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语音基础1.doc_第1页
播音语音基础1.doc_第2页
播音语音基础1.doc_第3页
播音语音基础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播音发声要求: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2、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语音是在大脑统一支配下,各发声器官协调运动发出的,人体的发声器官包括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和共鸣器官。动力器官肺,由肺呼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振动器官喉头内的声带,它是声源;共鸣器官喉腔、咽腔、口腔、鼻腔以及胸腔、头腔等等。共鸣腔是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咬字器官舌、唇、齿及齿龈、硬腭、软腭等等。咬字器官的运动对喉部发出的声素和肺呼出的气流加以节制,从而形成音素和音节。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到口咽腔沿上腭中缝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而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3、播音发声的总体感觉:那么怎么样取得这种总体发声的感觉呢,这正是播音发声所要讲述的问题,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几句话: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僵不挤,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前四句讲的是发音,五六句讲的是吐字,最后讲声音弹性及情声气的关系。4、 “吐字归音”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优美动听的有声语言是我们进行创作的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有声语言已经不是纯生活语言,而是生活语言的扩大和美化。“吐字归音”是我们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的基础,也需要在生活语言基础上加以艺术化。听众、观众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正腔圆。播音工作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也就是字正,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我们要按照汉语普通话语音规律吐字发音,只能在符合语音规律的前提下,把字音发得更完美,更悦耳,而不能违反语音规律,比如像声母j,q,x,就不能发成带尖音的jei,chei,shei。再比如“破坏”的“破”,我们就不能发成“pe,因为汉语普通话当中声母b,p,m,f和e是没有拼合关心的。再一个要求是清晰,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这也是播音发音的一大特点,因为我们是要通过有声语言把思想感情和各种信息传达给听众、观众,宣传效果和有声语言的质量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比如像声母z,c,s,zh,ch,sh,由于发音部位不正确,往往会带有很大的杂音,带有很大的噪声,那么通过传输设备,传递到听众、观众的耳朵里面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的刺耳,甚至有一些关键的词会因为听不清而影响信息的传递。播音工作对吐字的的另一个要求是圆润,说的是要有比较丰富的伴音共鸣、悦耳动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腔圆”了,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是我们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播音发声当中所追求的境界。 另一个要求是集中,指的是声音集中。集中的声音易于入耳,容易唤起听众观众的注意,打动人心;另外在传输设备当中,和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距离最近的话筒,它的接受声能也是有方向性的,如果我们发出的声音,声素集中,那么将会是事半功倍,既省力又保证了声音的质量;相反声音比较散,那么就会事倍功半了。还有一个要求是流畅,流畅是说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字音、每一个音节都是融汇在语流当中的,听众观众听的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通过语流来获取信息受到感染,所以要求我们吐字规音必须灵活自如、轻快流畅。由肺呼出的气流在喉部通过声带发出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内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这个节制的过程我们就叫它“咬字”的过程。而口腔内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各个部位就是咬字器官。咬字器官包括双唇、舌。舌又可以分为舌尖、舌叶、舌面和舌根。吐字器官还有上下齿、上下齿龈、上腭,上腭包括硬腭和软腭以及下腭等等。在咬字器官当中唇和舌在形成字音的过程当中,动作是最积极的,它们起的作用也最大。我们的口腔可以分为上下两大部分,而下腭可以有控制的开合以改变口腔的容积,口腔的下部有能灵活运动的舌,舌和口腔上部可以形成各种阻碍,同时舌高点又使口腔分为前、后两个腔体,舌的形状的变化可以使口腔的形状也同时发生变化,口腔上部的软腭是能升能降的,我们用舌尖可以体会到它的升降,软腭上升可以阻塞鼻腔通道,软腭下降可以打开鼻腔通道,用于改变口咽部的形态。口腔的最前端是开闭展拓自如的上下唇,这是声音的出口,由于口腔当中各咬字器官的活动,使口腔能够灵活的变换形状和容积形成不同的元音音色,而它们对呼出气流沟成的各种阻碍就形成了不同的辅音,构成一个一个的音节。咬字器官是一个协调动作的整体,各个部位互相关连,但是它们之间又是各有分工的,在吐字过程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吐字清楚不清楚,除去先天因素之外和后天的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口腔的技巧就是控制辅音、元音的发音技巧,我们只有经过不懈的锻炼和规范才能够做到吐字清晰有力。 咬字器官的互相配合有如下几个要领需要我们掌握。首先是打开口腔,播音发声比生活语言口腔开度要大,打开口腔要有提起上腭的感觉,同时下腭要放松,上腭的提起和下腭的放松可以适当的加大口腔容积,为字音的拉开立起创造条件,这个状态是通过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腭,放松下巴来实现的。提颧肌,(颧肌的颧是颧骨的颧)提颧肌不是做成微笑的状态,而是颧肌稍有紧张的感觉就可以。颧肌提起的时候,口腔的前部以及上腭的顶部有展宽的感觉,同时我们的鼻孔也会略为张大,同时唇,尤其是上唇会感觉到紧贴牙齿,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这样容易发挥力量,这样对吐字的清晰明亮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打开牙关主要是指双侧上后朝仰,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大口腔的开度,丰富口腔共鸣。挺软腭是抬起上腭后部的动作,可以加大口腔后部的空间,同时减小鼻腔出路的入口,以避免声音过多的灌入鼻腔而造成浓重的鼻音。放松下巴也是为了打开口腔,打开口腔,上腭并不能打开,只有下腭依靠关节可以打开,而且只有放松才能打开,下腭的紧张会使舌骨向后上方移动,牵动喉头上起,使声音通道变窄,把字咬死,喉部肌肉不正常的紧张,会造成发声的紧张吃力,加重加快疲劳感。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第二个要领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力量的集中。咬字器官力量的集中是指声音集中的重要的一环,而咬字器官力量的集中主要表现在唇和舌上,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处,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的主要原因,舌的力量集中首先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缝线上,另外无论是发辅音还是发元音,舌的有关部分力量要集中,这样声音才能集中,如果力量分散,声音也就散了;声音散,缺乏力度,字音含混不清,唇舌无力是主要的原因,而发声的时候唇舌不用力就是当前生活语言以及播音发声当中的时髦通病,我们必须认识到双唇是发声的最后一道关口,唇的力量集中,双唇贴住上下齿,不但可以改善画面形象,同时也可以减少因为双唇松弛形成唇齿之间的腔体造成的湍流,使声音干净明亮集中,而舌在普通话所有音素当中,除去辅音当中的双唇音b、p、m和唇齿音f 以外,都和舌的运动有关,而在音节当中更是全部都有舌的积极活动,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舌的运动的控制是吐字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下面我们要说的是吐字归音的要领。中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音分为声、韵、调三个部分。声,是指一个音节的声母部分,也叫字头;韵,是一个音节的韵母部分。韵母部分,又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调,则是一个音节的声调。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声调是贯穿着整个音节的始终,而它主要体现在韵腹上。吐字归音,对出字、立字、归音的具体要求都落实到音节的各个部分上。所以要掌握吐字归音,就要先了解汉语音节的结构。在吐字的过程当中,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分别叫做出字、立字和归音。我们先说出字,出字指的是对字头的处理,总的要求,是部位准确,弹发有力。在这里,在出字的过程中,我们是把字头,也就是一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部分的韵头(韵头也叫介音),是放在一起处理的。这是因为韵头和声母的结合是十分紧密的。它直接影响声母的唇型,是声母到主要元音也就是韵腹它们之间的过渡桥梁。字头是一字之头,对它的处理会影响整个音节的质量。字头有阻气,去气的作用,字头阻气有力,气息才能在成组部位之后形成一定的压力,在声母发音的开始要“叼住”,这是指声母的成阻和持阻阶段而言的,也叫咬字阶段。“叼住”的意思是咬字要有一定的力度,成阻部位的肌肉要有一定的紧张度,阻气有力,同时咬字的力量要集中在相应的部位的中重线部位,而不是满口用力。“叼”要用巧劲,不能咬的过紧,或者过松,在这里曲艺届的老前辈有一个很形象的形容,说“擒字如擒虎”,是说大老虎要叼着小老虎过山涧,它要跳过去,咬着小老虎不能咬紧了,咬紧了小老虎就咬死了,但是又不能咬得过松,咬得过松小老虎会掉下去。我们叼住了才能弹出,只有出字有力,才有可能带动整个音节,使之响亮清晰。 在这儿我们特别强调一下“零声母音节”,零声母音节出字也要有一定的力度,否则会混淆音节之间的界线,导致音节模糊,造成语意不清,比如“皮袄”-pi o,如果说我们在出字的时候没有一定的力度,那么就会念成“pi ao piao”。这样两个音节混成了一个音节。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立字”。立字是指对字腹的处理,就是一个音节当中日韵腹的发音过程,总的要求是要拉开、立起。口腔要适度打开,气息要通畅平稳,声音要明亮饱满,字韵要求准确。一个音节的发音是不是能做到玉润珠圆、颗粒饱满是和韵腹的发音有着密切关系的;立字就是随着字腹的拉开而在口腔中立起来,韵腹是指一个音节的韵母当中的主要元音,它在这个音节当中口腔开度是最大的,泛音共鸣也是最为丰满的,同时它的声音是最响亮的。立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个音节里突出韵母中的主要元音的过程。最后是归音,归音指的是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归音应该干净利落,趋向鲜明,尽管字尾在一个音节中相对来说是比较短、比较轻的,也不能在播音过程当中唇、舌位置不到家,但是我们也要防止拖泥带水留尾巴。对于出字、立字、归音在吐字归音中的要求可以总结成这么几句话: 出字,要做到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短暂敏捷,干净利落;定型标准,准确自然。 立字,要做到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音响,圆润饱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唇扁发,扁音圆发。 归音,要做到尾音轻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突然收住;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 总的来说,出字、立字、归音是吐字归音的三个阶段,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部分运用的不恰当就会影响整个字音清楚、圆润、响亮。发音的过程是从字头通过字腹滑向字尾,虽然说的是滑动,但是每个部分还必须交待清楚,如果形象的描绘一个字音的发音过程,那么就象枣核一样的形状,两头尖,中间大,字头和字尾占居了枣核的两端,而中间的突出部分就是字腹的饱满形态,但是吐字归音和其它发音技巧一样,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在形成语流的过程当中,应该服从声音的感情色彩,服从语流的舒展、流畅。普通话有22个辅音、10个元音,辅音中ng不能作为声母擦音口腔通路缩小,气流从中挤出而发的辅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f、s、sh等。在语音学上,擦音 (或摩擦音) 是辅音的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两个发音器官彼此靠拢,形成狭窄的通道,气流通过时造成湍流发生摩擦,发出噪音。与塞音不同,擦音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塞音(爆破音、闭塞音)。辅音发音方法的一种。发音时气流通路闭塞,然后突然打开发出噪音。一般的鼻音也可以归入塞音,因为发音时气流通过鼻腔,但是口腔中的气流通道被阻碍。由塞音和擦音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种辅音。发音时,最初形成阻碍的部分完全闭塞,随后渐渐打开闭塞部位,让气流从间隙中摩擦而出。如汉语的z、c(舌尖前塞擦音),z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