具了审查意见,项目土地预审和水资源论证分别得到省国土资源厅、松辽水利委员会批复。2007年11月,省水利厅将项目建议书报水利部审查。2008年1月,水利部委托松辽委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查并提出核批意见后,2008年6月水利部商同国家发改委同意该项目由我省发改委立项审批。2008年8月,省发改委先后批复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水利厅批复了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项目渠首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8年9月20日工程正式开工。 五、工程建设其他意义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建成后除可以解决本区农业用水解决干旱问题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引水工程是泰来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各种经济的需要 目前泰来县中南部地区耕地面积万亩,主要以旱田为主,种植结构为玉米、高粱、绿豆等低附加值农作物。引水工程实施后,可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湿,退耕还草,以草原为中心发展畜牧业,以水面为中心发展畜禽养殖业,促进各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引水工程可为泰来县中东部补充地下水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降水偏少,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据1995年至2001年对泰来县城周边6眼井(好新白庙子、宏升郑家屯、街基绿化、胜利五家子、平洋镇、泰来镇)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极值最大降深达,致使该区20%的农田井抽不上水,60%的农田井抽水量不足,因此实施引水工程,将嫩江水引入该区的湖泡中,补充地下水。 (三)引水工程充分利用了现有工程 引水工程输水渠道利用已建江桥灌区灌溉渠道,进行整修扩建,引嫩江水入宏胜水库等库泡,进行调蓄,减少工程占地。 (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由于水资源短缺,原有的湿地和苇田干枯退化,库泡水面大部分已干涸,迫使野生动物、水禽类迁移。干旱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地力衰退,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满足不了农作物生长需要。因此实施引水工程,改善和恢复项目区内生态环境,遏制土壤沙化,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综合效益将十分显著。 综上,实施引水工程可较好解决区内农民的生存问题,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多种经营,补充区内地下水资源,同时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