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A小学设计说明.doc_第1页
506A小学设计说明.doc_第2页
506A小学设计说明.doc_第3页
506A小学设计说明.doc_第4页
506A小学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援非小学建筑设计说 明 书 建筑专业一、规划指导思想1、充分考虑南苏丹新时代新型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力图塑造一个功能分区清晰、结构合理、经济可行、环境优美的高品位校园,力争建设成为未来南苏丹教育系统的示范工程。2、总体布局力求满足各功能分区的使用要求,处理好各功能分区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育人功能、办公功能、运动功能的和谐统一,实现各功能分区间整体美、功能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3、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达到融合生态、艺术、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凸显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和校园建筑特征。4、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二、现状条件分析1、基本概况、规模和现状该项目位于非洲南苏丹,地处东非中央。该地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常年气温较高,最高可达3050;当地自然能源丰富,特别是太阳能。所建项目地势平坦,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00.95亩。2、现状项目当地基础条件落后,对用地无限制、并无其他条件要求。三、规划依据1、援非教育项目方案设计任务书。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3、相关规范及当地的设计要求及建筑相关法规等。四、规划设计原则校园作为教书育人和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源泉,需要形成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环境氛围。1、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相互之间联系方便。2、“动”、“静”分区明确,减少内部和外界的干扰。3、集中布置体育场地,便于统一管理。4、建筑物场地布置的方位和当地主导风向相协调,使之与校园整体布置融为整体。XXXXX(引入绿色建筑概念)本规划立足于当地教学模式,通过对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的理解和预测,在对基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出院落化、人文化的特点,营造一种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力争创办一个人文化教学的高素质学校。五、总体规划设计学校布局共分五个功能分区: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和休憩区。教学区位于校园中部。主要建筑有教学楼、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微机房、图书馆、报告厅及辅助用房。教学区图书馆东部为办公区。办公区又分为教学办公区和行政办公区。结合当地习惯,把学校的西南侧划分为健身运动区。生活区位于最北部。结合当地习惯,为防止歧视事件的发生,把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用食堂、餐厅分割开来。同时,考虑当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避免了食堂、餐厅散发出来的气味影响到教学、办公和生活。考虑到当地天气炎热,在校园东部及东南部规划为休憩区,供师生降暑及闲暇时休憩玩耍的场所。学校整体地势平坦,南侧规划为学校主入口,西侧规划学校次出入口。校内主要道路两旁种植以季节性植被、绿化,使之成为学校的主要东西向文化轴线。规划通过南北向文化轴线把学校运动区与教学办公区有效分割,从空间布局上做到了“动”、“静”分区明确,既给学生老师提供了安静祥和的学习办公环境,又给学生进行健身运动提供了豁达的室外活动空间。结合校园现状的地形条件和现有的景观资源,校区绿化配置应注重空间层次、高低结合,花、草、灌木、乔木相结合,并利用花池、景观小品、栏杆等景观构件来界定活动范围。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保留原有的景观树,利用开花植物和色叶植物丰富校园色彩,使学校景观充满活力和亲和力。六、单体设计1、设计理念该学校建筑设计方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用建筑的手法和语言塑造与小学生特定的心理和生理相适应的建筑空间。用活泼生动的建筑形式来彰显特定的教育文化氛围。2、外观设计建筑设计坚持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建筑的适用价值、生态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在对外观和屋顶的处理上采用平顶、浅色等处理元素,表现了对当地文化气候的传承,突出了浑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因当地常年气温较高,教学楼、图书馆、报告厅和行政办公区南向均向外挑出2.40米的外廊,达到遮阳降温的效果。为使教学办公更方面,在教学楼与办公楼之间采用连系廊连接起来,这样既起到教学办公一体化,又避免了天气对教学办公的影响,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3、建筑功能布局、交通流线校园中部规划教学楼、综合楼,采用院落式布局,两侧通过连廊连接。南侧教学楼主体为两层、局部三层的建筑;中间一排为辅助教学楼,建筑层数为1层,设置器材室、实验室等;校园北部建筑从做至右分别为男生宿舍、食堂餐厅、女生宿舍、教师公寓;西南侧为运动场;考虑到发电机房噪音的影响,把其规划在校园西南角。为使校区内人车分流,在校区北部设置一条专供机动车行驶的机动车道,避免了人流车流交叉。4、太阳能设计考虑到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并结合建筑美观的要求,充分做到太阳能系统与建筑的协调统一。校园建筑的朝向均布为南北向,屋面为平顶,方便太阳能的安装、维修和更换。同时,建筑的体系和空间组合能使太阳能集热器接收更多的阳光,并满足太阳能集热器不小于4小时日照时数的要求。5、灰空间设计在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设置一块灰空间区域,它界定了空间,但不限定空间的形态,呈现出来的融合、渗透、动态的空间形式为该教学区带来异常生动的动态效果。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趣的开放空间和交往场所,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氛围,让人充分享受到了室外的清风并减少强烈阳光的直射。七、可持续发展设计 能源是一种有限资源,在生产、生活中节约能源已经成为人类的普遍共识。在校园规划工作中贯彻节能设计理念,对能源的合理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校园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日照偏角等条件,在满足校园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足够的日照间距,大力采用太阳能;推广太阳能的多途径利用,如发电、热水等,可以有效节约大量的能源。(成本比较 建议采用 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活。在规划设计中设计独立的雨水系统,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化灌溉;选用快速渗水型人行路面铺设材料,使一部分雨水做到快速渗透、缓慢蒸发,以提高校园小环境空气湿度,改善小环境条件;校园规划设计时增加中水处理设施及用地,使部分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通过收集学生宿舍洗刷用水和浴室洗澡水,经过生物反应池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再通过沉淀、纤维球过滤、二氧化氯消毒等一系列工序达到生活杂用水指标,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学生宿舍、教学楼的冲厕及校园绿化、人工湖景观等。 上述节能、节水措施虽然会增加一定投资,但从长远运行成本出发,仍然是十分有利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建设用地面积:133969.79 其中,建筑用地:9675.91 体育用地:35166.69 道路广场用地:13450.47 停车场用地:4810.10 绿化用地:70866.622、总建筑面积:15031.63 其中,普通教室、综合楼建筑面积:7044.14 食堂、餐厅建筑面积:1649.70 校长、教师公寓楼建筑面积:1409.43 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4559.32 发电机房建筑面积:216 大门建筑面积:153.043、容积率:0.11 建筑基底面积:9675.91 建筑密度:7.22% 绿地率:52.90% 机动车停车位数量:34个 电气专业一、电力规划1、本工程为三级负荷用电单位,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普通负荷为三级 . 2、因无市政供电,考虑到初次、维修成本、可持续发展,本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照明负荷,其他负荷由柴油发动机供电。3、照明及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4、应急照明灯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屋顶预留景观照明配电箱。二、弱电、安防规划 弱电部分设电话、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和卫星接收有线电视系统。 安防部分设置电视监视系统,安防报警,周界报警,背景音乐广播,电子巡更等系统。 三、电气节能措施1、光伏发电系统、发动机房靠近负荷中心;2、选用低耗能电气设备,低压设无功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3、合理选择和确定照度标准值,依据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严格执行照明功率密度(LPD)限值。4、选用高效照明电光源,直管荧光灯选用细管径(即T5型)公共部分如楼梯间、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LED灯;5、选用高效节能灯具,灯具带电子镇流器及补偿电容,功率因数大于0.9;6、重视照明配电和控制的节能,公共部分灯具控制采用红外感应延时自熄开关;7、充分利用天然光,把照明和天然采光结合;8、设置分项分级计量装置,分单元设置计量表,以实现能耗内部考核。9、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LED灯。10、环保:电气设备、材料选用符合国家要求的环保型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给排水专业一、给排水系统 1)给水系统: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水源为自备水井,水井出水量需满足校区内生活用水量要求,水经消毒后应符合生活饮水水水质标准。水泵房内设置生活给水变频机组供单体室内外生活用水。2)热水系统:该地区常年气温较高,最高可达3050度;故项目热水采用太阳能供热。在单体屋顶集中设置太阳能供水系统,供本栋楼内的热水。 3)排水系统:室内生活污废水合流,在市政污水管网未接通前,污废水排至室外汇总后经化粪池处理排入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和浇洒道路等。雨水收集后处理可用作景观用水等。二、消防设计 1)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本工程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系统,共用供水管网,采用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联合供水。室内设置消火栓箱,保证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两股水柱达到;室外布置地上式消火栓。2)灭火器配置 校区内火灾种类为A类火灾,采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三、节能设计1)充分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