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教育.ppt_第1页
第二章--学前教育.ppt_第2页
第二章--学前教育.ppt_第3页
第二章--学前教育.ppt_第4页
第二章--学前教育.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 学前教育机构的历史 一 托儿所 二 日托中心 三 幼儿园二 影响幼儿教育方案的三种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贡献 二 埃里克森的贡献 三 皮亚杰的贡献三 早期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的原则 返回 托儿所 1 第一个托儿所是由麦克米伦姐妹于1911年在英国建立的 2 1913年 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游戏学校 3 1933年10月 在经济不景气时期 联邦政府紧急救济署批准建立托儿所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到1938年他们先后为20万贫困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照顾和教育机会 4 幼教优先方案 是一项由联邦政府拨款施行的一种补偿教育计划 开始于1965年夏天 主要收托家庭收入低微的4 5岁的儿童 返回 幼教优先方案 幼教优先方案 有5个组成部分 1 为儿童医药与牙科方面服务 2 社会服务于家庭教育 3 使用自愿服务人员 4 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 5 做好入学准备 返回 幼儿教育家张雪门 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 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 主要著作幼 幼稚园教育概论 新幼稚教育 幼稚园的课程 幼稚园的研究 幼稚院组织法 等 第一章完 返回 日托中心 日托中心的出现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为母亲走出家庭谋生提供了机会 2 人们发现外出工作的母亲其婴儿的死亡率比不工作的母亲婴儿的死亡率高 1 1844年 第一所日托中心在巴黎开设 目的是保护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防止死亡 2 1854年 纽约市的保育室与儿童医院开办了美国第一所日托站 到1897年这样的日托机构大约已有175所 返回 托儿所与日托中心的异同 3 托儿所与日托中心的异同相同点 两者都是全日制 两者的教育目标都是健康 营养 社交和情感的发展 教师都是受过正规教育训练的 不同点 时间不同 日托中心寄托的时间要长一些 服务对象不同 日托中心是为外来移民和贫困的有工作的母亲服务的 托儿所却被看作是中上层家庭层家辅助设施 富裕家庭的子女可以随意挑选他所进的托儿所 返回 幼儿园 1 1837年 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第一所幼儿园 2 1856年 舒尔茨在自己家里开设了美国第一所幼儿园 3 1896年 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一所实验幼儿园 返回 弗洛伊德的贡献 1 其理论强调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弗洛伊德确信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弗洛伊德首创 精神分析法 主张精神分析学家应用 游戏治疗法 治疗儿童的情绪失调 3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就产生了发现和承认性别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成为以后生活中正常的性调节的基础 返回 埃里克森的贡献 1 他提出使个性健康发展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建立信任感 克服不信任感 2 个性健康发展的第二个任务是发展自主性 克服羞怯和疑虑3 个性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主动性 克服内疚感 这是3 5岁儿童需要发展的重要个性 4 第四个任务是发展勤奋 克服自卑感 返回 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社会性与人格发展阶段的比较 返回 皮亚杰的贡献 1 第一阶段 0 2岁左右的孩子 皮亚杰把这一阶段称为感知运动阶段 2 第二阶段 2 7岁 称为前运算阶段 3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这阶段大约在7 11 12 岁之间 返回 早期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的原则 一 儿童各自有不同的本性和特征 二 基因结构与环境共同决定每个人的发展过程 三 身体 心理 情感 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四 儿童的发展成长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五 态度与情感在学习与个性健康发展中是最重要的 六 了解于可信赖的指导对儿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返回 第二章第一节完 第二节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 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 一 什么是学前社会教育由政府或社会各界人士设立的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实施的教育 二 产生背景二 战后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三 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 一 旧中国的学前社会教育 二 我国解放区的学前社会教育 三 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返回 第二章第二节完 战后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 1 学前教育的地位和职能发生了变化2 学前教育机构发展迅速 幼儿入园率普遍提高3 一些国家开始把学前教育列为义务教育4 学前教育的年龄提前5 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6 世界各国都加强师资培训7 重视幼儿教科研工作的发展 返回 我国解放区的学前社会教育 1 寄宿制的保育院 托儿所由边区政府主办 设在较安全的后方 对象主要是奔赴抗日前线将士的儿女和烈士遗孤 2 整日制的托儿所由机关 工厂 学校 部队等单位主办 收托本单位干部 职工子女 3 小学附设幼稚班为入学儿童的弟妹开办 解决其照看弟妹的问题 4 游击式 随根据地情况的变化 采取分散由群众抚育与集中保育交替的方式 由一名负责人作组织 联络检查工作 返回 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1 全面改革 逐步发展的十七年2 横遭浩劫的十年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学前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和重视 第二章第二节完 返回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 儿童教育生态学与幼儿教育 一 教育的生态环境 二 儿童教育生态学1 关系2 意义二 儿童教育人类学与幼儿教育 一 什么是教育生态学 儿童教育生态学 二 人类发展生态学 三 内容综述三 儿童教育社会学与幼儿教育四 儿童心理学与幼儿教育 返回 教育的生态环境 1 层次 1 是以教育为中心 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 2 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 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 3 是以个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 研究外部环境 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 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 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 2 如何结合 1 家庭 2 学校环境 3 社区与其它机构和渠道 4 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5 社会政治体制 返回 什么是教育生态学 儿童教育生态学 1 教育生态学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2 儿童教育生态学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生态学 旨在阐明生态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及其评价 这门学科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 研究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条件 以及预防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可能带来的身体 心理及学习活动的伤害 返回 人类发展生态学给我们的启示是 外界环境系统地整体地影响着儿童发展 课程组织必须从儿童发展的整体出发 重视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对儿童的影响 重视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的优化 特别要注意儿童从家庭到幼儿园 托儿所 学前班 到小学课程目标 内容 及组织方式的调整 注意课程在时间 空间上的延续性 把各种环境因素组织为有机系统 发挥系统的整体育人功能 使儿童在逐渐扩展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 返回 内容 1 学习的预备环境的意义2 儿童教育的环境设计与现代幼儿教育3 儿童的生态常识4 现代幼儿环境教育观 就教育目的来说 现代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利用环境的力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使幼儿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接触中 吸取环境中的养分 分享人际之间的爱与关怀 保持心理的平和与平静 就教育的内容来说 现代幼儿环境教育需充分考虑环境各层面的教育功能 包括物质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的设计 社会环境的设计等 就教育方法来说 现代幼儿环境教育的实际功能 或许比教师用心良苦的言教 身体力行的身教都更为直接 环境是幼儿主动活动的向导 也是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可靠伙伴 返回 综述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儿童教育生态学与现代幼儿教育之间的基本关系甚为密切 是幼儿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一 从儿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幼儿教育原理 可探明儿童行为发展与教育的生态学基础 第二章完 返回 本章课后思考识记 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幼教优先方案 理解 有重要影响的三个理论 分析 教育生态等学科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朱家雄 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 J 教育导刊2006 4 内容提要近年来 生态学受到了国内学前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特别是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已被广泛引用和运用 布氏理论现已被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用于作为从生态学视角思考人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线索 具体地说 许多研究已经或者开始强调人与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强调人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以及强调这些关系在生态环境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这种思考必然会改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一些根本性观念和想法 也必然会改变学前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的做法 苗雪红 人类学对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 J 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2006 7 8 内容提要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学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的个体生成与教育发生的可能性 揭示人类个体的成长特点与机制 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文化的认识 同时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儿童教育及其研究富有方法论启示 从人类学角度审视儿童教育既有助于我们形成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 同时也对儿童教育中的文化选择及课程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洪秀敏 儿童社会性交往的生态学分析 J 学前教育研究2003 4 内容提要在社会中 任何一个个体 从本质上说 从一生下来就既是一个生物的人 又是一个社会的人 他从来都不是单一 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 媒介和关系中 与多方面发生联系 在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 特别是在信息化 多元化 开放化的现代社会 人际交往更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儿童的能力 情感 认知 社会行为 道德规范 交往经验 人际关系与人格品质等个性 社会性品质都是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研究 曹能秀 试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与学前教育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 6 内容提要皮亚杰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他创立的认知发展论对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从教育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这个侧面探讨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对当代学前教育的主要影响 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 J 学前教育研究2005 12 内容提要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 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 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 家庭教育应该围绕儿童人格独立性培养这一主要任务 不断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和良好的儿童社会化环境 阳德华 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评价 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内容提要弗洛伊德认为 儿童的精神不仅有完整的结构 而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 既有合理的东西 又有不足之处 我们应准确 全面理解其儿童精神发展思想 谨慎借鉴其理论 以促进当代儿童发展心理科学的研究与实践 蒋波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对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启示 J 教育导刊2006 8 内容提要埃里克森认为 人格发展是一个连续 渐进的过程 贯穿于人的一生 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组成 并形成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