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翅式换热器管路布置优化设计的数值研究摘要:采用分布参数法模型对常见的双流程管翅式换热器,在不同的空气及制冷剂进口状态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对管路布置提出了改变不同流程管径比的优化设计方案,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给出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变两流程之间的管径比可以优化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而且两流程的管径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值0.8,在该最佳管径比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在不同工况下均比相同管径提高611,同时可以使空气侧的阻力损失减少2。关键词:管翅式换热器;管路布置;优化设计;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K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07)06089306管翅式换热器在制冷、空调、化工以及工业废气冷热处理、压缩机中间冷却等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换热器研制过程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1:一是热交换器中传热过程的强化,二是整体性能要求的提高。对于多流路的翅片管换热器,制冷剂经过分配流入换热器的不同流路,在各流路中换热的均匀性对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多流路换热器中制冷剂的流路布置进行优化,使各流路换热均匀是提高换热器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对流路的设计,还主要停留在实验尝试阶段,每一种新的流路设计方案的开发,都需要经过样机的实验测试,延长了研发周期,增加了研发成本2。本文针对一种常用的双流路管翅式换热器,采用分布参数法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在空气及制冷剂不同进口条件下,分析了其换热性能;并对管路布置进行了优化分析,说明了在双流程管翅式换热器中,存在一个最佳流程管径比。1物理模型图1(a)为所研究的管翅式换热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1(b)为空气及制冷剂的流程示意图,从图(b)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膨胀阀出口的制冷剂分成a、b两个流路进入蒸发器,在管内蜿蜒流动换热。空气吹过管外翅片构成的狭缝通道,流动方向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垂直。换热器的结构尺寸参见表1。该管翅式换热器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是双流路布置(a和b两个流路),在该布置条件下,由于a流路空气的进口温度较高,空气和制冷剂间的温差较大,使流路a的换热效果明显比流路b好。因此,如果两流路的管径一致,制冷剂流量在a、b两个流路平均分配,那么很有可能是b流路出口尚处于两相区,而a流路出口已经达到了过热,从而使得两个流路的换热不均匀,恶化了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性能。而且,在相同的制冷剂质量流量下,制冷剂在过热区流动的压降比两相区要大,因此,如果在a流路出现过热的情况下,a流路制冷剂的压降肯定比b流路大。为了满足换热器在稳定工况下,不同流路制冷剂进出口压力一致的要求,a流路中的制冷剂分配量必须小于b流路,而这样的流量分配又会更进一步恶化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本文的优化设计思想是:通过减小流路b的管径,使得制冷剂在流路a中的分配量大于在流路b中的分配,从而使换热器两个流路的换热均匀,换热性能得到优化;同时由于流路b的管径较小,可以保证其在较小的流量下仍然具有同流路a相同的压降,满足不同流路制冷剂进出口压力一致的要求。但是,随着流路b的管径进一步减小,主要的制冷剂流量都分配到了流路a,这样会出现流路a的出口仍在两相区,而流路b的出口已经过热,再次出现换热不均匀现象,使换热性能恶化,因此,两流路管径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值,在该比值下换热器可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性能。本文对该优化方案进行数值验证。2数学模型2.1控制方程对换热器使用分布参数法模型,采用热力学分析的方法,将计算过程转化为在划分的计算单元内求解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并补充求解经验关联式,从而得到换热器的性能参数。取计算单元如图2所示。在编写数值模拟程序时做了如下假设:(1)每个单元当作一个独立换热器处理;(2)忽略管壁热阻;(3)忽略空气中水蒸气凝结的影响,换热器表面当成干表面处理。基于上述假设,对于一个给定的换热单元,可以得到如下控制方程。空气侧能量平衡方程在上述控制方程的基础上,结合空气及制冷剂进口边界条件(通常采用直接给定入口温度及其他相关物性参数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即可开展换热器性能的模拟计算。然而要确定传热方程中的传热系数k以及空气和制冷剂的出口压力,需要预先知道空气及制冷剂侧的换热和阻力系数,因此需要选定相关的实验关联式。2.2换热及压降关联式2.2.1空气侧对管翅式换热器Wang3曾经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得出了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换热及压降实验关联式,本文选用Wang关联式2.2.2制冷剂侧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换热伴随着相变过程,因此在制冷剂侧的换热和流动分成两相区与过热区两个区域。对于过热区,采用Dittus-Boelter5换热关联式来计算换热系数关联式的具体说明可参见相关参考文献,这里为了内容简洁,将不作详细描述。3模拟结果及讨论作者自主开发了换热器的数值模拟程序,对换热器在不同的空气及制冷剂进口状态下的工作性能进行预测,同时也可以为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数值验证。为了验证数学模型及模拟程序的可靠性,本文先对管带式换热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模拟0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模拟结果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换热量的最大偏差小于8,压降的最大偏差小于7。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模拟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实验关联式本身的偏差引起的,现有的实验关联式的偏差通常都在10左右。下面对本文研究的管翅式换热器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的额定工况如表2所示。在计算过程中,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分析在该参数变化条件下,换热器两流程的不同管径比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同时为了便于说明,约定d2代表流路b的铜管管径,而d1代表流路a的铜管管径。图4是在不同空气流量下,换热器的换热和阻力性能曲线。在图4(a)中,换热器的换热量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开始时增加较大,然后增加趋势减小。这主要是因为换热器的迎风面积不变,空气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流速增加空气侧的换热系数也在逐渐增加,但增加趋势逐渐减缓。在不同的空气流量下都存在一个最佳的两流程管径比d2/d10.8,可以使空气流量在200m3h1、228.38m3h1、250m3h1这3种工况下的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分别比相同管径下提高10、11和7。同时从图4(b)可以看到空气流量的增加,加快了空气流速,使空气侧的压降也在增加,而且压降还随着管径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最佳管径比0.8的条件下,空气阻力比相同管径下小2。图5是不同空气进口温度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曲线,由于空气的进口温度对空气侧压降的影响较小,这里不再讨论压降的变化关系。空气的进口温度越高,空气和制冷剂之间的换热温差就越大,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也越好,因此,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随空气进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不同空气进口温度下,同样有一个最佳的管径比在0.8左右,在该最佳管径比下可以使空气进口温度为25、27、29,3种工况的换热性能分别提高8、11和7。图6是不同制冷剂进口温度(蒸发温度)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器性能随管径比的变化关系。随着蒸发温度的提高,一方面空气和制冷剂之间的温差减小,另一方面制冷剂的潜热换热量也减小,因此造成换热器换热性能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不同制冷剂进口温度下,同样存在一个最佳管径比,而且最佳管径比同样在0.8左右,可以使蒸发温度分别在1、3、5,3种制冷剂进口温度下的换热性能比相同管径条件下分别提高7、11和9。图7是在制冷剂不同进口干度条件下,换热器换热性能曲线。随着制冷剂进口干度的增加,制冷剂的潜热换热量减小,换热器换热性能也逐渐减小。在不同制冷剂进口干度条件下,仍然存在最佳管径比0.8,使得换热性能在0.2、0.246、0.3,3种制冷剂不同进口干度下,比相同管径分别提高9、11和7。图8是制冷剂不同质量流量下的换热器性能曲线。随着制冷剂流量的增加,制冷剂的流速及潜热换热量都在增加,因此换热器换热性能随着制冷剂的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质量流量下,换热性能同样随管径比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存在一个最佳管径比为0.8。在该最佳值条件下,对应制冷剂流量为0.46kgm1、0.5kgm1、0.55kgm1,3种工况换热性能比相同管径分别提高11,9和6。通过以上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制冷剂及空气进口条件下,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来说,都存在一个最佳管径比,因此证明本文先前提出的优化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的正确性。4结论针对一种双流路布置的管翅式换热器,采用分布参数法模型,开发了数值计算程序,并对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变不同流路管径比的管路布置优化方案,并从数值计算的角度给出了验证,得到结论如下。(1)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随着空气流量、空气进口温度、制冷剂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蒸发温度、制冷剂进口干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各种工况下,都存在最佳流路管径比,本文计算得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天柱县中等职业学校招聘合同制外聘教师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 设备故障预测与自愈-洞察及研究
- 代谢表观遗传学肿瘤研究-洞察及研究
- 工厂安全培训总结文案课件
- 手指砸伤工伤安全培训课件
- 手指点画刺猬课件
- 间充质干细胞肺修复-洞察及研究
- 化肥厂质量改进办法
- 学生食堂食物安全培训课件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FZ/T 74003-2014击剑服
- 颈椎DR摄影技术-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一点儿有点儿课件
- 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考核题库-眼镜定配技术模块
- 体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课件
- 超清地质年代表
- 铺轨工程监理规划及工作内容
- 女生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