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1页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2页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3页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4页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平乡县第一中学 尉磊一、学习任务分析人教版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此专题以提取海水中储量丰富的化学物质为载体,探究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揭示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氯气的性质”是第一课时中的内容,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为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的学习。教材通过“活动探究”形式介绍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如氯气与水的反应;再结合课标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学生在本堂课中除了要学习氯气的相关性质,还要掌握几个典型实验的装置、现象和原理等内容。二、学习者分析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学习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方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前期分析发现,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欲望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系列化学实验,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列举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及新制氯水的成分,初步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知道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参与课堂讨论等途径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从多媒体材料和文本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态度,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氯水成分的分析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五、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顺序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心问题的选择和设计、教师系列提问的预设。1.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程倡导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即“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因此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2.教学顺序的确定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改变过去的一贯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模式,立足于新教材编排,将教材核心内容进行整合。要求学生从媒体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3.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中围绕中心问题,以教师的系列提问为辅助,设置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在活动中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寻找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改变原来只关注事实性知识的教学,转变成以问题为课堂核心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并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中去。4.中心问题的选择和教师系列提问的预设“氯气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但主线不是很明确。鉴于教材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氯水的成分以及相关原理在工业上的应用,又联系到2007年曾发生几起较大的氯气泄露事故,而氯气泄露的处理方法牵涉到氯气的运输、在工业上的应用、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等等,能够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很紧密地结合,因此以氯气泄露事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为基础,加上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中心问题。以思维能力结构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层: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要求达到辨别能力水平;氯气与水的反应的相关内容要求达到运用能力水平;氯气的化学性质相关实验的设计要求达到创造能力水平;对氯气泄露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出合理的判断要求达到评价能力水平;建模能力水平的思维能力在本节课尚无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提问。六、教学用品受教学条件和氯气的性质限制,本节课的实验以学生设计,教师演示以及多媒体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为主。七、教学过程设计1.呈现中心问题【用PPT展示问题及其情境】【导入】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点压缩氯气钢瓶。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口吐黄液慢慢倒下。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人类战争的史册。【幻灯片展示】2005年3月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与事故发生地相距300米的地方,是一个村庄,住有l万名村民。中毒死亡28人,送医院治疗285人。事故发生地的东北侧是一片麦田。这个季节的小麦,本应是翠绿的,但是这片麦田呈现出的却是金黄色!村民告诉记者,一夜之前麦田还是绿色的,但是经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过几个小时的氯气“浸泡”,绿色的小麦己变成可以收割时的颜色,金黄一片。油菜已被氯气熏得枯黄。类似的氯气泄露事故还有很多【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问】(1)为什么原本翠绿的小麦会变成金黄色?(2)如果你是参与事故抢救的其中一员,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3)这样的事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怎样自救?(4)为什么氯气泄露事故频频发生?(5)怎样从源头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教师讲述】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板书】二、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教师提问】资料中能得到氯气的哪些信息?工业上的储存方式?【学生思考并回答】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液化、密度大于空气、工业上储存于钢瓶中等等。【教师请学生总结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液化3.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教师讲述】回顾中心问题:氯气泄露事件的处理方法。【学生思考】【PPT展示】氯气泄露事故救援的相关图片:消防员在对氯气泄漏现场不断喷出水幕,以稀释空气中氯气浓度,防止氯气扩散【教师提问】消防员采用了什么措施?为什么可以用水进行处理和稀释泄漏空气中的氯气?处理中,氯气是溶于水还是与水发生了反应,或者两者都存在?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探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设计。氯气是否溶于水?实验设计:向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1/5水,然后迅速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观察氯水为浅黄绿色。实验结论:氯气溶于水。提出新问题:氯气溶于水,它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多媒体动画演示:在20ml的针桶里先吸取10ml氯气然后再吸取3ml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后,还剩余4ml的氯气。结论:常温下1体积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溶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猜测:不反应;发生反应。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元素的守恒的角度去分析,去推测。推测结果:氯水中可能含有的分子有:水分子、氯分子等;可能含有的离子有:H+、Cl_等。深入提问:如何检验可能含有的Cl_和H+呢?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实验方案:a.检验Cl_的实验设计方案:向氯水中加入AgN0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b.检验H+的实验设计:用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等。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提问:将加石蕊溶液的试管振荡,又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学生思考:红色变浅,并且逐渐消失,溶液中有使颜色褪色的物质。教师提问:a.这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什么?b.水和干燥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吗?c.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吗?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是不是盐酸使氯水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e.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学生实验:a.把干燥的红纸条(或红布条)放入盛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现象:红纸条(或红布条)未褪色。结论: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b.将湿润的红纸条(或红布条)放入盛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现象:红纸条(或红布条)褪色。结论:具有漂白作用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另一物质次氯酸( HClO)。教师讲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Cl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C10。次氯酸(HCIO)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于漂白。氯气与水的反应,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和盐酸,且该反应具有可逆性。次氯酸见光分解。板书(1)与水的反应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的成分:分子:C12、HClO、H2O离子:H+、Cl-、ClO- OH-5.中心问题的解决教师提问(1)为什么原本翠绿的小麦会变成金黄色?(2)如果你是参与事故抢救的其中一员,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3)这样的事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怎样自救?(4)为什么氯气泄露事故频频发生?(5)怎样从源头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评价。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结。7、课后思考用自来水养鱼要经过什么样的处理?为什么要晒一段时间?8、板书设计二、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易液化2.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新制氯水的成分:分子:C12 HclO 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