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论文版).doc_第1页
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论文版).doc_第2页
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论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从湖北之声文化传万家系列之“名联写名人,吉庆闹元宵”活动说起梁 延 尚政民随着文化大发展繁荣战略的提出,如何进一步有效的传播传统文化,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2012年2月6日,湖北之声推出的文化传万家系列之“名联写名人,吉庆闹元宵”活动,对此作出了积极尝试。2月6日(农历正月十五)晚,武汉市汉口吉庆街热闹欢腾,年味浓郁。舞龙舞狮、猜灯谜、吃汤圆、赠楹联、闹元宵一批文化名人与草根艺人同台献艺,和江城市民共度元宵佳节。长达两个小时的“名联写名人 吉庆闹元宵”活动,现场掌声笑声不断,舞台周围水泄不通,连天桥上,二楼走廊处,周边的住户阳台都被观众挤满。在广播直播中,听众和网民发来几千条短信和微博留言。这是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中国楹联学会主办,湖北之声、湖北楹联学会承办的一年一度的春联大赛评选揭晓晚会,也是湖北之声在2012年策划的“文化传万家”系列活动的第一场重头戏。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茂亮、武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功卓等领导出席现场并为荆楚文化名人赠联,陈连生副部长当场评价:“湖北之声春联大赛连续举办了33届,这一届是举办得最好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在湖北之声“名联写名人、吉庆闹元宵”策划案上批示:“此创意很好!”创意很好,好在哪里?创意之一:名联与名人妙对 展示人文荆楚名片大家利用传统佳节之际重温中国文化独有的情怀和意义,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春联,作为年节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受到广大华人的喜爱。从1978年起,湖北之声(原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就以“春联”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为载体,举办了“精彩中国春联大奖赛”。至今已成功举办32届。30多年来,共征集到160万作者撰写的春联1280万副,内容涉及历年重大事件,成为一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独特编年史,影响遍及海内外。2004年,中国楹联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把全国唯一的“中国联坛之声”这个称号授予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湖北独特的文化品牌。 2012年初,湖北之声基于推进文化强省的媒体责任,策划设计了贯穿全年的文化传万家公益活动,春联大赛被纳入首选计划。近年来,广播举办春联大赛越来越受到现代传播方式的影响,怎样让第33届春联大赛品质更高,影响更大?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湖北之声将本届大赛的创意定位于“弘扬传统文化,推广荆楚名家”,特设了一个“名联写名人”的全新项目。一是选择了50多位湖北文化名人,制作成“湖北文化新名片”公益宣传片在全天节目中播出;二是通过广播、网络等各种渠道邀请著名楹联家、书法家和广大听众,为文化名人量身创作和撰写春联书法作品。由此,文化名人,普通受众,特色春联,通过传统文化的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征集到为荆楚文化名人量身写作的一千多幅春联。经过精选,在“吉庆闹元宵”活动现场,由与会领导向名家当场赠送楹联,成为活动最大亮点。“一声醒木惊天地,数部评书鉴古今”囊括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一生的艺术成就。“文章醒世惊风雨,潮海腾龙卷浪潮”将著名作家刘醒龙其人其作跃然纸上。“仙子三声千座醉,紫微一放满堂红”让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刘子微的优雅声腔回响耳畔。“小说著长篇史述张居正,文坛赢大奖名镌沈雁冰”,让著名作家熊召政激情澎湃,现场挥毫泼墨:“荆楚争跨越、江汉引春潮”。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喝彩中,大家又再次领略到中华楹联的魅力,也对荆楚文化大家的艺术成就,有了更多了解。创意之二:佳节与老街相映 传承民俗文化基因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怎样让春联这种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因此,春联大赛揭晓晚会必须寻找能唤起大众共鸣的时间节点和空间载体。经过认真考察,湖北之声在活动时间上选定了元宵节,在空间上选择了汉口吉庆街。这是因为“贴对联,闹元宵”最能唤起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而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吉庆街,因其排挡饮食文化和民间说唱文化闻名中外。改造后的吉庆街保持着古朴的建筑特色和表演风格。2012年1月1日晚,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吉庆街考察后十分满意,并反复强调“特别要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汉味”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对联,元宵节,都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排挡文化和饮食文化更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成长的“汉味”民俗文化,“名联写名人 吉庆闹元宵”活动,就是要把春联、元宵佳节这种传统文化和吉庆街市井文化的基因,通过一个时空的组合和集中展示,得到传承。事实上,在活动现场的安排和布置中,不仅仅有春联,还有到处悬挂供游人猜赏的灯谜,有面塑、转糖人、窗花剪纸等民俗艺术展示,让当晚的吉庆街,成为民俗文化汇聚的大舞台。创意之三:精英与草根同在 回归文学艺术源流“吉庆闹元宵”活动邀请文化名人和草根艺人同台献艺,与普通市民共庆元宵,宗旨是让文化精英“植根民间,回归民间,深入基层,传承万家”。湖北之声邀请了十多位具有较高艺术成就,为繁荣湖北文化做出贡献的文艺界名人,如熊召政、彭青莲、何祚欢、方石、董宏猷、陆鸣、刘子微、田克兢、张明智、朱世慧、青年演员谈元,邹伊娜等齐聚吉庆街,登台献艺,与民同乐。与此同时,我们也邀请到吉庆街的多位草根艺人,与大家名角一起登台展示舞狮子、民乐、大鼓、相声。精英与草根相互欣赏,相互启发。几位老艺术家深有感触地说,“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晚会让我们从民间艺人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也被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原生态的表达、执着的追求、真挚的情感所感动。”创意之四:大雅与大俗媲美 共飨民族文化盛宴两个多小时的现场活动中,湖北之声将文化名家和草根艺人分别组成吉庆队和元宵队两大团队,大家轮番上场PK。这期间,穿插对湖北戏曲、曲艺、文艺等文化成果的介绍,让湖北文化成就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水到渠成;邀请一位位名家走上舞台,赠送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对联,让名联和名家交相辉映;品汤圆、猜灯谜等互动游戏轮番推出、花样翻新,让民俗风情再展神韵。PK阶段,彭青莲表演楚剧赶会梳妆,她嗓音圆润甜美,眼波流转、娇媚欲滴,尽显大家风范;吉庆街艺人的民乐连奏“步步高”,抒发着新吉庆街的全新风貌;湖北省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吟唱江山无限,将京剧唱腔与通俗歌曲结合;热心听众的相声戏说人生,笑谈百姓生活之乐。不论谁出场,都赢得无数热烈掌声。吉庆队和元宵队你追我赶,大家越比越带劲,越演越快活。游戏阶段,一碗碗热汤圆在听众受众传递,现场四周布置的灯谜让大家驻足流连,主持人新出的灯谜,又引来无数短信参与,里三层外三层围满的观众,让寒冷的元宵夜变得暖意融融。晚上十点,现场活动进入尾声,无数礼花点亮了吉庆街的夜空。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和名人合影,与主持人合影,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了一个近距离接触文化名人的机会,贴身感受节日气氛,很希望这类活动能够更多开展!”何祚欢、陆鸣、田克兢、董宏猷、方石等多位名人也现场和观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