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酸碱反应:是正离子与负离子化合而形成溶剂分子的反应。2、共轭酸碱对:一个质子的得失而互相转变的每一对酸碱。3、酸碱半反应:各个共轭酸碱对的质子得失反应。4、质子的自递作用: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质子的传递作用。5、酸的离解常数:酸的平衡常数用Ka表示,又叫酸度常数。6、碱的离解常数:碱的平衡常数用Kb表示,又叫碱度常数。7、区分性溶剂:具有分区效应的溶剂。8、拉平效应:将各种不同强度的酸拉平到溶剂化质子水平的效应。9、拉平性溶剂: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10、活度(有效浓度):把溶液中这种有效的自由运动的离子浓度称为活度或有效浓度。11、软硬酸碱规则:硬酸与硬碱结合,软酸与软碱结合,常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简称硬亲硬,软亲软。12、分布分数:组分的浓度在总浓度中所占的分数。13、物料平衡方程(物料平衡):是指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种组分的总浓度等于它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之和。14、电荷平衡方程(电荷平衡):在电解质水溶液中,根据电中性原理,正离子的总电荷数等于负离子的总电荷数,即单位体积内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与负电荷的物质的量相等。15、质子平衡方程(质子平衡):酸碱平衡时,酸失去质子的物质的量与碱得到质子的物质的量相等。16、质子参考水准:质子平衡方程是表示酸碱平衡中质子转移的数量关系,要描述这种数量关系,通常选择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酸碱组分作为参考水准。17、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18、缓冲溶液:溶液具有保持PH相对稳定的性能。具有保持PH相对稳定的性能的溶液。19、标准缓冲溶液:有一些作为测量溶液PH时参照标准用的缓冲溶液。20、缓冲范围:缓冲作用的有效PH范围。21、活度积:Ksp是只随温度而变的热力学常数。22、溶度积:Ksp是微溶化合物MA的溶度积常数。23、同离子效应: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微溶化合物溶解度减小的效应。24、异离子效应(盐效应):因加入易溶的强电解质而使微溶物溶解度增大的效应。25、沉淀分离法:利用沉淀反应可以分离溶液中共存的各种离子。26、配位共价键(配位键):双方共用的电子对由一方单独提供的共价键。27、配合单元:含有配位键,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离解为简单组成的离子。28、配位化合物:带电荷的配合单元与相反电荷的离子促成的化合物。29、中心离子(中心体):配离子中带正电荷的离子。30、配位体:在配合物中同中心离子配位的分子。31、配位原子: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原子。32、单齿配位体:每个配位体只提供一对孤对电子与一个中心离子结合形成一个配位键。33、配位数:直接与中心离子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总数。34、外轨形配离子:形成配位键时,若中心原子的结构不发生变化,仅提供其外层空轨道与配位体结合,则形成的配离子称为外轨形配离子。35、内轨形配离子:若中心原子提供的轨道中有一部分是次外层的轨道,则形成的配离子称为内轨形配离子。36、螯合物:由多齿配位体和中心原子形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37、螯合效应:因成环而使配合物稳定性增高的现象。38、酸效应系数:酸度越高,Y(H)值越大,配位剂发生的副反应越严重。39、共存离子效应:共存离子引起的副反应称为共存离子效应。40、配位效应:由于其他配位剂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41、配位效应系数:配位剂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42、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反应。43、歧化反应:在同一物种中某元素的氧化数在反应后同时有增有减的一类反应。44、原电池:借助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就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45、惰性电极:只起导电的作用,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46、催化作用:由于某种物质的存在因而改变反映速度的现象。47、催化剂:能够引起反应速度的变化但不移动化学平衡的物质。48、自动催化反应:生成物本身就能起催化作用的反应。49、稳定轨道:符合量子化条件的轨道。50、激发态:轨道的不同能量状态称为能级,其中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其余的状态称为激发态。51、量子化:表征微观离子运动状态的某些物理量只能是不连续的变化。52、波粒二象性:即光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的双重性质。53、概率密度: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微体积内出现的概率。54、等价轨道(简并轨道):在无外加磁场条件下能量相等的轨道。55、轨道能量:单个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能量。56、屏蔽效应(屏蔽作用):电子对某个选定电子的排斥作用,归结为抵消了部分核电荷的效应。57、钻穿作用:在原子核附近出现概率较大的电子,可更多地避免其他电子的屏蔽,受到核的较强的吸引而更靠近核,这种外层电子渗入内层空间而接近原子核的作用叫做钻穿作用。58、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分布,要尽可能使整个原子系统能量最低。59、电子成对能:当一个轨道中已有一个电子占有时,另一个电子要继续填入而和前一个电子成对,就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其所需能量叫做电子成对能。60、惰性气体:电子层结构是比较稳定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们不会形成化合物,称为惰性气体。61、共价半径:两个相同的原子以共价单键相结合成单质分子时,两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叫做该原子的共价半径。62、金属半径: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该原子的金属半径。63、电子亲和能:当元素的气态原子处于基态时,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电子亲和能。64、键角:在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65、非极性键:在单质分子中两个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由于原子核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重合。66、极性键: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成键原子的电荷分布不对称,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电负性较小的原子带部分正电荷,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形成极性键。67、离子键:靠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68、共价键:由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69、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原子形成分子时,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在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就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稳定。70、原子轨道的杂化(杂化):某原子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由于周围原子的影响,该原子中不同类型的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能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原子轨道。71、等性杂化:只含未成对电子的轨道组成的,每个杂化轨道所含原子轨道的成分都相同。72、不等性杂化:孤对电子的存在而造成的成分不完全相同的杂化。73、能量相似原则: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有效的组合成分子轨道,而且能量愈近愈好。74、非键轨道:在形成分子后基本保持原来轨道的性质,对成键没有作用。75、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在分子与分子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比化学键弱得多的相互作用力。76、诱导偶极:偶极是在外电子场的诱导下产生的。77、取向(分子的定向极化):把极性分子放在电场中,分子的正极一端将转向负电极,其负极一端转向正极,及顺着电场的方向整齐的排列的过程。78、取向力:由于固有偶极之间的取向而引起的分子间力。79、色散力:分子之间由于瞬时偶极而产生的作用力。80、分子间力: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的总和。81、离子的极化:离子在周围异号离子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而产生诱导偶极。82、极化作用(极化力):某离子可作为电场,使异号离子极化而变形的性能。83、变形性(可极化性):在异号离子的电场作用下,某离子被极化而发生电子云变形的性能。84、附加极化作用:相互的极化作用,结果使正、负离子的极化作用都显著加强了。85、晶体的结点:晶体的粒子是有规则的排列在空间的一定的点上,这些点的结合叫做晶格。排有粒子的那些点叫做晶格的结点。86、多酸:由若干个水分子和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酸酐组成的酸。87、杂多酸:由不同的酸酐组成的多酸分子。88、同位素:某些元素的原子,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具有不同的质量,化学性质相同。89、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90、物理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91、常规分析:一般化验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92、系统误差:是由于某些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使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偏低。93、可疑值:在定量分析中,得到一组数据之后,往往有个别值与其他数据相差甚远。94、滴定:滴定分析时,一般是将滴定剂由滴定管逐滴滴到盛有被测物溶液的锥形瓶的过程。95、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96、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完全符合而产生的分析误差。97、直接滴定法:凡能满足要求的滴定反应,都可以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的滴定方式。98、置换滴定法:对于不按确定的反应式进行或因空气影响不能直接滴定的物质,可以间接滴定与该物质反应所生成的另一种物质的滴定方式。99、基准物质(基准试剂):能够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100、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又称中和法。10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式和碱式颜色的改变,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的PH范围。102、滴定突跃范围:突跃部分所在的PH范围。103、金属离子指示剂:在络合滴定中,常用指示剂确定终点,借以指示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104、封闭现象:无滴定终点颜色的突变,指示剂失去作用。105、僵化现象:有些指示剂或金属指示剂配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大小,交换进度缓慢,终点拖长的现象。106、终点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不符合而引起的误差。107、掩蔽法:在被测离子溶液中有干扰物质存在时,若加入能与干扰离子起反应的试剂以降低其浓度,因而不影响被测离子滴定的方法。108、配位掩蔽法:利用配位剂与干扰利息生成稳定的配合物,降低了干扰离子的浓度,以致不影响被测离子的滴定。109、沉淀掩蔽法:利用沉淀剂与干扰离子生成难溶性沉淀,降低干扰离子的浓度,不需分离沉淀而直接滴定被测离子。110、氧化还原掩蔽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干扰物质的价态,则不影响被测物质的滴定的消除干扰的方法。111、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利用某种物质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颜色的改变来指示终点。112、碘量法: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113、沉淀滴定法:利用沉淀反应来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114、均相成核作用:构晶离子在过饱和溶液中,通过离子的缔合作用自发地形成晶体。115、共沉淀:在进行沉淀反应时,溶液中某些本来不应沉淀的组分同时也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之中。116、陈化:沉淀析出后,让初生的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117、均匀沉淀法:利用某种反应由溶液中缓慢而均匀地产生沉淀剂来进行沉淀的方法。118、重量因素:被测物质的式量与称量形式的式量之比。119、吸收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程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120、标准曲线: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应得到一通过原点的直线。121、目视比色法:用眼镜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度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122、显色反应:在光度分析法中,使被测物质在试剂的作用下形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123、沉淀分离法:依据溶度积原理,利用沉淀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124、萃取分离法:利用与水不相混融的有机溶剂同待测试液一起振荡,使被测组分进入有机相,其他组分仍然留在水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125、亲水性: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126、疏水性:难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127、分配比:溶质在有机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加和浓度与水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加和浓度之比。128、极谱法:依据所得电流电压曲线来进行测定的方法。129、气相色谱法:用氢、氮、氦、氩等气体作流动相,以难挥发的高沸点或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色谱分析法。填空题1、常见的非水溶剂有甲醇、乙醇、冰乙醇、丙酮、苯。2、缓冲溶液分为:标准缓冲溶液和一般缓冲溶液。3、“SO”型和“SN”型螯合剂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螯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可作为掩蔽剂和显色剂。4、维生素是构成辅酶的组成部分,它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除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以外,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催化剂。6、一般可把原子半径分为: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华半径。7、离子键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8、离子的特征:离子的电荷、离子半径和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简答题1、酸碱电子理论:酸是任何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分子和离子;碱是电子对的给与体。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生成酸碱配合物。2、缓冲溶液的原则:缓冲溶液对反应没有干扰,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发生副反应,或产生其他不利的影响;缓冲溶液的有效PH范围 必须 包括所需控制的溶液的PH;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3、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之间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的主要因数:中心金属正离子和带负电的配位体之间的纯静电作用,并产生附加的晶体场稳定化能;形成共价键的成键效应。4、螯合物的类型:“OO”型螯合剂;“NN”型螯合剂;“NO”型螯合剂;含硫的螯合剂。5、酶的催化作用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是: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虽然酶在细胞中的相对含量很低,却能使一个慢速反应变为快速反应;酶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反应前后酶本身也不发生变化。6、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的催化剂又有所不同主要是:酶的催化效率极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酶很不稳定,更易失去活性。所以酶的作用一般都要求在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条件下进行,而在高温、强酸、强碱等条件下都能使酶破坏,以致完全失去活性。7、简述酸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源配置市场调控认证考核试卷
- 2025云南盈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招聘4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秋季公开招聘10人(河南有岗)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延安东辰中学招聘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与创新技术研究室研究团组负责人招聘1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张春教授团队专职研究人员招聘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公开选聘编外工作人员1名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福州市人民防空平战结合保障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加油站监理实施细则
- 知道智慧树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太原科技大学)满分测试答案
- PE管道工程质量监理细则与验收标准
- 绵竹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药物制剂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 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 公安审讯技巧讲解
- 2025昆仑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职业培训学校2025年学生满意度与教学效果评估报告
- 房地产开发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范文
- 医院制剂定价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