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doc_第1页
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doc_第2页
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 立 波 ,徐 恒 力(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 ,明晰水资源属性是解决水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水资源既具有自然资源 的属性 ,又有着特别的社会属性 。该文通过对水资源自然和社会属性的分析 ,认为无论是继续对水资源的开发利 用实行国家垄断 ,还是明晰水权 、逐步建立水市场都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属性 ,方可能实现水资源支持下的社会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资源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中图分类号 : TV213 . 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 - 0504 (2004) 01 - 0060 - 03水资源已成为具有政治和经济意义的战略性资源 ,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是水资 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 ,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 14 ,尤其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水资源 短缺不仅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而 且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 ,个别城市在紧张时 期不得不实行定时 、限量供水 。但在我国与水资源 短缺并存的是水浪费严重 、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 ,究 其根源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在于 : 1) 在供水中市场 的调节机制无法发挥基础性作用 ;2) 落后的水资源制 度束缚着水市场的建立 ; 3) 水权难以清晰界定 ,使得 交易成本过高、外部性问题突出。东阳市用 5 亿元购 买义乌 5 000 亿 m3 的水权从某些层面反映了这些问 题。基于此 ,如何实现水资源市场化、界定水权、改革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不仅是水资源管理者思考的 问题 ,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是 ,从自然角度 看 ,水资源既不同于固体矿产资源 ,也异于石油等液 体资源 ;从社会角度看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也不 同于一般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 ,水资源不仅有特殊 的自然属性 ,也具有明显的社会特性。对此有清晰的 认识和理解是解决水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国的 5316 % , GDP 占全国的 5515 % ,水资源却占全国的 8014 %。时间上的不均匀性表现在有明显的雨 季和旱季之分 ,在我国北方地区 ,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 9 月 ,且多以强降雨的形式出现 ,很快形成地表径流流失。其它月份则降水稀少 ,导致大部分地区干 旱 ,土地耕种效率低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用水效益造成极大困难 ,丰水区如何用好水 ,充分体现水资源价值 ? 缺水区如 何有水用 ,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 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县、一个省能够解决的 ,必须从整个国家利益的高度考虑 ,由中央政府全面协调。(2) 随机性和流动性 。水资源的随机性体现在 水资源的演变受水文随机变化的影响 ,年 、月之间的水量均发生变化 ,有丰水年 、枯水年 、平水年之分 ,有 丰水期和枯水期 ,而且这种变化是随机的 。流动性 是指水资源是流体“, 系统整体性和内部的各种关系都要通过水的补给 、径流 、排泄的运动过程维系和表 现出来”1 。所以 , 水资源的开发一是有临界值 , 必须保证一定量的水资源保持生态环境功能 ,国际通 用的临界值标准是地表径流的 40 % ,而我国的部分 流域已达 90 % ;二是必须考虑上下游之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以及流域上下游用水利益 ,避免水事纠纷 。(3) 质量的渐变性及可再生性 。严格地说 ,被污 染达一定程度的水即不被称为水资源 ,对于人类具有负价值 。但是 ,水资源质量变化是个渐变的过程 ,即质量的渐变性 。人类活动及其废弃物已经不可避 免且日益影响着水质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由轻微到强大的过程并不易为人类察觉 ,许多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在一定的时期可对此有所发现 ,但利益的驱动使人类 难以停止对水体的干扰和污染。虽然部分水资源是水资源的自然属性水资源具有自身的特征和规律 ,其自然属性是指本 身所具有的、没施加人类活动痕迹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随机性和流动性、系统性等。(1) 地形和气候的差异导致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 不均匀性。我国北方耕地占全国的 5912 % ,人口占全 国的 4418 % , GDP 占全国的 4218 % ,而水资源仅占全 国的 1417 % ;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3512 % ,人口占1收稿日期 :2003 - 05 - 25 ;修订日期 :2003 - 10 - 08作者简介 :宁立波( 1966 - ) ,男 ,助理研究员 ,水文学与水资源博士研究生 ,从事水资源经济研究。工业、印染工业、造纸工业更是用水大户。据资料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用水增加了近 20 倍 ,产值增加 了近 60 倍。在黄河流域 ,1972 1996 年因断流造成工农业累计经济损失约 268 亿元。90 年代断流日趋严重 , 年均损失达 36 亿元 , 农田受旱累计面积 469非常严重 ,据资料 ,在 10 万 km 的评价河段中 ,水质在类以上的污染河长占 47 %。北方辽、黄、海、淮河等 流域 ,污水与地表径流的比例高达 114 至 16 。全国75 %的湖泊、53 %以上的近岸水域受到显著污染。水资源的循环往复造就了它的再生性 , 即水的 蒸发 、排泄 、降雨循环 ,使得水资源川流不息 ,源源不 断 ,但这仅指地表水 , 或者说仅指个别地区的地表水 ,因为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应用速率在许多地方已 经超过了水资源的再生速度 ,严重扰乱了水文循环 。 此外存在于地下深层或者岩层裂隙中的那部分水 ,水文循环周期非常长 ,一旦开发利用从时间的角度 说基本不可再生 。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 明白哪些是水资源的存量 ,是可耗竭的 ; 哪些是水资源的流量 ,是可再生的 ,即哪些是子孙水 、哪些是现 在可以利用的 ,同时还必须清楚将开发水的再生速 率或者说更新周期 ,以此决定开发的程度 。(4) 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 ,是指由一定的地质 结构组织而成的 、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整体的特性”1 。也就是说 ,无论地表水 、土壤水 、地下水都有一定的联系 ,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把某一个水源 地 、一个含水层当作一个孤立的单元看待 、开发 , 是 造成各种水事纠纷 、水资源浪费 、水质恶化 、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水资源的系统性 所决定 ,水量 、水质的评价应按自然系统来进行 , 开 发利用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内各个部分的联系和制约 关系 ,使各部分能协调发展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根 据水资源的用途和地域人为地进行管理职权的划分 和开发是违背自然规律和水资源的本身特性的 , 不 可能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的目 的 ,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的黄河流 域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年年断流到近年基本实2hm ,减产粮食 9816 亿 kg 。二是水资源本身已成为经2济资源 ,而且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不仅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2) 伦理性 。一是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体现着 伦理道德特征 ,即人类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 水资源 。以往人们总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 , 用之不 竭 ,以一种粗暴的 、掠夺性的态度去开发水资源 , 而 水资源则以洪水 、水污染 、干旱等方式对人类进行着 报复 ;人类在开发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以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 (水资源) 的重要性”。第二层面的意义 在于财富的代际均衡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 ,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也要满足今后若干代 人的需要 ,应以道德的理念去对待和开发水资源 ,进 行“财富转移”,保证后代平等的发展权利 。第三方面在于实现效率 ,兼顾公平 。公平是社会问题 ,在水 资源使用面前人人平等 ,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是社会的最根本义务 。即商品水尤其是生活用水具有社 会福利性 ,其价格的确定更多地具有社会福利性质 的政策倾斜 ,这时政府必须发挥必要作用 ,对用户或 水经营者予以一定补贴 。所以 ,只有真正认识并贯 彻在水资源开发中 ,才可以说“学会在有限的水资源中生存 ,就等于在处理人与水的关系上进行了一场 大的变革”3 。(3) 垄断性 。除由于自然条件限制造成的自然 垄断外 ,我国水资源商品经营的垄断性已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2002 年颁布实施的新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的交易在我国尚不具备条件 ; 商品水经营者的行政垄断 ,一是由商品水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 垄断以保证社会各阶层和各个方面都能够有符合质量标准的水用 ; 另一方面水经营者为取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和相对高的利润而追求垄断地位的稳固 。 但是 ,对水资源的国家垄断只是我国水法的规定 ,事实上很难实现国家垄断 。因为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下属机构 ,虽然其垄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 说代表着国家利益 ,但事实是地方政府往往过多追 求自身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 ,以一个流域为例 ,上游的地方政府可能只考虑当地的社会发展而不会顾及 中下游地区的用水 ,同样中游的地方政府也可能忽略下游地区 ,这种区段分割实现的只是地方垄断 ,国 家利益无从谈起 。浙江义乌与东阳的水交易引起该 流域其他地区的不满即是例证 。如此局面一是造成国家水权的虚置 ,二是造成用水的混乱 ,资源配置效 率难以提高 。(4) 准公共物品性 。“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 上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 一个人消费某件物品并不妨碍其他人同时消费同一件物品 。非排他性是指只要社会存在某一公共物 品 ,就不能排斥社会上的任何人消费该物品”4 。从 公共物品的定义和特征看 ,水资源属于准公共物品 ,即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 。其最主 要的特点在于具有“拥挤性”,就是说 ,在水资源的消 费中 ,当消费者数量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是相当大的正数时即达到了拥挤点 ,这时新增加的消费者 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 。当最后达到容量的极限值时 ,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 。尤其 是当政府免费提供水资源或象征性地收费 ,人们必 然无控制地过度消费或者说浪费 ,这时政府对多供一些人消费水所花费的边际成本就会很大 ,自然造 成拥挤性加剧 。我国的现实就是如此 。虽然在我国(5) 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其他生产者或消 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4 。其中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 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水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主要 表现在 :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为水资源不仅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或恶化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其本身也是生态环境的组成因子之一 。在环境经济学中 将之称为“环境成本”;2) 对水文循环系统的破坏 ,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影响了水资源自身的更新速率 , 人为地割断了水文循环 ,破坏了其系统性 。 水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严重影响着生态安全 、经济安全 ,随时将危及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 ,乃至导致生存环境的大裂变 。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 2 000 亿元 ,据预测 ,2010 年我国水资源的 供需缺口将达 1 000 亿 m3 ,2030 年我国将缺水4 0004 500 亿 m3 ,将严重威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 小康社会的实现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个别地方 , 由 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已不适宜人类生存 ,搬迁将成为唯一和艰难的选择 。 总之 ,水资源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是相互交织 、不可分割的 ,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 ,因此在开发水资源 和建立水市场 、实现制度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对此有 着深刻认识和理解 ,方能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徐恒力.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1 .钱正英 ,张光斗.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 各专题报告R .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 桑德拉波斯泰尔. 最后的绿洲M. 北京 :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8. 余永定 ,张宇燕 ,郑秉文. 西方经济学M . 北京 : 经济科学出版 社 ,1999 . 198 - 227 .1234Study on Natural and Soc ial Attribute of Water ResourceN IN G Li - bo , XU Heng - li( S chool of En v i ron ment al S t u dies , Chi n a U ni versi t y of Geosciences , W u han 430074 , Chi n a)Abstract : The water resource is seriously scarce in China . The water resource quantit y per perso n in China is 14 of t hat in t he world. The essential app roach to solve t he water p roblem rest s wit h act u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