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隔热膜的发展历史.doc_第1页
汽车隔热膜的发展历史.doc_第2页
汽车隔热膜的发展历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隔热膜的发展历史1888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后,他将注意力转放到了研发电影上。他发现电影胶片颜色越深的就越能阻隔吸收电灯所散发出的热量。因此,这个偶然的发现逐渐被后人所采纳,为隔热膜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30年第一代隔热膜进入市场:涂布与复合工艺 即早期的太阳纸,俗称茶纸,主要的功能是用于遮挡强烈的太阳光。此类膜基本不具备隔热作用,仅用于遮光。像墨镜一样,只改变视觉光感,墨镜表面同样很烫。所以此类产品隔热作用很差、易褪色、清晰度也是极差的。随着人们对隔热要求的提高,茶纸慢慢的淡出了市场。1960年第二代隔热膜应运而生:染色工艺 也称吸热膜,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多为深层染色工艺,以深层染色的手法加注吸热剂,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达到隔热的效果。因其同时亦吸收了可见光,导致可见光穿透率不够,加上染色工艺本身所限,清晰度较差。除清晰度差外,此类膜的另一大弱点是隔热功能衰减很快,而且容易褪色。过一段时间(或许半年一年)后,膜就褪色了,不再隔热了,而且会起泡,严重影响视觉观感。这类膜特别适合作瞬间隔热测试(4S店会用这个特点忽悠客户)。颜色可以直接肉眼观测。1966年12月6日,美国3M公司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太阳隔热膜的专利。第三代 真空热蒸发工艺 此类膜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真空热蒸发工艺是将铝层蒸发于基材上,利用反光达到隔热效果。标志着隔热膜正式进入了金属膜的时代,具备较持久的隔热性,但弱点在于清晰度不高,影响视野舒适性,其另一大突出弱点是反光较高。镀铝膜是其中很明显的代表。它们和染色膜是市场上份额占据最多的。市场主要品牌:3M、雷朋、强生、优玛膜等。第四代 真空磁控溅射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正式进入市场,经历了多种技术革新,磁控溅射工艺是将镍、银、钛、金、陶瓷材料等高级宇航合金材料采用最先进的多腔高速旋转设备,利用电场与磁场原理高速度高力量地将金属粒子均匀溅射于高张力的PET基材上。磁控溅射工艺的产品除具备很好的金属质感、稳定的隔热性能外,还具有其他工艺所无法达到的清晰度与低反光及持久的色泽。真正高品质的膜能同时达到高清晰、高隔热、低反光、不含染色,是目前市场上主流技术产品,但是金属膜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受金属本身物理特性限制,金属膜易氧化、并且会阻隔GPS等车内无线通讯系统信号,目前汽车配置普遍升级,DVD导航系统、电子狗、再加上手机、高速路无线收费系统,汽车贴金属膜的弊端显而易见。市场主要品牌:北极光、威固、龙膜等品牌。第五代汽车隔热膜膜是“陶瓷膜”,是有别于传统膜用金属或染工艺制造的隔热膜种,在国际上称之为“IR膜”或“吸热”膜, 通过含有ITOATO(金属氧化物粉末)的涂覆层对红外线、紫外线进行强吸收,相对于金属膜它解决了氧化问题、金属层屏蔽信号问题,使用寿命是金属膜的2倍以上,真正做到了完美窗膜的九大标准:不氧化、不褪色、不阻隔GPS、高隔热、高透光、低反光、色泽持久、寿命长、防爆性能高。 而且对施工要求相对较高,稍有不慎会将膜体烤坏呈现出陶瓷裂纹或气泡。市场代表品牌有:琥珀光学纳米陶瓷隔热膜,嘉世洛纳米陶瓷隔热膜。隔热膜的防爆原理:安全基层的材料为通明聚脂膜(PET膜),透明而且具有非常强的耐冲击能力,能够长时间有效的保护驾驶室内乘客的安全,在受到外来冲击的情况下,安全基层能够起到有效缓冲冲击,减少外来伤害的 作用PS科普知识:太阳光谱 紫外线谱带:波长280-400nm之间,其特点是穿透性强,可使人体皮肤黑色素沉积,颜色加深,过度的紫外线曝晒会导致皮肤癌,可导致地毯、窗帘、织物及家具油漆褪色。 可见光谱带:波长380780nm之间,其特点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唯一光谱,可见光波段进一步可以分为不同的颜色(赤橙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