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江苏2018报批稿.doc_第1页
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江苏2018报批稿.doc_第2页
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江苏2018报批稿.doc_第3页
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江苏2018报批稿.doc_第4页
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江苏2018报批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江苏2018报批稿 ICS65.020B16备案号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 XXXX2018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for evaluatingmaize varietiesresistance tomaize roughdwarf diseaseby artificialinoculation2018-发布2018-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 XXXX2018I前言本标准按GB/T1.1xx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周彤、杜琳琳、周益军、程兆榜、兰莹、孙枫。 DB32/T XXXX20181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与抗性评价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品种粗缩病(病原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virus)抗性人工接种鉴定的有关定义、技术规范及抗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玉米品种试验,品种抗病性比较试验、主导品种的抗病性监测等均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09-xx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NY/T2955-xx水稻品种试验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病株infected plants发生玉米粗缩病症状的玉米植株(病株标准见6.2)。 4接种用灰飞虱的准备4.1灰飞虱的田间采集灰飞虱若虫或成虫。 4.2饲养灰飞虱的基本条件可调控温、光的养虫室(光照每天12h,温度控制在252范围内)、玻璃杯、尼龙纱布(网眼规格1mm)、养虫架、适宜灰飞虱繁殖的水稻种子;转移灰飞虱用黑布、毛笔、吸虫管等。 4.3灰飞虱群体的饲养选取饲喂灰飞虱的水稻种子(宜选用武育粳3号)用水浸种24h后,纱布覆盖252催芽24h,选取发芽良好的种子25粒30粒均匀播于盛有自然肥力土壤的玻璃杯(内径为60mm200mm)中;大约6d7d后,待苗长至一叶一心期时,将待产的单头灰飞虱移入杯中进行饲养,约3d后待灰飞虱产卵完毕将成虫移出,7d10d后开始孵化出1龄若虫备用。 4.4饲毒方法DB32/T XXXX20182RT-PCR鉴定为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小麦、水稻或玉米病株栽种于5000mL烧杯中(RT-PCR方法按照NY/T2955-xx附录B执行),土面覆盖滤纸,将4.3繁育的适量1龄2龄灰飞虱移入其中,并用纱布封口。 饲毒2d后将虫移入预先育有武育粳3号秧苗的1000mL烧杯中饲养,循回11d13d后,每批随机取出100头以上灰飞虱,按照NY/T2955-xx附录A的要求检测灰飞虱群体带毒情况,计算灰飞虱群体带毒率,备用。 5接种5.1育苗方法参鉴品种(含试验预设对照,宜采用玉米品种郑丹958为感病对照)经浸种、催芽;选取50粒左右发芽良好的种子,均匀播于盛有自然肥力土壤的内径为120mm150mm玻璃杯中。 5.2接虫数量选取处于3龄5龄的获毒灰飞虱群体,按公式 (1)计算接种数量PVS NIVS? (1)式中:IVS单株有效接种虫量,单位为头每株(头/株);N单株接种灰飞虱数量,单位为头每株(头/株);PVS灰飞虱带毒率。 按照4.4中灰飞虱群体带毒率,计算每株接虫数量,使IVS值控制在3头/株。 5.3接种条件于玉米苗二叶一心期选择长势一致的30株苗用于接种(去除其它苗)。 接种时间为1d2d,接种温度252,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赶虫一次,使灰飞虱分布均匀。 接种后赶出灰飞虱并喷施杀虫剂,保证玉米苗上的灰飞虱全部扑杀,喷药后1d再将接种过的玉米苗移栽,1530条件下培育。 5.4重复重复三次。 6调查6.1调查时间在玉米吐丝抽穗期调查玉米病株数。 6.2调查标准玉米粗缩病发病症状植株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高度常不及健株的一半;叶片变宽变厚,叶片背面出现纵向蜡滴状白色突起;植株根系少而短;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减少。 依据症状有无按附录A记录发病株数量。 6.3发病率计算参照公式 (2)方法计算发病率。 若出现感病对照品种的发病率小于50,则应分析原因,并重新进行试验。 发病率Ri表示,数值以%计,按公式 (2)计算DB32/T XXXX20183%100?tinnRi (2)式中:Ri发病率;ni病株数;nt总株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7抗性评价7.1抗性分级标准根据发病率进行抗性评价,各级别评定标准遵照附录B(参照NY/T1209-xx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 7.2抗性评定当品种抗性在不同批次间鉴定结果表现不一致时,以发病最重的结果为准。 DB32/T XXXX20184附录A(规范性附录)玉米粗缩病品种抗性调查记载表玉米粗缩病品种抗性调查记载表见表A.1。 表A.1玉米粗缩病品种抗性调查记载表播种日期调查日期调查人记载人品种编号总株数病株数发病率感病对照DB32/T XXXX20185附录B(规范性附录)玉米粗缩病品种抗性评价分级标准玉米粗缩病品种抗性评价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