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气温的观测方法,了解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3.学会使用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2.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态度。二、教学重点 重气温的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概念。三、教学难点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天气)描述这种天气状况的是什么要素?(日期、气温、风力、风向)那么,什么是气温?气温是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的重要要素之一。现在开始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一、气温和生活1、投影展示课本P49图3.10“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让学生观察读出各时刻的气温值,并计算出日平均气温。然后思考怎样以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归纳写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2、投影展示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和自己归纳的方法加以对照校正,加深对平均气温的理解。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3、让学生阅读课本P50活动,思考讨论各项资料反映的是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哪些方面的关系,使学生得出结论:五个实例分别说明的是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二、气温的变化1、投影展示课本P51图3.12“气温日变化”。先向学生说明气温曲线图的结构:横坐标轴表示时间(24小时),纵坐标表示气温刻度,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然后让学生观察曲线的弯曲状况,说明一日之内气温的变化,指出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日出前后)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验证。进一步说明气温在一日之内的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最高气温午后2时左右板书 1.日变化最低气温日出前后2、让学生观察指出该图中气温的最高值是多少?(约31)最低值是多少?(约24.5)并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差是多少?(约6.5)由此得出结论: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日较差,即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投影展示课本P51图3.13“气温年变化”,先让学生观察该图与气温日变化气温曲线图有什么不同?(横坐标表示的时间为一年的12个月,气温曲线是一年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的连线)然后让学生根据气温曲线的弯曲状况,观察一年内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学习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并填表。该图是北半球某地年气温变化曲线图,最高和最低的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海洋上呢?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大陆海洋月平均最高温月平均最低温月平均最高温月平均最低温北半球(7月)(1月)(8月)(2月)南半球(1月)(7月)(2月)(8月)5、让学生观察下图中月平均气温最值是多少?(约24)最低值是多少?(约-6)并计算出它们的差是多少?(约30)计算时要注意提示学生,温度出现了零上和零下度数的时候,按有理数法则去计算。如:24-(-6)=24+6=30。通过计算让学生得出结论: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而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投影展示课本P51表3.1“某地月平均气温”(用当地的更好),完成下列各题。(1)用表中的气温数据,画出该地气温曲线图。(2)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3)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4)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5)说明该地气温的年变化。(6)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为什么?气温曲线呈什么形状?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应该呈什么形状?7、教师边讲述,边示范,引导学生共同来绘制该地气温曲线图。某地气温曲线图(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注意把握图幅的大小,横坐标轴不易过长或过短)。(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注意把握温度差不易太大或太小,并要根据月均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确定和标注气温的刻度)。(3)画出4月、7月、10月份与横坐标轴的垂线,以及各气温刻度与纵坐轴的垂线。(4)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5)将各点平滑地连接成一条曲线(注意画曲线时,既要平滑,又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6)教师在检查评价学生的画图情况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2“气温曲线图的画法和步骤”,为了好记,可将其概括为:一横月,二纵温,三网格,四定点,五连线。8、引导学生根据所绘制的某地气温曲线图,共同分析读图要求:(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数值为23.3。(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数值为-20.1。(3)气温年较差为23.3-(-20.1)=43.4。(4)该地气温夏季热,冬季冷,年较差大,四季分明。(5)该地是在北半球,因为该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气温曲线形状呈波峰状。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形状应该是呈波谷状。9、让学生将自己画的气温曲线图和课本P51上的几幅气温曲线图加以对照比较,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归纳阅读气温曲线图的方法,以及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气温曲线弯曲的程度的大小和气温变化的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10、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小结。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方法:一是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二是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三是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1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51活动1。(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数值为22;(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数值为1.5;(3)气温年较差为20.5;(4)该地气温冬暖夏凉,年较差不很大。归纳与总结反思与质疑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设问质疑:大家喜欢旅游吗?夏季你们最愿意到哪里去?(海边、山里)为什么喜欢到海边等地去旅游呢?为什么登山时,会感到山麓和山顶的气温不一样呢?学完这节课,你就有答案了。讲授新课1、出示等高线图(1)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运用等高线图是表示(地面的高低)。(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海拔)相等。(4)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5)等高线(稠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6)等高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洼)地,如果中心海拔(高),表示的是(山顶)。设问:地球表面高低不同,我们能用等高线图表示出来。那么,世界各地的冷热也不同,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表示出气温的水平分布呢?在图中数值加上“”,变成气温分布图,以及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仿照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以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各题。(1)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运用等温线图是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同。(4)等温线数值大,气温(高),数值(小),气温低。(5)等温线(稠密)的地方 ,温差大,稀疏的地方,(温差)小。(6)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的是(低温)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的是高温(中心)。2、转承:学习了等温线图,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展示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分析:(1)分别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2)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师:请大家找出20等温线,看看和哪两条纬线接近?生: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师:这说明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生:南、北回归线之间。师: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五带”中的哪一带?生:热带。师:请大家再找出-10等温线,看看和哪两条纬线接近?生:南极圈、北极圈。师:这说明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生: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师:南极圈以南是什么带?北极圈以北是什么带?生: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师:请大家再找出20、10、0等温线,观察这3条等温线的数值分别在南、北半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生:北半球自南向北(从赤道向北极)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南半球自北向南(从赤道向南极)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师:那么,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生: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气温也不同。师:所以,纬度因素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板书一、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转承: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地区,气温有所不同。那么,同一纬度带内的气温是否就完全一样呢?比如:在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一样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来看一个实例:小时候玩过沙子和水吗?夏季中午的时候,同时受太阳照射了一上午后,有一盆水和一堆沙,你用手分别去试试,感觉一样吗?(沙热,水温)等到晚上以后,还是这一盆水和一堆沙,你再去试试,结果会怎么样?(沙已凉,水还是温的)请大家推理一下在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夏季和冬季气温的变化规律。转承:受海陆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那么,处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气温是否就一样呢?投影秦岭垂直不同景观图:师:为什么山脚下和山顶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生:越往高处气温越低。师:对,并且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我这里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该是多少呢?生:28.8(1520720)*0.6=24因此,各地的气温差异还要受到地形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高气温低板书3、同一地点 地形因素海拔低气温高13.组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1)投影展示课本P52图3.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设计的兴起
- 工业蒸汽安全培训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费用申请
- 平面设计概念课件
- 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合同6篇
- 平面构成与构图学课件
- 委外安全培训的理由
- Flunisolide-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Etacelasil-CGA-1358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公考河北真题2025
- 都江堰工程教学课件
- 残疾人旅客航空运输培训
- 幼儿园中国茶文化课件
- DB3205∕T 1105-2023 房屋安全鉴定服务规范
- 2025年6月黑吉辽蒙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
- 广告标识牌采购投标方案
- (高清版)DG∕TJ 08-59-2019 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 2025年浦发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培训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