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doc_第1页
2013年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doc_第2页
2013年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doc_第3页
2013年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doc_第4页
2013年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公教师考试网2013年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选题(5分)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特点。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2.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孟禄B.利托尔诺C.保罗朗格郎D.斯金纳3.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4.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5.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A.主观想象B.综合评估C.主观情感D.客观分析二、多选题(5分)1.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是(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B.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2.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具体包括( )。A.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B.教师素质的现代化C.教育观念的现代化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3.语文教学方法设计要遵循的原则有( )。A.多样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创造性原则4.语调的类型有( )。A.上扬调B.平直调C.下降调D.曲折调5.朗读训练常用的方式有( )。A.学生单读B.教师范读C.学生齐读D.学生分角色读三、简答题(5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对确定学科性质有什么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四、分析题(5分)天津某校一次单元考试之后,学生陈欣然只考了58分,泪流满面地向老师请求“借”2分,因为考不及格回家要挨打,保证以后多考分还分。假如你是这个学生的老师,你将怎么办?为什么?五、教学设计题(10分)试举出你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比较精彩的一个教学案例,并写出教学反思。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运用(19分)1.单项选择题(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 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B.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C.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D.我市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建设(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 ,_ ,_,_ 。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B.C.D.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明灭可见(明亮) 下见小潭(向下) 语时了不悲(结束)B.以其境过清(因为) 心乐之(以为乐) 潭西南而望(表转折)C.蒙络摇缀(缠绕)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边)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D.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以其境过清(凄清)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2.填空题(4分)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1)新春对联:_(2)教师办公室对联:_3.判断题(5分)(1)狄更斯、萨克雷、约翰济慈和夏洛蒂勃朗特都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3)王勃、贺知章、骆宾王和杨炯被称为“初唐四杰”。(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句诗出自暮江吟。(5)日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暴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腐朽和黑暗。( ) 二、科技文阅读(12分) .人一上年纪,就会觉得“记性越来越差”,真是这样吗?人的脑神经细胞在出生时数量最多,约,有1000亿个。随着人的发育,脑细胞逐渐减少,每天要减少数万个,也就是说每秒钟都要减少一个。人们认为,随着脑神经细胞越来越少,记忆力就会降低。但是,在1000亿个神经细胞中,与记忆有关的只占百分之几。而且在人控制记忆的中枢“海马”中,神经细胞在不断增殖。海马是大脑的一部分,位于大脑侧头叶的紧内侧,直径1厘米左右,长l0厘米左右,呈弯曲的黄瓜状。研究人员最初是在老鼠实验中确认海马神经细胞会增殖的。他们在两个老鼠饲养箱中一个放入几个可以像水车那样滴溜溜转的玩具,另一个则什么都没放。结果表明,在有玩具,即存在很多刺激的环境中生活的老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了l5%。这并不是在老鼠身上才会发生的特异现象,人脑亦然。英国认知神经学家麦奎尔证实了这一点。他瞄准了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特长是只要乘客告诉他去哪儿,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作出_,并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中找到驶抵目的地的ji jng。在他们的大脑中_了伦敦市内2.4万条道路的基本情况,需要时可以从这些丰富的记忆中准确地提取出来并在脑海中_。麦奎尔对出租车司机的调查发现,他们的海马部分比一般人大,而且驾龄越长,海马越发达,干了30年的老司机的海马要比年轻时大出3%。也就是说,在脑的机能中,记忆力通过锻炼会提高,而且这与年龄无关。支配记忆力的是海马,但保管记忆的并不是海马,而是大脑的侧头叶。外界送来的信息通过大脑的侧头叶被送入海马,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海马发挥根据重要性来筛选信息的“调皮”作用,确认必须要记忆的就会被再次送到侧头叶作为记忆保管起来,其余的则会自动shn ch。大脑中如果没有海马,那会是什么结果呢?在利用猴子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猴子记住一些事情后,将其海马摘除,猴子就记不住这些东西了。但是,侧头叶仍在正常地发挥作用,以前记住的东西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有趣的是,猴子并没有记住海马被切除前一个月的事情,因为这些信息在海马中正处于等待筛选的状态。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重要的事情在记住后的一个月内,必须要复习一遍。年纪大,记忆力就会减退,这是一种错觉。记忆力减退并不是由于脑神经细胞减少造成的,而是由于对事物的热情减弱了,失去了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有求知欲的人即使上了年纪,记忆力也不会衰退,而会更加wng shng。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3分)2.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_3.画线部分在文中说明了什么?(2分)_4.第段的四个空内应选用的词语是( )。(1分)A.选择储量放映 B.判断收集放映C.选择存储 回放 D.判断存储 回放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1分)A.人的脑神经细胞有1000亿个,而与记忆有关的只占百分之几,但它会随着人的发育不断减少,从而导致记忆力减退B.“海马”是人控制记忆的中枢,位于接收传送的信息并保管经过筛选后的记忆信息的大脑侧头叶的紧内侧C.在一个月内侧头叶对外界送来的信息经过“调度”筛选之后,把重要的部分交回海马保管,而其余部分就被自动删除了。所以,重要的事情在记住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复习一遍D.“人老记性差”是一种错觉,根据“老鼠实验”和麦奎尔的调查,人越老“海马”越发达,所以记忆力越强6.从全文看,海马具有哪些特征和功能?(2分)特征:_功能:_7.用“”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1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日:“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注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抱,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日:“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日:“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日:“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日:“君使人请之鲁。”公日:“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日:“君诏使者日: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日:“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日:“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日:“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日:“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日:“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日:“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日:“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日:“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日:“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xi,木笼以予齐。(节选自管子小匡)注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B.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权柄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分)A.今乃用之,可乎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其为君亦犹是也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C.彼知其将反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1分)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事君心二心。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A.B.C.D.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_(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_(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_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共10分)1.古诗词赏析(6分)江 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注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_(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_2.古诗文默写(4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2)人们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明环境会改变人,但莲的“_ ,_”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洁身自好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 _,思而不学则殆。五、现代文阅读(10分)瓷器的意味池莉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创作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地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笑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