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烟厂空调自控投标文件.doc_第1页
西昌烟厂空调自控投标文件.doc_第2页
西昌烟厂空调自控投标文件.doc_第3页
西昌烟厂空调自控投标文件.doc_第4页
西昌烟厂空调自控投标文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招标编号:GXTC-1003009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分厂整体技术改造项目联合工房工艺空调及控制系统工程技术投标文件四川兴达明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4月目 录1总则12设计与环境条件23技术要求23.1 设备规范23.2系统性能要求33.3 冷冻站控制系统43.4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控制系统53.5 降温通风控制系统73.6 防火及排烟系统83.7 蓄电池室降温通风系统说明93.8 暖通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与配置143.9 其它的特殊要求294质量保证及考核试验375供货范围396包装和运输567技术文件568控制系统的监视与控制功能598.1上位机系统598.2编程软件598.3可编程序控制器(PLC)609技术培训6310.现场服务64附录A技术差异表69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地理情况西昌分厂整体技术改造项目是在西昌分厂现有厂址及周边新增地内实施,该厂位于西昌市区西南方向,袁家山村,距西昌市中心约7公里,距西昌火车站约1公里处。本次投标的联合工房工艺空调及控制系统包含新建联合工房辅料高架库及滤嘴暂存区、卷接包及装封箱和残烟处理间、贮丝房、掺配加香区、叶丝掺配间、贮叶房和联合工房生产附房的中央空调系统。二、冷热源情况空调冷热源由集中制冷站和集中锅炉房提供,其中冷冻水供水温度7;过渡季气/水混合加湿系统需要的冷源为从锅炉房送出的软化水;冬季需要的热源为从锅炉房送出的饱和蒸汽在联合工房二层空调机房内经减压成0.3-0.4Mpa的饱和蒸汽后供空调系统使用。三、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设计参数1、自然条件西昌分厂位于东经102.26,北纬27.9,海拔高度:1590.7m,气候温和,日照较多。其气候条件如下: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3.8最热月平均气温:22.8 最冷月平均气温:9.1年最大降水量:989.2mm 日最大降水量:199.5mm 年平均相对湿度:61.58% 最高相对湿度:80% 最低相对湿度:14% 年平均气压:837.2毫巴年平均日照时数:2421小时最大风速:31.6m/s 年平均风速:1.2 m/s 最多风频(主导风向):南风。2、设计参数2.1 空调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27夏季通风计算相对湿度 58%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0.6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1.7最热月月平均计算相对湿度 76%最热月平均温度 22.7冬季采暖计算干球温度 4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9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5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 8天室外风速风向及频率:冬季1.5m/s 南风9% 南西南风8%夏季0.8m/s 南风5%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南风8%大气压力:冬季838.6hPa 夏季834.6hPa2.2、主要生产车间、办公室内设计参数序号车间名称温度()相对湿度(%)1贮叶房35402 7552叶丝掺配间、掺配加香间、贮丝房282657753卷接包车间222726054辅料高架库、滤棒暂存间222726255办公、会议、餐厅等夏季28冬季18四、工程范围1 、空调自控系统负责完成对整个联合工房空调区域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空调设备运行参数及状态监测、设备启停控制、节能优化运行等监控功能。对冷冻站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的运行参数及状态监测、设备启停控制、节能优化运行等监控功能。被控设备为9 台组合式空调机组,气水混合加湿设备8 台,新风处理机9 台;以及制冷站包含制冷机、冷却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膨胀水箱等设备的控制。 包含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自挂系统所需的全套设备,PLC控制器、触摸屏、车间温湿度传感器、新风温湿度传感器、送回风温湿度传感器、混风温湿度传感器、空气压差传感器、表冷/加热/加湿电动调节阀及执行器、风阀执行器 空调机组PLC 弱电控制柜、冷冻站PLC 弱电控制柜、电缆桥架以及相关设备招标清单所必需的其它元器件,实现招标文件要求需配置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线等、实现招标文件要求需配置的所有软件的购买及供货、软件开发。2 、空调动力启动系统空调机组、制冷站水泵、冷却塔等启动柜的设计、制造、柜内器件的采购、成套(含节台变频器等);控制柜的现场安装、调试。要求按照空调自控系统指令控制机组运行状态、能优化运行曲线。控制柜包含9 台组合式空调机组启动柜,9台新风处理机启动柜,3台冷站冷却塔启动柜,3台冷冻水泵启动柜、3台冷却水泵启动柜。五、控制目的本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送回风机及阀门、制冷机组、水泵、冷却塔、系统管路调节阀进行控制,使空调控制系统在任何负荷情况下达到设计数据并以最可靠的工况运行,保证空调的使用。控制目的是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达到最经济的运行状态,使系统的运行费用最低,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六、相关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OO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卷烟厂设计规范 YC/T9-2006;烟草及烟草制品 仓库 设计规范 YC/T205-2006(报批稿); 卷烟厂除尘器 YC/T201-2001;卷烟厂空调机组 YC/T24-l995;卷烟厂设计规范 YC/T9-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OO93-200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131-90)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丧计规范 (GB7251.1-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土及验收规范 (GBJ147-149,GB50182,GB5025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l6 9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 爆炸和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94D401-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SO194-9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SO300-2001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 DB13(J)35-2002第二章、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阐述1、空调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包括:a) 冷水机组3台b) 闭式冷却塔6台c) 冷水循环泵3台d) 冷却水循环泵3台e) 冷水囊式定压补水装置3台f) 冷却水囊式定压补水装置3台g) 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41套h) 室内温室度传感器61套i) 压差开关36套j) 电动二通调节阀9套k) 电动调节阀18套l) 电动执行机构12套m) 电动风门108套n) 送风机9台o) 回风机8台2、控制系统网络本组合式空调机组控制系统单独设置控制室,控制室主要由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一台报警打印机及网络交换机等组成。具体网络结构如下图:图一:网络结构拓扑图控制室计算机通过工业以太网实时完成对101P控制站、102P控制站、103P控制站、104P控制站等控制站的空调控制子系统的监视、运行参数的远程设置、设备的远程控制及远程调度等工作,同时还完成报警数据等打印、数据传送等工作。101P控制站主要是监控K-1、K-2空调系统的送回风机、送回风温湿度、新混风温湿度、火灾报警、辅料高架库滤棒暂存区温湿度、新混风风门、送回风风门、蒸汽加热加湿阀、冷冻水调节阀、冷雾加湿调节阀等设备及仪表。102P控制站主要是监控K-3、K-4、K-5、K-6空调系统的送回风机、送回风温湿度、新混风温湿度、火灾报警、卷包车间温湿度、贮丝房温湿度、新混风风门、送回风风门、蒸汽加热加湿阀、冷冻水调节阀、冷雾加湿调节阀等设备及仪表。103P控制站主要是监控K-7、K-8空调系统的送回风机、送回风温湿度、新混风温湿度、火灾报警、掺配加香区温湿度、新混风风门、送回风风门、蒸汽加热加湿阀、冷冻水调节阀、冷雾加湿调节阀。K-9空调系统的送风机、送回风温湿度、新风温湿度、火灾报警、贮叶房温湿度、新风风门、送回风风门、蒸汽加热加湿阀等设备及仪表。104P控制站主要是监控冷水机组及阀门、冷冻水泵及阀门、冷却水泵及阀门、冷却塔及阀门等设备。3、各空调系统单元功能介绍空调控制系统主要由制冷系统、热源系统及组合式空调机组末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具体详细介绍如下:3.1 制冷系统3.1.1冷水系统 冷水供、回水温度、压缩机负荷调节、冷水机组的各种保护均由冷水机组自带的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冷水泵与冷水机组连锁由暖通控制系统提供。系统启动顺序:阀门、水泵、冷水机组;水泵启动后才能启动冷水机组。系统停运顺序与上述相反。冷水泵及冷水机组均为一用一备,能够实现自动切换。 冷水系统为闭式循环系统,定流量、定压运行;采用囊式定压补水装置,压力控制由补水装置控制柜提供。3.1.2 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泵与冷却塔连锁。系统启动顺序:阀门、水泵、冷却塔风机及冷却塔内水泵、冷水机组。系统停运顺序与上述相反。冷却水泵及冷却塔均为一用一备,能够实现自动切换。 冷却水系统为闭式循环系统,定流量、定压运行;采用囊式定压补水装置,压力控制由补水装置控制柜提供。3.1.3 控制方式a) 自动控制启停顺序,启动时:冷却水及冷却塔蝶阀冷却水泵冷却塔冷水电动蝶阀冷水泵冷水机组;关机顺序相反。b) 检测系统各设备运行状态,对设备故障进行显示、记录及报警;累积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的运行时间;根据时间或故障检修等,自动投入上述备用设备。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与手动两种功能。c) 监测并显示冷(却)水泵水过滤器的压力,压差大于设定值时报警。d) 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及风机的运行台数。e) 监测并显示冷(却)水泵、囊式定压装置的运行状态,自动控制启停,故障报警、监测并显示手/自动状态。f)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压缩机负荷调节、冷水机组的各种保护均由冷水机组自带的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冷水泵与冷水机组连锁,固定冷水机组的供水温度设定值(如7),同时按照设计工况要求的各站压头确定末端各站供回水干管压差的设定值pset,根据实测出的该点压差与pset之关系调整冷冻水加压泵的转速,使该处压差一直维持于pset。系统启动顺序:阀门、水泵、冷水机组;水泵启动后才能启动冷水机组。系统停运顺序与上述相反。g) 本控制系统应监测并显示以下参数:1) 冷水系统供回水管的压力、温度、流量。2) 冷却水系统供回水管的压力、温度、流量。3) 冷却水泵、冷水泵进出口压力。4) 其它功能:l 被控参数设定值的修改;l 可实现手动/自动状态转换;l 具有数据掉电保护功能;l 自动校正功能,可自动消除长期运行中放大器漂移引起的误差;l 具有通讯功能,PLC控制器与水泵变频器通讯(EtherNet/IP或ControlNet接口通讯),以读取变频器内部参数,主要是电机运行电流、电压、频率、转矩、功率等参数及故障、报警、运行状态等信号。但是对于频率的控制、运行参数和启停控制还是采用硬接线的实点控制,以免通讯干扰造成失效;l 主要监控I/O点位如下表:3.2 热源系统本空调系统热源是从锅炉房送出的饱和蒸汽在联合工房二层空调机房内经减压成0.3-0.4Mpa的饱和蒸汽后供空调系统使用,只需要根据工况要求控制加热阀门的开度,具体控制方式描述见下节。3.3 组合式空调机组末端控制系统3.3.1 集中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方式,水系统采用四管制。采用电动三通调节阀调节进入表冷器的水量;采用电动调节阀调节加热器、加湿器的蒸汽量。集中空调系统分为8个风系统(K-1K-8),每个风系统设置1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K-1、K-2空调系统服务于辅料高架库滤棒暂存区;K-3、K-4 K-5空调系统服务于卷包车间;K-6空调系统服务于贮丝房;K-7、K-8空调系统服务于掺配加香区。a) K-1K-8系统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均由以下7段组成(按气流方向的顺序):1.回风机段、2.分流段、3.初效板式过滤段、4.表冷挡水段、5.蒸汽加热段、6.气/水混合及干蒸汽加湿段、7.送风机段。c)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的送、回风机均采用定风量变频调节。K-1、K-2系统送/回风机功率:45kW/ 30kW;K-3、K-4、K-5系统送/回风机功率:90kW/ 37kW;K-6系统送/回风机功率:55kW/ 30kW;K-7、K-8系统送/回风机功率:45kW/ 30kW;K-9系统送风机功率:55kW。根据招标文件要求,PLC控制器与风机变频器通讯(EtherNet/IP或ControlNet接口通讯),以读取变频器内部参数,主要是电机运行电流、电压、频率、转矩、功率等参数及故障、报警、运行状态等信号。但是对于频率的控制、运行参数和启停控制还是采用硬接线的实点控制,以免通讯干扰造成失效。3.3.2控制模式a) 风机的控制及系统连锁: 1)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的风机可由程序、远距及现场手动启停。系统启停时,送、回风机同时启停。 2) 温度、湿度、风阀、水阀等控制环路与相应系统的风机联锁。风机停止运行时,相对应的温湿度等控制环路停止工作、关闭进出水阀及加热加湿的控制阀门、所有风阀处于关闭状态。 3) 控制系统启动顺序:风机风阀水阀(蒸汽调节阀)。 4) 送、回风机均采用定风量变频调节,以调整风机的风压。b) 室内温、湿度及焓值控制(投标方应详细说明冬季、夏季和过渡季采用焓值控制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过渡季控制新、排、回风比例,大量使用新风的控制方法)。根据长期从事空调自动控制的经验和烟厂实际空调运行情况,制订出一套针对烟厂的控制策略。分区工况按照理想工况制定,即不考虑室内热湿负荷变化,在实际控制中,控制器将根据实际情况与理想状况的偏差利用PID计算公式自动修正。图为空调系统全年运行工况分区图,图中四边形的阴影面积为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允许波动范围。其中黄色的阴影部分面积是全新风区。O为送风状态点;N为室内状态点;M点在NO延长线上,为m(最小新风比)=NO/NM。tO、iN 线分别与气象包络线相交于a、b点; dO线和iN线相交于k点。这些等焓线、等温线、等含湿量线和OM线把室外气象区划分成五区域。见下表:其中区中:尽量通过新回风比将混风拉至tO温度线上,湿度控制在加湿能力线内,再等温加湿到送风状态点O;此区域控制执行器为新回风阀、加湿阀。区中:通过新回风比将混风状态拉至细线内,但需小比例开制冷阀将空气冷却至tO温度线上,再等温加湿到送风状态点O;其小比例开水阀保证表冷温度露点温度。此区域控制执行器为新回风阀、制冷阀、加湿阀。区中,采用最小新风,满足车间卫生要求,经制冷、加湿至送风状态点O;此区域控制执行器为新回风阀、制冷阀、加湿阀。区:高温高湿工况,采用最小新风,制冷与除湿同时进行,将表冷器温度降至露点温度,此区域控制执行器为新回风阀、制冷阀。区,低温高湿,采用全新风,此时需大量除湿,将空气冷却至露点,由于温度低于送风温度,故需开启加热阀辅助加热;此区域控制执行器为新回风阀、制冷阀、加热阀。总上所述:在什么样的状态可以大量利用新风节能,应在tN线以下,加湿能力线与dO线之间,以及区域内,可大量应用新风。c) 显示、记录及报警:1) 监测并显示辅料高架库滤棒暂存区,卷包车间、贮丝房、掺配加香区、贮叶房室的温湿度,监测并显示新风、送风、回风的温湿度。2) 监测并显示风机前后压差,调节变频器稳定风机的送风量。3) 初效、中效过滤器设置压差开关,超过设定值报警。4) 电动风阀、水阀均设阀位反馈,监测并显示阀门开度。5) 控制风机的启停、故障报警,监测并显示风机手/自动转换。d) 其它功能:l 被控参数设定值的修改;l 可实现手动/自动状态转换;l 具有数据掉电保护功能;l 自动校正功能,可自动消除长期运行中放大器漂移引起的误差;l 具有通讯功能,可通过中央管理工作站对其进行远动控制。l 主要监控I/O点位如下表:3.4 降温通风控制系统K-9空调系统服务于贮叶房,该系统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由以下4段组成:1.混合段(带初效板式过滤器)、2.蒸汽加热段、3.蒸汽加湿段、4.送风机段。 控制模式:a) 风机的控制及系统连锁: 1) 降温通风机组的风机可由程序、远距及现场手动启停。系统启停时,送风机同时启停。 2) 温度、水阀等控制环路与相应系统的风机联锁。风机停止运行时,相对应的温度等控制环路停止工作、关闭进出水阀。 3) 控制系统启动顺序:风机水阀。b) 室内温度控制(投标方应详细说明夏季采用温度控制的原理和方法)。c) 显示、记录及报警:1) 监测并显示贮叶房的温度,监测并显示送风温度。2) 监测并显示风机前后压差,调节变频器稳定风机的送风量。3) 初效过滤器设置压差开关,超过设定值报警。4) 所有电动水阀均设阀位反馈,监测并显示阀门开度。5) 控制风机的启停、故障报警,监测并显示风机手/自动转换。d) 其它功能:l 被控参数设定值的修改。l 可实现手动/自动状态转换。l 具有数据掉电保护功能。l 自动校正功能,可自动消除长期运行中放大器漂移引起的误差。l 具有通讯功能,可通过中央管理工作站对其进行远动控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PLC控制器与风机变频器通讯(EtherNet/IP或ControlNet接口通讯),以读取变频器内部参数,主要是电机运行电流、电压、频率、转矩、功率等参数及故障、报警、运行状态等信号。但是对于频率的控制、运行参数和启停控制还是采用硬接线的实点控制,以免通讯干扰造成失效。l 主要监控I/O点位如下表:3.5 防火及排烟系统3.5.1 集中空调系统防火排烟设计a) 防火系统在穿越防火分区的送回风管道上设置了防火调节阀。当发生火灾时,有如下两种模式:1) 消防控制中心同时发出24V DC信号至对应系统的所有防火阀及干接点信号至对应系统的所有动力柜,关闭对应系统的所有防火阀、断开对应系统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送(回)风机的电源,使整个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并反馈干接点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2) 防火调节阀手动关闭或当阀内温度达到72时自行关闭,并输出干接点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到这一信号后,同时发出24V DC信号至对应系统的所有防火阀及干接点信号至对应系统的所有动力柜,关闭对应系统的所有防火阀、断开对应系统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送(回)风机的电源,使整个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并反馈干接点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b) 排烟系统若系统未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当发生的火灾被确认扑灭,并经消防控制中心确认火灾低于自燃点不能再复燃时(应由消防控制中心给出信号),手动开启防火阀后,利用空调的回风系统进行排烟。此时空调系统切换为排烟工况(同全新风工况),即混风调节阀关闭,开启回、排风阀与回风机,开启新、送风阀与送风机,对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使空调房间内的烟气迅速排至室外,待烟气完全消除后,空调系统再切换至正常的空调运行工况。该空调系统具有自动或手动切换为排烟工况的功能。3.5.2 降温通风系统防火设计 降温通风系统的送、回风总管在穿过降温设备间的隔墙处设置了防火调节阀。当发生火灾时防火调节阀能自动或手动关闭,并输出联动信号,断开降温通风机组风机的电源,使整个降温通风系统停止运行。3.5.3 与消防控制中心的接口a) 消防控制中心火灾报警信号(有源信号),采用硬接线方式接至集中空调和降温通风系统的相关防火阀;同时发出干节点信号,采用硬接线方式接至相应的动力配电箱。b) 集中空调系统、降温通风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和阀门开闭状态(包括风机、防火阀等)采用硬接线方式与消防控制中心连接,消防控制中心可对其状态实行监控。c) 消防控制中心在接收到防火阀的关闭信号后,应立刻输出火灾报警信号(有源信号),采用硬接线方式接至集中空调和降温通风系统的相关防火阀;同时发出干节点信号,采用硬接线方式接至相应的动力配电箱。3.6上位机监视及控制3.6.1系统简介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室作为西昌分厂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的生产监控和调度中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业控制现场网络,实时接收各现场自动控制子系统的数据,对全厂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监视和控制,是全厂生产数据处理中心。概括地讲,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室向下连入空调系统现场控制网络,实现全线生产情况的监控;向上接进以太网,能够实现工业控制网络与办公自动化网络的无缝集成。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室运行控制方式为在水系统各工艺环节和过程的远程自动控制、远程参数设置和报警监视等方面。中心控制室的上位计算机采用立体感强的全图形监控界面,提供友好的全中文操作界面,形象直观地显示和调节各种生产工艺参数和设备工作状况,能够直接监控现场各类设备。同时,具备数据分析、数据转储,报表打印,高速通讯等功能。并可通过投影仪将工控机的监控画面投影到屏幕上。以太网在自动化中一般用于连接控制器和操作员站及管理站,这种结构叫做控制中心以太网结构;以太网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直接将I/O设备连到以太网或连到与以太网兼容的I/O数据集中器上,这种结构叫做设备中心结构。前一个结构的网络协议多为TCP/IP,应用层协议没有一个标准,建立在FTP,Telnet,NFS等的服务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后一种结构使用的协议保留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及链路层协议,在应用层使用现场总线定义的协议,如FF的HSE(高速以太网协议),控制网,设备网等。以太网在结构上可分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功能描述如下:物理层:以太网提供一种以同轴电缆为传输介质、速度为10Mb/s的物理通道。物理层再分为数据编码子层和信道访问子层。数据编码子层的主要功能:前导及SFD码的产生与删除(为了同步),在二进制码及曼彻斯特码之间进行编码与解码。信道访问子层的主要功能:对编码数据按位进行发送或接收,进行载波识别以判定信道中是否有信息流通,进行冲突检测以发现信道中是否发生了冲突。数据链路层又分为数据封装子层及链路管理子层数据封装子层的功能:对发送数据封装,即对用户层送来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报文类型及报文本身按规定的帧格式进行包装,并求得CRC校验码。对接收数据进行拆装,即进行帧识别、地址识别与CRC校验。正确分离下来一帧信息,对地地址且CRC校验通过后拆封,把源地址、类型字段及报文本身送用户层。链路管理层的功能包括发送链路管理与接收链路管理发送链路管理指根据载波帧听信号来监视信号,确定发送时机;对帧的间隔进行控制,保证相邻两帧间隔为9.6s,检测冲图并用阻塞信号强化;竞争裁决,退避重发。接收链路管理主要任务是从接收的信息中滤除因冲突而产生的碎片。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是实施“空调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办公室业务为中心,面向企业领导、文秘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对收文、发文、档案、书刊资料、外事信息、会务信息、服务信息等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为依托,改善企业的办公手段,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实现日常办公的自动化、规范化和无纸化。3.6.2管理监控组态应用软件及PLC编程软件1)监控组态软件IFIX: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美国GE公司的iFix软件,空调控制系统将采用最新的IFIX中文版。IFIX中文版特点如下: 全面支持Windows NT及Windows 2000平台 支持Windows 2000终端技术(Terminal Server) 即插即解决结构及COM/DCOM组件技术、全面支持ActiveX控件 安全容器的专利技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功能强大的微软标准脚本语言,嵌入式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标准SQL/ODBC接口,直接集成关系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真正的实时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允许最大的规模可扩展性 支持包括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在线组态 多重冗余支持:SCADA冗余;通道冗余;LAN网冗余;控制器冗余;客户端冗余 调度处理器使任务可以基于时间或事件触发,根据需要在前台或后台运行 先进的报警和信息管理,提供无限制的报警区域和报警计数器,报警过滤和远程报警管理等功能 免编程数据库引擎VisiconX控件集2)监控操作员站的主要功能包括:a. 数据采集与管理:中央站定时采集各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并将数据加工处理后以数据文件形式存贮在监控微机内,可供以后查询分析。数据存储时间间隔可由用户自行设定。b. 系统运行状态与历史状态显示以图形方式显示当前或历史上某一时刻的运行参数,图形包括系统总平面图,各分系统的系统图和任一分系统内某一部分子系统或设备的局部图,以及用户要求的任何其它图形,图中依据系统实际情况显示各测点的参数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还可以曲线形式显示系统中某些参数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曲线,以便对系统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各种图形间相互转换通过鼠标器自由选择。c. 运行记录报表打印以表格形式打印各测量系数及设备运行状态。d. 调度指挥运行操作人员可在中央站通过鼠标器来启停管理工作系统中的任一设备,调整各阀门开度,改变各系统的控制设定参数。除操作人员手动操作外,还可进行各系统的全局自动调度管理,如系统参数设定值的整定等。e. 故障诊断和报警中央管理控制系统实时接收各子系统送来的参数状态信息,经分析整理后将故障信息及时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上述信息都贮存在硬盘的故障信息库中,供以后查找和分析。f. 定时控制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定时自动投入,切断被控设备。3)上位机监控系统状态监测a.动态流程画面动态显示整个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的处理工艺流程图和各工艺单元流程图,并在流程图上选择弹出多级细部详图。流程图中包含水系统各系统的设备运行状况、工艺参数和操作界面等。以下为典型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的上位监控计算机画面:图二:系统流程图图三:系统网络图图四:人员管理图图五:交接班登记图图六:参数表b.动态数据显示通过滑标、按钮、开关、信号灯、颜色、百分比填充等手段实时生动地实时、动态地显示了各种模拟信号、开关信号、脉冲信号、各类累计量信号的数值和范围清单。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室能够对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各系统及过程的状态进行监测、显示。图七:设备控制c.趋势曲线显示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变化曲线,各种模拟量的历史曲线、即时曲线图,并能多参数在一幅图形上对比显示。d.参数设置与调整监控软件能够对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自控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设置与调整(包括:对运行方式及参数的设置与调整和对报警上下限参数及报警级别的设定)。方便地设置工艺参数的量程,使更换仪表或变送器的型号时,只需要重新设置满量程的数值即可。图八:参数设置图九:报警一览表e.系统报警处理及操作提示当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生产环节的某部分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以醒目的消息框、颜色、声音等方式向操作员报告故障类型,报警原因,故障现象,报警时间等参数,并进行记录,然后提出参考解决方案,同时在打印机上输出越限和报警参数的时间、性质、具体数值等。可以按照报警级别或时间顺序对报警信息进行分类,以便滤取所需要的报警信息,分析某一时间段或参数值区域的共性与特性,从而提出更加完备的解决方案。另外,操作员或操作组员分配有不同的安全级别,对所使用的监控画面、控制命令加以不同限制,跟踪记录系统运行时的各种情况,如操作动作记录等。提高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安全性。对于各自控系统报警而言,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系统异常运行情况报警提示和处理操作人员误操作的预防和排除生产过程异常的报警提示和处理报警级别生产数据分析与预测建立了详细的生产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报警信息库。可以方便地利用趋势图、数据列表查询生产实时、历史数据。报警列表查询详细地列出了报警产生的时间、设备号、原因、处理结果等信息。f.生产数据记录与日志生成图十:数据报表系统提供以下数据记录:生产数据的实时记录生产数据的历史数据记录和趋势分析图结合数据采集系统和生产数据库系统,可以分析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工艺数据。操作控制日志记录:根据用户的定制生成即时报表、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以及报警记录等。设备管理:详细地描述各种设备、仪表的参数。方便结合实时以及历史参数进行能耗、水质等分析。系统帮助:利用使用手册详细描述了整个系统的组成,系统实现的功能,系统操作手册等,让操作员能迅速了解整个系统的各种状况和监控系统的操作流程,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维护手册全面地描述了软件维护、设备维护的方式方法,方便操作员以最快的方式解决软件和硬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在技术资料中包含了竣工图、设备手册,这一部分包含了所有的竣工图纸和设备手册,方便操作人员的查询。3.6.3 PLC编程软件RSlogix 5000是一个Microsoft32位Windows 95Windows NTTM下的编程软件包,支持Rockwell公司的Control logix、Compact logix等系列的编程。RSlogix 5000是设计来提供强大的功能,高级诊断能力,可靠的通讯,以及方便易用的界面。它提供了用户希望编程软件包具有的每一种功能,从项目的统一视图到拖放编辑功能。具有灵活的梯形图编辑器:在创建程序时不必经常地进行错误改正,而是在稍后利用校验功能巡检各种错误。它不仅具有梯形图编辑功能,而且还具有结构化文本、顺序功能流程图、功能块图和指令表。RSlogix 5000支持所有编程、调试、诊断、位算而无需外挂选件,而且具有三种编程模式:离线编程模式,在线编程模式及仿真编程模式。可利用高级诊断器有问题的应用范围中进行巡检。可利用客户数据监视器在同一个窗口中监视计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和某一位的状态。可位每一个应用建立一个唯一的客户数据监视窗口。(3)OPC SERVIEROPC SERVIER是Rockwell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一个实现数据连接的系统,它提供了控制系统与企业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多向的连接。在控制端,OPC SERVIER能提供与RSLinx,Ifix,任何的扩展DDE服务器或OPC服务器的连接。在企业端,RS Sql能连接任何一种支持ODBC连接的数据库或通过直接端口连接到Oracle数据库。(4)系统组成与设备配置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室中心控制室设有1台监控计算机、1台打印机等。计算机系统采用稳定可靠的MS-WindowsNT 4.0平台,人机监控界面的监控软件采用GE公司的ifix工业组态软件。中央控制室可以直接监控现场每一台设备,采用全图形监控界面,提供友好的全中文操作界面,形象直观的显示和调节各种生产工艺参数和设备状况。同时,具有数据分析、数据转换、高速通讯等功能。打印机实现报表打印和报警打印。而且还可以给予操作员或操作组员不同的安全级别,对所使用的监控画面、控制命令、软件加以不同的安全限制,跟踪记录系统运行时的各种情况:如操作动作记录,以加强PLC控制系统的操作安全性。当生产系统的某部分发生异常报警时,系统则自动以消息框、颜色声音等方式向操作人员报告,并提供报警类型、时间和级别,还可以进行记录。按照报警的级别、时间和类型对报警信息进行分类,以得到所需要的报警信息。中心控制室设有对SCADA系统的接口,以便连接公司中央调度室。3.7 联合工房工艺空调控制系统的功能与配置3.7.1中央管理工作站 中央管理工作站为分布式微机控制系统的管理与调度中心,它可实现对全系统的集中监督管理及运行方案指导,并可实现设备的远动控制。中央管理工作站布置在会展中新空调控制室内。1)中央管理工作站采用中国研华公司PRECISIONTM 470 DT服务器*64位英特尔至强TM处理器3.0GHz处理器;*预装正版WINDOWS XP专业版;*1GB高速双通道DDR2 内存;*73GB Ultra320 SCSI(10000RPM)硬盘;*128MB PCIe16NVIDIA Quadro FX540D显卡;*DVD-ROM。2)显示器采用LCD三星的22寸显示器功能、性能优异的专业17寸液晶PVA面板 (灰阶8毫秒)1600 x 1200 分辨率900:1 对比度178/178 可视角度MagicColor 芯片模拟、数字、多媒体接口画中画(PIP)、双画面(PBP)3)UPS电源 品牌:山特 规格型号:2000VA额定容量:2000VA 输入电压:162-268VAC输出:220(110%)VAC4)打印机 爱普生 LQ-1600K3 基本参数设计类型针式打印分 辨 率360dpi爱普生 LQ-1600K3 打印性能打印方式24针击打式宽行点阵打印打印速度184cps打印字体中文:宋体、黑体 英文:4种平滑变倍字体Roman、Sans Serif、Roman TSans Serif H 4种点阵字体Draft、oman、Sans Serif、OCR-B打印语言EPSON ESC/P-K,IBM2390/2391 Plus仿真进纸方式连续纸:前部,底部,后部;单页纸:前部、顶部打印介质单页纸,单页拷贝纸,连续纸(单页纸和多层纸),信封,明信片,带标签的连续纸,卷纸等进纸处理连续纸:前部,后部,底部,单页纸:前部,顶部复印能力5份(原件+4份拷贝)接口类型IEEE-1284并口爱普生 LQ-1600K3 纸张耗品纸张尺寸宽度单页纸:101420mm 连续纸:101406mm耗材性能色带寿命:800万字符(信函质量10cpi,48点/字符)爱普生 LQ-1600K3 其他特性工作噪音50环境标准5-35产品外形402*639*257mm产品重量1.3kg5)网卡 3COM2.3.2仪表及阀门l 水道式温度测量元件l 水道式流量传感器l 水压力传感器l 电动蝶阀l 压差旁通阀以上传感器元件均采用知名品牌或进口产品。在设备投标书中投标商必须提供传感器元件的品牌、型号及生产厂商,由需方确认。本项目传感器元件均采用知名品牌或进口产品。其中温度传感器、压差旁通阀、压差旁通阀、压力变送器选用中外合资BESTON公司的产品,流量传感器选用瑞士科隆公司的产品。1)B0800压力变送器应用范围:+ 暖通空调(HVAC)应用工程中冷站、热站的水管道或蒸气管道的压力监测。产品特点:+ 安装方便;+ 420mA 模拟量信号输出;+ 可实现数据远传; + 测量精度:典型0.15%, 最大0.25%;+ 适用介质:液体、气体、蒸汽。测量范围:+ 表压(G):0-6kPa2100kPa+ 密封压(S):0-7kPa35MPa+ 绝压(A):0-35kPa2100kPa技术指标: 适用极限:量程范围内最大额定压力值的3倍(量程在21MPa以上的为1.5倍) 补偿温度:-2082 使用温度:-2085 保存温度:-40125 温度系数:在温度补偿范围内零点和量程均为 0.5%/50 长期稳定性:0.2%FS/年 量程迁移:5:1 启动时间:2秒,不须预热 工作电压:15-35VDC 输出信号:DC420mA 最大负载:50X(电源电压-12) 安装位置影响:任意安装无影响 振动影响:对于10g峰值,1/10KHz的全部影响小于量程的0.1% RFI影响:变送器安装适当并盖上罩盖是,射频频率为27100MHz和场强为30V/m的干扰输出误差小于0.1%FS 湿度影响:0-95%相对湿度无影响 外壳:模压铸铝(外部涂层兰色环氧树脂) 防护等级:IP65 尺寸:80X 106X130 重量:1Kg 接湿件:不锈钢1Gr18Ni9T- 316不锈钢- -丁睛橡胶O型环 填充液:硅油 现场指示:3.5液晶或100%指针表 2)流量传感器DWM 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用于测量导电液体,胶体和悬浮液的流量。DWM2000电磁流量变送器,输出4-20mA电流信号;DWM2000D型带LCD显示和设定功能。插入式电磁流量计DWM 2000产品特点可测量口径DN50(2)管道安装操作简便,维护费用低,低功耗无运动部件,压力损失小,不需维修可在测量状态下更换电子部件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污水,冷水,自来水的处理若用户管道口径大于DN1000,可选用加长型技术参数电源输出DWM 1000 两线制DWM 2000 4-20mA电流输出电压48-250VAC(VDC)50/60Hz24VDC(20-30VAC)功率损耗5mA 5mA输出常开或常闭无缘电流输出 420mA时间常数0.1-9.9m/s1/2/3/4/5/6/7 或8m/s导电率 20S/cm(mho/cm)工作压力 25bar介质温度-25+150环境温度-25+60材质不锈钢,陶瓷,铂(电极),铸铝(壳体)管道安装标准尺寸DN50(2)连接套管带G1螺纹直管段入口:10倍口径 出口:5倍口径,视流动状态而定防护等级(指示器)普通型 IP 66 潜水型 IP 683)BW-1000系列风道/水路温度传感器应用范围: 1.暖通空调(HVAC)应用工程中冷站、热站,中央空调、新风机组等风道,水路- 蒸汽管路温度测量。 产品特点: 1.安装方便 2.010V DC或420mA模拟输出,铂电阻或热敏电阻输出。 3.温度测量最大范围:-100至+200。BW-1000传感器技术指标性能参数: 精度: 标准型 特选1 特选2 温度: 1.0% FS 0.5% FS 0.2 MODEL: BW-1000TA 电气数据 电路: 3线 (+VC IN, +VT OUT,公共端) 电压:15V(15V35V) DC 10% 输出:010V 输出阻抗 1000 功耗 0.3w (15V DC) MODEL:BW-1000TB 电气数据 电路:2线 (+VC IN, +IT OUT)电压: 24V(12V-36V)DC输出:420mA -电气负载 0-500(出厂采用250负载,- 24V DC电源标定) 供电电压的变化对变送器的影响(0.02mA/V) 功耗: 0.5w (24V DC) 4)压差控制器5)电动蝶阀用于蝶阀的开-关(2线)控制或浮点(1线)控制,依据蝶阀的不同口径选择执行器的格(驱动力),执行器直接安装到蝶阀的阀轴上。规格型号:Ideal-25-200(BESTON)公称通径:DN200公称压力:PN1.6Mpa 工作温度:-30+100 工作电压:24VAC230VAC适用介质:淡水、海水、空气、天然气、油品、碱、有机化合物食品等。 6)压差旁通阀水阀控制器采用BESTON公司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