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县观赏石协会.doc_第1页
水富县观赏石协会.doc_第2页
水富县观赏石协会.doc_第3页
水富县观赏石协会.doc_第4页
水富县观赏石协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富县观赏石协会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之风世代传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奇石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奇石是大自然的缩影,物象世象尽显其中。每枚奇石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天然艺术品,被誉为天然的画、无声的歌、不凋的花、博学的书、无韵的诗,它集天然性、唯一性、稀缺性、艺术性、耐久性、永恒性、不可再造性和易藏性于一体,颇受世人喜爱。特别是画面石,在奇石大家族中是最具观赏性的一类奇石。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人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极力拓展精神文化生活,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奇石文化从旧时的官宦人家和文人雅士中逐步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奇石爱好者越来越多,奇石文化热潮在全国逐渐兴起,各地纷纷成立赏石社团对奇石文化进行研究,一些城市也频频举办全国暨国际奇石展会,广泛宣传奇石文化,普及赏石知识。水富,地处横江、金沙江、长江交汇处,主产画面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爱好者玩奇石,至九十年代后成为时尚潮流。在全国奇石文化热潮推动下,2001年成立了民间赏石组织水富县奇石根艺协会。在协会带动下,奇石文化从县城向沿江乡村迅速传播,玩石者发展到数千之众,有的建起了家庭奇石馆,有的开设奇石展销馆,有的在自家商业店铺前或在宾馆、酒店前摆摊设点展销,有的则拿着自己加工的雨花石、玛瑙石饰品走街串巷叫卖,群众性的赏石活动蔚然成风,奇石文化成了水富区域文明库中的一支奇葩,吸引了一批批海内外玩家、石商、石友来水富考察、赏石、购石和观光。奇石文化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水富文化建设,逐渐引起县委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得到重视和支持, 2006年6月26日县委把建设奇石文化写进了县第八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石协贯彻落实县委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强水富奇石文化与奇石产业的建设。2008年3月2日,云南省观赏石协会首次开展表彰活动,石协获授“先进赏石协会”称号锦旗,成为全省四个先进赏石社团之一,并设“云南省观赏石协会水富县通讯联络站”。2011年3月,石协被中国观赏石协会吸收为“单位会员”。石协在发展步伐加快之际,2013年7月,遵照县里撤销老石协成立新石协的要求而解散。9月,耀华奇石轩为对石协13年的活动情况作一全面总结,整理长期收集的资料,并请会长秦锡良撰写序言,至12月初编纂出水富县观赏石协会资料汇编,设14部分,共14.8万字,印装16册。12月底,耀华奇石轩把十年来积累的石协活动资料装订成五卷档案,为防止丢失,将其移交水富县档案馆。水富奇石文化是民间的一大特色文化,也是水富的一大特色文化,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经石协及广大会员、石友的耕耘,水富奇石已成为水富旅游文化商品中的一大特色商品,水富也成了“画面石名城”,水富奇石文化融入全国奇石文化圈并出了国门,把奇石文化打造成了水富的一张文化名片,使水富成为了“中国观赏石之乡”。水富县观赏石协会的建设发展史,也就是水富县奇石文化这阶段的建设发展历程。一、组织机构2001年春,为推动水富县奇石文化和根雕艺术的发展,奇石根艺爱好者骨干李光含、崔华清、沈云清和奇石爱好者骨干郑东方、张世平、余洪、汪飞等人多次在县城临江公园聚会,商讨成立水富县奇石根艺协会的事宜,至4月推举李光含、余洪牵头开展筹备工作,5月成立以李光含为组长的临时筹备组,开展宣传和发展会员的工作。6月30日,正式成立以李光含为组长,余洪、崔华清、郑东方、沈云清为副组长的筹备组,随即全面开展协会筹建工作,并酝酿协会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候选人。10月31日,成立水富县奇石根艺协会,协会挂靠在县文化馆,其业务由县文体局主管。至2006年1月1日,随着位于县城郊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向家坝”这一名称逐步叫响全国。为拓展协会的影响力,促进其发展,同时由于树根越来越难寻找而玩根艺的人也逐渐减少,将水富县奇石根艺协会更名为向家坝奇石协会。到2010年12月21日,为适应赏石文化的发展,并与中国观赏石协会、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名称衔接,向家坝奇石协会更名水富县观赏石协会,主管部门改为县国土资源局。2013年7月27日下午,按照县里撤销水富县观赏石协会、水富县观赏石开发与保护促进会,组建水富县奇石协会的要求,水富县观赏石协会在县城十字路口聊斋乐餐厅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宣布水富县观赏石协会解散。(一)第一届理事会2001年10月31日晚,在县城云天路沈云清“艺苑茶楼”召开水富县奇石根艺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时有会员28人(绥江县1人、宜宾县4人)。大会介绍了筹备协会的过程,宣布协会成立;讨论通过了水富县奇石根艺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由余洪等9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会推选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理事会决定聘请杨应科(原县政协主席)为协会名誉会长、贾书伟(原县文体局副局长)为协会顾问。确定“艺苑茶楼”为协会活动地点,会员每月集中活动一次。2004年3月31日,增补卓维华为副会长、汪飞为副秘书长。2005年初,理事会换届时相继推荐几人出任会长都被推辞,理事会建议暂由汪飞代理会长之职,待有合适人选后再进行换届。此后,为不影响“艺苑茶楼”营业活动,石协活动地点时而在临江公园,时而在县老体协办公室,时而又在县老干部局活动室,活动也较松散。12月30日,增补王志权为副会长、秦锡良为秘书长。第一届理事会(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会 长:余 洪副 会 长:李光含 郑东方 沈云清 杨 燕(2004年2月止) 卓维华(2004年3月任)秘 书 长:崔华清副秘书长:曹海燕(2004年2月止) 汪 飞(2004年3月任)理 事:涂新民 汪 飞(2004年3月止)过渡期间的理事会(2005年)代理会长:汪 飞副 会 长:李光含 郑东方 卓维华 王志权(12月任)秘 书 长:崔华清(11月止) 秦锡良(12月任)副秘书长:胡建平(二)第二届理事会2006年1月9日晚,向家坝奇石协会全体会员在县老体协办公室举行第二次会员暨换届选举大会。时有会员54人。大会报告了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情况,讨论通过了向家坝奇石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由秦锡良等12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会推选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会决定聘请县委书记张朝德、县长韩梅、原县政协主席杨应科、原县政协副主席孟金富、原县人大主任梁复华为名誉会长,山东淄博陈东升、甘肃兰州苏立社、四川泸州夏华炳、云南石协邓泽民为特邀顾问,县文体局长崔劲松和贾书伟、李光含、张世平、郑东方、余洪为顾问。2007年3月又聘请广西柳州张卫为特邀顾问。将石协固定活动地点调整落实在县老干部局活动室。根据会员居住区域,将会员划分为4个片区组:县城东段即十字路以东为第一组,县城中段即十字路至振兴路为第二组,县城西段即振兴路以西(含绥江县石友)为第三组,宜宾县石友为第四组。2007年8月,由于云天化会员增多,将其编入第三组的云天化会员分出编为第五组。2008年3月,将楼坝会员编为第六组。4月18日,增补廖春贵为协会副秘书长;将第六组设为楼坝分会(同时也是第六组),张国富任楼坝分会会长,并增补为协会副会长。第二届理事会(2006.012008.12)会 长:秦锡良副 会 长:卓维华 汪 飞 汪必朝 王志权 邱 涛 任晓红(2006年 12 月止) 张国富(2008年4月任)秘 书 长:胡建平(2006年12月止) 张清泉(2006年12月任)副秘书长:廖春贵(2008年4月任)理 事:陈志刚(兼第一组组长) 屠金元(兼第二组组长,2007年6月止) 税代良(兼第二组组长,2007年6月任) 吴辉凡(兼第三组组长) 廖贤富(兼第四组组长) 罗荣杰(2007年8月任,兼第五组组长) 罗云彬(2008年3月任,兼第六组组长)(三)第三届理事会2008年12月20日,向家坝奇石协会全体会员在县委老干部局会议室举行换届选举大会,县委宣传部长王罡和县文联主席季风到会指导。大会报告了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情况,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由秦锡良等9人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会推选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会决定聘请杨应科、梁复华、孟金富、王罡、温业祥为名誉会长,山东淄博陈东升、甘肃兰州苏立社、广西柳州张卫、四川泸州夏华炳、云南昆明邓泽民、云南昆明浦龙恩为特邀顾问,张世平、郑东方、贾书伟、李光含为顾问。理事会决定将会员调整为四个组,即县城东片区为第一组、县城西片区为第二组、云天化为第三组、四川安边为第四组。撤销楼坝分会。2010年 4月17日,理事会组织会员在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打鱼村三块石农家乐举行会议,调整充实理事会组成人员。第三届理事会(2008.122011.01)会 长:秦锡良副 会 长:卓维华 汪必朝 吴辉凡 张清泉(2010年4月任) 黄 勤(2010年4月任)秘 书 长:张清泉(2010年4月止) 卓维华(兼,2010年4月任)副秘书长:安礼源 税代良(2010年4月任) 李德珍(女,2010年4月任,兼第四组组长)理 事:向国兴(兼第一组组长) 陈志刚(兼第二组组长) 罗荣杰(兼第三组组长)2011年1月8日,理事会再次调整充实组成人员,设常务理事。聘请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中共水富县委书记郎学超为名誉会长,水富县副县长高文辉、宣传部部长尤再久、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陈棉勇为名誉副会长,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范豫庆、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驻会)浦龙恩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石友杂志主编苏立社、(北京人文大学赏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夏华炳为特邀顾问,原县人大主任梁复华、原县政协主席杨应科、原县政协副主席孟金富、李光含为顾问。调整后的第三届理事会(2011年)会 长:秦锡良副 会 长:卓维华 汪必朝 张清泉 吴辉凡 黄 勤 汪 飞秘 书 长:卓维华(兼)副秘书长:税代良 李德珍(女,兼第四组组长) 安礼源常务理事:向国兴(兼第一组组长) 陈志刚(兼第二组组长) 罗荣杰(兼第三组组长)理 事:谢仕高 谢 昆 魏家洲 陈芝义(四)第四届理事会2011年12月26日上午,水富县观赏石协会第四次会员暨换届选举大会在县委老干部局会议室举行,石协全体会员参会,县委宣传部长尤再久、县文联副主席吴军到会指导。汪必朝主持会议,在秦锡良受上届理事会委托作题为十年奋斗办石事 奇石文化涌水富的工作报告后,选举产生由秦锡良等11人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会推选出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会决定聘任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 中共水富县委书记郎学超为名誉会长, 县政协主席邝维、县副县长高文辉、县委宣传部长尤再久、县国土局长郎辉、县商务局长卢银松、县文联副主席吴军为名誉副会长,著名赏石家陈东升、北京人文大学赏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夏华炳、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石友杂志主编龚玉军、 西部民间工艺美术杂志主编苏立社、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范豫庆、云南省观赏石协会(驻会)副会长浦龙恩为特邀顾问,梁复华、杨应科、孟金富、李光含、余洪、卓维华为顾问。第四届理事会(2011.122013.07)会 长:秦锡良常务副会长:汪必朝副 会 长:汪 飞 吴辉凡秘 书 长:李德珍(女)副秘书长:蒋大明(兼第一组组长) 孟文江(兼第二组组长) 谢仕高(兼第三组组长) 兰昌蓉(女,兼第四组组长) 陈志刚 龚胜英(女) (五)赏石队伍石协成立后,大力发展会员,壮大赏石队伍,至2013年初获悉县里要撤销本石协和另外一个石协而成立一个新的石协会,本石协未继续吸收新会员。先后从奇石爱好者中吸收176人(县外32人、女35人) 加入协会,其中2001年28人、2002年6人、2003年2人、2004年6人、2005年12人、2006年27人、2007年25人、2008年27人、2009年12人、2010年16人、2011年5人、2012年10人,至2013年7月石协解散时有会员62人。2006年 3月13日,石协会员成为县文联会员。石协会员中,有7人进入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有12人进入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第二届理事会。2006年12月23日,石协在县城望江餐厅举行的年终总结团拜会上对宣传水富奇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9名会员进行了表彰。2012年 8月17日,会员卓维华作品从远古来、谢仕高作品交流在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和天津市玉鑫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观赏石摄影“灵通贡院杯”有奖大赛中获优秀奖。石协在工作中,做到了年初有工作计划、每月会员集中活动一次、春夏集体到江边开展一次捡石赏石活动、各种活动有记录、大事有简报、年终有工作总结,年底还举行团拜会;加强纵向联系和横向交流,互通情况和信息,增强与省观赏石协会和周边市县奇石协会的友谊。在县外大力宣传水富奇石文化,打造水富奇石品牌。在县内,组织会员开展采石、藏石、赏石活动,普及奇石文化,带动了各行业各阶层许多人玩石,他们中有干部、工人、农民、商人、军人、无业人员,有七十多岁的老人和十来岁的少年,有地厅级干部,也有高级工程师,还有不识字的农民,特别是使一些沉迷于麻将、扑克牌的人员纷纷离开了麻将桌和牌桌转而热爱上了奇石这一高雅文化。奇石载古今,赏石容天地。广大会员、石友通过玩石,健身益智,陶冶情操,升华心灵,回归自然,和睦了家庭,和谐了社会。二、石协活动2001年成立协会后,以“宏扬祖国奇石根艺文化,开发水富奇石根艺资源,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宗旨,组织会员开展奇石鉴赏、根艺制作的经验交流活动,宣传水富奇石根艺文化。至2006年协会更名后,以“团结广大石友、普及奇石文化、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文明建设”为宗旨,围绕中国观赏石协会提出的“一方石头可以和谐家庭、汇聚朋友、造福百姓、弘扬精神、传承文化、发展经济”的现代赏石理念开展活动,相继聘请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为名誉会长,全国赏石名家山东陈东升、四川夏华炳、广西张卫、宁夏陈西和甘肃苏立社、龚玉军与云南邓泽民、浦龙恩、范豫庆为特邀顾问指导工作。在活动中,石协注重自身建设,提升凝聚能力;普及赏石知识,壮大玩石队伍;增强纵向联系,加大横向交流;大力对外宣传,打造品牌形象;抢抓奇石资源,奠定产业基础;培育奇石市场,推动产业发展。随着奇石文化的迅速推广,奇石文化热潮在全国一浪高过一浪,爱好奇石的人群越来越多,奇石的身价不断攀升,然而大自然中的奇石资源却在逐渐减少。奇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金沙江、横江的奇石资源虽然丰富,但随着两江梯级电站建设,上游的奇石再也冲不下来,加之地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所需砂石材料要从江中挖取,江滩碛坝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奇石资源越来越少,石协号召广大会员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其所能抓紧时间和机会采集奇石,为水富奇石文化建设与奇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石协带领广大会员有声有色地开展自身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和参与县里的有关活动。在重大节日和县里大型文化活动期间组织会员进行奇石展览,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水富举行的全市、全省、全国性的文化体育活动、经济活动期间组织会员进行奇石专场展览,供各地来宾参观鉴赏。2010年10月,石协与水富城建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承办了“首届中国(水富)国际金沙江赏石文化旅游博览会”。 2011年 3月至6月,石协会长和秘书长积极参与县里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工作,秘书长将多年来搜集积累的水富奇石文化与产业建设发展的数万字文字和数千张图片资料的电子文档提供给申报办公室,促进了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7月20日,水富县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成为西南四省市首家“中国观赏石之乡”。2011年5月,石协与水富枫叶商务公司承办了“中国(水富)首届东南亚商品交易会之金沙江赏石文化交流会”。2011年10月,石协受县委宣传部委托,为2012年6月在水富举行“中国首届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编制工作方案,随即开展前期筹备工作,至2012年4月后,石协抽调6名会员由会长牵头组成筹备组,外出宣传和招展,同时布置展馆。开展期间,石协为展会服务的会员,除全权负责精品馆展品的组织、安全等工作外,还参与其它相关工作,自始至终坚守在展会,确保了精品馆的523枚奇石和其它展馆157个摊位展销品无一丢失,展会圆满成功。2012年12月初,县委县府决定在云富街道办事处温泉社区坝尾槽移民小区建设“中国西部温泉奇石城”,石协积极配合,组织会员全力参与筹建,号召会员积极组织奇石进场展销,同时向外界通报消息,加强与外地赏石社团联系,开展广泛宣传,并派出会员到周边市县宣传和招商,引导周边乃至全国各地石商、石友进场开展经营活动,引进石商92家,为进场石商排忧解难,协同政府人员理顺工作关系。12月31日,奇石城顺利开业。石协成立后,为弘扬祖国奇石文化,全力开展各项工作。2001年至2011年,配合县里有关活动,组织会员在县内举办奇石展览17次,其中2006年4次、2007年3次,宣传奇石文化,普及赏石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003年至2012年,接待各级领导、赏石社团、玩家来水富考察、赏石36批次,宣传了水富奇石文化;组团到全国各地参展交流、参观学习35批次,其中参展16次,捧回金奖19枚、银奖35枚、铜奖72枚、优秀奖34枚,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打造了水富奇石品牌,为水富争得了荣誉。编发水富奇石文化简报26期,编印奇石图书3本。(一)在县内举办石展2001年10月1日,在水富设县20周年活动期间,在县文化馆举办水富县第一届奇石根艺展,展出奇石200枚、根艺16件。2002年4月10日至22日,在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昭通(水富)分会场活动期间,在县文化馆举办奇石根艺兰花摄影综合展,展出奇石150枚、根艺58件、兰花19盆、摄影作品40幅。2003年2月1日至15日,在县文化馆举办“迎春书画奇石根艺兰花展”,共展出作品149件。2004年2月9日至18日,在县文化馆举行春节书画奇石根艺展,展出奇石63枚、根艺14件、书画65幅。2005年11月9日,在县体育场向来水富参加云贵川三省老年门球赛的朋友们展示奇石70多枚。2006年1月28日至2月12日,在县文化馆举办春节奇石展,展出奇石95枚。3月12日,在县文化馆向来水富参加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的人员展出奇石96枚。9月22日至10月8日,在水富设县25周年活动期间,在县文化馆展出奇石106枚。12月17日至19日,在向家坝镇田园新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向来水富参加昭通市第二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人员展出奇石98枚。2007年2月15日至3月10日,在县文化馆举办春节奇石展,展出奇石92枚。4月21日至26日,在县文化馆向来水富参加“水富县经济发展论谈会”的人员展出奇石93枚。10月1日至7日,在西部大峡谷温泉接待大厅展出奇石135枚。2008年6月23日至29日,联合水富县老年书画诗词协会、四川省收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德阳分院在县城茗沁奇石馆举办中国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和奇石展览交流会。展出奇石365枚、名家书画作品200余幅。2010年2月14日至17日,在云天化工会一楼大厅举办“云天化股份公司首届奇石展”,奇石160枚。10月23日至11月3日,石协发起,联合水富城建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在县城高滩枫叶国际商贸城举办“首届中国(水富)国际金沙江赏石文化旅游博览会”。本次展会的成功,为以后举办大型“石博会”积累了经验。2011年5月1日至15日,石协发起,联合水富枫叶商务公司在枫叶国际商贸城举办 “中国(水富)首届东南亚商品交易会之金沙江赏石文化交流会”,取得成功。 9月25日至10月7日,在水富设县30周年活动期间,在县文化体育局二楼展出奇石99枚。(二)外出参展交流2003年7月,组织10名会员到绥江县参观、考察,学习、交流赏石经验。9月27日至10月1日,组织26枚奇石参加在昆明市“北大门花鸟市场”举行的第一届云南省奇石精品展,获得3银4铜7优秀奖,石协获得“最佳组织奖”,获奖比例为全省参展团体中最高。2004年6月16日,组织8名会员到绥江县参观绥江县第三届奇石展。2005年4月底至5月初,组织8枚奇石参加在四川省温江区成都天府花城展览交易中心举行的“首届成都国际奇石展”,获银奖1枚、铜奖3枚。10月初,派出代表参加云南省第二届奇石展,获金奖1枚、铜奖4枚。10月3日,组织13名会员到宜宾市奇石城参观、学习。2006年4月27日,组团33人携64枚奇石到昆明参加“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获奖29枚(金奖2枚、银奖3枚、铜奖13枚、优秀奖10枚、观众最佳观赏奖1枚),获奖比例为本次参展团体中最高,协会因此被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8月18日至19日,组织19枚奇石参加在宜宾市长宁县蜀南竹海举行的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长江奇石精品展,夺得金奖1枚、银奖1枚、铜奖2枚;同期还组织68枚奇石参加本次大会石展宜宾县安边展区展出。2007年7月6日至16日,组织10枚奇石参加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昆明2007东盟石文化石材博览会”,获银奖7枚、铜奖1枚。12月4日、7日、14日,会员到宜宾县、宜宾市和、绥江县、江安县参观,交流玩石经验。2008年1月3日,组织会员参加宜宾市根雕奇石协会“2008宜宾迎春赏石联谊会”。3月18日,组织会员到四川省屏山县考察、交流赏石文化。4月26日,组织40枚奇石参加“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奇石博览会暨首届中国西部古玩、珠宝、根艺、书画鉴定展销会”捧回金奖2枚、银奖4枚、铜奖12枚。7月10日至16日,组织8枚奇石参加“2008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获银奖2枚。7月16日至21日,受县里委托,组织42枚奇石代表水富参加“2008中国(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文化商品博览会”, 向公众展示水富的特色文化和特色商品与水富人民的精神文化面貌,接待近万人次,发送各种资料2000多份,为水富争得了荣誉。2009年7月8日,组织会员到宜宾参观宜宾县第二届奇石展。9月5日,组团携17枚奇石赴重庆市参加“2009重庆(中国)第二届万石博览会”,获铜奖6枚、优秀奖11枚。9月28日,组织会员到四川省自贡市参观“2009自贡古玩奇石展”。2010年5月13日至22日,组织245枚奇石参加中国(深圳)第六届石博会,获金奖11枚、银奖12枚、铜奖18枚。7月10日至24日,组织68枚奇石参加“中国(宁夏)第二届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之奇石展”。 12月19日,组织22枚奇石参加宜宾市奇石展,获得金、银、铜奖各1枚,优秀奖14枚。2011年12月10日至17日,组织8枚奇石参加在临沧市举办的云南省第八届赏石展,获得1枚金奖。 2012年3月2日至3日,组织20名会员到泸州市参加以“我爱石,我健康,我快乐”、“醉美泸州,女性风采”为主题的“中国泸州首届女子赏石论坛”活动。3月17日,组织会员到宜宾市奇石根雕协会交流奇石文化,开展招展活动。4月23日,组织会员到四川省江安县,参加江安县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工作汇报会,交流赏石文化。4月25日至29日,组织会员到大理州、会泽县、龙陵县、瑞丽县等地开展宣传和招展工作。5月8日至11日,组织会员到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五通桥区、自贡市、泸州市、江安县、长宁县、南溪县、宜宾县、宜宾市等地,就水富举办中国首届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进行宣传和招展。7月15日,组织会员参加宜宾市第三届根雕奇石协会会员大会,列席换届选举。7月25日,组织会员到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参加合江县长江奇石协会成立大会。9月2227日,组织会员到宜宾市参加在叙府广场科技文化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川南文化艺术节奇石精品展。10月23日至24日,组织会员参加四川省江安县奇石协会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11月29日至12月9日,组织15枚奇石和一些商品奇石、饰品参加第五届中国(重庆)万石博览会精品展,获银奖2枚、铜奖4枚;租摊位1个,成交5万余元。12月11日至12日,组织会员到宜宾市、南溪县、江安县、泸州市等地,就水富县奇石一条街开展宣传和招商活动。(三)接待各级领导、赏石社团、玩家来访2003年10月30日,广州市“奇石小观园”馆主、奇石收藏家李观云,韶关市“雄风奇石馆”馆主、石语报负责人何建雄一行3人来水富考察、赏石。12月8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赏石家彭中荣,江苏省徐州市企业家、上海市浦东奇石馆馆主、奇石收藏家冯天兴来水富考察、赏石。2004年6月9日,以奇石收藏家、鉴赏家、地质学教授、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顾问张家志为团长的“中华赏石文化万里行”一行8人来水富考察金沙江奇石资源和水富奇石文化活动情况。7月31日,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宋永平3人来水富县检查指导工作,认为奇石文化是水富的一大特色文化,下步续修县志时要很好的记一笔。9月15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水富县参加旅游节活动中采访水富奇石文化,后于10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9频道滚动播出,对水富金沙江奇石进行介绍和宣传。12月27日,宁夏奇石馆馆长、石道杂志总编陈西,四川省江安县长江奇石馆馆长李亚民来水富考察、赏石。2005年5月18日,韩国石商崔能圭一行4人来水富赏石、购石。2006年5月13日,韩国3名石商在翻译等人陪同下来水富赏石、购石。8月21日,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中国西部石界联盟执行秘书长邓泽民来水富赏石。8月22日,重庆市巴南区赏石协会会长刘昌沛、宜宾市江安县长江奇石馆馆长李亚民来水富赏石。2007年3月5日至7日,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石道杂志首席专家张卫,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石道杂志艺术总监陆舜冬和石道杂志执行总编黎言、副总编黄耀萱一行4人,来水富考察金沙江奇石资源和水富奇石文化。6月16日,韩国石商罗钟杓一行4人来水富赏石、购石。7月9日,宜宾市奇石协会会长夏贤斌来水富考察奇石资源、奇石市场和奇石文化。9月12日,昭通日报副刊鹤都晚报记者刘建忠、实习记者杨华来水富采访奇石文化,后撰文于10月21日在鹤都晚报第四版整版以向家坝传真金江奇石与水富玩友为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对水富奇石文化进行了报道。 2008年3月17日,宜宾市江安县长江奇石协会会长易佑成一行7人来水富考察奇石资源、交流赏石经验。5月2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葛宝荣,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浦龙恩(驻会)、秘书长李劲松等一行4人来水富调研、考察奇石资源和奇石文化活动情况。5月3日,广西柳州石商周国辉、钟秋生等一行4人来水富赏石、购石。2009年4月26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展览公司经理刘夏石和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浦龙恩一行4人,来水富考察奇石文化和奇石资源。4月27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波磊博尔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邦国一行3人来水富考察奇石文化。5月15日,省文化产业处副处长李玉石等人来水富调研奇石文化与产业发展情况。5月26日,成都市蔡国萍、郭景民来水富考察奇石资源和赏石购石。8月13日,重庆市刘昌沛、江安县李亚民一行4人来水富考察奇石文化。8月20日、21日,重庆石商秦晓华、叶云华来水富考察奇石资源、奇石市场。2010年1月16日,四川省自贡市奇石协会会长罗世伦一行15人来水富考察奇石文化。12月1日,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一行5人来水富考察水富的奇石文化与产业发展情况。2011年6月17日,省文产办规划处处长童志平和市委宣传部长杨军、市文产办负责人一行5人来水富调研文化产业发展情况。7月2日,保山市隆阳区张文郭、代万兵等3人来水富考察奇石文化。7月20日,市文产办主任朱大庆来水富调研奇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7月25日,深圳市卡酷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郭晓林一行3人来水富考察奇石文化。8月30日,省政协原副主席、省石产业联席会议副召集人和占钧来水富考察奇石产业发展情况。 2012年2月28日至29日,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高谊明、宝藏杂志社总编室主任贾俊祥来水富调研观赏石之乡石产业发展情况。5月5日,省文产办专职副主任田大余、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军来水富,指导中国首届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筹备工作。6月13日,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昭通市政协主席熊启怀、副市长邬永飞一行来水富,到枫叶国际商贸城检查“石博会”展馆布置情况。10月17日至18日,重庆市长江石文化研究会长江石文化杂志社刘昌沛、李亚民、王晓斌来水富考察奇石文化。12月13日,四川省江安县朱金华一行7人、宜宾县王旭斌一行4人来水富奇石一条街考察。12月15日,宜宾市欧启福一行15入、南溪县谭一一行7人、江安县易佑成一行8人、泸州市周宇琼一行6人、绥江县蒋富银一行4人、宜宾县安边镇任晓红一行4人,来水富奇石一条街考察。(四)自编参编奇石图书 2004年6月,编辑出版水富金沙江奇石图册第一辑,16开本,共计16页,印装1500册,收录26名会员的奇石彩照138幅。县委书记张朝德作序。余洪承担主要编辑工作。2005年 10月,组织22名会员和石友的41枚奇石的彩照入编由宜宾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宜宾市根雕奇石协会编辑出版的宜宾奇石图书。12月,耀华奇石轩1枚画面酷似伟人毛泽东头像的金沙江奇石永恒的背影彩照被收编入由著名赏石家陈东升编著、长城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古今奇石大观图书。2006年 4月初,组织24名会员的47枚奇石的彩照入编由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编辑、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滇石之韵图书。4月,编辑出版水富金沙江奇石图册第二辑,16开本,共计12页,印装5000册,刊载44名会员的90枚奇石的彩照。县长韩梅作序言。卓维华承担主要编辑工作。2007年4月,组织29名会员的53枚奇石的彩照入编由四川省都江堰市石文化研究会编辑、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长江奇石精品大典图书。8月,组织30名会员的241枚奇石的彩照入编由香港中华精品推广协会编辑、中国精品出版集团出版的藏石家图书。这241幅奇石彩照共占用46个页码,集中刊于书末。11月,石协秦锡良收藏的题名为云南映象斗牛2枚奇石的彩照和卓维华收藏的题名为鱼水情和谐图2枚奇石的彩照入编由著名赏石家陈东升编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名家藏石大观图书。2008年7月,组织10名会员的35枚奇石的彩照入编由宜宾市根雕奇石协会编辑出版的宜宾藏石图书。2010年4月底,开始征集资料,约请中华奇石杂志社设计,编辑中国水富金沙江奇石大型画册,于10月初以中华奇石增刊形式出版发行。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内页为157克铜版纸,全彩色印刷,200个页码,印装3000册(软精装2000册、硬精装1000册)。共收录71名会员的348幅奇石照片,每幅照片几乎都配有赏析诗文。另外,还刊有2幅金沙江向家坝电站围堰江底大型奇石照片和石协简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为本书题词:“博览奇石精品,弘扬中国文化。”中共水富县委书记郎学超为本书作序。主编秦锡良。2011年1月13日,金沙江石文化之旅编委会在书中设“水富篇”,约请水富县观赏石协会组稿。石协在得到县政府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高文辉同意后,委托石协秘书长撰稿。3月20日,稿件经县政府审定上报。该书由云南省政府石产业办公室、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编辑,于7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水富篇”共占11页,对水富县的基本情况、主要石种、优秀石种、奇石特色、名石、玩石名人、奇石名馆、石文化史、石协简介与活动情况、旅游景点、交通、食宿、名特小吃等作了介绍。(五)打造奇石产业石协自成立起就注重水富奇石文化宣传和奇石产业建设的工作,除动员、组织会员在互联网上、全国奇石报刊图书上和到全国各地参展、交流宣传外,还将每年活动情况在水富年鉴宣传,同时编辑出版奇石图书进行宣传,并在县内开展奇石展销活动,设立奇石市场,广大会员也普遍建立家庭奇石馆,打造奇石产业。2007年7月1日,在县城临江公园挂牌设立“向家坝奇石走廊”奇石市场,确定每月9日、19日、29日为主要活动日。至8月后,“双休日”逐渐成为奇石交易的主要活动日。此后,在奇石走廊的影响下,一些爱好者还在县城人口密集场所、宾馆前、自家店铺前摆摊设点交易。年内,在石协和奇石文化的影响下,县城开设了10多家雨花石、观赏石加工销售综合店铺。2008年8月初,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水富向家坝一书称:水富奇石已成为水富的一张文化名片。2009年4月初,石协在县城人民东路云南省农资公司水富分公司租借1间约50平方米的停车房,经过一个月的修整、设架,摆放奇石200多枚,作为石协会活动中心,成为水富奇石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至2011年底,活动中心奇石搬到中国西部温泉奇石城展销。2010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在县城枫叶国际商贸城举办“首届中国(水富)国际金沙江赏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水富奇石文化产业。来自中央、省、市、县的领导和嘉宾,来自韩国、马来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