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鸟类的迁徙行为摘要:又是一年的冬季,鸟类又开始了它们的迁徙活动。迁徙是鸟类生命周期中风险最高的行为,受到体能、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人类的活动常常有意无意地破坏鸟类迁徙的补给站点,而给他们的迁徙制造更大的困难,有时甚至对某些物种的存续产生严重影响。因而我们应当了解鸟类的迁徙行为,不去干扰。正文:鸟类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在动物界中,类似的活动非常常见,在昆虫则称为“迁飞”,在鱼类则称为“洄游”在哺乳动物则称为“迁移”。一、根据鸟类迁徙的行为,可以将鸟类分成不同的居留类型 留鸟:留鸟是那些没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常年居住在出生地,大部分留鸟甚至终身不离开自己的巢区,有些留鸟则会进行不定向和短距离的迁移,这种迁移在有的情况下是有规律的,比如乌鸦会在冬季向城市中心区域聚集,而在夏季则会分散到郊区或者山区,这种规律性的短距离不定向迁移被叫做“漂泊”;还有一些物种如雪鸡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在高海拔和低海拔之间进行迁移,这种迁移叫做“垂直迁徙”,虽然名为迁徙,但仍然是留鸟的一种行为;有些物种的短距离迁移则是完全没有规律的,仅仅是随着食物状况的改变而游荡,这种鸟类实际上是留鸟与候鸟之间的过渡类型。 候鸟:候鸟是那些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它们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在不同的地域,根据候鸟出现的时间,可以将候鸟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如果鸟类,在它避寒地则视为冬候鸟,在它的繁殖地(或避暑地)则为夏候鸟,在它往返于避寒地和繁殖地途中所经过的区域则为旅鸟。在一定广域范围,或是夏居山林,冬居平原处的则视为漂鸟。 迷鸟:迷鸟是那些由于天气恶劣或者其他自然原因,偏离自身迁徙路线,出现在本不应该出现的区域的鸟类,例如曾经在中国湖南省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大红鹳就是迷鸟。 候鸟和留鸟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同一鸟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居留类型,决定一个鸟种在一地的居留类型的因素有当地气候、食物状况、生境等。例如繁殖于日本北海道的丹顶鹤原为夏候鸟,由于当地人士持续在冬季定期投喂给予其稳定的食物来源,部分丹顶鹤已经放弃迁徙的本能,成为当地的留鸟;又如雀形目鸟类黑卷尾,在中国南部的海南岛、云南等地为留鸟,而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则为夏候鸟,而在欧洲则为漂鸟。二、鸟类迁徙的起源鸟类和其他生物迁徙行为的起源至今没有定论,较多学者认为,地球上交替出现的冰川期与鸟类迁徙行为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冰川活动期生活在纬度较高区域的鸟类被冰川逼迫南移,冰川北退后出于本能鸟类又迁回高纬度的繁殖地,从而形成迁徙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迁徙行为源自自然选择的压力,由于迁徙行为是鸟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艰苦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因而有着迁徙行为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都经历了严苛的自然选择,有着这一行为的鸟类种群会在生存竞争中占据有理地位,正式这种原则压力造就了鸟类迁徙的行为。 三、鸟类迁徙的节律性 (一) 鸟类迁徙的生理节律 鸟类迁徙是一个漫长而有危险的旅程,长期自然历史的变迁形成了迁徙鸟每年呈现周期性的生理变化,神经调节和能量的存储均具节律性变动。 1、 鸟类迁徙前的能量存储变动节律 鸟类迁徙期间的能量消耗完全依赖于体内以脂肪形式储存的能量,所以, 鸟类在迁徙之前要积聚脂肪,以保证迁徙时的能量消耗。飞越沙漠和海洋的迁徙鸟类,由于途中无法获取食物,必须不停歇的一次完成整个迁徙,故而需要存储的脂肪更多。而其它大多数迁徙鸟类则可以中途降落到适宜的地点取食,并以很快的速度重新积聚已经耗损掉的脂肪,以便继续他们的旅程。 2、 鸟类迁徙前的神经内分泌变动节律 鸟类迁徙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是受神经内分泌系统控制的。随着日照的延长,通过松果腺的作用,由脑下垂体分泌两种激素,即皮质酮和催乳素。这两种激素的综合作用,使鸟类完成了一系列的生理准备,包括生殖腺发育、脂肪积累以及定向能力的增强等。 (二) 鸟类迁徙的时间规律 1、 鸟类迁徙的年节律 鸟类迁徙通常是一年两次,即春季由越冬地迁往营巢地,秋季由营巢地迁往越冬地。其迁徙日期因种而异,同时也受环境因子(营养等)的制约。迁到营巢地的日期与良好的生态条件来临的日期有关,每种鸟迁来和迁去的日期也有一定出入,一般来说,春季迁来营巢地较早的鸟,迁离的时间较早,迁来晚的鸟,迁离的时间也较晚。2、 鸟类迁徙的日节律 在鸟类迁徙的过程中,不同种鸟类不仅在年节律上有变化,在一日之间也有变化。一般有昼间迁徙和夜间迁徙以及昼夜迁徙等不同类型。各类型迁徙都有起始时间、高潮时间、结束时间的变化规律。食虫鸟类迁徙的时间大多是在夜晚,而大多数猛禽则是在白天进行迁徙。(三) 鸟类迁徙的性别、年龄节律 鸟类不仅不同种间有不同的迁徙节律,即使在同一种不同年龄或性别的鸟中相互也有不同。鸟类迁徙时,并非同一种鸟同时飞回或飞离出生地。首先是“先头部队”先飞,经过一段时间后,主群(基本群)开始迁飞,最后为迟到者(或掉队者)。这三群鸟的数量分配,随着种类和年份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年份大部分鸟都紧跟着“先头部队”到来,有的则在其后很长时间到达。 (四) 鸟类迁徙节律与迁徙距离和气候的关系 由于鸟类体形大小、食物特点和迁徙距离有所不同,各种鸟类迁徙的次序是不同的。观察表明,在春季北迁中各种鸟迁徙的顺序不明显,而在秋季南迁中,一般小型鸟先行南迁,大型鸟最后迁往南方。迁徙旅途较远的鸟,春季开始迁飞的时间早,而秋季返回的时间却较晚。鸟类何时开始迁徙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其内部的生理准备和外部环境条件(如日照长度、温度、降雨等)的影响。一般来说,天气因素作用较强。 四、鸟类迁徙的途径鸟类迁徙的途径是鸟类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经过的区域,决定鸟类迁徙途径的因素包括地表的地形、植被类型、天气、鸟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等。传统认为,迁徙途径一定是南北走向的,但是环志研究显示,一些大型鸟类的迁徙途径是东西走向的。 按照鸟类迁徙途径覆盖的面积可以将鸟类的迁徙途径分为宽面迁徙和窄面迁徙两类。所谓宽面迁徙是那些本身分布范围很广泛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朝着基本一致的方向向目的地迁徙,不同个体之间迁徙的途径相距很远,整个迁徙途径覆盖的面积很大;窄面迁徙是指那些栖息于广阔范围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沿着基本相同的路线迁徙,整个迁徙途径所覆盖的面积很小。窄面迁徙的鸟类大多对生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濒海涉禽只能沿着海岸线的走向迁徙,以便获得途中的补给站点。宽面迁徙的鸟类,由于地表特征的变化会在某些地点转变为窄面迁徙,这样的地点常被称作鸟道。鸟道在鸟类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中国河北的北戴河,处于燕山山脉与渤海湾的交汇点,海与山脉将鸟类的迁徙途径在这一区域急剧收缩,使得北戴河成为东亚非常重要的一条鸟道。迁徙的结群迁徙中的鸟一般会结成群体,在迁飞时有固定的队形。一般有人字形(西文称为“V”字形队)、一字形和封闭群。一字形队又分为纵一字和横一字形两类。这种方式的结群中鸟类之间是有相互关系的,有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迁飞中,保持一定的队形可以有效的利用气流,减少迁徙中的体力消耗。一般雁形目的鸟、鹭、鹳、鹤等体形较大的鸟通常采用人字或者一字的队形;雀形目等体形较小的的鸟在迁徙中常采用封闭群,封闭群的个体数量大小不一,多者如虎皮鹦鹉、灭绝前的旅鸽等,结群达上万只,迁徙时扑天盖地,经日不绝。 猛禽在白天迁飞,通常不结群迁徙,也会相对比较集中,但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某些种的猛禽还会组成数量不等的混合群体进行迁徙。 五、鸟类迁徙的时间不同的鸟类迁徙的时间也各自不同,大型鸟类以及猛禽由于体形较大或由于性情凶猛天敌很少,因而常常在白昼迁徙,夜间休息,以便利用白天由于日照引起的上升气流节省体力;但是更多的候鸟,包括体形较小的食谷鸟类、涉禽、雁鸭类等,则多选择夜间迁徙,白昼蛰伏、觅食的方式,选择夜间迁徙的鸟类会在凌晨异常活跃,在一些鸟道,迁徙季节时候凌晨鸟类的喧闹声甚至能够吵醒熟睡的人。研究显示,白昼迁徙的鸟类多利用太阳或者地面景观导航定位,夜间迁徙的鸟类则利用月光和星座导航。部分鸟类在穿越沙漠和大洋时由于没有落脚点会采取昼夜兼程的迁徙方式。 六、鸟类迁徙的原因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现在一般认为,鸟类的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的变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热带的旱季,经常会出现食物的短缺,因而迫使鸟类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他食物丰盛的地区。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的力量所固定下来,成为鸟类的一种本能。迁徙给鸟类带来许多好处,主要表现在:使鸟类始终生活在最适的气候里,并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它们强烈的代谢;迁徙还能为养育后代创造最合适的条件,因为养育后代需要大量的食物;在北方能最大量地孵卵,季节昼长,有丰富的昆虫,亲鸟能有机会充分收集食物;在北方敌害较少,而且这一年一度的脆弱幼乌的出现不会促使敌害种群形成;迁徙能使活动空间大为扩展,有利于繁殖和争夺占区的行为;有利于自动平衡,能使鸟关避免气候悬殊;迁徙提供了鸟类种群向新的分布区扩散以及不同个体间接触和交配的机会,因而在进化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鸟类的迁徙行为也是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环境不断变化,自然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即使到了今天,迁徙的行为仍在这些鸟类中形成和消失。例如野生的金丝雀从前是地中海地区的一种留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布区已扩展到欧洲大陆波罗的海地区,现在在地中海地区这种鸟仍为留鸟,但在新的分布区内变成了一种候鸟。七、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即有外在的气候、日照时间、温度、食物等,也有鸟类内在的生理因素。 (一) 气候和温度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候鸟较少而留鸟较多,而在中高纬度地区候鸟较多而留鸟较少。其主要原因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较小,每年间各项气候指数相对稳定;而中高纬度地区季节鲜明气候变化较大。温度不仅仅影响了鸟类本身的感受同时也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当高纬度地区温度降低时,鸟类便会随之迁徙,而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中高纬度地区也会有一些区域会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生活在这里的候鸟就有可能转变为留鸟。 (二) 日照的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候鸟,每年开始迁徙时间非常稳定,据室内实验的验证,这与日照时间有关,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以上或以下之后,会触发鸟类体内的某种反应机制,诱发其迁徙行为。 (三) 食物的影响食物状况是影响鸟类迁徙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由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本身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不敏感,因而温度因素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食物来实现的,温度降低不仅食物本身的活动停止,而且鸟类的觅食活动也受到很大限制,正是这一因素迫使鸟类开始迁徙。 (四) 鸟类的生理根据对笼养鸟类的观察,每到繁殖季节鸟类会出现所谓“迁徙不安”的行为,部分物种会终日朝向迁徙方向站立;或不断试图起飞,一些夜间迁徙的物种会颠倒昼夜节律,在夜间显示出异常的活跃,由于在笼养条件下,气候、温度、光照、食物的条件终年不变,因而笼养鸟在迁徙季节的“迁徙不安”行为说明至少对部分物种而言,迁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受到其内在生理因素的调节。 (五) 人类的影响鸟类在迁徙活动中其实是十分脆弱,容易受到伤害的。许多人类的设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 由于许多鸟类是在夜间迁徙,有时会把灯光当成黎明的光线,这种趋光性造成许多鸟在夜间撞上量着灯光的建筑物或车辆。车辆也威胁着迁徙中的鸟。在中国额尔古纳地区通向海拉尔的公路上,春秋时节车辆在草原中的公路上撞上迁飞的候鸟是很常见的。有些公路的修建阻断了鸟类迁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三基《妇产科》考前点题卷二
- 2025年国家电网县域供电所台区经理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面试( 防化)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厨师用工合同格式
- 2025年法宣在线宪法学习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合同管理与变更控制策略
- 2025年高温危害试题及答案
- 地球运动说课课件
- 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与维护清单
- 拆除重建工程施工方案
- 油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 Codesys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甲方业主项目管理手册
- 句法 课件-初升高衔接英语课程
- 安装聚氨酯冷库板施工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黄帝内针临床运用》
-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 《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建筑装饰工程涂料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2024年人社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