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及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8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及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单位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苑宏利联系人张云明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1联系电政编码253200建设地点升压站位于德州市夏津县白马湖风电场内,站址坐标:N:36.944504,E:115.850844;线路位于德州市夏津县白马湖镇、宋楼镇区域,起于220kV夏津站,止于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立项审批部门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德发改核字(2016)6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升压站围墙内占地面积6600m2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7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35%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9年03月1.1项目由来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位于山东省夏津县西南角白马湖镇,海拔高度为25m30m,风场总规划面积约64km2,总装机容量110MW,安装50台2.2MW机组,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采用一机一变的组合方式。每台风力发电机采用1kV低压电缆接至就近布置的箱式升压站低压侧,经箱变升压至35kV后,在35kV高压侧联合后形成35kV集电线路。风电机组电压690V经箱变升压至35kV后接入风电场升压站,经主变压器二次升压至110kV后接入220kV夏津站110kV侧。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一座,及110kV输电线路。2016年1月13日,夏津县环保局对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110MW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文号:夏环报告表20161号,见附件2)。配套建设的110kV升压站位于德州市夏津县白马湖风电场内,站址坐标:N:36.944504,E:115.850844,线路起于220kV夏津站,止于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站址及线路的位置见图1-1。本建设项目性质为新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181、输变电工程 其他(100千伏以下除外)”的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了维护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受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及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在对项目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检测,收集自然、社会、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该报告表。1.2工程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见表1-1。表1-1 本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项目规模110kV升压站主变压器本项目规划建设安装1台110MVA主变压器;本期建设安装1台110MVA主变压器,变压器型号为SFSZ11-110000/110。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架空进出线电压互感器安装在GIS内,避雷器放置在GIS外部。采用常规互感器。参数为:126kV,2000A,40kA(3s),100kA。断路器附弹簧操作机构。三相共箱式GIS。35kV采用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采用常规互感器。出线/站用变/主变进线/分段间隔采用真空断路器,40.5kV,1250A/1250A/2500A/2500A,31.5kA(4s),80kA,附弹簧操作机构;电容器间隔采用SF6断路器,40.5kV,1250A,31.5kA(4s),80kA,附弹簧操作机构。35kV电容器组采用户外框架式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前置,电抗器为干式、铁芯,电抗率取5%。总体布置升压站内的主要建筑物有生产生活综合楼、门房、水泵房等。总体布置为:将生产综合楼置于场地北侧,无功补偿设备置于场地南侧。主要的生活及办公用房布置在生产综合楼西侧,靠近升压站大门;GIS设备及主变布置在综合楼东侧,GIS设备及主变均户内布置,较好的满足了使用要求。在生产综合楼前设有广场,方便交通运输使用。进出线间隔升压站110kV侧拟建进线1回,出线1回,采用变压器-线路组接线,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35kV侧拟建35kV线路间隔5个,无功补偿间隔1个,PT间隔1个、接地变兼站用变间隔1个、主变低压侧间隔1个,备用间隔1个。110kV线路线路线路规模为:0.2km(电缆)+13.5km(单回架空线路),导线型号LGJ-300钢芯铝绞线;电缆采用ZC-YJLW03-Z-64/110-1630交联聚乙烯电缆。1.3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稿)(2004年8月28日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年4月24日第二次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1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2011年1月8日修正)(国务院令第239号);(1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8号,1997年3月25日);(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5月1日实施);(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年8月1日实施); (17)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起执行);(18)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3月1日实施);(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20)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5日实施);(21)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2016年9月);(2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0号,2011年6月);(23)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1号,2012年10月;(24)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48号)。2、行业标准、技术导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5)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6)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1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1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13)高压交流架空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1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15)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16)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17)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1.4 产业政策及选址选线符合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工程为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及110kV送出线路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2月16日)中的鼓励类项目“四、电力、10.电网改造与建设”,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站址靠近风电场及负荷中心,站址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符合建站要求,站内没有矿产资源及文物分布。站址周围无村庄、学校等环境保护目标,线路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站址及线路附近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机场等,无重要无线通讯设施、无重点国家水土流失监测站点,其建设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附件4、附件6、附件7)。根据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本项目升压站及线路不在德州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本项目与德州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方位关系图见图1-2。综上所述,本工程选址选线是合理的。1.5 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对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见表1-2。表1-2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类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工作等级交流110kV变电站户内式、地下式三级户外式二级输电线路1.地下电缆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三级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表1-3。表1-3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2.3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噪声级增高量较小,且影响人口较小,按二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的内容,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如下:110kV升压站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声环境为二级评价,生态环境为三级评价;110kV电缆线路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送电线路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声环境为二级评价,生态环境为三级评价。由于本项目的占地范围生态环境比较单一,在此对生态环境在三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本项目电缆线路位于变电站出线,地面扰动区域为变电站范围内,架空输变线路工程为“点(架空)线”工程,工程实际扰动区域为点状分布,运营期无废水排放,跨越沿线河流不属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且采用一档跨越,不在河流中设立塔基,本次地表水环境评价仅作简单影响分析。1.6、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等内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如下:(1)电磁环境升压站界外30m范围内区域;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的带状区域及35m范围内的敏感点;电缆为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范围内区域。(2)声环境升压站界外100m范围内区域。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m的带状区域及35m范围内的敏感点。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中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本项目为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及110kV送出线路工程,根据现场踏勘调查,110kV升压站还未建设,站址现状见图1-3,升压站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升压站评价范围内也无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的分布,升压站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新建一条输电线路,线路长度为:0.2km(电缆)+13.5km(单回架空线路),线路两侧30m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线路评价范围内也无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的分布,线路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调查,在线路路径J5-J6段,朱官屯村有住户10户距线路边导线约35m,由于本项目还未建设,因此,将这10户作为本项目线路的环境敏感目标进行评价。根据现场调查,线路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情况见表1-4,环境保护目标现状见图1-3。表1-4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工程名称环境保护目标与边导线最近距离和方位环境特征110kV送出线路朱官屯村住户1线北35m朱官屯村住户2户,砖混瓦房,一层,6人朱官屯村住户2线北35m朱官屯村住户3户,砖混瓦房,一层,9人朱官屯村住户3线北35m朱官屯村住户3户,砖混瓦房,一层,9人朱官屯村住户4线北35m朱官屯村住户2户,砖混瓦房,一层,6人1.8 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本项目规划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升压站位于德州市夏津县白马湖风电场内,站址坐标:N:36.944504,E:115.850844;站址位置见图1-1,站址现状见图1-3。送出线路位于德州市夏津县白马湖镇、宋楼镇区域,线路规模为:0.2km(电缆)+13.5km(单回架空线路),线路路径走向见图1-4。2、升压站平面布置本工程升压站内的主要建筑物有生产生活综合楼、门房、水泵房等。总体布置为:将生产综合楼置于场地北侧,无功补偿设备置于场地南侧。主要的生活及办公用房布置在生产综楼西侧,靠近升压站大门;GIS设备及主变布置在综合楼东侧,较好的满足了使用要求。在生产综合楼前设有广场,方便交通运输使用。从场区大门进入变电设备区的道路宽4.0m,均满足消防及设备运输要求。升压站的事故油池位于#1主变的东侧,事故油池容积约为36m3,集油池位于变压器下方,容积约为10m3,在发生事故时,变压器内的油经变压器底部的集油池流入事故油池内。升压站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5。3、工程建设方案本工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1)主变主变压器选择1台容量为110MVA,双绕组油浸风冷有载调压变压器,主变的基本信息见表1-5。表1-5 本项目主变基本信息表名称双绕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型号SZ11-110000/110总重量85000kg额定容量110MVA器身重量60000kg额定电压(11581.25%)/35kV油重量25000kg冷却方式自冷(ONAN)上节油箱重量8000kg接线组别Yn d11阻抗电压10.5%(2)配电装置1)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架空进出线电压互感器安装在GIS内,避雷器放置在GIS外部。采用常规互感器。参数为:126kV,2000A,40kA(3s),100kA。断路器附弹簧操作机构。三相共箱式GIS。2)35kV采用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采用常规互感器。出线/站用变/主变进线/分段间隔采用真空断路器,40.5kV,1250A/1250A/2500A/2500A,31.5kA(4s),80kA,附弹簧操作机构;电容器间隔采用SF6断路器,40.5kV,1250A,31.5kA(4s),80kA,附弹簧操作机构。35kV电容器组采用户外框架式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前置,电抗器为干式、铁芯,电抗率取5%。(3)电气接线及无功补偿1)110kV侧升压站110kV侧规划采用单母线接线,出线1回,至220kV夏津站,本期接线形式及出线回路数均按规划一次建成;110kV主变进线回路规划1回,本期1回,装设1台110MVA(110/35kV)变压器。2)35kV侧升压站35kV侧规划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分段断路器回路,每段母线考虑接3回集电线路;本期为单母线接线,接2回集电线路。按照接入系统的要求,本期风电场需装设12Mvar无功补偿装置(SVG),该装置能够实现动态的连续调节。SVG通过开关柜接于升压站35kV母线。(4)本项目升压站按照“少人值班”的原则设计,升压站内由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对全站设备的监控,不再另外设置其他常规的控制屏以及模拟屏。通讯采用光纤为主,市话为辅助的方式。(5)输电线路1)线路部分本工程起点为220kV夏津站,终点为110k风电场升压站,线路长度为:0.2km(电缆)+13.5km(单回架空线路),导线截面按载流量选择并按允许电压降校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LGJ-300,电缆采用ZC-YJLW03-Z-64/110-1630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工程自夏津220kV变电站向西电缆出线,然后左转向南架设,至变电站南侧新建电缆终端杆J1。电缆引上改为架空,由线路J1向南架设至J2,右转向西在220kV清夏、线和110kV津箭、津盟线之间并平行于这四条线路向西架设。线路向西架设至预留二期线路T接杆J3,线路继续向西至朱官屯村东侧J4处,线路左转向西南架设至朱官屯村东南侧J5处,线路沿朱官屯村南侧向西架设。线路架设至德商高速东侧J6,线路J6右转向西北方向跨越德商高速、S315省道、果树至J7处。线路继续向西北方向架设,跨越六五河至祁庄村北侧J9处。线路继续向东北方向架设,跨越35kV宋崔线,架设至乡村公路南侧J11处,右转向北接入润津夏津风电场升压站南侧110kV进线间隔。线路路径走向见图1-4。2)塔基及导线本工程导线选择LGJ-300型钢芯铝绞线,电缆采用ZC-YJLW03-Z-64/110-1630交联聚乙烯电缆,地线采用2根OPGW(24芯)复合光缆,电缆段通信采用非金属管道光缆,线路采用单回架设,架空线路全部采用角钢塔架设。(6)劳动定员本项目升压站不设置专门工作人员,利用公司的工作人员对线路及升压站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工作人员不在本项目升压站处设置工作场所,仅对升压站及线路进行巡检。1.9环保投资本工程估算投资17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35%。本工程环保投资估算见表1-6。表1-6 本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数量投资(万元)备注1集油池1座6.0进行防腐、防渗2事故油池1座15.03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1座12.0进行防腐、防渗4垃圾箱3个0.13=0.35土地恢复6.7合计40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站址为新建工程,升压站站址附近主要是农田,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也无明显的生态破坏现象;输电线路路径主要是道路、丘陵、田地,避让了村庄,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也无明显的生态破坏现象。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 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夏津县位于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地处东经1154511616、北纬36553710,夏津县东西最宽39km,南北最长32km,面积871.9km2。西临卫运河与河北省清河县相望,东南跨马颊河接聊城市高唐县,北靠武城县,东北邻平原县。夏津县交通位置优越,青银高速、308国道、315省道、254省道和德商公路穿境而过。夏津县城位于315省道和308国道的交汇点,是鲁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距省会济南100km,首都北京350km,东距京沪铁路50km,西距京九铁路30km。县内公路纵横,乡乡通公路,公路总里程列全市前列。国电电力夏津白马湖风电场工程位于山东省夏津县西南角白马湖镇,海拔高度为25m30m,风场总规划面积约64km2,总装机容量110MW,安装50台2.2MW机组。本项目站址位于风电场内,线路位于白马湖镇、宋楼镇区域内。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2、地形、地貌夏津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平坦,无显著起伏。总的趋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8000之间。最高点在城西南赵沟村,海拔34m;最低点在城东北陈屯洼,海拔23.5m,高差10.5m。境内中部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陈公堤,将全县分面堤上和堤下两部分。堤上海拔在26.532.5m,堤下海拔在23.528m之间。堤上、堤下高差为3m左右。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主流、支流流经本县,大改道有六次之多,决口达千余次,决口改道时所产生的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决口岐流堆积形成了本县微地貌地形。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沉积,形成呈南西北东向展布的高地、坡地、洼地相间的地貌景观。堤上西以陈公堤为界,东至马颊河,面积449.7km2,占总面积的51.6%;堤下东以陈公堤为界,西至卫运河,面积422.2km2,占总面积的48.4%。根据黄河改道不同沉积作用、形态特征及其产生属性,本县地貌类型可划分为七种:河滩高地、平坡地、洼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砂涝河槽地和决口扇形地。3、地质状况夏津大地构造上属华北地台,沧东大断裂,北北东向,西盘上升,东盘下降。南起郑保屯,经由武城、故城、德州市运河以西,在河北省境内沿北北东向继续延伸。夏津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以上降为主,长期接受堆积覆盖有深厚的新生界地层。地层内主要为锈黄色、黄土类土,岩性一般以粘质砂土为主。其次是砂质粘土夹粉砂、细砂透镜体。其显著特征是锈染特别发育,含分散钙、结构较上复地层密实。常见虫孔构造及植物残体。于6070m左右均有淤泥层,淤泥厚度10m多,砂层一般为粉细砂、细砂层,厚24m。根据地质结构及水文特征,本县地质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可开采的浅层水主要储存在中部,中部(3060m)为古河道砂层沉积物及古河道间带的砂粘土的互层,厚3752m,顶层为薄淤泥,底层以细颗粒土层与下部分开。对中部水文地质条件起制约作用的是三条古河道带:第一条沿马颊河古岸分布,宽35km,砂层厚924m,由南向北变薄;第二条沿陈公堤高地西南东北向分布,宽2.58km,砂层厚度520m;第三条沿卫运河石岸分布,宽511km,砂层厚西部1015m,东部510m。按照浅层地下水的埋深和砂层厚度,大体可分为4个区,水量丰富区、水量中等区、水量贫乏区和水量极贫区。水量丰富区分布在香赵庄镇东南部马颊河沿岸,面积31km2,占总面积的3.1%;水量中等区分布在马颊河至卫运河之间的大部地区,面积179.38km2,占总面积的20.5%;水量贫乏区分布在沿陈公堤上和西沙河两侧,面积563.13km2,占总面积的64.6%;水量极贫区分布在陈公堤下至西沙河以东,面积98.38km2,占面积的11.3%。4、水文(1)地表水夏津河流属流经河和季节性间歇河,属海河流域。夏津县西有卫运河,东有马颊河两条干流,六五河纵贯全境。按水的自然流势分为卫运河系和马颊河系。卫运河系包括六五河等11条骨干河道,流域面积610.3km2;马颊河系包括六马河等9条骨干河道,流域面积261.6km2。两河系内20条骨干河道、69条支渠、700多条斗农渠构成了夏津县境内的水系网络。1)卫运河发源于山西省太行山的漳河与发源于河南省辉县市苏门山百门泉的卫河在馆陶徐万仓汇流,由此至四女寺长157km的一段河流称为卫运河。夏津县境内的卫运河,从师堤西入境,经白庄、三店、邢庄、南口、北口、西李庄、珠泉屯、渡口驿,在管辛庄北出境,全长21.221km。该河系主要支流为六五河,其他河道有七一河、青年河、西沙河、郑渡干沟、白马湖改碱沟、城滦干沟、城北改碱沟、横河、梁吴干沟、六青河10条均汇流于六五河出境,流域面积610.3km2。2)马颊河马颊河是流经夏津东部的边界河。它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南关金堤河,流经3省17县(市),即:河南、河北、山东3 省,濮阳、清丰、南乐、大名、莘县、冠县、聊城、茌平、临清、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临邑、乐陵、庆云、无棣17 县(市),在沙头堡东北入渤海。马颊河全长437km,流域面积8963km2。该河自周哈庄入县境,经马桥、五龙堂、纸房头、左庄、韩庄、陶桥、卞官桥、王世寨、张集、牟庄、沟王庄、东于、古城,至津期店北出境,全长25.3km。河系内支流包括六马河、夏高公路沟、城东干沟、东李公路沟、张法寺沟、雷苏干沟、冯梁干沟、朱庄沟、常李干沟共9条,流域面积261.6km2,县境内总长33.36km。3)六五河六五河是为运河系的一条支流,因形成于1965年,故名“六五新河”,简称“六五河”。该河起自卫运河土龙闸,至范窑西北出夏津境进入武城,县境内全长48.5km,流域面积644km2,沿途接纳七一河、青年河等。六五河为排灌两用河道,平时排水,当四女寺减河分洪,影响六五河排水时,可从堤上旧城河向马颊河调水,干旱季节向旧城河、六六河、利民河送水。设计排涝流量47.8m3/s,防洪流量108m3/s,河底宽11.5m,设计水深3.5m,上口河宽50m,流速0.5m/s。六五河是规划中南水北调的输水干线,根据规划六五河为二级饮用水区,不允许任何污水直接排入,2010年水体达到地表水类标准。4)青年河青年河贯穿夏津县南北,于1959年冬至1960年春开挖而成,南起范楼,北至武城果里村,是六五河的一条支流,夏津段全长26.6km,流域面积195.07km2,河道上游窄下游宽,排涝流量24.4m3/s,河底宽6m,上口宽30m,设计水深3m,流速0.45m/s。青年河原为农灌和排涝河流,但由于近年来持续偏旱和工农业用水量增长较快,长期处于干涸状态,该河共有十一条支流,其中二支渠、三支渠贯穿夏津经济开发区。南水北调东线规划实施后,青年河将作为夏津开发区的主要纳污河流。(2)地下水夏津县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g/L的淡水区面积为712.1km2,占总面积的81.7%;矿化度25g/L的咸水区面积为155.27km2,占总面积的17.8%;矿化度大于5g/L的咸水区面积4.5km2,占总面积的0.5%。深层淡水储量欠丰,顶界面埋深在50300m之间,矿化度12g/L,适宜农田灌溉,但含氟量普遍大于2mg/L,有的地区深井水含氟化物达4.5mg/L,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的3.5倍。5、气象气候夏津县属暖湿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雪少干冷。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在1 月份,最高在7月份。各月平均气温中,1月份气温最低为-1.4,7月份气温最高为26.7。(1)降水、气压和风夏津县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境内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1964年977.2mm,干旱年1972年313.4mm,丰水年的降水量是干旱年的3倍多,相对变化率25%,常出现旱年和涝年。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平均为370.8mm,占全年的66%。冬季雨水最少,平均为13.4mm,占全年的2%。秋季多于春季,秋季江水103.6mm,占全年的19%,春季降水71.6mm,占全年的13%。夏季高温多雨,春秋温度较低,降水亦少。除静风天气外,夏津县盛行风向较为集中,全年主导风向为南风(S),次主导风向为东北风(NE)为主;年平均风速为3.7m/s,春季大于夏秋冬三季,以4月份风速最大为4.8m/s,29月份风速最小为0.52.7m/s。夏津县年平均气压为101.3kPa,一月份气压最高,为102.3kPa,七月份最低,为99.9kPa。(2)日照与辐射多年平均每天日照7.2小时,年日照时数为2265.1小时,年均日照率为5659%;夏至日照时间最长为14.72h,冬至日照时间最短为9.6h。6、生态调查夏津县植被以栽培植物为主,粮食植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地瓜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等。其次有林木及果树。全县林果占地面积82182 亩,占总面积6.3%。本县主要树种有榆、槐、柳、杨、桐、臭椿等,经济林木有桑、枣、桃、梨、苹果、杏、山楂、香椿、花椒等。落叶灌木有白腊、紫穗槐、红荆。草类植被有:曲曲菜、茅草、苋菜、马绊草、马尾草、灰白菜、刺儿菜、节节草、三菱草、苜蓿、芦草、羊灰菜等。药用草本植被有:苍子、蒺藜、蒲公英、车前子、艾篙等,碱地植被有红荆、枸杞、碱篙、碱蓬等。2.2 社会环境简况夏津县因春秋时期“华夏会盟之要津”而得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盛产棉花,素有“银夏津”之美誉,被评为国家级优质棉标准化生产基地。林果业发达,拥有长江以北最大的黄河故道生态森林公园,素有“百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形成了棉纺织、面粉加工、植物油加工、造纸、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之一,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现辖10镇2乡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10个社区,总面积882km2,耕地90万亩,人口52万。全县形成了棉纺织、食品加工、植物油加工、造纸、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先后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植物油示范县、棉纺织名城、面粉大县、中国工艺品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椹果之乡等荣誉称号。夏津县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全县有中学22所,小学99所,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5000人,城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县内有科研机构12处,其中民办11处,科技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1项,达省内先进水平2项,获省奖3项,获市奖2项,获县奖18项。“十五”末全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全县村村建有卫生室,甲室率达到70%以上,中医院建院并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2.74人,床位1.91张。夏津县历史悠久,拥有多处文物古迹。经调查,境内主要有窦建德兵站遗址、窦建德屯粮仓廒遗址、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大云寺遗址等古迹。经调查,项目周围没有受保护的文物古迹和重要的人文景观分布。3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监测为了解本工程现状,委托济南千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25日对站址及线路附近的噪声、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现状进行了监测。3.1 监测仪器主要监测仪器及相关性能指标见表3-1。表3-1 监测仪器相关指标项目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仪器名称电磁辐射分析仪生产厂家NARDA检定证书编号XDdj2016-4334型号NBM550/EHP-50D最大过载电场200kV/m;磁场 20 mT测试精度电场1 mV/m; 磁场0.3nT测量范围电场测量范围:5mV/m100kV/m;500 mV/m100 kV/m磁场测量范围0.3nT100T;30 nT10 mT校准日期2017年10月18日项目声环境仪器名称多功能声级计/声校准器型号AWA5636/ AWA6221B检定证书编号F11-20172798/F11-20172797测量范围30130dB(A)生产厂家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标称灵敏度约30mV/Pa频率范围20Hz-12.5kHz传声器AWA14421型预极化测试电容传声器检定有效期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8月14日 项目气压仪器名称空盒气压表型号DYM3型检定证书编号T34-20171216测量范围8001060hpa检定有效期2017年8月23日至2018年8月22日项目风速、风向仪器名称三杯风向风速表型号AM-4836C检定证书编号T33-20170906测量范围风速0.4-45.0m/s, 风向0-360检定日期2017年8月19日分辨率风速0.1m/s 风向22.53.2 监测方法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噪声的监测方法依据见表3-2。表3-2 监测方法依据项目监测方法依据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等效连续A声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3监测布点本工程监测布点及监测项目详见表3-3,监测布点示意见图1-3。表3-3 本工程监测布点一览表检测项目名称监测点位布置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110kV升压站拟建位置设一个监测点位。沿输电线路走向,在拟建线路路径走向地面投影点空旷位置设置两个监测点位;拟建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目标处分别设置一个监测点位声环境110kV升压站拟建位置设一个监测点位;沿输电线路走向,在拟建线路路径走向地面投影点空旷位置设置两个监测点位;拟建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目标处分别设置一个监测点位3.4检测时间及气象条件检测时间:2018年2月25日。环境状况:工频电磁场检测条件:室外温度:2.04.0;天气:晴;相对湿度:35-36%。环境噪声检测条件:昼间:室外温度:2.04.0;室外风向:S;风速:2m/s;室外气压:101.6kPa;天气:晴;相对湿度:35-36%。夜间:室外温度:-2.0 -1.0;室外风向:N;风速:2m/s;室外气压:101.7kPa;天气:晴;相对湿度:37-38%。3.5检测结果本工程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见表3-4,声环境监测结果见表3-5。表3-4 本工程周围及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强度(V/m)磁感应强度(T)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1拟建升压站(N:365641.28,E:1155123.46)0.6480.0280.01080.0002拟建架空线路空旷处1(N:365635.60,E:1155121.84)0.5940.0050.00980.0003拟建架空线路空旷处2(N:365547.00,E:1155220.39)0.6970.0050.00930.0004拟建线路敏感目标1(朱官屯村民房2户)(N:365449.74,E:1155540.83)1.4210.1380.01930.0005拟建线路敏感目标2(朱官屯村民房3户)(N:365451.92,E:1155545.17)2.2890.1410.02360.0006拟建线路敏感目标3(朱官屯村民房3户)(N:365451.83,E:1155548.75)2.4560.1030.03430.0017拟建线路敏感目标4(朱官屯村民房2户)(N:365451.73,E:1155550.78)5.1990.0930.05930.000表3-5 本工程及周围敏感点噪声环境现状值序号测点位置昼间噪声(dB(A)夜间噪声(dB(A)1拟建升压站(N:365641.28,E:1155123.46)44.842.72拟建架空线路空旷处1(N:365635.60,E:1155121.84)44.440.83拟建架空线路空旷处2(N:365547.00,E:1155220.39)36.034.24拟建线路敏感目标1(朱官屯村民房2户)(N:365449.74,E:1155540.83)35.633.75拟建线路敏感目标2(朱官屯村民房3户)(N:365451.92,E:1155545.17)36.133.56拟建线路敏感目标3(朱官屯村民房3户)(N:365451.83,E:1155548.75)35.934.07拟建线路敏感目标4(朱官屯村民房2户)(N:365451.73,E:1155550.78)36.233.7由表3-4可知,本工程站址、线路及线路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为5.199V/m,磁感应强度最大为0.0593T,分别小于4000V/m、100T的标准限值,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由表3-5可知,本工程站址、线路及线路敏感目标处的昼间噪声最大为44.8dB(A)、夜间噪声最大为42.7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3.6 生态环境调查根据现场对本工程站址及输电线路的调查,本项目生态环境比较单一,升压站站址附近主要是农田,无明显的生态破坏现象;输电线路路径主要是道路、丘陵、田地,避让了村庄,无明显的生态破坏现象。4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0.05kHz频率下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100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噪声区域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规定:昼间70dB(A);夜间55dB(A)。地表水环境沿线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废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表4-1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mg/L)项目pH色/度BOD5氨氮溶解性总固体城市绿化6.0-9.03020201000NTU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氧总大肠杆菌(个/L)101.01.03总量控制指标无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及产污过程简述(图示)升压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一种电力装置,是联系发电厂和电能用户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力网联系起来。本项目风电场经箱变式升压至35kV后,通过集成线路接入风电场升压站35kV配电装置;220kV夏津变电站至风电场升压站110kV出线一回。施工废水、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生态升压站及输电线路的主要污染工序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阶段:施工期输电线路夏津站本项目110kV升压站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噪声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噪声、废水、固体废物运营期期图5-1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5.2 主要污染工序根据项目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环境特征,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相关要求,确定该项目对环境影响如下:5.2.1 施工期污染工序(1)施工噪声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主要噪声源有推土机、挖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电锯及汽车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酒(酊)剂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耐火制品加工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循环包装成本结构分析报告
- 海藻饲料肥料制作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炼焦煤制备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三章 问题研究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铝箔腐蚀氧化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材料在基因测序中的应用
- 高中政治必修三2.1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 第1单元 3 安塞腰鼓 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 剑桥Think第一级Unit+1+Welcome课件
- 横河CS3000工程师培训资料
- LY/T 3355-2023油茶
- 消防初级考试题库
- 张掖固化抛光地坪施工方案
-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14243》自考复习重点题库(300题)
- GB/T 42834-2023油气管道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运行维护要求
- 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 GB/T 37573-2019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年度评价技术规范
- GB/T 33467-2016全自动吹瓶灌装旋盖一体机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