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doc_第4页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文章摘要 基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本文分别从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和策略优势两方面重点介绍“单元整组教学”的五条策略。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单元整组;课程改革;On the Primary language, the whole group teaching modules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edul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classes, from the thinking of starting the unit, the whole group teaching unit should be a primary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Unit of teaching the whole group from the overall sense to some experience and overall sentiment, the model of the design, a massiv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group teaching unit,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Inquiry More room for the months and spa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whole group teaching strategies unit of basic teaching processes and strategic advantage focuses on two aspects, the whole group teaching unit, the five strategies. Key words primary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whole group unit curriculum Reform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确立的理论依据(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有不同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总指导思想。但如果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而我们教学的思路没有改变,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课程教材再先进,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将是浮光掠影。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2.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但大多数的课堂上,学生只是在某些学习环节中拥有小小的自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获得真正的学习自主权。因为教师存在一个普遍的心向:学生年龄小,不会自主;课堂时间有限,经不起耗散。教师从内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教学行为缺乏联系,缺乏整体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是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关键 。 (二) 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1. 系统论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20世纪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早在80多年前创建的沃尔多夫学校就以整体教育思想闻名世界。其教育目标陈述为:“培养能够赋予自己生活以意义的个体。”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在一套新的课程标准,一套以“整体提高语文素养”为精神编写的教材面前,我们不应当把语文教学支解成一个个孤立的部分,而应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整地来影响一个人。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便于从整体入手,借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促其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部分体验”学习活动之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会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逐渐形成。2.学生主体论上个世纪80年代,教育界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提倡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这个“人”就是学生,即是说整个教育活动的终点或结局是为了使学生成人。“单元整组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单元整组教学”,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收集有助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孩子通过与大量的语文材料直接接触,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必将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建构主义理论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中指出:“学习主题”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并按照学生特点所设计的引导学生能动学习,达到既定目标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主线索以及相应的内容载体,学习策略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和“怎样学才最有效”的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其实也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预设。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进行“单元整组教学”,能够在能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其获知数量和获知能力得到最优增长,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我们在以上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下,提出“单元整组教学”,把研究的重点从“篇”转移到“单元组”,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在主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主体探求,做学习的主人,并充分融入教师的智慧,将听说读写,综合活动等加以优化整合,以获取语文教学整体综合的效应。二、“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界定及基本流程(一)概念界定所谓“单元整组教学”,首先是基于文本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结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再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2这是基于文本,而又不囿于教材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立足于教材本身,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由于它符合新课程编排的特点,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实现了“大语文”教学,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普遍运用于课堂实践活动中。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单元整组教学”与“主题式教学”不同。“主题式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体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式教学。这里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只是主题,而是文化主题。而“单元整组教学”中的单元既可以是思想主题一致的单元组,也可以是知识内容相同的单元组;既可以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方式一致的单元组,也可以是人文主题一致的单元组。(二)基本流程“单元整组教学是把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作为整体进行的教学活动。他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以篇为单位的语文教学活动而言的。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方式,他有一定的规律。现在教师比较认可的关于“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华中师大附小提出的层进式的流程:“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其中“整体感悟”是前提和基础,“部分体验”是提高和发展,“整体感悟”则是回顾和提升。2三、“单元整组教学”的实施策略 “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的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方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本文分别从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和策略又是两方面重点介绍“单元整组教学”的五条策略。(一) 主题升华策略主题升华策略简单讲就是同一主题,层层感悟。语文教材中有雪许多课文的思想和主题虽相同,但写作角度不同。其基本教学流程可依次归纳为:课前准备、搜集资料;读文悟情、各有侧重;交流展示、深化主题。3如以三下第七单元一组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的课文教学为例对此展开说明。该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表达对和平的热爱;有记叙文,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敬;有新闻报道,报道了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整单元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诠解“国际理解”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在逐课阅读的同时层层感悟整单元蕴涵的情感内涵,从小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和友好的意识。具体如下:(1)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为学文做情感铺垫。(2)读文悟情、各有侧重太阳是大家的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快乐气氛,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一面五星红旗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随文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爱国与国际理解之情。卖木雕的少年学习通过直接描写表达人物活动的写法,培养国际友好精神。中国国际救援队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找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激发国际主义情怀。(3)交流展示、深化主题组织学生召开一个“世界是大家的”为主题的交流会,学生或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图片,或介绍世界各地人们的风土人情,讲述世界人们团结友爱的故事,或交流自己的学习本单元后的感受等,通过展示与交流升华学生热爱世界、热爱和平的情感。适合于此策略的单元有很多,如以倡导友好相处、团结合作为主题的二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的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以歌颂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等。此策略从“初步感知”到“侧重体验”再到“深入感悟”,能集中把握但愿“主题”,课内反复渗透,有利于学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同类对比策略同类对比策略简单讲就是同类阅读,一一对比。具体而言是指要求学生同时阅读描写同一对象(如动物、植物、风镜、人物等)的若干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到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同类对比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依次为:典型课例、初读感知;深入感悟、体验写法;同组类比,领悟异同;实践体会、学以致用。3如在“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写作风格”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就四年级上第四单元写同一动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一起进行教学。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一文中这只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大概教学过程如下:初读课文,概括这只鹅的特点;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细读课文,感悟用词的生动形象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感情朗读,读出趣味;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文的特点。接着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与白鹅这篇文章对比学习白公鹅,并总结出他们的异同,直至学习本单元的后面几课写动物的文章,最后迁移到“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种比较学习强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有助于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此策略可广泛用于写同一类事物的几篇课文的教学。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三篇课文写的都是我国的“世界遗产”,三篇文章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就可以采用这一教学策略,在同一文体或不同文体就写作方法、选材组材、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三) 诵读训练策略 诵读训练策略简单讲就是以读代讲,课课诵读。有的单元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晓畅,学生理解障碍小,而且每篇文章都文质兼美,抒情意味浓,十分适合朗读训练,就可采用这个策略。其基本教学流程可依次提炼为:整体感知、了解大概;学习字词、扫清障碍;以读代讲、理解感悟;诵读展示、升华感情。3比如,二下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无论是令人向往的北京,还是美丽富饶的台湾岛,无论是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对孩子们来说,没有较大的理解问题,只要学生能声情并茂地读好文章,教学目标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教师可运用诵读训练策略来展开教学,具体如下:(1)整体感知,了解大概开始单元教学之始可以采用课件呈现的形式,把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葡萄沟以及独特的泼水节和绚丽多彩的北京,通过图片的形式一张张呈现,把孩子们带入祖国美丽辽阔的大好河山和家乡山水风情之中。随即,引导学生通读整单元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达到了解大意、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2)学习字词,扫清障碍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就每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初步阅读,学习生字和词组,为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3)以读代讲,理解感悟在学习字词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悟文,在写中悟理。例如,日月潭的教学,在理解了“隐隐约约、蒙蒙细雨、朦胧”等词语后,教师可结合课件并配以抒情的乐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头脑中想象日月潭一天中景色的变化,感受不同时间、不同气候条件下迥然不同的美。无需老师太多的讲解,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然感受到了祖国宝岛台湾日月潭那秀丽的美景,热爱之情油然而生。(4)诵读展示,升华感情在学习了整单元课文之后,教师可安排这样一个环节:挑选本单元课文中描写最吸引你或者最令你陶醉的句子或段落,在全班同学面前诵读展示。这既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情况,又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单元整组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根据单元特点,以读代讲,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大大节约了课堂讲解分析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三年级上册以秋天为专题的第三单元、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第六单元等都可采用此策略组织教学。(四) 整体练说策略整体练说策略简单讲就是口语交际、步步落实。如果机械的把口语交际的学习独立的进行,那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往往会成了一种技巧训练。在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觉有的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跟本单元课文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口语交际的训练不必只是在学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时才可以进行,完全可结合在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适时安排,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创设大量练说的机会,还可以为最后在语文园地中的集中口语交际练习打下好基础,使最后的交流质量得以展示与提升。其基本教学流程可依次概括为:创设情景、感悟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精读文本、寻找内容;拓展延伸、展示内容;反思欣赏、深化主题。3如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就紧紧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安排了相应学习内容。识字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柳树醒了春色的色彩邓小平爷爷种树春晓村居使孩子们了解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充分感受了春天的美丽与快乐,从而培养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学习这组课文时,应该把口语交际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时应该先创设情景,感悟春天。让学生仔细读读课文,观察图画,找一找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先了解文本内容,然后拓展延伸,展示春天。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特点。最后欣赏反思,深化主题。鼓励孩子发现与创造,使他们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愿望,春天来了,你还想到了什么?从而充分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感受乐、体验了、交流了“口语交际”时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长期如此循序渐进,学生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形成。此策略适用于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如第五册中“感悟亲情”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就可以采用此法。(五) 课堂练笔策略课堂练笔策略简单讲就是练笔悟文,时时渗透。以往教材一个单元安排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较长,学生练笔次数少,且容易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脱离。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往往在有的课后安排小练笔,能弥补这一不足。同时,通过课堂小练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精神并领会整单元的思想主旨。其基本教学流程可依次概括为:整体感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品读语言;联系单元、逐层升华;练笔悟文、体会主旨;熟读课文、加深情感。3如在三年级下第五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的专题,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朋友的关爱,并回报他们的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种感情不断加深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堂小练笔,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体验并表达这种感情,最后再回到课本,升华情感。具体可设计为:(1)初步感知整组文本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让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事例激起学生的深切的情感体验。(2)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课文,把握课文最紧张激烈的矛盾处展开教学,抓住重点词句,认真赏析,与学生达到心灵共鸣。(3)联系单元整组,逐层升华在一篇课文里,学生能感受的情感是单一的,如果能结合单元中的其他课文,就能加深体验,并且使其体验逐层递增。(4)练笔悟文,体会主旨通过感悟,正当学生的情感在最高潮,通过练笔来释放他们的情感,可以结合平时的生活来写,引领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人间真情。(5)熟读课文,加深情感站在课文上再次回到课文中,用心朗读课文,相信比初读课文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情感体验也将更加深切。通过课堂小练笔,有目的地让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囿于单独的一篇课文,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提高了单元习作能力,并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增添了无限精彩。此策略可应用于许多单元的课堂教学中,如前面提到的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可以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这一主题进行课堂小练笔,既让学生学到写作表达方式,又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五、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一)正确处理教学的板块设计与分散可是安排之间的矛盾“单元整组教学”打破了以往一篇篇课文教学的模式,课堂容量大,有时一版块的学习需要花一两个小时,而现行的课堂教学却以40分钟为单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教学时可以在活动前预设活动的内容和步骤,学习之前把学习内容告知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现状把单元内容化整为零,分块实施,把活动分解成一个个更小单位的资活动,师生根据这些子活动逐步在课堂学习和课余信息收集、实践探索中分项达成活动目标,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活动的进度和内容。(二)正确处理教学的目标转向与字词落实之间的矛盾“单元整组教学”是教师的目标更多地转向几篇课文的共同主题,无论是字、词、句基础的掌握,还是课文内容的理解,很容易顾此失彼,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实施“单元整组教学”是容易把注意力过分地集中在单元主题的把握和语言的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