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_第1页
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_第2页
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_第3页
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_第4页
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发展猪苓人工栽培项目策划书项目总论平河梁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东部南坡的宁陕县境内,东至旬阳坝镇月河坪村、古山磴梁,西与宁陕皇冠乡和省宁西林业局相连,南以古山磴梁、龙潭子、火地塘为界,北以宁陕县两河镇、旬阳坝镇为界。保护区内岭谷相间、坡陡谷深,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是以保护大熊猫和珍惜重点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保护区。据调查本地区大熊猫生存面临一定威胁,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封山育林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开始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我服务队重点调查的社区是七里沟村,位于旬阳坝镇东北方 3.5 公里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该社区包括七里沟和徐家坪2个村民小组,82 户,共计385 人,社区居民除一部分外出打工外,大量村民靠上山挖采野生药材(主要为猪苓)为生,少数居民已开始小量野生种植,随着近年药材市场猪苓价格的不断攀升,推测近一二年内势必引起采挖高潮,据调查本地临近山上野生猪苓资源已经枯竭,当地村民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挖采。采集活动遍布整个自然保护区,严重地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造成多种名贵药材资源枯竭,同时,采集活动严重干扰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息繁衍。服务队调查之时有人发现大熊猫在七里沟活动的迹象,此事件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采药势必对本地区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一定威胁。综上所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尊重社区居民发展猪苓种植要求,我小组提出在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居民社区发展猪苓的人工栽培。根据wwf提出的项目要求,我们做出了如下初步项目建议书。本项目建议书是在对七里沟村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出的,不当之处,欢迎指正。我们相信,通过采纳和实施本方案,加之我们共同的努力,必将使当地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农民生活得以改善。项目背景项目名称猪苓人工栽培。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陕西省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委员会 负责人:熊顺义联系电话目主管部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负责人:欧达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 负责人:张小平项目拟建地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规模化栽培向平和梁自然保护区推广)市场预测猪苓是传统的常用中药,具有较高的医药和保健价值,近年来,随着猪苓需求量加大,猪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之势。由于野生猪苓只在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有生长,一般只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坡上可以挖到,资源很是稀少,加上没有采取保护性挖掘措施,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枯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人工栽培刚刚起步,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人工栽培猪苓效益普遍较高,建设猪苓人工栽培基地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猪苓需求量加大,猪苓市场呈现供不应求之势。由于野生猪苓只在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有生长,一般只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坡上可以挖到,资源很是稀少,加上没有采取保护性挖掘措施,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枯竭,价格不断上升,人工栽培猪苓效益普遍较高。有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猪苓年需求量仅为40万公斤左右,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猪苓年需求量每年也不过55万公斤。由于猪苓原品对肾、肝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商品用量大,2000年全国需求量猛增至100万公斤。最近又有消息称,今明两年,全国市场需求量将突破400万公斤,其中出口量约为100万公斤。目前,人工栽培猪苓技术已经成熟,经2-3年的生长期,每平方米可产猪苓鲜品35公斤左右,折干率按50%计,可获干品17公斤。按此产量计算,目前全国需要安排约11万平方米栽培面积,如果将生产中的某些意外如自然灾害等预测在内,则至少要栽培20万平方米,其中还没有计算出口数量和原有中成药制剂的扩大生产以及开发新的中药制剂或保健食品等方面的需求,否则,即使安排40万平方米,恐怕也难以满足需求。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将是国内外猪苓需求大增的高峰时段,由此可断定人工栽培必将形成一个生产小高潮。 项目建设进度第一阶段:半野生猪苓种植(已完成)在七里沟村野生猪苓种植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七里过村的调查和了解全村30%的农户已经不同程度地种植野生猪苓,种子来源主要为上山挖采,此地农民已基本掌握猪苓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方式,有充足的实际种植经验,目前全村共种植(1000)窝(2500公斤),总价值(8万)元,种植两年以上的大约为(20)户第二阶段:人工试种培育a.成立“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这个小组主要由项目策划小组的人员和wwf项目投资监督人员共同组成,作用有4个。同规划所涉及到的上级部门进行联系,跟踪规划实施情况,配合规划的实施。监督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监督村民参与项目,使用资金的情况。 协助监测项目的进展情况。b.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如:经济状况、经验技术、文化程度、种植面积)从全村83户村民中选出10户进行资金投入c.以招标的形式购买人工培育的种子同时要求种子公司提供配套技术指导。同时宁陕县林业局,宁陕中学,亦可提供技术支撑。d.项目进展的效果监测对选出农户进行监测:将猪苓长势数据分类建档,农户监测要一年一次,根据规划所设计的表格,进行统计综合,以便于今后推广。农户监测卡农户姓名:第一年末第二年末第三年末第四年末第五年末效益监测年人均现金收入年人均粮食产量住房情况项目监测数量(窝)项目总收入增长量(斤/窝)表(1-2)第三阶段:人工种植推广a.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的职能开始转型,主要为宣传推广猪苓的人工种植培育,同时吸纳已投资农民加入其中。b.随着对第二阶段农户的跟踪调查,已基本掌握人工培育猪苓在本地区的长势,测算出每年的经济效益,同时发动已种植猪苓的农户对有种植意向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c. 初步成立药材加工作坊,对猪苓进行简单的加工。如:切片、烘干等。第四阶段:猪苓的深加工随着人工培育猪苓规模的扩大,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横向发展:发展其他药材的种植,如:天麻。二、纵向发展:以村民集资或吸引外资的形式对药材加工作坊进行改进,初步建成一个初具规模医药加工厂。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计算,本项目总投资71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49.5万元,占总投资的91.4%;流动资金60.9万元,占总投资的8.6%(详见表1、表2)。其中第一阶段总投资10.4万元,wwf支持3万元,农民自筹2.7万元,种子公司技术加盟1.2万元,银行贷款3.5万元。其中第二阶段总投资700万元,wwf支持150万元,农民自筹300万元,种子公司技术加盟50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项目所需总投资额:第二阶段:表1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