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博 文档.doc_第1页
心脏停博 文档.doc_第2页
心脏停博 文档.doc_第3页
心脏停博 文档.doc_第4页
心脏停博 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搏骤停一、概述心搏脏骤停是指心脏机械活动停止,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常规下心脏停搏后4分钟脑细胞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后脑细胞死亡。 死亡的概念: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永久性停止。在机体死亡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器官、系统和组织细胞还能继续进行机能活动。 死亡的标志:全脑机能的永久性消失,简而言之脑死亡。心搏骤停最常见原因为心脏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其他包括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非心脏性原因。小儿发生心搏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为非心脏性的,包括呼吸疾病(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婴儿猝死综合征),中毒(包括药物过量),神经系统疾。针对心搏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术”(CPR)。 二、临床表现 1.心音消失;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2030秒内;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三、辅助检查心电图1.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2.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3.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四、诊断(一)神志丧失。(二)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三)叹息样呼吸,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呼吸停止。(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以至消失。(五)心电图表现:1、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2、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3、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最可靠而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并伴有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此两个征象存在,心搏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并应立即进行初步急救。五、治疗及抢救措施 心肺复苏(CPR)可分为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主要是指徒手实施 CPR,包括 ABCD 4 个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部按压及 自 动 体 外 除 颤 器 , 电除颤。高级生命支持是指由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药品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主要包括人工气道的建立,机械通气,循环辅助设备、药物和液体的应用,电除颤,病情和疗效评估,复苏后脏器功能的维持等。(一)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操作程序步骤一: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步骤二: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赶快呼叫场馆内的急救人员。步骤三: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步骤四:打开气道。仰头提颏法;双下颌上提法 (推举下颌法);仰头抬颈法。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迅速清除病者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通道畅通,然后再将气道打开。 步骤五:判断呼吸510秒。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二听,听有无呼吸声。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重点提示: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步骤六:人工呼吸(无论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对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有或无氧通气均应持续吹气1s以上。 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2秒钟以上/次;10-12次/分钟;保证每次胸部抬起;700-1000毫升/次;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每5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步骤七: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按压方法:1.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病员胸部。2.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 ,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 3.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尽可能缩短中断按压时间,包括检查脉搏,除颤,气管插管。完成五个 30:2循环后(约2分钟),再以少于10秒钟检查脉搏。有2人以上施救者,2分钟交换1次。步骤八:尽 早 除 颤 。4个基本步骤: 打开电源; 粘贴电击片(汗、胸部多毛-检查电击片); 分析心律(5-15秒钟,); 离开病人和按“电击”按钮。 电复律+按压+通气相结合。单相波的能量选择:360J,双相波:120-200J。3次电击后无复律,重新进行CPR1分钟,并检查循环体征。 无循环体征,继续进行心脏按压。 有循环体征,无呼吸则人工通气; 若室颤复发,则再次电击复律。 强调CPR与电除颤应用相结合。(二)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AC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BLS)的基础上继续BLS的同时,应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如心电监护、除颤器、人工呼吸器和药物等)建立与维持更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心脏监护与除颤、建立静脉通路,:单相波的能量选择:360J,双相波:150-200J。如果3次除颤无效,要继续CPR,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然后再除颤。 1.氧疗、建立气道及呼吸支持(1)吸氧浓度,只要具备条件,CPR时要尽快充分供氧。推荐在BLS和ACLS中使用100%浓度氧气。在有慢阻肺的病人和CO2储留者,应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对怀疑有低氧血症、明显呼吸抑制的复苏病人,应该给予高浓度供氧。(2)通气器械面罩:对未行气管插管者, 复苏早期,成人气囊-瓣膜-面罩器具的优点是便于人工操作,可提供高达1600ml潮气量。(3)气管插管 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临床上应用最广。,推荐成年女性:内径7.5-8.0mm,成年男性为8.0-8.5mm在多数成人,深度标志在门齿位置为20-22cm即可。(4)环甲膜穿刺(5)气管切开(6)呼吸机: 如果需要持续人工通气,应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辅助通气。2.复苏药物应用(1)肾上腺素:推荐剂量仍是1mg静注,3min重复一次,每次给药后均应再予20ml注射用水静推,以确保药物向体内输送。应选择中心静脉给药,以减少外渗,确保生物利用度。 (2)血管加压素:比肾上腺素更有效地促进心搏骤停自主循环的恢复。提高冠脉灌注压、重要器官血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氧供,不增加心肌耗氧量。40,静注,替代肾上腺素。(3)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用于复苏抢救的低血压。(4)阿托品1mg 静脉注射; 若持续性心搏骤停, 在3-5 分钟内重复给药, 总剂量3mg。(5)胺碘酮:首选用于初始治疗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的QRS心动过速,也用于有心功不全的患者。胺碘酮150静注10i以上,随后0.51.0i静脉输入。最大量2.0/。 (6)普鲁卡因酰胺:作用同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20min输入,总量达17mg/kg。紧急情况下,50mg/min,直到总量17mg/kg,维持量14mg/min。肾衰时,维持量应减少。 (7)索他洛尔:类抗心律失常药,并有非选择性阻滞特性。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静脉应用:1.5mg/kg,10mg/min速度。副作用:心动过缓、低血压。(8)利多卡因:作用弱于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和索他洛尔,作为次选药。起始量1.01.5mg/kg静注:总量不超过3 mg/kg(1内不超过200300)。除颤和肾上腺素无效时,1.5 mg/kg。心搏骤停时,只能静注。静滴仅用于复苏成功后。维持量1。24后,半衰期延长。故24后,剂量应减少,监测血浓度。下列患者剂量应减半:低心搏量的患者(有低血压、休克的AMI,充血性心衰,末梢灌注不良)。70岁以上的患者。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副作用:吐字不清,肌震颤,抽搐,心动过缓。3.循环支持(1)开胸心内按压(2)主动脉球囊反搏。(三)、延续生命支持和脑复苏心搏恢复后可进入ICU病房进行如下处理: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自主呼吸恢复前,要连续使用人工呼吸机。若气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应考虑气管切开。3.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1) 低温疗法:头部冰敷,冰帽,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温。(2) 脱水疗法:可用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及白蛋白等药物。(3) 应用镇静剂。(4) 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应用ATP 、辅酶A,细胞色素C,谷氨酸钾等。(5)防治急性肾衰: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应严格控制入水量,防治高血钾,必要时考虑血透治疗。(6)防治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炎、败血症、气管切开伤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等,抗生素一般选用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不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继发真菌感染。(7)中药治疗:可根据病情予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支持治疗;必要时予安宫牛黄丸醒脑开窍治疗;大便秘结时可用大黄、大承气汤等通便治疗。六、疗效判定(一)有效标准 1. 基础生命支持:复苏胸外按压有效时,可扪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瞳孔缩小,对光有反射。皮肤转色,收缩8kpa;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2. 高级生命支持:有效时,病人自动心搏恢复,皮肤色泽改善,瞳孔小,出现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恢复,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3、延续生命支持和脑复苏:如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肾功能正常,又无继发感染等表现即为痊愈,未全部达到以上标准即为好转。(二)无效标准:较长时间心肺复苏而出现下列情形是终止CPR的指征:心肺复苏已历时1小时,而心或脑死亡的证据仍持续存在者 1. 瞳孔放大或固定; 2.对光反射消失; 3.呼吸仍然没有恢复; 4. 深反射活动消失; 5.心电图呈直线。七、转归与预后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缺氧,经复苏处理后可能有四种转归。 1.完全恢复。 2.意识恢复,遗有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或肢体功能障碍等。 3.去大脑皮质综合征,即病人无意识活动,但保留着呼吸和脑干功能。眼睑开闭自如,眼球无目的地转动或转向一侧,有吞咽、咳嗽、角膜和瞳孔对光反射,时有咀嚼、吸吮动作,肢体对疼痛能回避。肌张力增高,饮食靠鼻饲,大小便失禁。多数病人将停留在“植物人状态”。 4.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部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对脑死亡的诊断涉及体征、 脑电图、脑循环和脑代谢等方面,主要包括: 持续深昏迷,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