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积循环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电积循环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电积循环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电积循环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电积循环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电积循环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电积循环岗位技术操作规程2、电积循环岗位作业程序电调循环酸泵作业过程包括溶液输送、打火看循环、加碳酸钡、添加剂等。该作业由中控室、班长指令电调班执行,由泵工、循环工来完成。2.1溶液输送2.1.1泵工接班后,通过仪表了解各槽罐的溶液储存情况,现场检查泵及管道的使用情况。2.1.2及时了解溶液供给信息,根据中控室指令调节阴阳极液流量。2.1.3监控和调整阴阳极液贮槽的液位,将液位控制在50%以上。2.1.4生产波动时,及时与中控室联系,根据中控室指令进行开停循环作业。2.1.5做好泵类设备的倒换使用及维护保养工作,管道渗漏时及时更换。2.1.6做好设备运行的交接班记录。2.2打火看循环2.2.1循环工接班后,逐槽打火作业,检查阴阳极导电状况,同时检查循环管新液的畅通情况,对于检查出的烧板、氢氧化x板等缺陷板交给上一个班岗位人员处理。其中电积槽打火时,由于槽内阴极析出氢气与空气混合,打火时产生爆鸣,因槽面为开放状态,能量释放小,对人不会产生伤害。2.2.2班中每小时看循环一次,每两小时打火一次,发现循环眼堵塞或流量偏小时,及时进行处理;发现阴阳极导电不良时,及时擦拭处理。2.2.3发现烧板时要及时将烧板拎出,换上处理好的始极片继续电解;出现氢氧化x板时要将隔膜袋内的溶液抽干净,待用新液将隔膜袋灌满后再把处理好的始极片下槽,换下的烧板或氢氧化x板作为次品集中堆放。2.2.4班中每四小时测槽电压一次,并做好相应记录,对槽电压偏高的槽子要重点关注,发现阳极冒烟时要及时横电,保证其它电解槽的正常生产。2.2.5对新液每15分钟过滤一次,发现跑浑时及时汇报中控室,由中控室根据跑浑情况指挥停循环、放液等工作。2.2.6清理现场卫生,做好岗位原始记录和现场交接班工作。2.3加碳酸钡2.3.1中控室根据原料进铅量确定碳酸钡的加入数量。2.3.2岗位人员用电葫芦将碳酸钡吊到浆化槽旁指定位置。2.3.3按照中控室指令的加入数量和浆化比例,电调岗位人员将碳酸钡浆化后连续均匀地加入到阳极液中。2.3.4交班时将碳酸钡空袋子集中堆放到指定位置。2.4加添加剂2.4.1根据车间规定数量加入添加剂。2.4.2每班均匀连续加入,要求添加剂溶解完全,隔膜袋口泡沫覆盖均匀。不得出现断流及因泡沫过厚导致阴阳极串液现象。3.特殊作业程序电解特殊作业是指电解槽阴阳极冒烟、失电、开停产等作业。电解槽阴阳极冒烟由岗位人员处理,失电由中控室联系变电所解决,开停产作业由生产主任安排班长、中控室执行,由岗位人员完成。3.1电解槽阴阳极冒烟控制程序阴极冒烟是指始极片电解初期,由于多个接触点导电不良造成的阴极下饺子现象;阳极冒烟是指因阳极钝化原因造成的槽电压急剧升高、阳极出现冒烟的现象。3.1.1阴极冒烟的处理措施3.1.1.1及时横电。3.1.1.2用清水逐个将阴极接触点擦拭干净。3.1.1.3更换烧断耳子的阴极。3.1.1.4撤电,打火检查阴阳极导电情况。3.1.2阳极冒烟的处理措施3.1.2.1及时横电。3.1.2.2将阳极出槽,刮阳极泥后倒入阳极架备用。3.1.2.3阳极因耳子烧断掉到槽里的,用夹子将断块捞出。3.1.2.4仔细擦拭阳极棒接触点及槽帮母线接触点。3.1.2.5将新阳极或刮完泥子的阳极下槽。3.1.2.6撤电,打火检查阴阳极导电情况。3.2失电控制程序失电是指因变电所故障造成的电力供应中断,失电分失动力电和失直流电,失动力电是指输送溶液的泵类设备断电;失直流电是指供电解使用的直流电断电。3.2.1失动力电的处理措施3.2.1.1岗位人员及时汇报中控室。3.2.1.2中控室汇报厂调度室,联系动力厂调度室,由动力厂抓紧恢复。3.2.1.3关闭泵和高位槽的出口阀门,动力电恢复后按程序开启泵,打开高位槽出口阀门。3.2.1.4中控室根据动力电失电时间的长短,控制好电解槽直流电的负荷及高位槽新液的间断下放。3.2.1.5动力电失电时间过长时,启动质量事故应急预案。3.2.2失直流电的处理措施3.2.2.1中控室汇报厂调度室,联系动力厂变电所,由动力厂抓紧恢复。3.2.2.2失电期间适当减少新液循环量。3.2.2.3直流电恢复后,中控室按照电流提升规定,通知变电所逐步提升电流,提升的时间间隔不能太短,幅度不能太大。3.2.2.4电调工打火检查阴阳极导电情况。3.2.3动力电和直流电同时失电时的处理措施3.2.3.1中控室汇报厂调度室,联系动力厂调度室,由动力厂抓紧恢复。3.2.3.2关闭泵和高位槽的出口阀门。3.2.3.3如果失电时间超过两小时,要充分利用高位槽储存的新液,间断补充隔膜袋内x离子,并检查x板表面的质量变化情况。3.2.3.4如果失电时间超过四小时,启动质量事故应急预案。3.2.3.5电力供应正常后,泵工按程序开启泵;中控室按照电流提升规定通知变电所逐步提升电流;电调工检查阴阳极导电情况及新液循环情况。第 6 页 共 9 页电积循环岗位设备操作维护规程1.3设备构造简介及工作原理1.3.1构造简介:该泵是单吸单级离心泵,泵体和泵盖采用耐腐、耐磨性优良的耐酸工程塑料制造,轴封结构采用背片减压结合付叶轮离心式密封。1.3.2工作原理:单吸单级离心泵。1.4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4.1许可使用条件1.4.1.1每次开泵前应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转动是否正常。1.4.1.2泵必须在进液管及泵内注满引液,排尽空气后方能正常运行。1.4.1.3泵内未灌注引液或出口无流量时,不能长时间空转。1.4.2操作方法与步骤1.4.2.1开启进口阀,灌注引液,排尽空气。1.4.2.2启动电机使泵运转,同时开启出口阀。1.4.3允许使用条件:1.4.3.1被输送介质符合泵的输送条件。1.4.3.2在每次修理后,必须将托架内加入机油。1.4.3.3本体设备附属设备完好。1.4.4操作程序和方法:1.4.4.1进行设备运转前检查,详见维护规程。1.4.4.2确认无异常后,开启进口阀,灌注引液,排尽空气。1.4.4.3启动电机使泵运转,同时开启出口阀。1.4.4.4做设备运转中检查,详见维护规程。1.4.5开、停车条件:1.4.5.1停车条件1.4.5.1.1当罐内溶液低于泵进口时必须停泵。1.4.5.1.2停泵后关闭进、出口阀门。1.4.5.2开车条件1.4.5.2.1确认泵无人检查、检修。1.4.5.2.2开启进口阀,灌注引液,排尽空气。1.4.5.2.3启动电机使泵运转,同时开启出口阀。1.4.6安全注意事项:1.4.6.1泵工必须熟悉泵的构造和操作方法,掌握技术性能及保养规则,严格执行本规程。1.4.6.2泵工必须听从中控室人员指挥。1.4.7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表2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1.5.1.1润滑部分1.5.1.1.1检查托架润滑油是否达到油标(检测油位用)上、下刻度之间或达到油位指示孔。1.5.1.1.2检查放油口螺栓是否松动。1.5.1.1.3检查润滑部位有无漏油。1.5.1.2机体部分1.5.1.2.1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松动。1.5.1.2.2检查泵体是否有裂缝。1.5.1.2.3检查对轮、对轮胶垫有无严重磨损现象。1.5.1.3其它部分1.5.1.3.1检查启动电钮能否灵敏动作。1.5.1.3.2检查进、出口阀门是否使用可靠。1.5.2设备运转中检查1.5.2.1各部轴承及电机温度不应超过60。1.5.2.2传动机构电机和轴承在运转中无强烈噪音和撞击声。1.5.3设备日常维护和调整1.5.3.1对轮的调整1.5.3.1.1对轮间隙不大于1mm。1.5.3.1.2电机对轮、泵对轮连接处在同一水平面。1.5.4设备润滑1.5.5.3点检方法点检人员通过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