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 学 生 逃 课 现 状 开 题 报 告 单位:职教1101班姓名:赵晓晓 04410110127 袁 玫 04410110128 耿 奇 04410110129 倪宏扬 04410110130 日期:2013.11.29关于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摘要:在大学校园里,逃课无可争议的是一种普遍现象,翘课的大学生可所谓是无处无在。正如大学校园里流传的那样:逃课是一门必修课,不逃课算什么大学生。逃课现象不仅使整个校园的学习风气下降,还影响到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找出实际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宜的措施降低高校的逃课率迫在眉睫。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影响因素前言:大学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阶梯,也是大学生人生航船的又一起点。课堂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大学中的“逃课”现象却司空见惯。这不仅使整个校园的学习风气下降,还影响到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了解学生逃课的原因以及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各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大学生逃课的态度和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相同的知识结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人都有不尽相同之处。所以为了客观的、真实的反映这次调查所反映的现象,本文仅对调查问卷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本文的分析和论述也仅以本次调查的数据为依据。研究背景: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罕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个人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将逃课作为最好的对付办法。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 “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就这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研究意义: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内外研究中,学生这个群体的行为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受到关注,逃课问题使得青年学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以及各学科学者都无法无视他们的客观存在和对社会的影响。所以不少人开始去关注和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研究也日渐开展起来。目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逃课的问题定义,逃课的原因及特征现象的分析较多,如冯焱大学生逃课现象刍议、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胡彦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等都反映了及时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同时也为大学生逃课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多理论的依据和参考文献。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如今在大学最流行的一句口号。一个大学生介绍了学校时下流行的逃课“等级观”: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课,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 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高校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公共课逃课率已达50以上。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堂传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平常、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课堂讲课“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课堂听课“得道、获业、明智”。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神圣殿堂,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 无论重点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学生逃学旷课现象却普遍发生。教学与管理中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克服大学生逃课现象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通病”和难以有效根治的“顽疾”。但是调查显示,对于如此严重的问题,学生们却抱以无所谓的态度。七成大学生认为“逃掉没有兴趣的课,去参加有兴趣的学生活动或讲座”不算违纪行为,很多学生认为学校的课堂违纪现象比较普遍。而另一组数据显示:3.8%的学生最经常逃的课是专业课,选择逃英语课和计算机课的人各占2.8%,45.4%的人会逃选修课,45.2%的学生逃掉政治理论课和德育课。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电子稿)为主,以口头调查和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参考文献)为辅。研究对象:以我校在校本科大学生(大一至大四)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由于采取的是不记名网上填写问卷的形式,收集到的问卷并不齐全研究内容: 首先,我们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级、是否为学生干部。 其次,我们了解被调查者的关于逃课方面的信息:平时的上课情况;对逃课的 看法;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兴趣程度;大学生会选择逃课的课程;大学生 经常会逃哪些老师的课;从考试课的难易程度来看,大学生经常会逃哪 些课程。 最后,我们了解被调查者逃课后的情况:大学生逃课后的选择;点名对减少逃 课现象有没有用;学校采取严厉措施后,曾逃课学生是否还会再逃课; 怎样才能使大家减少逃课。正文:1、上课情况与性别、职务、年级交叉分析 从整体上来说,逃过课的学生比率高达95%,如果除去极少逃课的学生比例,这一数字在66% 左右。从性别上来说,男生的逃课率比女生的逃课率高出13.53%。其中经常逃课的百分比就高出11.15%,偶尔逃课的百分比基本持平。从职务上来说,学生干部的逃课率稍高于普通学生,这一数字是5.39%。 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出现逃课行为 ,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也升高。具体数据表如下所示:性别逃课程度男生女生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经常逃课所占的比重3035.71%2824.56%偶尔逃课所占的比重3238.10%4337.72%没有逃课所占的比重2226.19%4337.72%表1 逃课情况与性别的交叉分析逃课程度 职务学生干部普通学生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经常逃课所占的比重2934.12%3430.09%偶尔逃课所占的比重3237.65%4136.28%没有逃课所占的比重2428.24%3833.63%表2 逃课情况与职务的交叉分析 年级逃课程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经常逃课所占的比重222.22%925.71%3828.36%1365%偶尔逃课所占的比重333.33%1440.00%5742.54%630%没有逃课所占的比重444.44%1234.29%3929.10%15%表3 逃课情况与年级的交叉分析2、大学生对逃课的看法及上课情况 无论是从逃课的相对数量,还是从逃课的时间来看,逃课都不再是个别学生羞答答的行为,而是已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一种轻度的校园集体越轨行为。问卷显示95%的大学生逃过课,经常逃课的人数占到27%。另外只有18%的大学生认为逃课是不对的,而82%的同学怎不同程度地赞同逃课,其中,35%的同学认为有些课不得不逃。具体数据如下: 图一 大学生上课情况的分布 图二 大学生对逃课的看法3、调查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度,其中有32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很满意,占总人数的17% ;有72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满意,占总人数的38% ;有61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到不太满意,占总人数的33% ;有22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表示不感兴趣,占总人数的12% 。4、大学生逃课对课程及老师有选择 大学生逃课时,对逃什么课有比较明确的选择。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学生逃课对象,政治理论课占54.8%,选修课占32.6%,基础课占27.3%,专业课占21.4%。即高校的“两课”是大学生逃课的首选。 任课老师的不同而逃课得情况不同。对于教授、副教授的逃课率仅有14%,而讲师、助教上课的逃课率就相当高。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而不被认可的老师的课堂就“门可罗雀”了。所以提高大学老师的学识、素养是很有必要的。认为逃课有老师的原因的学生,大部分觉得老师应该风趣幽默一点,联系实际一点,学识渊博一点,并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来改进教学,并有助于改善逃课现象。 课程的期末考试的难易不同,逃课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期末容易考过的课程的逃课率高达52%,而考试不容易过的课程的逃课率仅有4%。5、逃课后的选择 图六 逃课后的选择 可以看出睡觉、上网、逛街、与恋人在一起、运动、兼职、课外活动这些逃课后的相对消极行为,共占到67%。其中逃课后的学习行为(考研考证、泡图书馆、自习),共占到33%。可见,逃课后的选择已经显示出逃课后的消极行为多于积极行为。6、点名对减少逃课是否有效 由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点名并不能够真正的减少逃课现象,正如3.03%的同学认为的那样点名没有一点效果;但是大多数同学认为没多大效果,上课靠的是自觉;也有一些同学认为点名非常的有效果。7、 学校采取严厉措施后逃课情况的变化 如果学校采取严厉措施,逃课比例明显下降:18%的同学肯定不会逃课,27%的同学将很少逃课,38%的同学只是偶尔钻钻空子,13%的同学会继续逃下去。不管何种程度的逃课行为都会在严厉的措施下有所收敛。但是高校很少有拿出切实的行动,虽然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手册中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并不一定非常严格的执行,一项猜测的原因是严格考核的费用太大,最直接的就是处分太多影响学校声誉。另外教师常常在学期开始是验证声明旷课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或者采取点名制,但实际上也并不一定严格执行。 图九 学校采取严厉措施后逃课情况的变化与上课情况的交叉分析 8、对逃课原因的分析逃课的原因答题数量占答题总数的百分比占答题人数的百分比老师讲课无聊 不喜欢14324.32%72.22%课程本身无聊10918.54%55.05%确实有事11018.71%55.56%只是不想上课488.16%24.24%上课没有收获 自习会更好12921.94%65.15%老师不经常考勤 学校管的不严244.08%12.12%很容易过 老师会划重点254.25%12.63%表4 逃课原因的数据表从表上可以看出老师的原因占到72.22%,可见教师是导致他们逃课的首要因素。另外学生自己的原因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确实有事占到55.56%,只是不想上课占到24.24%。可以看出还有体制上和学校的问题,比如课程本身无聊占到55.05%等。9、 学校采取严厉措施后,曾逃课学生是否还会再逃课的分析 根据我们所做的问卷分析来看,在学校采取严厉措施后,曾逃课的67%学生不会再逃,仅仅2%的学生会像原来一样,剩下的31%的学生会少逃或偶尔钻钻空子。可见,学校方面采取相关的严厉措施以后,对于学生的逃课行为会起很大的积极作用。10、 怎样才能使大家减少逃课的分析根据我们所做的问卷分析来看,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校采取严厉的措施、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同学间互相监督和任课教师加强课堂出勤都会是学生减少逃课的行为。小结:减少学生逃课行为的手段和措施 :(1)重视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学生从一个紧张的环境进入一个轻松的环境很容易迷失自己,此时应多与班主任或院(系)老师接触,让他们解除学生自身内心的迷惑,更好地了解大学里应该做的事,从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校在学期初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学习校纪校规,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遵纪守规,做到有事有病都要及时请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在不影响学习的时间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他人好的做事方式,锻炼自己的外交以及组织能力。 (2)配合专业调剂,鼓励专业辅修 在学生进入大学一年内,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一年后对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度进行调查,对那些无意在本专业继续深造的学生,则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 除学本专业外,还有精力的学生应鼓励其再辅修一门专业,以增强毕业后有更广泛的满足企业要求的能力。譬如管理学院的学生可以辅修一门语言类的专业,这样可以走进外企,走向国际。 (3)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监管 课堂上,教师不应一味地站在讲台上授课,应注意与学生交流,形成互动。比如: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大胆自由发言;课堂的气氛不要太“书香气”,以聊天的形式将知识授予学生。也可以课前给学生一个题目,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认识、收获和体会。 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不再局限于试卷,也可以添加以论文的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更多相关的资料,这样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且同学之间可以对彼此的论文进行讨论,提出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彼此的表达能力。 不仅如此,学生管理部门应严格检查上课情况,督促学术部的工作,学期末要将学分奖惩制度明朗化,严厉打击学生逃课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各任课老师也应该认真执行课堂上的秩序,增加点名的次数,规范学生上课的纪律性。 (4)倾听亲友的意见,善于亲友交流 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双赢。现在的社会不再仅仅有“360行”,也许有翻倍的行业量,无法估计各行业将来的成就高与低,所以学生父母在其孩子填志愿的时,应针对孩子的特点及其兴趣所向,理智地选择专业。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地听取父母的意见。 (5)抵制社会诱惑,摒弃社会糟粕 大学生对外界的不良诱惑应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坚持绿色上网,坚决抵制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的诱惑;对于外界的一些及时享乐行为应该远离,不能贪图一时,而耽误一世。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处事原则,提高对外界不良习俗的抗干扰力。 结语: 无论有多少正当的理由,逃课成风毕竟不是正当的,它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也打破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就是说,对于逃课不管肯定不行,关键在于怎么管。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现在的考勤制度更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还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至于在课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更是大有人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学本身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固有观念,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同时,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里,逃课作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心理现象,正在引起更多关注,这是件好事,关注才能引起重视,并进而获得解决。要杜绝大学校园的逃课现象,单纯地“堵”解决不了问题,应对之策是疏导,各方都应作出积极的努力。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开设真正实用的课程,最好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培养学生兴趣,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上凝聚课堂人气。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方式,根据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提高老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以至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学与用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大大发挥视听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学生的想要自学心理,正确引导,同时从入学开始就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当然,作为学生,更应明确学习目标,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不要在逃课风潮中迷失了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 1、 对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2、 冯焱.大学生逃课现象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9). 3、 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 当代社会 青年研究,2001(3). 4、 胡彦.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教育艺术J,2005(11). 5、 李玲.大学生逃课原因的探讨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 育,2009,11:25-26. 6、 贾利勤、孙迎大学生逃课现象社会调查报告J安阳师范学院 7、 高洪亮,傅明冲.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业教 育,2008,1:46-50. 8、 张建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 报,2006(5). 9、 刘晓培,欧潮海.大学生逃课现象剖析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 报,2007(1). 10、张韦韦.逃课,给大学管理上了“头痛”的一课J.教育与职 业,2007(1). 附录:问卷关于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问卷引导语:本问卷只为调查、了解大学生的上课现状,为此我们设置的问题并不是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考试题库及答案
- 自贡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吊车司机岗前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云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面瘫针灸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浙江残疾人联合会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宁德市闽东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起重作业安全管控技术方案
- 食堂员工服务技能提升方案
- 建筑物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方案
- 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第四期)
- (完整版)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施工方案
-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键合工作业指导书
- 装修施工消防安全控制方案
- 大肠癌放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群护理的证据总结
- 疾控中心科研管理办法
- 2024下半年特斯拉可持续发展报告: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并重
- 2025至2030中国核医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石油行业采购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乡镇武装工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