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攻略——专题12 运动和力.doc_第1页
物理中考攻略——专题12 运动和力.doc_第2页
物理中考攻略——专题12 运动和力.doc_第3页
物理中考攻略——专题12 运动和力.doc_第4页
物理中考攻略——专题12 运动和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 运动和力考点透视1.课标要求A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B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C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D.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E.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2.中考调查考试地区考试年份分值考 查 内 容武 汉07/087/2长度和时间估测、平均速度、二力平衡、二力合成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黄 冈07/082/5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 “嫦娥一号”靠近月球减速的受力分析、吸附在黑板上棋子的受力分析宜 昌07/086/10长度单位选取、平均速度、二力平衡/参照物、速度、二力平衡、应用惯性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咸 宁07/0811/6受力分析、物体的惯性、探究物体受力与物体形状、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及时间的计算/ 运动相对性、二力平衡及物体受力分析荆 州07/084/4应用惯性知识来判断汽车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路程的计算仙潜油07/082/5惯性的利用和防止/安全气囊中作用、参照物的选择及受力分析恩 施07/084/9力与运动的关系、平均速度、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探究/估测直径、画受力示意图、比较运动快慢、减小测量误差、测量平均速度.襄 樊07/085/7速度与合力的计算及探测器匀速上升的受力分析/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惯性应用、速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参照物的选择黄 石07/085/5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及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的研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荆 门07/0812/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受力分析、探究影响单摆周大小的有关因素及减小实验误差、计算路程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路程的计算、受力分析孝 感07/0810/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力平衡的理解及应用、惯性的理解3.命题导向本专题运动和力,是物理力学中的重要部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来看,对“运动和力”的考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亲睐,命题者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捕捉试题资源,从社会生产及科技发展中收集素材来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对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命题者常利用图形与图象为背景来命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运用公式及路程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动手实践方面的考查也更加突出,学生要会合理使用停表、刻度尺测量,会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在探究方面,利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理想化实验来探究物理问题的设法,是探究性试题的命题形式,要注意掌握;()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有趣现象对力的作用效果讨论、运用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实际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或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是本专题的主要命题点,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切实落实。中考链接本章重点知识梳理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 ,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为 的物体叫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运动的快慢(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 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2)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 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 , 变形公式: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换算: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 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2)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3)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 、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 、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 、墨水瓶高度6cm (4)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多算少,如: B、等量代换:如测乒乓球的直径C、化曲为直:如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6)时间的测量:A、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B、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7)误差A、定义: 叫误差。B、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C、减小误差的方法: 4、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 (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三要素: 。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5、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 三次实验小车都从 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 。伽利略的推论是: 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 ,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 的原因。(3)、惯性:定义: 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 都有惯性,惯性大小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6、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误区警示1.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注意: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这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2. 在实际中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很少的,常见的物体的运动的速度都是在改变的,要描述这类物体运动的快慢通常是用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3.不要把实验中的错误也看成是实验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4.不要误以为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能产生力,而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不能产生力,判断物体间是否能产生力,一定要分析两物体间是否有作用,通常可用假设法来判断。可假设两物体间没有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不会改变来判断。5.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弄清楚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它们最显著的区别是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受力物体上,而相互作用的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受力物体上。专题 12 知识梳理答案: 1、(1)变化 (2) 标准 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1) 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快慢, 3、(1) 刻度尺 (2) m (3)m cm mm dm (4)A、测一张纸的厚度 C、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5)B、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D、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7) A、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更精密的仪器 4、(2)、相互作用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6)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 (1)、斜面顶端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理想化推理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不需要力 物体产生或维持运动(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在任何情况下 只与物体的质量 6、(1)、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命题解密【范例一】,关于运动快慢的描述,要求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及运用公式v=s/t计算路程、速度与时间,是本专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请看下面考题。(2008荆门)探月卫星“嫦娥1号”于2007年10月发射成功,目前正在绕月运动如图12-1, 若以地球为参照物,该卫星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当绕月卫星距地球指挥中心的距离为39105km时,地球指挥中心发射一个指令,经_s钟可到达卫星。图12-1【解答思路】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绕月运动的“嫦娥1号”卫星是运动的,这是因为地球与卫星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已知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即无线电波从指挥中心传到卫星上运行的路程,要计算这段路程的传播的时间,由公式v=s/t得:t=s/v,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是隐含条件,由于我们知道电磁波传播速度是3105km /s,这样我们就不难算出时间1.3s。【答案】 运动,1.3【命题变化】变化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2008宜昌)宜昌市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答案C变化 运用速度公式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样的命题有:(2008恩施)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答案D变化 通过频闪摄影技术获得物体运动的图象来命题,是近年通过图象及图形提供信息来考查学生对物体运动情况分析试题的一个热点。(2008巴中市)如图12-2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是 ms。图12-2答案变速直线 12.0 0.15【范例二】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二力平衡知识相结合来命题。(2008广东省)一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解答思路分析物体是否受力,应先明确受力物体,然后再看哪些物体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对于是否属于“一对平衡力”的判断,注意抓住平衡力的特征,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它们还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样分别对杯子和桌子进行受力分析,不难得出杯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桌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压力的作用;然后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由于杯子是静止的可知杯子受到的是平衡力,不难得出D是正确的答案。答案D命题变化变化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圆周运动来考查学生对受力分析和平衡力的理解情况(2007十堰市)如图123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不受力B小球受平衡力C小球受非平衡力图12-3D小球只受重力 答案C变化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命题。图12-4(2008成都)图124甲、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选填甲或乙)答案甲、乙变化关于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计算力的大小问题的命题。(2008襄樊)一辆重为1.5104N的”东风日产”摸品牌小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 N.解答思路题中小汽车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汽车在水平方向和坚直方向上受到的力都是平衡力,即阻力等于牵引力,支持力等于重力。答案2000N、1.5104N【范例三】关于物体的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命题,是中考重要考点。(2008宜昌)乘坐公共汽车,当身体突然向前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当身体突然向右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解答思路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学生必须明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若人随公共汽车一起运动时,当车突然刹车减速,乘客下部(受摩擦力作用)随车一起减速,但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样乘客就会向前倾倒。当身体突然向右倾倒时,说明公共汽车离开右边向左转弯。若公共汽车的初始状态是静止的,则不可能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原因请同学们自我分析)。答案刹车(或者减速)、向左转弯变化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2008宜昌)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 运动。解答思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受到阻力总会停下来。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若物体的初始状态为运动的,当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运动状态;若物体初始状态为静止状态时,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这样就不难得出答案答案阻力(或摩擦力) 匀速直线 变化 将机械运动、惯性、机械能等知识相结合,并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来命题(2008武汉)“512”汶川地震后,空降兵某部15人组成的小分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从近5000m高空成功降落在与外界失去联系的震中地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空降兵跳出机舱后匀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变小 B.空降兵跳出机舱的瞬间会发生毛细血管破裂的现象,是因为体内压强大于外界气压 C.以飞机为参照物,跳出机舱后的空降兵是静止的 D.空降兵降临地面时要尽可能小跑几步,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答案C变化以汽车的安全气囊为背景来命题,考查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的教育。(2008仙潜油)高档轿车为保护司机安全都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套系统在特定情况下会自动充气弹出,使司机不致撞到车身上,如图12-5所示。特定情况是指轿车( )图12-5A突然开动时B弯道处缓慢行驶时C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D突然发生严重撞击时答案D【范例五】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本单元的探究内容有“滑动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力平衡的条件”等。(2008连云港)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2-6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实验序数水平板面高度h/m水平距离s/m1木 板0.201.002木 板0.402.003木 板0.603.004铺上棉布的板0.200.505铺上棉布的板0.401.006铺上棉布的板0.601.50图12-6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接触面的材料) (3)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水平测试专题12 运动和力 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08柳州北海)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河岸上的树 C小明B河岸 D迎面驶来的船2(2008恩施)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cm B2mm C2m D2dm3(2008恩施)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4(2008咸宁)某日天气:东风,风速3 ms,在一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三人,甲骑自行车以3 ms的速度向西而行,乙以1 ms的速度向东步行,丙骑摩托车以10 ms的速度向西行驶。对于三个人的感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感觉没有风 B乙感觉有微风从背后吹来C甲感觉有大风迎面吹来 D丙感觉有大风从背后吹来5(2008黄冈)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6(2008孝感)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桌子未推动,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7( 2008宜昌)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空降兵乘飞机空降到灾区,伞兵跳下飞机后,人和伞在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和伞受到的重力等于空气阻力B人和伞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C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D人受到的重力小于伞对人的拉力8.(2007武汉)A、B两车的质量相等,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行驶过程中,两车的动能始终相等;B在行驶过程中,A、B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以B车为参 照物,则A车向西4行驶;D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则A、B两车的功率之比为9二、填空题9、(2008荆州)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假设在本次地震中引人纵波在地壳的浅层以6km/s的速度传播,横波以3.5km/s的速度传播,某个地震观测站测得两波到达的时间差是200s,则该观测站距地震处_km。10(2008咸宁)世界上最大的直升飞机“米-26”(如图所示)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将13.2t的挖掘机吊到抢险工地,飞机自身质量为28.2t,当飞机匀速吊起挖掘机时,旋翼产生的举力为_N,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g取10N/kg)11(2008襄樊)乘坐室外的观光电梯上升时,你如果看着地面,会感觉到地面在下降。原因时你选取了 作为参照物。12、( 2008荆门)货物如图所示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除图中已画出的外,货物还受到一个力F的作用,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13(2008年黄冈)作出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