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二备课_第1页
必修三专题一-二备课_第2页
必修三专题一-二备课_第3页
必修三专题一-二备课_第4页
必修三专题一-二备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导学本专题共有两个板块 江山多娇 和 颂歌的变奏 组成 是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解读 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 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 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 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 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学习过程中 首先要感受和培养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 还要就祖国与个人的种种关系进行深沉的思考 其次 还要咀嚼体味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 对一些精美形象富有哲理性的词句 要了解它们的意义和效果 进而能够运用 再次要体会散文与诗歌在表情达意上不同的特点与方法 最好能尝试创作 教学中重点是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 深刻思考本专题的人文话题 专题教学目标 1 研习文本 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 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 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 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查阅资料 了解作家身世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准确理解写作意图 3 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 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读方案 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4 深入理解本专题的人文内涵 收集资料 写作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 指导意见要点阐述 1 研习文本 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 这是对本专题教学提出的要求 本专题所选文本都是名家美文 美文要美读 尤其是本专题中的更要没读 让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 走进诗情 让学生在读中结合自己对祖国的认识进行研习 结合自己的体验是教材编写的主体要求 教师没必要对文本作过细的束缚性的分析 2 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这是对本专题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 意在教会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读书不能离开作者背景 应让学生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去学习这一专题 课程标准 实施意见 应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 时代背景 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有条件的应该指导学生去查找资料 没有条件的学校 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 让他们在 知人 的前提下去 识诗 识文 3 了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这是教学要求 也是对教学提出的目标之一 诗歌和散文在文体上与区别 在表情达意的方式上也有区别 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差别 并根据其差别选择学习方式 设计朗读方案 并在反复的有重点的朗读中 领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祖国土 祖国山川颂 文本导学 本文恰似一幅散点透视的长轴山水画卷 景物阔大清新 绵邈万里 秀美多姿 感情真挚饱满 舒卷自如 动人心怀 文章中 排比 拟人 比喻等手法的渲染敷色 拟态绘形 不仅使祖国的山川美景 更加具体形象 而且作者对祖国赤热的赞颂之情 一泻无遗 我们要通过文本的阅读了解 1 作者为什么能如此绘声绘色地描绘祖国的山川 基于作者对祖国的感情 才有如此描绘 2 作者通过诗句对祖国传达了怎样一种感情 3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专题教学方式和课时安排建议 1 文学鉴赏和音乐鉴赏的结合2 比较阅读和评价评注相结合3 本专题安排9课时 第一板块3课时 第二板块3课时 写作2课时 活动1课时 教学设计 1 由专题内涵解说导入 2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文本 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诗的情感线索 3 思考讨论 本文是怎样将抽象的爱国情感寄寓在具体的描绘之中 4 补充介绍作者 了解作者对祖国的深情 明白作者诗中情感表达的基础 5 局部阅读 研读第6页前三节 作批注 鉴赏其内容和写法 小组交流 6 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赏析 品味 7 作业 如果请你来表达对祖国的爱 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呢 请写出你的构想 与原诗比较 说说你的看法 下面是为删改的原诗 阅读后思考问题 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 我想起了它的发展的历程 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 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 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 以后它又逐渐发展 一时它是澄澈的清溪萦回在牛群牧草之间 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 素气云浮的瀑布 一时它是波平如镜 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 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 奔腾在崇山峡谷之间的险滩 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 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涯的 浩浩荡荡的大江 我没有到过龙门壶口 没有看到过雁荡龙湫 却看过黄果树的瀑布和许多偏僻地方的大瀑布 远离瀑布还好几里 就先听到雷鸣 先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 走前去一看 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 在日光映射下 像是悬空的彩练 珠花进发 有如巨龙吐沫 水冲到潭里 激起了沸腾的浪花 晶莹的水泡 大大小小的水珠 随风飘荡 上下浮游 如烟如雾 如雨如尘 湿人衣袖 上有危崖如欲倾坠 下有深潭不可逼视 轰隆的巨响 震耳欲聋 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 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 奔腾冲激的力量 云蒸霞蔚的氛围 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 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 它将冲击着涯岸流向大海 静静的群山 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 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 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1 作者叙述扬子江的 发展的历程 意图是什么 扬子江发展历程与黄果树瀑布内在联系是什么 2 文中划线的 没有具体说出什么 该如何理解 如果具体说 那他的内容是什么 3 与课文比较选段作了较大幅度的删改 你同意编者的删改吗 为什么 现代作家 文艺理论家 广东梅县人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 诗集 黄花冈上 1929年接受中共派遣前往莫斯科 归国后遭国民党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 先后在延安 桂林 香港 广州 成都 昆明从事新闻 宣传 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散文集 美丽的黑海 1944年参与民盟领导工作 长诗 桂林的退 小说集 暗影 再见 建国后任北师大教授 中国文联常委 副秘书长等 沉思集 初学集 诗集 英雄颂 散文集 朝鲜 英雄的国度 黄药眠 1903 1987 长江三峡 文本导学 本文是雄浑奇崛 瑰丽奔放的长江写意画 气势磅礴 雷霆万钧 摄魂夺魄 在雄壮峭拔惊天动地的壮美中 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写景时 作者或浓彩重墨 挥洒自如 或淡笔敷设 虚空留白 或抒情漫板 神话添趣 另外 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富有哲理性的议论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都值得咀嚼体味 教学本文要指导学生 1 作者移步换景与定点定景相结合的谋篇构文的技巧 2 领会对景物的细致描绘时所采用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意义 3 分析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与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 4 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是如何统一的 教学设计 1 阅读课文 勾画出表现时间和地点的词 理清文本思路 2 研读文本 思考 讨论 精读描写三峡部分 比较作者描写三个峡口时手法的异同 3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大声朗读 体会 品味景物之美和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4 选择语段作语句和写法的分析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 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船随山势左一弯 右一转 每一曲 每一折 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 两岸山峰连绵不断 山势奇绝 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 人们给他们以很好的评价和美的命名 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 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 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 浸入江心 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 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 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峡陡江急 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旋涡 船只能缓缓行进 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 有充裕的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 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 苍鹰在高峡上盘旋 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 山影云影 日光水光 交织成一片 1 体会这段文字的景物美 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2 分析这段文字的表现手法及作者蕴涵在文字中的情感 4 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世界观 审美倾向以及时代背景 5 作业 选择 读本 1 2专题中喜欢的选文 仔细阅读 做好批注 反复朗读 刘白羽部队作家 1936年发表小说 冰天 散文 从黄昏到夜晚 1937年 我的散文变成了报告文学 这原因很简单 为在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 中国人民需要更直接命中敌人的投抢 更直接激发民族精神的战鼓 1938年到延安 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42年参加了整风运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 作为随军记者 他跟随部队 转战南北 写下一系列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 开国以后 他曾赴抗美援朝战地采访 1955年后 任部队文化领导 散文创作高潮期 肖邦故园 文本导学 本文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富有异国情调的水粉画 笔触明丽流畅 清雅迷人 情感真挚深切 很有内在的感染力量 文章中 作者一方面告诉人们 艺术家肖邦享誉世界的艺术创作 是与故园 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故园美丽的自然景物 风习民情 都是他创作中不竭的清流和源泉 一方面 又揭示了肖邦音乐的意义 它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 是世界文化不容置疑的部分 与此同时 还诠释了小屋的意义 它是波兰人民朝圣之地 是世界艺术家造访的摇篮 领会景物描写的美 分析景物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文章的后半部分要反复读 体会作者景物和音乐是如何结合起来的 接合点是什么 教学设计 1 导入 播放肖邦的马祖卡曲 谈谈的感受 2 粗读课文 梳理文脉 思考 作者记述 描摹了肖邦故居的哪些内容 肖邦故居和肖邦创作的音乐有何联系 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回答 3 研读文本 思考 讨论 艺术家的创作 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 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关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得多 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他的心目中 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故乡的象征 如何理解这些话 文章是如何阐释肖邦音乐创作与他心目中故乡祖国的关系的 作者在文中说 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 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 促膝谈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4 反复研读16页第二段至结束 四人小组分段朗读 体会文章情感 体会 分析作者是如何将景物描写和音乐结合起来的 夏天 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 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 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 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 宛如歌中的叠句 肖邦之家的夏 往往使人浮想联翩 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尤其是黄昏时分 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 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而那银灰 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 排列的整整齐齐 有条不紊 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清风徐来 树影婆娑 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 这簌簌声 这芬芳的香味 使我们心荡神驰 犹如是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 清丽的和声 1 肖邦之家夏季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与音乐是如何结合起来的 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8个字 2 在对肖邦之家夏季景色的描绘中 作者流露出对肖邦和肖邦的音乐怎样的情感 5 作业 聆听冼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 发挥想象 尝试把音乐转化为文字 颂歌的变奏这是对第一板块的拓展与深化 第一板块是对祖国的 颂 这一板块则是反思 颂歌 对祖国的歌颂变奏 情感的变奏意象的变奏四首诗的意象 祖国的 贫穷 与 悲哀 学习呈现方式 探讨研习体验感悟 美好的语言歌颂祖国 探讨研习 感受祖国的苦难 体验 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感悟 发现 文本导学 学习本文 我们须了解闻一多的生平 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 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 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这是一首短诗 总共才十二行 但是 诗人集中而凝炼地表现了他阔别重返祖国后突然变化的精神状态 并赋予它活生生的形象 这就使读者在感触到作者那仿佛快要爆炸的热情时 不免深深思索 诗人到底 发现 了什么 他为什么会有这种 发现 教学建议 1 查阅资料 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 2 阅读全诗 理解作品的内容 析出诗的意象 3 反复阅读 分析作者的情感 4 与 忆菊 比较阅读 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情感 可以给出下面一段话 让学生结合本诗理解闻一多与 发现 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 在海外受的侮辱越重 对祖国的怀念和希望也就越深切 但到希望变成事实的时候 他却坠入了一个可怕的深渊 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 破灭了 他赖以支持自己的一根伟大支柱 倾折了 他所看到的和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 他得到的不是温暖 而是一片黑暗 残破的凄凉 他痛苦 他悲伤 他忿慨 他高歌当哭 臧克家 5 训练 阅读全诗 思考 1 诗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 却在回国后迸着血泪喊出 这不是我的中华 不对 不对 这样的声音 请概括回国前后情感的转变 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 诗的结尾诗人说 呕出一颗心来 你在我心里 这是一颗怎样的心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简要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北方 文本导学 学习本文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艾青的生平 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 在这一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把握 来具体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 能够从文本中找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 并领会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教学设想 1 熟读全诗 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 情感基调 北方是悲哀的 2 听朗读录音 给诗划出音节 重轻音 并对照反复朗读 3 找出诗的主要意象 并分析诗的意象特点 灰色的意象 及意象选用的情感特征 悲哀 塞外吹来的沙漠风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寂寞的道路灰暗的天幕惶乱的雁群瘦瘠的土地 4 局部研读 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情感不错 北方是悲哀的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 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 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 村庄呀 山坡呀 河岸呀 颓垣与荒冢呀 思考 1 诗中的 沙漠风 该如何理解 2 作者爱北方悲哀的土地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文本导学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是一首中华儿女向祖国母亲倾吐爱国深情的当代诗歌 我们在学习本文的时候 须理解诗中一系列意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理解诗人从迷惘到深思到激昂的情感历程 体会诗人对祖国母亲不可遏止的爱 并以此激发出自己热爱祖国 献身祖国的感情 1 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 按P28页第3题示例要求完成 2 理解诗中叠加意象的特点及意义 破旧的老水车 疲惫的歌 熏黑的矿灯 蜗行摸索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3 找出诗中我与祖国融合的诗句 研读领悟作者的情感 我 与 祖国 的融合祖国贫穷 我 是悲哀 我 是她痛苦的希望 这种希望正如 飞天 袖间的花朵 美丽诱人却如此渺茫 我 和祖国不能分割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是你喂养了 我 4 选择其中你喜欢的诗段 在旁边写写评注 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5 交流 话题 祖国在你的心中是怎样的 祖国土 文本导学 对本文的学习 我们须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并能根据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须明确 1 对祖国拳拳的赤子之心 应该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 是中外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 2 本诗是十四行诗 形式上的独特 内容上的深刻 应引导学生注意 3 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发现文中的情感 4 理解意象选用的特点及意义 苦难和希望 套鞋上的污泥 牙齿间的沙砾 多余的 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 自己的土地 5 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理解本诗 1 祖国和 我 是什么关系 2 本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具体说明 阿赫马托娃与 祖国土 阿赫玛托娃 1889 1966 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苏联杰出的女诗人之一 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 的 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她的诗分前后两期 早期作品纯真 明朗 简洁 代表作有 黄昏 念珠 群飞的白鸟 等 后期诗境大开 风格和题材丰富多样 代表作有 安魂曲 等 颂歌的变奏 方案一 比较阅读 将闻一多的 发现 忆菊 和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 比较阅读 1课时 师生齐读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 在探讨诗歌的主旨中导入 2 将闻一多的 发现 忆菊 比较阅读 1 朗读这两首诗 思考 讨论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 分析两首诗不同的情感是借助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 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 作业 为闻一多的 发现 设计朗读方案 并在四人小组交流 将艾青的 北方 舒婷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和阿赫玛托娃的 祖国土 比较阅读 2课时 1 齐背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 导入 北方 2 快速阅读这三首诗 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 作批注 思考 这三首诗中分别出现了哪些意象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 组织朗读比赛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在四人小组朗诵 评评谁读得最好 4 作业 为舒婷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设计朗读方案 并在四人小组交流 颂歌的变奏 方案一 比较阅读 颂歌的变奏 方案二 朗诵比赛 歌唱祖国 诗歌朗诵比赛 1 赛前准备 学生课外阅读 读本 中 深情的歌唱 和 爱国的沉思 两个专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几首诗歌作批注 设计朗读方案 修改后反复朗读 班级推选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负责督促落实赛前准备及预赛 策划本次比赛整个过程 2 组内预赛 四人小组内预赛 每组最选出一名最佳朗诵者代表小组参赛 3 决赛 参赛选手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可以配乐朗诵 主持人根据参赛诗歌内容 写好串词 精心主持 安排评委打分 最后评出最佳朗诵奖若干名 中外爱国名曲赏析会 1 赛前准备 利用课外时间 各小组查阅资料 选择不同国家的爱国名曲 了解其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 鉴赏名曲 班级推选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负责督促落实赛前准备 策划本次比赛全过程 2 比赛 参赛选手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主持人根据参赛内容 写好串词 精心主持 比赛时 既要播放名曲给大家欣赏 还要介绍其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 以利于学生欣赏 主持人要安排评委打分 最后评出最佳推荐奖和最佳鉴赏奖若干名 颂歌的变奏 方案三 名曲赏析 号角 为你长鸣 专题本专题由 烈士的抉择 底层的光芒 殉道者之歌 三个板块组成 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教学时要把立足点放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上 通过品味语言 感受本专题的人文内涵 课时安排 烈士的抉择 5课时 底层的光芒 2课时 殉道者之歌 3课时学习方式 文本研习 专题教学要求 1 能通过研习 了解人与时代的关系 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不同的人格追求 2 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阐发 评价和质疑 3 通过研习了解不同文本 不同风格在表现共同主题时的不同表达方式 4 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5 有感情地诵读 学会借助工具书 读懂浅易文言文 6 学习从人物生活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 以恰当的形式真实地记写人物的方法 专题教学建议 烈士的抉择 指导预习 查阅参考资料了解背景 借助工具书尝试口译 质疑 整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和词类活用现象 积累 除 易 暴 等文言实词和 以 于 而 若 所 为 焉 等文言虚词 地层的光芒 课外自读 勾画重点语句 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人物的社会地位 挖掘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芒 殉道者之歌 收集资料 了解作者及作品人物的生活背景与人生选择的关系 紧扣诗句品读揣摩 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 指南录后序 文本导学本文为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生动写照 文章叙述和抒情相结合 前四段以叙述经历为主 间有抒情 第五段以抒情为主 又历数了种种危险的遭遇 第七段是议论忠孝的关系 语言精炼 句式多变化 用词灵活多样 感情充沛 气势磅礴 感人之深 很有表现力 阅读时应在反复读的基础上细细体会 学习目标可落实为 1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2 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 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3 积累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 4 正确翻译文句 一 预习1 借助工具书对重点词句作注释 结合文本注解能够进行口头翻译 2 能够对一些重要的虚实词的用法 意义进行归纳 并注意积累 3 提出文本翻译理解上的疑问供集体或小组讨论 4 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及作品 如国势危急时曾将全部家产充军费 兵败被俘 拒绝元世祖忽必烈高位诱降 受尽折磨英勇就义等 二 文本研习1 文天祥在什么情况下挺身出使元营的 试结合文本语句分析其蹈死不顾的爱国精神 2 至北营 先 抗辞慷慨 后 直前诟虏帅 再则 隐忍以行 试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这一部分动词运用精妙 试分析其表现出来的民族正气 3 第五段22个 死 字 10多个排比句一气如注 情感痛切 写得惊心动魄 反复朗读 感受人物百折不挠的坚毅 心裂肺般的悲痛和感天动地的爱国情怀 4 使来者读之 悲予志焉 读了本文 你理解作者的 志 了吗 联系全文谈谈 5 第七段从议论气势宏大 表现了强烈的死义精神 联系4 5两节进行分析讨论 正确认识作者的 忠 孝 观念 三 积累课外复背 过零丁洋 诵读 正气歌 五人墓碑记 文本导学本文是一篇 墓碑记 墓碑记 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记 因为它必须说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 要抒发作者在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有时还要由叙入议 谈作者的感受 因此它常常是将记叙 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而本文与一般的墓碑记又有所不同 它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因为五位义士是在反阉党中牺牲的 作者站在当时的进步社团 复社 的政治立场上 意在歌颂他们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的斗争精神的同时 又严厉地批评了阉党的罪恶行径及附逆者卑劣品质 这种对比论述的方式是贯穿全文始终的 因此 教学中应注意落实以下目标 1 了解写作背景 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及文章的主题 2 体味本文组织严谨 浑然一体的结构特色 3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 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 4 积累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 一 预习1 查阅资料 了解事件的背景 2 借助工具书对重点词句作注释 结合文本注解能够进行口头翻译 3 能够对一些重要的虚实词的用法 意义进行归纳 并注意积累 4 提出文本翻译理解上的疑问供集体或小组讨论 二 文本研习1 本文起始一改碑文介绍墓主姓氏籍贯的方法而突出 激于义 三个字 这是为什么 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为什么感叹废祠立墓之举为 亦盛矣哉 2 市民抗暴斗争经过和义士就义情景写得十分精彩 仔细研习 1 市民的义行 2 毛一鹭的丑态 3 义士就义时的细节描写 4 毛一鹭丑态反衬了从容就义者崇高的人格尊严 3 作品中还有几组对比 请找出相关文字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4 碑记褒扬为义而死的平民百姓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 文章中哪些地方具体写到了义士之举的价值和影响 你如何评价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这句话 5 文本叙事议论很有特色 有先叙后议 有叙中夹议 还有议中夹叙等 仔细揣摩体会 值得讨论的问题 1 周公被逮 为什么会 哭声震动天地 2 为什么文中庄重地一一点出五个普通人的姓名 曰颜佩韦 杨念如 马杰 沈扬 周文元 3 为什么作者要突出五义士 素不闻诗书之训 文章以五义士和那些颂诗书为进身之阶的士人作对比 目的和在 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品质 老王 文本导学 品质 是高尔斯华绥短篇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篇 作者摆脱了向来充斥英国社会那种崇尚贵族绅士的阶级偏见 热情地歌颂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贵品质 对在工商业日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英国社会里小手工业者的悲惨命运 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小说故事平淡 语言朴素 通篇无惊人之笔 然而就在平淡和朴素之中 蕴藏着强烈的感情 富有感染力 老王 是杨绛的一篇写人散文 把握文本的内容 既要注意老王的 善 又要注意老王的 苦 课文写老王 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概括起来就是善和苦 文章的精神是说 这样的好人却这样的苦 幸运者应该感到 愧怍 为什么在新社会里 老王还处在那样苦难的状态 而且每况愈下 社会应该怎样关心不幸者 作者提出了这些问题让读者思考 学习这两篇文章 可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 理清情节结构 学习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体会作者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 学习文章组织材料的办法 利用片段来刻画一个人物 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3 学习分析人物命运的根源 尤其是社会根源 4 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可安排课外自读 利用1课时与读本 在底层 中的四篇文章结合起来学习 要求学生勾画重要语句加以体会 能够思考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用1课时进行研习 1 两篇作品中人物的社会地位及特点 人物生活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 2 时代在变 而人物身上却有不变的东西 结合作品具体说说 3 我们从鞋匠和老王两人的这些不变中看到什么 4 从人与社会角度看 你如何评价这些不变 5 两篇作品的文体不同 但都注意描写人物和细节描写 请找出相关文字 体会其对塑造人物形象作用 示例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 脸庞黄皱皱的 头发和胡子是微红的鬈曲的 双颊和嘴角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 话音很单调 喉音很重 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 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 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 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 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1 作者用 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 整齐的皱纹 死板板 僵硬和迟钝 来写格拉斯有何用意 2 作者说 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格斯拉的理想是什么 3 本段的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 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 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 我定了许多靴子 这下可糟了 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 差不多多穿了两年 我也没想到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1 我 为什么要尽一切可能向格拉斯说明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 2 靴子比以前的经穿 我 为什么说 这下可糟了 这反映了 我 怎样的思想感情 只有亲眼见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 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 确实是模范品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 脸庞黄皱皱的 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蜷曲的 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 话音很单调 喉音很重 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的物品 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 这正是他面孔的特征 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 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他用自己的手艺为人们做出结实 漂亮 舒适 耐穿的鞋子 他不为赚钱马虎了事 不损人利己 偷工减料 他把恪守手艺人的品质高于一切 当 我 有一次穿着那双一家大公司买来的靴子 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时 他一眼就看出这是双劣等靴子 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然后又气愤地斥责道 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 可耻 慢性饥饿 医生这样说的 你要晓得 他是这样去做活的 他想把店铺撑下去 但是除了自己以外 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 他接了一份定货后 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 顾客可不愿等待呀 结果 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 他老坐在那里 只管做呀做呀 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 在伦敦 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 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 他从不登广告 他肯用最好的皮革 而且还要亲自做 好啦 这就是他的下场 照他的想法 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阅读 老王 中的第8 16小节 讨论 1 析出前三小节的描写方法 并分析着重用了那种描写方法 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 句中的红字很有表现力 结合语境分析它的含义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强笑说 老王 这么新鲜的大鸡蛋 都给我们吃 3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为什么 4 结合语境分析下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 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 反正意思很明白 那是他送我们的 5 从这几节文字中可以看出老王和 我 都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读下面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