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农药残留.ppt_第1页
第三篇农药残留.ppt_第2页
第三篇农药残留.ppt_第3页
第三篇农药残留.ppt_第4页
第三篇农药残留.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农药残留 指用于预防 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 林业的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 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 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 农药的定义 农药残留的定义 所谓农药残留 即农药使用后残存在生物体 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原体 有毒代谢物 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农药的残留 施药后对作物 或食品 的直接影响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作用而产生间接污染其中生物富集与食物链是促使食品中农药残留与富集的一个重要原因 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种水平生物体内沿食物链每一个台阶 农药浓度都在增加 生态食物链与农药 正常食物链 不平衡食物链 农药的生物积累 化学品会在生物体内产生生物积累过程 虽然在环境中它们的浓度不大 但能通过食物链被浓集 农药使用会产生生物积累 通过生物积累过程农药渗透到食物链中各个台阶 生物积累是食物链的表证 通过食物链 原先以很低浓度甚至是数量很不明显存在于环境中的物质 随着捕食者品尝它们的被食者 在食物链的每一个台阶浓集 而且步步高升 典型例子 非生物降解有机氯杀虫剂 如滴滴涕 狄氏剂和艾氏剂 这种杀虫剂具有较大的脂溶性和较强的持久性 甚至在停止使用了17年之后 某些农田土壤可能仍然保持原来残留量的39 因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特别有害 科学家研究了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种水平生物体内的农药浓度 发现 沿食物链的每一层台阶 农药的浓度都在增加 高浓度农药喷洒 大面积喷洒农药 农药随处可见 农药与土壤 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 贮藏库 与 集散地 研究表明 使用的农药有80 左右将最终进入土壤 农药在土壤中的循环链 各内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短的大致次序是 含重金属的农药 有机氯农药 取代脲类 均三氯苯类和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 拟除虫菊酯农药 氨基甲酸酯农药 有机磷农药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影响因素 农药的理化性质 施药地区的环境条件 农药使用的历史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 农药直接进入土壤 包括土壤中施用的一些除草剂 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及防治土传病害和线虫的拌种剂等 为防治地上部分病虫草害而喷洒与农田的各内农药落入土壤表面或水面而进入土壤 或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落入土壤 随着大气沉降 灌溉水和动植物残体而进入土壤 农药与水体 向邻近小溪和河流的农田使用农药 栖居水生生物的水体将被污染 漫不经心地将农药排放到水渠中 水生生态系统会受到伤害 使用农药期间 直接的反复喷洒和漂流物都可能造成水域内农药浓度升高 以致毒死某些水生生物 合成拟除虫菊酯特别对水中的无脊椎动物有毒 浮游动物 包括甲壳动物 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无脊椎动物 浮游动物 包括甲壳动物 可以承上启下 从生物群和非生命物质开始 经过消化和排泄 再循环基本的营养物 同时本身又变成了其它鱼类的食物 如果水生生态系统中没有了它们 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有深刻的影响 农药与水体 农药渗透进入食物网 水体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 直接向水体施药 农田施用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的迁移 农药生产 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 大气中残留农药随降水进入水体 农药使用过程中 雾滴或粉尘微粒随风漂移沉降进入水体 以及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 有时 农药 特别是除虫菊酯 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加入水中以控制水域中的河虾和甲鱼等害虫 所加入的除虫菊酯的剂量很小 低于0 03毫克 升 接近环境标准 但是公众还是不能饮用 对雨缸养的鱼也是有害的 由于剂量很低 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也很低 有时也可用物理清洁方法 如泡沫耙和空气冲刷法代替化学方法 农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 农药水污染途径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有些农药带有挥发性 在喷撒时可随风飘散 落在叶面上可随蒸腾气流逸向大气 在土壤表层时也可日照蒸发到大气中 春季大风扬起裸落农田的浮土也带着残留的农药形成大气颗粒物 飘浮在空中 例如北京地区大气中就检测出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70种 半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60种 其中农药25种之多 包括艾氏剂 狄氏剂 滴滴涕 氯丹 硫丹 多氯联苯等 其它南方农业地区 因气温高 问题更为严重 可怕的烟尘 大气中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 地面或飞机喷洒农药时 药剂的微粒在空中漂浮 农药生产 加工企业排放的废气 残留于水体 土壤表面农药的挥发等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 农药品种结构 农药蒸汽压越高 其挥发能力越强 使用后通过挥发作用进入到大气中的农药量就越大 农药剂型 农药挥发 漂移污染大气的程度表现为烟剂 粉剂与水剂 乳油 粒剂 施药方式 飞机喷施 地面喷施 地面撒施 穴施 环境状况 风速越大 气温越高 挥发量也越大 四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农药化学性质不同 在环境中的溶解度不同 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环境中的农药 可通过消化道 呼吸道进入人体 农药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其毒性强 残留量大 残毒期和生物学半衰期长 能经过食物链 网 浓集 并且能在环境中循环和积蓄等缘故所造成的恶果 由于它们难溶于水 脂溶性高 难降解能在人体的脂肪 肝脏内积蓄导致中枢神经中毒 有肝 肾坏死或损害 致癌和造成遗传缺陷等 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 一 偶然大量接触 如误食 二 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 如农药厂的工人和使用者农民 三 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农药 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 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 最终进入人体 环境中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急性中毒慢性危害致癌 致畸 致突变危害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急性中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报告 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农药中毒 其中2万人死亡 美国每年发生6 7万起农药中毒事故 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重 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事故达10万人次 死亡约1万多人 喷洒农药中毒 吃过晚饭6人上吐下泻 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的食品 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 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有机氯农药已被欧共体禁用30年 而联邦德国一所大学对法兰克福 慕尼黑等城市的262名儿童进行检查 其中17名新生儿体内脂肪中含有聚氯联苯 含量高达1 6毫克 千克脂肪 1975年美国研究机构从各州任意挑选出150所医院 采集乳汁样品1436份 经检测大多数都含有狄氏剂 环氧七氯等 1983年我国哈尔滨市医疗部门对70名30岁以下的哺乳期妇女调查 发现她们的乳汁中都含有微量的六六六和DDT 致癌 致畸 致突变 动物实验确证 18种广泛使用的农药具有明显的致癌性 还有16种显示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10 越战美军在越南喷洒了大量植物脱叶剂 致使不少接触过脱叶剂的美军士兵和越南平民得了癌症 遗传缺陷疾病 越南已出现了5万名畸形儿童 1989 1990年 匈牙利西南部仅有456人的林雅村 在生下的15名活婴中 竟有11名为先天性畸性 占73 3 其主要原因就是孕妇在妊娠期吃了经敌百虫处理过的鱼 畸形儿童 可怕的农药中毒事件 我国农药残留污染状况 据卫生部统计 1998年我国共发生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4起 人数1317人 1999年发生31起 中毒1108人 2000年 农业部组织北京 上海 重庆 山东 浙江等地的多家农药鉴定所对50多个蔬菜品种 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 发现22 不合格 剧毒农药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 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已有报道表明 癌症发病率的逐年提高与农药使用量成正比 农村儿童白血病的40一50 诱因之一是农药 另外 妇女的自然流产率与畸型胎儿出生率的增高都与农药使用有关 某些除草剂可致使胎儿畸型 如小头畸型 多趾等 目前全国农药使用量大约为20万吨左右 真正利用率仅10一20 其余进人环境 许多农民由于缺少环保知识 施用农药的技术不过关 因此农药事故屡有发生 农药事故在美国每年高达3一4万人 我国每年也有上万人甚至10万人以上 令人触目惊心的农药 典型例子 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是我国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 其性质稳定 不易降解 高脂溶性 我国从1983年开始禁止生产和使用 其影响至今没有消失 我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较70年代有明显下降 但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 随食物摄入人体内的有机氯农药 经过肠道吸收 主要在脂肪含量较高的组织和脏器中蓄积 对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 当人体摄入量达每kg体重10mg时 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它不仅引起肝脏和神经细胞的变性 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白细胞增多等病变 典型例子 有机磷农药 长期摄入有机磷农药可出现肝功能下降 血糖升高 白细胞吞噬功能减退等病理变化 并具有致癌 致畸 致突变作用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现阶段使用量最大的农药 其在环境中降解快 残毒低 一般认为在食品中的残留很少 但在某些环境下也会有较长时间的残存期 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中存在残留超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