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主义视野下乡村景观特色营造探析.docx_第1页
新乡土主义视野下乡村景观特色营造探析.docx_第2页
新乡土主义视野下乡村景观特色营造探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Creating Rural Landscape Features under New Local View刘帆(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 要:文章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尝试性的运用新乡土主义思想探索如何营造乡村景观特色。从应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 精神三方面详细总结了营造特色的多种设计表达,并针对在汶川地震 中受灾的成都地区乡村景观展开营造方法分析,希望用一种新的研究 视角为该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关键词:乡村景观;新乡土主义;特色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7359(2012)06- 0019- 03a)田埂b)自然沟渠图 1 农田景观元素c)竹林小径0前言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乡土传统文化遭受着剧烈冲击,许多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面临被扼杀的命运,无数 “新村”正在以城市居住小区般的模样代替乡村旧的格局。此情 此景让生活在此的居民和关注乡村建设的学者非常痛心,笔者 对乡村景观形式同一化进行反思,并联想到了“新乡土主义”一 类的设计思潮,如能将分布广、数量多的乡村固有景观资源加 以合理的利用,那么乡村景观就能逃脱失去特色的命运。建 筑 思 想 理 论 研 究1新乡土主义“新乡土主义”是一种强调民俗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设计倾向,表达在某一传统下对于场所和气候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将这 些合乎习俗的特征外化为新的形式,这些形式能够很好的反映 当今现实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等。与传统乡土主义 比较,其优势在于引入了当代设计理念与适宜的新技术,来做 出满足现今生活生产需要的设计,并将当代价值观,文化观融 入设计,承载起文化的发展。图 2 乡村的记忆地化的耕作和建造技术改善不良地形,将不利因素化为体现景观特色的有利因素。改造时的基本原则是避免造成土地的不安 定感。用石子砌出农田边缘来分割梯田,堆土形成具有人性化尺 度的田埂,用石块依山势铺路上山,这些环境自身可修复的改 造方式没有割裂自然景色,而是流畅的融于自然之中,与大地 成为一个整体(如图 1)。2.1.2 适应当地气候 乡村景观特色的形成与气候有关。气候对建筑的影响最为突出,路易斯康在目睹了非洲土著的建筑后说“:我看到很多土人的茅屋,它们全一个样子,也全都好用,而那里没有建筑师。 我很感动,人类竟可以这样聪明的解决太阳、雨、风的问题”。可 以看出人类祖先已经在寻求方法来顺应自然以求得生存。气候 对植被种类也有影响,各地植被景观因气候不同而差异巨大。适 地适树是运用植物绿化的基本原则,良好的种植设计要充分考 虑植物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度。2.1.3 使用地方材料与适宜技术 地区原生材料是直接可取的资源,运用在设计中能降低造价,还能使乡村景观更具有特色。其运用主要包含寻找地方材料 和在当代背景下恰当的演绎这些材料两方面的工作。以往多半2乡村景观特色营造近年来,“新乡土主义”倾向在设计界广泛显现,不少建筑和景观作品问世。如 2010 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就体现出了 “新乡土、新生活”的理念,又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庭院景观设 计也具有此种倾向。新乡土主义视野下的景观营造主要体现在: 对原有地域性环境的尊重;对传统材料的优先选择;对传统技 术的解读和改良;对传统景观形态和设计手法的借鉴。2.1 营造具有应用价值的乡村景观2.1.1 尊重自然地形 自然地形是保持土地安定性的大地形状,乡村景观设计应尽量选择适合于生活生产环境的自然地形来展开,也可通过适安徽 建 筑收稿日期:2012- 10- 18作者简介:刘帆(1985- ),女,硕士,助教。19 2012 年第 6 期(总 188 期)安 徽建 筑采用传统的技术来运用地方材料,有较多的经验色彩。但传统技术发展缓慢,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只有将新 技术与地方材料同时运用于乡村的景观建设,才会将设计表达 带向更加宽广和自由的天地。2.2 营造具有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2.2.1 乡村聚落形态 乡村聚落形态由建筑、道路、水塘、树木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尺度体量、色彩质地、生态环境等状况来表现。在岁月的长期浸 润和积淀中,乡村聚落形态逐渐形成,但传统形态逐渐暴露出 基础设施配备不足、环境卫生差、交通不便等问题。在此情况下, 必须深刻挖掘乡村聚落形态的价值所在,留住这种独特的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适当更新聚居模式,创造出适宜现代人生活 生产的人居环境。2.2.2 乡土建筑形态 乡村里的传统建筑样式就像地方方言一样率真而质直,包含着邻里亲情和人们对于土地的依恋,浓缩出该地区的地理风 貌与历史文化。乡村居民一直在追逐记忆中的传统建筑格调,但 住上卫生舒适住房的愿望又让传统民居逐渐失去适宜生存的 土壤,由传统建筑构成的乡土景观也正在慢慢的消失。要挽救 传统建筑形态就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改进民居低矮潮湿、 功能不全、维护麻烦等诸多的问题,使传统的居住建筑焕发出 新的活力,适应现代人生活和审美的需求。2.2.3 农业景观形态 乡村农业景观由农业生产形态决定。近年来,农业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农业循环经济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可根据生 物链原理建立以种植和养殖为中心的生产模式,“猪 (粪) 沼果”、“玉米猪(粪)渔”等模式,使林地、果园、农 田、鱼塘等农业景观元素结合起来配置,景观就会更加丰富。另 外,农业产业转型使休闲观光农业也大量出现。这种新的产业 模式可以整合农村丰富的资源,突破种植或养殖业的单一性, 挖掘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持。2.3 营造具有文化精神的乡村景观2.3.1 传承乡土历史文脉乡村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地区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和历 史渊源,能够反映出该地区的风格和文化风貌,也使乡村具有 了文化底蕴和乡土个性。乡村的自然文化是人们对土地依恋和 崇敬的表达;乡村的农业文化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而变 化;乡村的生活文化包含居住、公共活动等内容,与生活的方方 面面都有关;乡村的历史文化是最有价值的非物质遗产,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与演变。自然、农业、生活和历史文化就是乡村景 观特色的思想源泉,具有灵魂般的作用。营造乡村景观特色就要 从这几个方面来传承历史文脉精神,使乡村景观具有很强的地 方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能给予身处其中的人亲切、温馨与和 谐的感受。2.3.2 再现地方精神象征地方精神是群体长期养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众化精神 产品。乡村中的民房、街道、居民,甚至一头牛、一棵树,或是某个 生活记忆片段、生活场景都是村民对乡村的宝贵记忆,有潜在 意义和价值,如图 2。营造乡村景观特色要从地方的集体记忆、 地方遗产入手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特质,寻求符合地方的精神象 征。由于村民的活动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这个空间的独特面貌,所以要将那些村民认为印象深刻的景观要素作为活化、再利用 和保存特色的重点,以地区的自然地景资源、游憩与人文活动资源或是具有人文特色的空间等作为设计素材,来规划出能够唤起他们深厚情感的景观构想。3成都地区乡村景观特色营造分析08 年大地震使四川地区的乡村景观受到严重损毁,长期积淀的景观特色所剩无几,在此情形下就需要从以下八个方面重 新营造特色,以新乡土主义思想为指导可做一些景观设计尝试。其实“新乡土主义”倾向的建筑创作在该地区已有体现,如广 安邓小平纪念馆、达州红军文物陈列馆等建筑都进行过有益的 探索。3.1 尊重自然地形方面自然地形决定着传统乡村的形成,往往那些有水源且没有 洪涝灾害,视野良好且能防御外敌的地方会最早形成村落,因此古老乡村随地形不同自然而然的就有不同的乡土性风貌。成都地区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在营造乡村景观特色时, 应该继承祖先在建造村落的时候尊重地形的传统,才能建设出 仿佛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乡村景观。3.2 适应当地气候方面成都地区气候具有温暖、风缓、高湿、多雨等特征,乡村建 筑应采取措施解决降温、通风、除湿、防雨的问题,满足人们对 于建筑舒适性的要求,可借鉴深挑檐、窄廊巷等传统的民房样 式。3.3 使用地方材料与适宜技术方面成都地区可以选用的地方材料一般包括木材、竹子、土、石 等,因其有不同的形式、质感和色彩,而运用于不同的景观中。木材富有季节性和地域感,可以用于乡村中的凉亭或水边栈道。竹子和土最具乡村气息,像景墙、景观的装饰物等都可运用,体 现出一种自然野趣。石材以坚硬为特点,除了作为景观主体出 现,还可以配合植物造景,或用于修建园路和驳岸等。在乡村景 观中合理的使用地方材料,才能使景观仿佛浑然天成,更加谦 逊、平和地融入自然环境当中。3.4 乡村聚落形态方面成都地区传统乡村以林盘聚居模式为主,体现着田园牧歌 般的审美情趣,拥有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在营造乡村的聚落 景观特色时,应延续林盘布局模式的价值,保持乡村的自然基 地,利用原有水塘和树林造景,可用几户围合成院落式建筑群, 其间分布小片菜地或竹林,以还原传统林盘的用地划分、院落 空间、建筑形态、生态环境等特色要素,形成优美的田园景观。 另外,应适当补充公共基础设施以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求,生态 的林盘聚居模式就能得以传承和发扬。3.5 乡土建筑形态方面成都地区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辅以泥或砖墙的维护结 构,在建筑维护和防潮保暖方面都有局限性。因此,要发掘出传统建造工艺中的宝贵经验加以优化,引入新技术以形成具有多种优势的建造体系。例如,可用冷弯薄壁型钢等轻钢材料与木材 结合,构成“木轻钢”结构体系,而用夹土或夹聚苯板做保温 墙体,既增强了结构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性能,还能 保持传统穿斗式木架房的样式。另外,可在承重结构中加入新材 料,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而围护结构的墙或门窗、装饰 部位,可以选当地的石、木、竹、藤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既能达 到现代建筑的建设标准,又体现原生材料的自然魅力,具有更 加透气、和谐的效果。建 筑 思 想 理 论 研 究安徽 建 筑20(下转第 142 页) 2012 年第 6 期(总 188 期)安 徽建 筑知,位于较高连拱隧道内的中部中隔墙顶部向下位移最大,数值为 2.405mm,其他所有沉降位移不足 0.6mm,且所有中隔墙 水平位移更小,不足 0.4mm。进一步分析中隔墙应力,三堵中隔 墙两侧应力数值绝对值大于中间中隔墙应力绝对值,而且两侧 应力方向与中间应力方向相反,两侧应力为负,中间应力方向 为正。其中,最大主应力值为 - 3.36MPa,最小主应力值为0.101MPa。所以,新建隧道自身满足施工建设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隧道在实际开挖过程中爆破施工,本文进行静力有限 元分析,而不是动力分析,考虑到爆破冲击荷载对岩体的影响, 通过改变岩层属性来达到爆破影响的等效效果,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所以可以做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魏纲,裘新谷,魏新江,丁智. 邻近建筑物的暗挖隧道施工数值模拟J. 岩土力学,2009(2). 陈星欣,白冰. 隧道下穿既有结构物引起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研究 J. 工程地质学报,2011(1).葛世平,谢东武,丁文其,杨洪杰. 考虑建筑既有变形的盾构穿越 扰动控制标准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韩煊,李宁,Jamie RStanding. 地层位移引起建筑物变形特性分析 J. 土木工程学报,2011(S1). 李奎,高波. 地铁隧道下穿小河和桥梁的施工方案研究J. 岩土力 学,2010(5). 王绍君,刘宗仁,陶夏新.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性态的数值模拟与分 析J. 土木工程学报,2007(6). 庄宁,朱苦竹,李军伟. 偏压连拱隧道施工的动态模拟及最优化分 析J. 岩土力学,2009(9). 方勇,何川. 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J. 岩 土力学,2007(7).5结论2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新建隧道与上部建筑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预测结果如下:上部建筑只有 地铁车站所受影响较大,而地下商场和车站附属设施受影响较 小。已建地铁车站在靠近附属设施一侧拐角处柱子(文中标记 为 2 号点位)沉降最大达到 2.5mm,在施工中应注意加固,可以 使用钢架支撑。分析新建隧道初期衬砌和中隔墙受力和位移, 得知平顶隧道初期衬砌和二期衬砌结构设计满足需要,施工较 安全与稳定。注意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加强对上部建筑和新建隧道 在关键部位(如:梁板柱交接点、板与板错层处、中隔墙顶和底 部等)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新建地铁隧道施工期间既有建筑的 变形情况,需要采用具备远程、实时、自动采集监测数据,及时 掌握施工进程情况。提前做好应急方案,当遇到危险情况,及时345678交 通 工 程 研 究 与 应 用!(上接第 20 页)3.6 农业景观形态方面成都地区传统农业景观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种类 多样、四季皆景以及景观空间层次和色彩的多样化等方面。乡村 中四季景观不同,旅游观光价值高。春季油菜花盛开,川西大地 披满金黄,绚烂夺目,踏青旅游应运而生;夏季田地繁茂欣欣向 荣,各类花卉观光园里百芳争艳;秋季稻田飘香,丰收的季节吸 引游人纷至沓来;冬季各类瓜果蔬菜种植园为朴质无华的冬季涂抹一片绿意。利用这些特质,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可开 拓休闲观光农业以发展乡村经济,满足人们不同时节观光旅游 的需求。3.7 传承乡土历史文脉方面成都地区乡村中的人们对于精神的享受非常重视,场镇上 随处可见茶馆、戏台这样的公共活动场所,悠闲的生活状态造就了乡村生活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以及开放性,在营造景观特色 时就要保留生活内容上的地方性,更新形式上的表达。另外,成 都地区很早就文化昌盛、人才荟萃,因此文物古迹众多,乡村里 的古庙、古祠堂等随处可见,古树名木也数量众多。景观设计时 就要最大限度的原貌修复,以保留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3.8 再现地方精神象征08 年大地震损坏了成都地区乡村中许多重要的记忆地点 与生活场景,灾害引起的环境变迁影响和割裂了人们对于地方 的情感依附,稀释了地方感。乡村景观就应留有一些最为原始的 功能和当地居民能够认同的生活场域,成为一个能够容纳居民对地方特殊感情的容器和村民情感依恋的对象。成都地区乡村 的民房就应该保持院落式设计,让每一户人家都有属于自己的 前庭后院,而几户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后用竹篱笆做部分区隔, 使院落既相对独立又穿透性高,易于建立邻里间的深厚感情,由此产生的集体记忆能够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