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劳教所建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在庆祝劳教所建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在庆祝劳教所建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在庆祝劳教所建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在庆祝劳教所建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庆祝劳教所建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来宾、同志们:“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飘逸着新千年的芬香。”当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年轻而焕发生机的福建省*劳教所也以矫健的步伐,迈进了21世纪,迎来了建所二十周年的喜庆日子。此时此刻,我和我的同事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二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不折不挠、矢志创业的*劳教所来说,留下的却是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谱写的更是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这二十年,是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二十年;是改革发展、夯实基础的二十年;是春华秋实、开拓创新的二十年。借此机会,我代表全体民警,向二十年来关心和支持劳教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敬意!向曾经参加劳教所建设和发展的老同志、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敬意!向莅临今天庆祝大会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二十年来,我所恪守国家赋予的行政处罚执行职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和“三像”指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勇创新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干警的共同努力下,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管理教育取得新发展,劳教经济得到新增强,场所面貌焕然一新。继1997年首次实现“四无”安全所后,20XX年、20XX年又连续两年实现四无安全所。先后被市、区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绿化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二十年来,我所还成功地教育改造了5899多名劳教人员,改好率达81%,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民警队伍发展、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1980年底,*劳教所开始筹备,从创建初期的7、8名干警艰苦创办起步,发展到“严打”前的16名干警,1983年“严打”期间又接收了36名地方和军队转业干部,干警队伍得到不断充实,队伍建设逐步走上了轨道。八十年代末期,又增添了内看守编制并开始陆续接收警官学校毕业生,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使得加入警察队伍的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我所设有8个职能科室、5个中队,在编干警、职工91名。干警队伍中,有45%的干警达中专学历,有%的干警达大专、本科学历。1994年6月,我所成立了*劳教所党委会,现设有5个党支部,党员干警54人,占干警总数的%。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干警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战斗力得到不断增强。先后完成了83年“严打”、89年学潮、97年、99年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等重要时期的场所安全保卫任务。有3人次被司法部和部劳教局授予“先进工作者”和“先进教师”,有7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有428人次分别受到省厅、局表彰。实践证明,这是一支具有艰苦奋斗光荣革命传统,献身事业高尚精神的队伍;是一支执法严明、保障有力的队伍;是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合格,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我所始终围绕“抓安全、创四无、严管理、促规范、保稳定、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四防”为突破口,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深化、细化教育改造,完善生活卫生管理,促进了管教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管理上,坚持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的管理原则,以确保场所安全稳定为主线,建立了大包干、大排查责任制和部门工作责任制,使安全首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推进依法治所,实行所务公开,大力推行按纲建队,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打击所王所霸,整饬场所秩序,净化改造环境。完善突发性预案,增强防控能力,提高处置水平,做到防范和打击两手抓。同时充分调动、发挥劳教人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作用,在劳教人员中建立“民管会”,开展“百安”活动和创建安全中队、文明宿舍等活动,促进了依法、严格、文明管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上,为探索劳教工作特色,1990年创办了*育新学校,学校立足实际,注重把握好对劳教人员教育的“三个阶段和五种形式”,规范“三课”教育模式,开展电化教学,教学实现了课堂化、正规化、系统化、程序化。1989年以来,还率先在全省劳教系统采取与社会力量联合办班的模式,先后在所内开办家电维修、摩托车修理、电脑等11期专业技术培训班,累计有425人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20XX年被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评为省级优秀劳动教养学校。我所还不断赋予教育改造工作以新的内涵,坚持“三个延伸”,开展了与劳教亲属签订帮教协议和“一封信”活动,并与各县、市人大、政协、政法委及关工委等建立了帮教协作关系,共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形成了改造合力,开辟了社会帮教的新途径。同时,我所在基层干警中广泛开展“四知道”基础业务考试、评选个别谈话教育能手,进行教学观摩评比、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积极探索劳教教育改革的新方法。此外,还大力开展所区文化建设,着力提高所区环境的人文含量,创办南寻报,设立了阅览室,建成藏书达2750余册的图书室,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改造环境。在生活卫生上,注重和加强对劳教人员生活卫生管理,强化劳教人员宿舍整洁卫生和环境绿化美化,不断改进劳教人员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自养业,不断改善劳教人员生活。在保证劳教人员实物量标准的基础上,每年从生产收入中提取13%补贴劳教人员伙食,使劳教人员伙食逐年有所提高。同时建立了劳教人员生活物资招标采购、伙委会、生日餐、病号饭、接济特困人员、亲情电话、家属同居等制度,完善医疗设施,保证劳教人员有病得到及时诊治,维护了劳教人员的合法利益。劳教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建所以来,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我所劳教生产一直是以农业、手工劳务加工为主,生产单一,结构不合理,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效益很差,无法进行资金积累,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近年来,我所开拓思路,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围绕经济结构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教生产建设。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场所人员充足、场地闲置,利于发展劳务加工项目的优势,在稳固现有缝制皮鞋、拖鞋带修边、串竹凉席等项目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防盗门生产、竹木制品加工等,为场所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外引内联,走自主性经营发展的新路子。鉴于手工型来料加工、所外劳务,生产不稳定,安全防逃工作严峻的状况,经过认真的思索、科学的论证,1995年8月,我所引进了泡花碱生产项目,在所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取得收益的好成绩。1996年底,又引进了蜂鸣器生产,成立了星光铝材装璜电声分厂,1997年,蜂鸣器生产总收入万元,实现利润万元,使我所劳教生产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为抢滩市场,我所还加大了对生产经营的投入,今年初,泡花碱厂进行了扩大生产,目前,泡花碱年生产能力已由过去的1300吨上升到3500吨,形成了规模经济效益,稳固了市场份额。三是用制度管人,用机制激励人。积极推行生产目标责任制,形成了所、生产科、中队三级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体系,保证了经济运行质量。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从人员、资金、政策上对各中队大力扶持,并在利益分配上实行倾斜政策,充分调动了他们抓好生产的积极性。四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起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专项考核制,强化了安全保障,有效地杜绝了生产事故的发生。1999年,在全省劳教系统安全生产考核评比中我所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场所建设不断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来,通过上级支持和自我积累,我所在硬件建设上得到不断加强。场所占地面积从建所初期的56亩扩大到93亩,建筑面积也由建所初的4359多平方米增加到1450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累计达1002万元,是建所初期倍。1996年,投资360万元资金,新建了劳教宿舍大楼一幢,计平方米,改扩建生产车间2770平方米,新铺了从所大门至工业路口的水泥路,购置了警务用车2辆,安装了设计容量为80门的所内电话交换机,新增了场所四周报警系统和劳教大院电视监控系统,为机关有关科室配置了电脑,有效地改善了监管条件和办公条件。同时,场所实现了三区分开,布局日趋合理,绿地面积比例达33%,场所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着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推进,我所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并于1995年和20XX年两次修改、完善创建发展规划,确立了“软件要硬、硬件要强、软件先行、硬件跟上”的创建发展原则,加快了劳教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步伐,开创了我所劳教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回顾二十年来创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它不仅与省厅、局的正确领导、市委、市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而且它洒满了我所两代干警的辛勤汗水。两代干警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换来了今天*劳教所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同志,他们从事政法事业几十年,为党的事业“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这种为了党为了人民的事业几代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发扬的。也正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