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书刊整体设计_第1页
04书刊整体设计_第2页
04书刊整体设计_第3页
04书刊整体设计_第4页
04书刊整体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书刊整体设计 重点提示 1 掌握书刊的形态设计2 了解书刊美术设计的特点和手段3 掌握书刊美术设计的内容4 熟悉书刊美术设计的要求5 熟悉书心用纸的选择6 了解装帧工艺材料的种类及其选择7 了解书刊表面整饰加工的工艺8 掌握书刊表面整饰加工方案的设计9 熟悉版心大小和位置的设计10 掌握版面字数的设计11 掌握书刊中文字 图片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书刊整体设计对书刊载体的艺术性 工艺性设计包括书刊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 书刊形态设计 选择开本选择结构选择装订样式 书刊美术设计 对各结构部件的艺术形式设计和加工书刊装帧制作工艺设计 印刷工艺的运用选择材料 书刊外部装帧设计 版心规格的确定 内文版式设计文字的排式表格 图片在版面上的编排 第一节书刊形态设计责任设计编辑 三审制由文字编辑 美术编辑 技术编辑共同完成 一 开本选择 书刊形态设计的首要内容 制约开本的选择因素1 书刊性质 门类和用途2 图表公式的繁简 大小3 文字结构和编排体裁4 版面字数的多少 篇幅大小5 材料的合理使用6 丛书 套书及期刊的形式统一7 读者对象的特点 大型开本 画册 图集 较大的中型开本 经典著作和学术著作 大型工具书 高等教育教材 刊物等 较小的中型开本 通俗读物 中小学教材等 小型开本 儿童读物 小型工具书 连环画等 一 图书大型图书 16开政治 学术理论 小16开 大32开普及型图书 青少年辅助读物 32开科技类和文学类 大32开诗词类文艺图书 长32开篇幅短 携带方便图书 大 小64开 二 期刊正规开本 A4 大16开 16开有大图片的画刊 8开文字普及型期刊 32开 大32开文化生活类 特殊开本 12开 18开 24开等 二 书刊结构部件的选择考虑因素 书刊的性质 类别 篇幅 用途 读者对象 可提供的材料与工艺 一 图书结构部件的选择环衬 护封 书签带 藏书票各部件著录项目 底封 扉页各部件在书中的位置 附书名页 版权页 二 期刊结构部件的选择文化生活类 活泼变化 广告插页政治理论类 端庄严肃 不设广告 底封 确定设有书号 条码和定价 可增加著录编辑 校对 整体设计责任人员名单等 扉页 内封 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 即单码面 它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 包括正书名 并列书名及其他书名信息 作者和出版者的信息 版本记录页 版权页 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 即双码面 它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版本记录 附书名页 位于主书名页之前 通常在与扉页相对的双数页码面著录相关项目 补充初级知识 1 书刊的必备部件 任何书刊都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部分 指书心 封面 主书名页 1 书心书心是图书的主体 是承载内文 包括正文及部分辅文如序言 前言 后记 索引等等 的部分 书心的形成 一定规格的纸张 两面印刷 折页 帖 若干书帖套帖 如骑马订 或叠帖 如锁线订 胶订 锁线胶订 订 装 书心 书心必不可少目录页 但一般不包括书名页 书心的设计取决于对订书方式的选择 2 封面 书皮 封皮 书壳 封壳 封面是图书的外表部分 它包在书心和书名页 或环衬 插页等可选结构部件 外面起保护作用 用纸较厚 并印有装帧性图文 封面包括封一 面封 前封面 封二 封里 封三 底封里 封四 底封 底封面 和书脊 脊封 五个部分 软质纸封面还可带有前 后勒口 书壳 封壳 是用硬质材料 纸板 加上纸 织物等材料制作的 质地较硬且略大于书心 保护作用强 封面所标示的种种图书属性包括 面封 书名 副书名 作者名 以及译者名 下同 和出版者名 多卷书的卷次 汉字书名的汉语拼音 丛书的丛书名 翻译图书在原作者名前注明国籍 书脊 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书脊均应印有 一般图书 主书名和出版者名 或出版者logo 空间允许 作者名 并列书名 副书名 其他内容 多卷书 该书的总名称 分卷号和出版者名 但不列分卷名称 丛书等系列书 本册名称和出版者名 空间允许 总书名和册号 底封 确定设有书号 条码和定价 可增加著录编辑 校对 整体设计责任人员名单等 封二 封三 一般保持空白 也可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 设置一些文字 尤其是图书宣传文字 装饰图案等 前 后勒口 既可以保持空白 也可以放置作者肖像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故事梗概 丛书目录 图书宣传文字等 3 主书名页书名页 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 包括主书名页 必备结构部件 和附书名页 可选用的结构部件 主书名页是指载有本册图书的书名 作者 出版者 版权说明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 一般用纸比封面薄而比正文厚 位置 主书名页应置于书心 插页前 它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 扉页 内封 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 即单码面 它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 包括正书名 并列书名及其他书名信息 作者和出版者的信息 版本记录页 版权页 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 即双码面 它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版本记录 版权说明 对本图书著作权的归属作出明示 版权符号 著作权人名称 首次出版年份 本版的出版年份 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又称 CIP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数据 应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 分为四个段落 标题 标明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著录数据 检索数据 其他注记 内容按编目工作需要而定 各段落之间均空一行 CIP数据由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中心核发 版本记录 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 应该提供CIP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 出版发行者说明 载体形态记录 印刷发行记录等项目 出版责任人记录 责任编辑 装帧设计 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出版发行者说明 出版者 排版印刷者和装订者 发行者 全称 出版者详细地址及邮编 也可加注电话号码 电子信箱地址或因特网网址 载体形态记录 图书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印张数 字数 附件的类型与数量 印刷发行记录 第一版 本版 本次印刷的时间 印数和定价 书名 并列书名 作者名 中国标准书号因印制装订存在质量问题而退换图书的联系方式 2 书刊的可选用结构部件可按照书刊的性质和用途进行选择 1 环衬设置在封面 封壳 与书心 及书名页 之间的衬纸 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 故叫 环衬 前后环衬配对多用于精装书 2 附书名页列载多卷书 丛书 翻译书 多语种书的书名 作者 出版者等信息的书页 用纸一般与主书名页相同 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 通常在与扉页相对的双数页码面著录相关项目 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附书名页的单数页码面或增加附书名页的数量 也有常利用前环衬与扉页相对的页面作为附书名页的 关于图书出版版权页等的国家标准 3 3附书名页half titleleaf载有多卷书 丛书 翻译书 多语种书 会议录等有关书名信息的书页 位于主书名页之前 5 2附书名页的信息一般列载于双数页码面 与扉页相对 必要时 可以使用附书名页单数页码面 或增加附书名页 5 3不设附书名页时 附书名页的书名信息需列载于扉页上 扉页 提供有关书刊的书名 作者和 正面 单码面 出版者的信息 主书名页 必备结构 版权说明版本记录页书刊在版编目数据 CIP 背面 双码面 书名页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版本记录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附书名页 列载多卷书 丛书 翻译书 多语种书有关书名 可选结构 作者 出版者等信息的书页 3 插页是印有与书刊内容相关的图片 图像或者题词 献词等文字的书页 一般设在主书名页后 书心前 也可置于书心后 集合型插页 分散型插页 4 护封 讲究的精装本 是包在硬质封面 或厚纸封面 外的包纸 高度与书相等 长度能包裹封面的面封 书脊和底封 并在两边各有向里折进的勒口 精装与软精装书用 保护封面 雅致美感 5 函套 经典图书 特殊意义 书函 是我国传统书籍护装物 四合套 外露书首 书根 仅包裹书籍前后左右四面 六合套 书籍前后左右上下六面全被包裹 书套 一侧开口的硬质纸盒 6 其他部件 辑封 书刊正文页内标明 篇 辑 名称的书页 可占一页亦可占一面 腰封 书腰纸 即包勒在封面腰部的有一定宽度的纸带 纸带上可印与该书刊相关的宣传 推介性图文 书签带 将织物细带一端粘连在书心的天头脊上 另一端不加固定 起书签作用 藏书票 专门夹在某些书刊中的美术作品小型张 其作用是纪念某一书刊出版发行 也可供爱好者收藏 三 书刊装订样式的选择图书装订样式设计影响因素 图书性质类别 篇幅 用途 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 工艺等 可根据情况选择精装 平装 骑马订 线装 散页装精装要选择书脊形状 圆 平 对装订样式的选择 精装 较大篇幅的经典著作 学术性著作 中高档画册等 多采用考究程度不等的精装样式 平装 一般的通俗读物 少儿读物 教科书 生活类用书等 骑马订 页数不多线装 考究的古籍图书 散页装 教育类挂图和美术小品集 期刊装订样式的选择影响因素 期刊用纸种类 书页数量多少 可根据情况选择平装和骑马订装 合订珍藏本可选用精装 骑马订装 胶版纸 48页 铜版纸 32页 也可平装 但成本高 周期长 补充初级知识 书刊装订样式 是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书刊所呈现的外观形态 对书刊进行装帧设计 必须先选择装订样式 然后再根据书刊的特点确定订书方式 1 平装 简装 整本书由软质纸封面 书名页和书心 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 构成 可分为 普通平装和勒口平装 可作覆膜处理 多用于勒口平装书 2 精装最大特点在于封面的用料和印刷 加工工艺 一般由纸板及软质纸或织物制成的书壳 环衬 书名页 插页和书心构成 比平装考究 精致 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圆脊和平脊两种形态 精装书的装订方法一般采用锁线订 胶背订 锁线胶背订 精装和平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环衬 3 线装将均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和面封 底封叠合后 在右侧适当宽度处用线穿订的装订样式 线装的装订形态是从不用线订的卷轴装 经折装 龙鳞装 包背装 蝴蝶装等形态发展而来 线装主要用于我国古籍类书刊 也为其他书刊装帧设计所借鉴 4 散页装书刊的书页以单页状态装在专用纸袋或纸盒内 是一种卡片式或挂图式书刊 多具欣赏或示意功能 多用于教育类 艺术类书刊 5 骑马订装 没有书脊 不用包封面工艺简单 出书快 生产效率高 成本低纸张利用率高 阅读时可完全摊开书页必须配成双数 装订位置在书页折缝中间 加铁丝订 钩锁成本 第二节书刊美术设计运用美术创作手段为书刊形式所作的艺术构思 根据 书刊的性质和内容 书刊装帧的整体需要 装帧艺术创作规律 书刊美术设计的结果是产生一件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工艺美术作品 原则 实用 美观 经济 一 书刊美术设计的特点两个 统一 与两个 结合 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统一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二 书刊美术设计的手段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为基础的艺术创作 一 艺术的手段运用各种要素 创作艺术作品 封面设计 二 技术的手段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文字 图形 图像进行处理 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 材料与印刷工艺的手段使用适宜的材料 以一定工艺和手法 体现精致 气派的艺术效果 三 书刊美术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 图书美术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封面 扉页 有时还有护封 腰封 环衬 衬页 插图 函套等 特别重要 1 封面和护封 主体工程增加图书外形美观 体现审美价值 给人强烈视觉冲击 凸现图书的性质和主题的内涵 体现独特的风格 1 面封设计主书名 较大字号副书名 字号小于主书名作者姓名 字号小于副书名 两人以上 姓名之间空1字 翻译图书原作者前括号内注明国籍出版者名称 出版单位专用的标准体 字号小于或等于作者姓名 图案标志一般加在名称之前或之上 面封文字横排 主书名 副书名 作者自上而下依次排在上半部 出版者排在下方靠近书根处面封文字竖排 主书名 副书名 作者自右而左依次排在右半部 出版者排在书脊旁靠近书根处主书名与副书名的位次不能颠倒 2 底封设计考虑整体效果底封与面封相呼应右下角 中国标准书号 条码 定价左上角或适当位置 责编 装帧设计 责任校对 责任技术编辑丛书目录 新书预告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等 3 书脊设计与面封 底封协调书脊 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书脊均应印有 主书名和出版者名 或出版者图案标志 空间允许 作者名文字字形大小根据书脊宽度设计色彩 字体与面封底封协调 留有一定空白系列书 多卷书书脊上文字排列方向整齐划一 4 封二 封三设计一般为空白或与扉页一体 或与面封底封呼应有些系列书将各册书名印在封三 5 护封与勒口设计1 护封图书最外层面封 书名 出版者名 作者名右下角 中国标准书号 条码定价勒口一般无文字 底纹与护封面同 2 平装书的勒口与封面协调可以放置作者简介及照片 内容提要 责任编辑 装帧设计 责任校对 责任技术编辑等 印有文字的 可将封面底纹延伸一段 其余变浅 无文字的 可将封面底纹延伸铺满 2 环衬 衬页 扉页 插页等具有结构性的装饰作用 设计应体现其自身的结构性的特点 注意与封面 护封的补充 映衬 联系和主次区别 与图书整体形象和谐 一致 3 函套装帧材料的选用印刷 加工工艺的规定形状与配饰设计 如书名标志 花纹烫印及徽记镶嵌等 二 期刊美术设计的内容1 封面设计 1 面封刊名 顺序编号 出版日期 的字体 字号 位置必须在面封上最突出醒目 相对固定刊名 样式大方 富有个性 刊号 显著 固定位置 ISSN面封右上角 CN一般与其一起 ISSN条码优先位置在面封左下角面封信息多 与内容协调 各期变化 符合刊物特点 特别重要 2 底封不一定与面封呼应必须登载CN号 右下角定价 ISSN条码如未登载在面封上 则在右下角登载如未设目次页 可以将目次表置于底封 也可登载广告或宣传刊物文字 3 封二 封三设计刊登广告 放置图片 放置目次表可视为独立单元 重要性仅次于面封 2 广告插页在期刊美术设计中很重要 图案 文字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我国广告法的规定 设计效果既要得到广告商的认可 又要吸引读者 三 书刊美术设计的要求具有造型艺术的共性与书刊装帧艺术的个性 具体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书刊对美术设计的不同要求中 1 社科类书刊的要求具有理性色彩和论述性质美术设计的特点 着意在具体内容与抽象概括的对立统一中体现独特的风格 2 文学类书刊的要求装帧设计的特点及风格因体裁 内容 作者国籍 时代的不同而丰富多彩 多以文本特定的艺术趣味为参照系 以红色为主色 垂直构图 具有传统韵味的图形 准确表达了主题 3 科技类书刊的要求要体现出科技读物的理性色彩 力求严谨大方简练 取得生动而明晰的视觉效果 4 艺术类书刊的要求不论是普通型还是豪华型 美术设计都要体现其审美个性 做到形与质的高度和谐 中国古籍插图精鉴 中国青年出版社 5 少儿类书刊的要求应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 按照他们的视觉审美需要 结合书籍内容来进行设计 力求生动活泼 6 古籍类书籍的要求古朴 典雅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丰厚感 汉英对照论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图书馆藏明清名家手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 7 辞书类书刊的要求既有信息密集 表述准确 行文严谨的共性 又有综合性或专业性强 学科分类严密的特点 美术设计要突出深博 厚重的风格 简约往往是它们的共性 第三节书刊表面整饰设计对书心用纸 书刊装帧工艺材料与整饰加工工艺的搭配选择 一 书心用纸选择根据书刊性质选择大部分 胶印书刊纸 胶版印刷纸工具书 字典纸中高档 文艺类 图书 轻质印刷纸以图为主的画册 期刊 涂布美术印刷纸 铜版纸 轻量涂布纸 二 装帧工艺材料的类别及选择专门的装帧工艺材料 民族风格原材料材料选用原则 坚实 轻便 防潮 符合环保要求1 按用途分类封面 环衬类材料 封壳类材料 烫印类材料 其他材料 胶版纸 铜版纸 玻璃卡纸 卡纸 布纹纸 瓦楞纸 涂塑纸 2 按材质分类织物材料 棉 一般 麻 画册 丝 高档 化纤 一般 精装本封面常用特种纸张 丝光铜版纸 轻质纸 幻彩系列 花纹纸 其他品种 使用最多 范围最广 封面 环衬 书名页 函套 宣传广告 书签 腰封塑料 软塑料 封面 透明塑料薄膜 包封 贴面 其他材料 三 表面整饰加工工艺的种类1 上光工艺 热固化 紫外线固化2 覆膜工艺 光膜 亚光膜3 压痕工艺 凹凸 浮雕4 特种印刷工艺 烫印 立体 磁性 浮凸 上光 UV上光 光膜 亚光膜 浮雕压痕 烫印 四 表面整饰加工方案设计的要求结合工艺材料的运用来选择合适的表面整饰加工工艺 还要考虑书刊的生产成本 1 对书刊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考虑 具体 2 对材料与表面整饰加工工艺属性的考虑3 对生产成本的考虑 1 对书刊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考虑 珍藏类书刊 价值高的学术书刊 成套大型工具书 装帧高贵化 精品化 凹凸压痕 浮雕压痕等 普及型礼品书 烫印 凹凸压痕儿童书刊 耐磨耐污 色彩鲜艳 幻彩 花纹纸等 大众书刊 不宜多用高档材料和特种印刷工艺 2 对材料与表面整饰加工工艺属性的考虑 加工工艺与材料是否匹配特种纸张与精细要素织物材料与简洁设计 凹凸压痕和烫印了解工艺属性 发挥装帧材料和工艺技术的潜力3 对生产成本的考虑适当选用特种印刷工艺 第四节书刊版心规格设计其形式美感应遵循绘画 书法中 计白当黑 的道理注意在统一 和谐中有变化 天 与 地 的关系 整体的黑白关系都是设计的要点 一 版心大小的设计版心尺寸与周空大小互相制约 版心的大小 要根据书刊的性质 种类和既定开本来选择确定 实用 通俗 经济型 版心不宜过小 休闲 美术 随笔 诗歌类 版心可稍小 书刊正文部分全部页面版心必须大小一致 但辅文部分可以与正文部分不完全相同 二 版心位置的设计周空设计是向版面注入生机的一种有效表现手段 按照周空白边的大小变化 版心在版面上的位置有以下几种 一般书刊版心位置是左右居中略偏下 即 天大地小 1 4 1 有的超版心或出血 适用于摄影集 画册等艺术观赏类书 版心安排需根据内容而定设计订口尺寸应根据订书方法考虑订缝占的空间和合面上的订口大小不能与其他页面一模一样 三 版面字数的设计确定每行所排字数和每面的行数 从而对一部书稿的页面数有个大致的估量 以便于确定总印张数和书脊的宽度 1 每行字数与版心的宽度 毫米 的关系 在字间距正常情况下 字数 版心宽度 每字宽度 毫米 版心宽度 0 35 磅数 所以 版心宽度 字数 每字宽度 字数 0 35 磅数 特别重要 2 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 行与行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行距 否则难以阅读 所以计算版心高度除了要考虑每个字的高度外 还必须考虑行距高度 每级行距也为0 35毫米 且行距数必然比文字行数小1 一行高度 字高 行距高 最后一行不计行距 只有字高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 几回沙际归路 行距 字高 行高 公式为 行数 版心高度 字高 字高 行距高 1 版心高度 0 35 磅数 0 35 磅数 0 35 行距级数 1版心高度 字高 行数 行距高度 行数 1 0 35 磅数 行数 0 35 行距级数 行数 1 相等公式 行数 版心高度 行距高 字高 行距高 3 字距和行距的选择字间距多用标准值 某些情况可扩大行距可以故意扩大 以使版面显得疏朗 轻松些 也可缩小 以使版面显得紧密 严整些 宽行行距字高的2 3 7 8 多用于经典著作 休闲类 少儿类 艺术类图书 标准行距字高的1 2 多用于普通读物密行行距小于等于字高的1 3 常用于篇幅较大 文字量较多的图书 尤其是经济型小开本书和工具书 第五节图书文字的版式设计一 正文版式设计包括对主体文字 标题 引文 注文 虽为辅文 但与正文同时设计 排式的设计 一 主体文字版式设计基本排列 有横排和竖排两种样式 1 分割版心形成的版面及其选用通栏 双栏 三栏及以上的多栏排式 多栏排时栏宽相等 栏之间留1 2字宽的空白或栏线 计算版心宽时要加上空白尺寸 特别重要 通栏 即版心不作纵向分隔 每行文字均从版心的左边一直排到版心的右边 行长较长 字号一般不能小于五号 双栏 将版心纵向分隔成两栏 行长缩短约一半 用字字号则可相对变小 既适应了目力对字号和行长的要求 同时也使版心获得了尽可能多的图文容纳量 工具书多用这种排式 多栏 在开本相对较大而字号相对又较小的条件下所使用的排式 多用于大型开本的工具书 资料书和这类书刊的缩印本 2 字体的选用主体文字应该选用清晰 整齐的字体 使人易读 一般多采用宋体 包括它的一些变体 或楷体 3 字号的选用字号根据图书性质 类别 开本而定 一般五号字 开本较大 小四 双栏排工具书 小五 多栏排工具书 六号 二 标题版式设计 字号 字体 位置 字空 占行 转行 1 标题字体 字号必须依据图书类别 开本 标题等级确定黑体 标宋体 宋体 楷体 仿宋体遵循原则 由大到小 由重到轻 变化有序 区别有秩 2 标题的序号篇章节加 第 另加符号 数字 字母一 一 1 1 A a 规则 汉字数字在前 阿拉伯数字在后 字母更后 不带括号在前 带括号在后 大写字母在前 小写字母在后汉字数字后加顿号 数字或字母后加脚点 括号或外圈后不加标点符号可根据标题实有级数 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序号的字号字体与标题同 3 标题的加空两字标题间空两个字距三字标题间空一个字距四字标题间空半个字距五字及以上或者占版心宽度1 2以上的标题 字间不加空间空等距无偏差 全书一致左齐排标题 字间可以不加空 4 标题占行标题在版心中占一定的行数各级标题的占行数与标题等级相关 一级标题最多占一面行数的1 3左右二级标题可占3 4行三级标题可占2 3行四级及以下标题可占1行或不占行占1行以上的标题 一般上面多空一些 下面少空一些各级标题的占行数一经设定 全书必须一致 5 标题转行居中标题文字行长如超过版心长度的3 4 要实施标题转行的技术处理 标题转行有转行齐左 顶格 转行齐肩和转行居中三种形式 无论何种转行方式 都必须严格遵守不损文意的原则 即标题转行不能割裂词义 虚词不能转为下一行的第一字 三 引文版式设计 短句 一般选用与主体文字相同的排式 大段文字 为了与主体文字有所区别 排式另有特殊格式 选择的字体与正文不同 多用仿宋体或楷体 一般另段起排 给引文以区别于主体文字的整段地位 同时可将每行行首缩进两个字或将行首 行尾均缩进两个字 以使引文更为清晰 还有些引文如诗歌 可不分行接排 行之间加斜线 另段起排 行首缩进两个字或更多 四 注释版式设计注文是书刊中的注释性文字 注文 注码 注线 1 注文格式 1 夹注 多用比主体文字略小的字号或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 或相同 用括号括起来 2 段后注 多用于需注之处相对较多的书刊 另段排列 用比主体文字小的字号或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 在注文与主体文字对应处各用一定样式的注码表明对应关系 注释 脚注 段后注 夹注 3 脚注 与段后注大体相同 不同的是 因其处于页下 所以其与主体文字末行之间需加设一根一定长度的注码线 4 章后注和篇后注 多见于分篇 章的书刊 其特点是注文相对集中 字数相当多的注文也不会出现因位置不够而注不随文的现象 因注文集中 数量往往较多 故注码多采用拼合码的样式 5 书后注的特点是全书注文集中在一起列出 统一编序码 排式与章后注大体相同 6 眉批 竖排本古籍 将前人的批语 注释排在眉头 版心上方 用字比正文字号小1 2号 每行多为4个字 各行之间不专设行距 与正文主体文字之间至少1字间空 7 文后参考文献表 图书辅文 两种形式 集中排在图书末尾 排在各篇章末尾 可自行设计 用字小于正文主体文字 字体也有所区别列于书尾 设置标题 排式与其他辅文标题一致 分散于篇章后 以注线隔开 也可设置标题 但排式不与其他辅文相同 而与书中表格的表题排式相同 用字应小于正文主体文字 2 注码的排式数字形式 首选拼合码 数字和方括号组合而成 1 2 3 阳圈码 阴圈码 拼合码上标形式排在正文相应词语后 字号较小 注码与后面注文间空1 2字空注文很少 可用 注 星花 剑号 3 注线的排式注文与正文隔开的线条 长度一般为版心宽度的1 4 也可与版心同宽正线多用 偶尔反线或曲线脚注 篇后注 章后注可用注线顶格排 或与注文左齐 二 书眉版式设计书眉的作用 方便阅读 装饰版面 一 书眉的内容包括文字 书眉线 页码 内容 丛书名 书名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辞书等工具书 枷锁标志字符 一般在双码面上排上一级标题 单码面上排下一级标题 标题文字过多可对书眉适当删节 二 书眉文字的排式书眉的字号必须小于正文 字体可酌选 书眉线的长度大多与版心宽度相等 有的略短 横排书眉文字的位置 通常有居中和靠近翻口两种 有时也排在翻口处 竖排版面可将书眉设计成直排在翻口处 文字过多的 可作适当删节 但必须一致 有些书眉在地脚处 位置靠近翻口或订口 页码如为书眉内容 位置一般靠近翻口 辞书中如翻口处有检索标志 页码可居中或靠近订口 三 页码版式设计明码 在版面上明确标出的页码 最多见的形式 横排版面 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 竖排版面 页码使用汉字 页码不占版心 字号小于正文 字体以白正体为主 少数斜体 细黑体 不带装饰的页码 各数列离版口的距离应全书一致带装饰的页码 页码两包可加装饰点或线 距离以位数最多的页码为准 全书一致 四 辅文版式设计1 目录版式设计目录的设计应区别于正文 目录页的版心大小可以等于或稍小于正文 1 标题 目录 二字在所有条目上方居中排 字间两个字空 或居左排 字号大于条目 2 目录条目用字 第一层次字号最大 以下逐次递增 也可相同 最小一级条目字号不能小于正文主题文字 其上适当递增 相邻级别的标题 也可采用字号相同而字体轻重不等的印刷字 目录中的标题字体应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 字体的注视度顺序为 黑 楷 宋 仿宋如 一级标题 黑体二级标题 宋体或楷体三级标题 可用楷体或仿宋体一级标题顶格 之下每级缩进1 2字 字数较少的二或三级条目可接排 中间用 间隔 标题与对应页码之间空1 2字 目录条目中页码应与正文标题页码一致 但样式不必相同 页码部分的字体字号自成一体 目录页码单独编序 形式与正文有所区别 3 条目中著录项目的位置正文的标题及其所处页面的页码 各篇作品的作者姓名 标题 居左 页码 居右 标题长的用 间隔每个标题都有作者名的 选用统一格式标题转行后首字缩进一字 图书开本大 目录内容多 标题字数不多 可排成双栏或多栏 二 前言 序和后记等的版式设计字体 字号 可以与正文相同 也可不同 但不宜小于正文 版心规格 若序言和后记较短 其版心宽度可略小于正文 增宽翻口订口或仅订口 使序言和后记等的版心明显区别于正文 产生别具一格的效果 三 附录版式设计版式设计上应区别于正文 附录的字号一般应小于正文 但若其文字性质与正文相同 字号可同于正文 某些附录如索引可采用双栏排式 这样不仅检索方便 而且版面清晰 节省空间 第六节期刊文字版式设计的特点一 正文版式设计特点总原则 多样性与统一性有机结合 一 主体文字1 横排竖排兼备 大部分横 少部分竖 同页面横竖兼有2 页面合用 多篇作品 界限分隔 周空 混排 花线 字体字号不同 特别重要 3 分栏多样 同一栏目分栏数量相同 形式稳定 同一页面不同文章可用不同分栏形式 不设栏线4 字体 字号多样 不同栏目 不同文章 一般五号字 基本字号 浮动1 2级 5 线条 底纹多样 对文章的分隔6 文字转页 尽量不用 不足五行 缩行 重要或超过半页 将其他文章转页 超过五行不足半页 转页 注意事项 文章转移的文字末尾与开头都应注明 转页向后 转页文字不宜喧宾夺主 二 标题版式设计特点标题块 文章片名 作者标题块内 作者署名格式灵活 用字应与标题和正文主题文字有所区别 一般小于标题而大于或重于正文主体文字 译文附加说明翻译方式原文出处在文末标注标题活泼多变 栏目内相对统一 1 标题版面位置设计形式 中心题 对角题 眉心题 偏插题 角式题 段首题2 标题装饰的设计 线条 花边 图案 注意协调 装饰方式3 字体 字号和占行数的选择艺术字体 变形处理 标题字号比正文大4 处理好标题之间的关系同一页面上不同标题字号 字体不同 二 书眉版式设计特点1 多排栏目名称2 特点 不同栏目可用不同书眉格式各栏目书眉格式相对稳定书眉文字多加装饰 位置可居中可靠翻口书眉文字多与书眉线同行 也可上下3 栏目名称还可排在地脚 三 页码版式设计特点1 字体字号无一定限制2 位置可在书眉 地脚 翻口3 一定时期内各期期刊 页码应在固定位置四 目次页版式设计特点1 内容 栏目名称 文章篇名 作者姓名 文章所在页码 与版本记录公用版面 版面2 3排目次 版面1 3排版本记录2 条目 栏目名称 文章篇名 一 图片的版式设计 一 图片质量鉴别图片原稿的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书刊的印制质量 不同种类的图片有不同的质量鉴别标准 第七节 书刊图片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二 图片版面位置的设计图片在版面上位置与正文相同之处 图片版面同样受版面 版心 栏宽的规格及相关因素的制约 与正文相异之处 某些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可以突破版心 超版心 甚至超出版面 超版面 出血 以造成特别的效果 图片版面位置串文图通栏图跨栏图超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