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报告2013年巴州农民的心情是复杂的,过去几年给农民带来良好收益的大宗特色农作物棉花、辣椒等在2012年价格都出现了下降让广大农民进一步体会到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2013年种什么能挣钱正考验着农民。针对这一情况州统计局对全州八县一市513户农户进行了“农户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惠农政策及市场波动双重因素的影响,我州2013年农作物种植业结构呈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粮食、油料、其他作物面积增长,棉花、甜菜、蔬菜及瓜果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一、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粮食、棉花、蔬菜仍是我州农户的主导种植品种,其播种面积占到了被调查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6.3%。 (一)政策扶持、价格上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进一步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513户农户意向粮食种植面积14329.5亩,比上年增加5306.4亩,比上年增长58.8%,占调查农户意向播种面积的 29.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小麦面积9779.6亩,比上年增加3228.6亩,增长49.3%;玉米面积4250.9亩,比上年增加 2227.8亩,增长1.1倍。 从各县(市)情况来看,粮食意向种植面积有增有降。北四县农民意向粮食种植面积普遍增长,意向粮食种植面积为 9257亩,比上年增加3070.5亩,增长49.6%,占全州意向粮食播种面积的64.6%,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南四县一市农民意向粮食种植面积除了XX县大幅度增长外,其他县市不同程度下降。意向粮食种植面积为5072.5亩,比上年增加2235.9亩,增长78.8%,占全州意向粮食播种面积的 35.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是XX县增长3.1倍、XX县增长1.3倍;其次是XX县增长34.2%、XX县增长24.9%、焉耆县增长18.7%。 据调查农民意向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受市场价格因素的推动。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价格持续走高,农户种粮收益比前几年有所提高。2012年我州粮食收购价格均高于上年水平,小麦每公斤收购价格最低2.04元到最高2.12元,较2011年每公斤增加0.14元0.17元;玉米平均每公斤价格2.3元左右,较2011年每公斤增加0.5元左右。农户预计,粮食价格将继续升高、种粮收益预期较高,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二是受惠农政策的鼓舞。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粮食种植实行直补,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实行粮食订单销售等,农民种粮既有补贴还不愁卖不掉,2013年中央将继续扩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补贴的按时发放,并逐年提高,极大调动了种粮农户的积极性,纷纷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三是我州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力度,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不断提高地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二)经济作物种植意向在于适销对路。 1棉花种植意向面积调减。调查的513户农户意向棉花种植面积23407.8亩,比上年减少1785亩,下降7.1%,占调查农户意向播种面积的 47.4%,比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从调查的县(市)看, 2013年,XX县下降30.5%、XX县下降20.5%,XX县、焉耆县与上年持平,XX市增长13.4%、XX县增长4.5%、XX县增长16.1%、XX县增长23.7%、XX县增长12.8%。 2013年,巴州农民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籽棉收购价格下降,2012年籽棉收购价格每公斤8.5元左右, 比2011年下降每公斤1元左右,籽棉收购价格由高走低,农民种棉收益下降,挫伤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2油料意向种植面积增加。据调查数。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出现,正在逐渐改变我市农业经营散小弱差的状况,成为与我市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种植大户是一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提高种植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农产品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为了准确掌握土地流转对我市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本人针对我市种植大户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查,以供参考。一、我市农业种植大户的发展现状我局对全市种植作物面积30亩以上的农户进行了调查统计,种植的产业涉及柑桔、茶叶、蔬菜、黄桃、花椒、花卉、苗木、粮油等。调查情况是:全市现有种植大户300余户,经营面积超过3万亩,其中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有130余户,100亩以上的有70余户。柑桔大户116户,面积共7000余亩;茶叶大户110户,面积共近1.1万亩。二、农业种植大户出现的成因农业产业生产的周期较长,见效较慢,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式的种植模式盈利微薄,有的甚至只能保本。这样导致大批农民弃农务工、弃农经商,使我市部分地方出现了耕地失种、作物失管、产品失收的现象。但是由于“四化”进程的加快、统筹城乡的力度加大、各级的惠农政策纷纷出台。市委市政府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我市农业种植大户得到了快速发展。大户形成的类型有:从事第二、三产业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民营业主;回归创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回乡创业的农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本地农民。他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寻求新的规模化种植方法,租赁、流转、承包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搞专业种植。利用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居陆城名都花园的李志军就是一个柑桔种植大户,他在高坝洲镇宋山冲村八组承包了230亩的山地种植柑桔。李志军早年从事过个体运输、做过装潢工程、后又回到宜都搞土建工程,现与朋友合开一家酒店,慢慢地有了较丰厚的积蓄。不愿将钱存入银行,于是在自己家乡承包下一片土地,经营起了“志军生态家庭农场”。他的农场里不止有柑桔,还养殖了一些家禽和牲畜,当然还有生态蔬菜。李志军说:“承包下这片土地后,我按照科学的方法种植柑桔、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管理,每年收获的柑桔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还非常畅销、供不应求,每年获利30万元以上。”XX市三山农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成波,是个实实在在的茶叶种植大户。他在云台观承包了1500亩茶园作为公司基地,并建设云台观茶厂,开发有机茶生产、制作与销售业务。早年,田成波从事过餐饮、商业经营、汽车运输、矿产开发等行业,逐渐从第二、三产业中形成了一定的资本,于是用来投资绿色产业。承包基地后,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茶园和茶厂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茶叶种植和生产,创建了“松云白尖”这一茶叶品牌,逐渐形成了以公司为主体、以品牌为导向、以基地为支撑的运营模式。田成波运用其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品质优势和市场优势实现了1500亩茶园的持续优质高产高效。周宇翔是一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从武汉工业学院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他看准了无公害蔬菜的广阔前景,于是在枝城镇全心畈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兴建50多亩的蔬菜钢架大棚,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凭着一股创业热情和埋头苦干的精神,蔬菜基地效益初步显现。圣女果、迷你黄瓜、小南瓜、辣椒、青菜等各式菜种琳琅满目,成为休闲农业的一道风景线。他的创业还解决了周边20多个劳动力的就业。像周宇翔这样即年轻又有着较高学历的种植大户,为我市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必然会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口增多以及土地流转加快,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将不断减少,种植大户们投身农业,承包土地,用新型、科学的管理方式来经营农业产业。种植大户引领的规模化种植必将成为我市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三、种植大户的优势1、种植大户产业特点突出,种植面积具有一定规模,便于统一管理。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相对较低。粮油种植大户曾凡贵共承包和代管近3000亩的粮油,从播种到收割,全部使用机械化操作,方便快捷,效率高。据曾凡贵介绍:“我自己流转了1000亩的土地,还帮人代管了2000亩,所以我共耕种了3000亩的粮油基地。其他农户只需要给我付一点管理费就行了。”这样大面积的种植更便于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管理、统一收割。更利于采用机械化操作,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还能减少用工和劳务工资。机械收割还可很好的粉碎桔秆、增加了秸秆还田利用率、改良了土壤。枝城镇何阳店村的柑桔种植大户张常寿,一个人管理了400多亩的桔园。他领头组建了10人“柑桔管理服务队”,专门从事柑桔的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等工作,这支专业的管理团队掌握着柑桔种植管理的一整套技术。正因为有了这种专业服务团队,大户的生产过程才更加有序、高效。假想张常寿只有区区几亩地的果园,那么组建或者请这样的专业服务团队来帮忙管理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不仅不能赚钱、甚至还会因为高额的劳务工资而亏损。看来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才更适合统一管理。种植大户在产业规模上优势非常明显。2、种植大户能更好的推广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使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种植大户们思想超前、相信科学、视野开阔,愿意尝试新的品种、新的方法,而且他们承受损失的能力也比一般农户强,所以当有新技术和新品种出现时,往往由种植大户来带头尝试,然后再逐步推广、大面积运用,最终达到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全面提高。“只有不断尝试新品种、运用新技术,才能取得产量和质量上的突破。”马铃薯种植大户华勇如是说。去年冬季,他所带领的潘家湾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响应市农业局的号召,种植了200亩的良种马铃薯费乌瑞它,并严格按照蔬菜专家提供的技术措施进行种植管理。现在该良种已经喜获丰收,无论从产量上还是质量上,费乌瑞它都要优于本地品种。周边的农户看到华勇的成功,纷纷表示今年冬季一定要换种费乌瑞它。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大户们的带头示范,种植大户是带动我市农业向高科技、现代化迈进的领头羊。3、种植大户具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和交际能力。带动作用较强。种植大户由于种植规模较大,产品数量多,一致性好、影响力大、产品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和客商的眼球,价格优势明显。同时种植大户也更倾向于和农技推广人员交流,更容易、更快捷的将高新科技掌握到推广到生产实际中。而且可以带动周边农户运用最科学来发展农业生产。四、目前制约种植大户发展的主要障碍农业种植大户虽然在种植规模、种植理念和科技运用方面都比一般农户占有优势。但当前依然存在一些制约种植大户发展的不利因素。1、种植大户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的考验,种植大户必然要承担比一般种植农户要多的风险。种植大户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流转,而且在农田基础设施、种子、肥料上要有一定的投入,运用机械化、连续化的生产方式,聘请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这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措施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是农业产业大都收益缓慢,不能很快的回本,比如柑桔产业,在种植大户接手一片桔园后,前两年必须在整理园相、修剪整形上下功夫,是不能盈利的。在这个过程中,种植大户必须沉住气,保证前期投入。若投入不能跟上,后期的效益就无法显现出来。尽管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大户种地的手段越来越科学,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增强,但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将会给种植大户们带来较大的损失。农作物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反应相当强烈,气温、雨水、光照等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尤其重要。如果在油菜结荚收获季节碰到连阴雨,田间菌核病势必大面积爆发,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在茶芽萌发季节,如遇长期干旱,茶叶质量和产量将会下降;柑桔花期如遇异常高温,将造成减产。在销售方面,由于种植大户的产品是大批量的,必须有较大的市场以合理的价格来接收这批产品。通常,农产品都销往超市、菜市场、学校、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但市场行情不可能始终如一的稳定,总会在价格、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上产生波动,这些不确定因素让种植大户们忧心忡忡。农产品的货架期有限,若不能及时出手,业主将会遭受较大的损失。销售上的不稳定是制约种植大户发展的一大因素。2、种植大户面临着解决同农户之间出现的矛盾问题。种植大户的土地是通过流转的方式取得的,流转过程中经常会与农户产生利益上的冲突。一方面,由于不同承包者出的价格有高有底,有些农户可能在合同终止前就将土地流转给出价更高的承包者,“一田两嫁”的现象给种植大户的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出现一些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生产效益提高,部分农户不再满足原有的承包价格,要求承包者提价,甚至采取措施阻挠田间生产。当然,也有在生产过程中给农户带来不便、影响到农户利益的情况,如大户在使用机械过程中造成路面破损、在收获季节运输工具占用道路等给农户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种植大户需要调节与农户之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常常是旧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来了,这让种植大户们除了在生产经营上要花心思,还要分出精力维持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解决与农户之间的小摩擦。3、部分种植大户的素质有待提高。有些种植大户,特别是近年来才开始承包土地进行种植生产的大户,一门心思全花在如何种好地、如何提高产量上,等作物收获后却因为不知道卖给谁而发愁,最后导致大批的产品囤积家中腐烂、变得一文不值。农产品的市场主要是各大超市、学校和单位食堂以及食品加工企业,但是市场并不稳定,常常会在需求量和价格上有所变动,大户们由于缺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而错失调整种植计划和销售途径的机会,最后导致较大的损失。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大户们综合能力有限,难以掌握对称的市场信息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五、扶持种植大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种植大户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我市种植大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扶持建议:1、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使种植大户真正从中受益。严格按照规定落实每一项惠农政策,将良种补贴落实到确定的品种、将农机补贴下放到具体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按照具体情况严格执行。有了优良的品种、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健全的水利、道路等设施,种植大户的生产将会事半功倍。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出台土地流转优惠政策,组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合理商定土地承租价格,延长承租时间,为种植大户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经营环境,最终形成“大户放心种田,小户安心务工经商”的双赢局面。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小额贷款的方式帮助大户解决生产资金;对大户的贷款进行贴息支持等。4、合理降低市场价格风险。农产品收购企业应与大户签订收购合同,保证农户不会因为价格的波动而造成较大损失。企业还可以给农户预付一部分定金,以缓解农户生产成本的压力。5、完善生产合作组织。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要素、技术、信息、销售上的互助合作。把种植大户组织起来,发展成为生产和经营的利益共同体,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种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种植大户对农资价格、雇工开支和土地租金上涨的承受能力。6、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结合“科技下乡”、“阳光工程”等活动,定期组织种植大户参加培训,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大户的农业科学文化水平。建立高水平的农户对接服务队伍,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7、推行农业保险制度。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帮助大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市蔬菜和瓜果生产在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塑料大棚种植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已成为全市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XX县民族乡的辣椒,长丰北部的草莓,XX县铭传乡的大葱,XX区大圩镇的浅水藕和葡萄,XX区三十岗的西瓜都已成为XX市民耳熟能详的特色产品,同时也成了当地打响自身品牌的一张优质名片。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既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又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全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提供物质保障。 为掌握这些“亮点”作物的种植情况,及时了解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XX市价格成本调查队近日到XX区大杨镇,实地考查“格瑞”草莓种植基地,并对草莓的成本收益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草莓种植的基本情况 格瑞草莓种植基地成立于2006年,占地面积约147亩,可种面积98亩,草莓主要销往上海及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据戴总介绍,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果树,以柔软多汁、营养丰富而著称,尤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合肥地处南北交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种植草莓。一般来说,每年9月初移栽幼苗,元旦后第一批草莓即可上市,次年5月初采摘全部结束。在育苗期(5月至9月),为了改善土质和充分利用土地,加种一季伏缺菜,以莴笋、白菜为主。 二、草莓种植成本收益情况及与其他种植品种比较 成本方面:草莓每亩种植成本约6985元,其中:种苗费1125元、化肥及农家肥费700元、农药费60元、机械作业费40元、水电费30元、工具材料费300元、土地租金600元、固定资产折旧800元、农膜费930元、销售费100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