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词二首练习 一、夯基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发髻记忆边际 计日程功季鹰归未B.茁壮 笨拙罢黜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黩武 亵渎案牍买椟还珠嫉贤妒能D.燥热 辞藻害臊不骄不躁名声大噪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赢得舞榭歌台 金戈铁马有志者事竞成B.纶巾寻常巷陌 蔚为壮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寒暄毛骨耸然 仓皇失措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什物如火如茶 披星戴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的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伺人间的动静。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的词是以用典故多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B.文章结构匀称指的是部分(头尾主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主体中内容的主次详略的安排要恰当。C.“和石油打交道60多年”的侯祥麟深深眷恋着自己的事业。“我为自己一生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感到欣慰。”3年前,93岁的侯祥麟就曾经对人们这样说。D.春节期间,居民集中采购,这本身增加了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客观上会带动物价上涨,分析师认为今年3月份CPI会达到6.5%(消费者物价指数)。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6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7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8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10.“遥想公瑾当年”句中“遥想”一词统领的内容是()A小乔初嫁了。 B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C小乔羽扇纶巾。 D小乔樯橹灰飞烟灭。11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巨大的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12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13.下列对词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C“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 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14、选出下列选项中,对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显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赞扬;表明作者对如今朝廷无心北伐复国,一味苟且偷安的不满。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既体现了作者对刘裕北伐军容之盛壮的仰慕和赞扬,又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实现北伐的雄心壮志。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使用了两个典故,目的是用刘义隆草草北伐的失败来衬托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赫赫武功,从而表达对朝廷草率出兵的不满。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既体现了作者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的热情;又有着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哀伤和苍凉感,是作者沉郁悲愤的表 达。15、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16、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17、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 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柁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D. 永遇乐用典较 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二、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初冬夜饮 (唐)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东栏梨花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欢,指代酒。18.杜诗“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19.苏诗的最后两句化用了杜诗的诗意,但感慨更加深沉。请作比较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蒙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20.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1.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三、语言运用22.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23.同是豪放派词人,不同的人生遭遇,不同的时代背景,使苏轼与辛弃疾的豪放风格迥异。下面一段文字对他们进行了比较评价,请补写空缺的内容,要求句式与横线上的句子保持一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乐观、旷达,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豪放、沉郁。如果说苏轼是儒雅旷达的学者,辛弃疾则是;如果说苏轼是潇洒出尘的白鹤,辛弃疾则是。24.学校要举办诗词朗诵会,请根据你对下面诗词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两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衔接语。(不超过50字)诗词: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衔接语:25、下面六个分句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只写序号)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作盆景的树种很多。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广东盆景的盆栽艺术,已有近千年历史。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所以,广东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答:26、补充材料,使文意连贯。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忘记了生活中的那些失意、悲伤; ;辛弃疾把栏杆拍遍,铭记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台河水泥假山施工方案
- 校园招聘薪酬方案范本
- 工地阶层分工方案范本
- 2025标准版国际贸易合同范本
- 2025年控制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 水下工程打捞施工方案
- 《2025修改合同条款部分内容补充协议书》
- 荆州河道亮化施工方案
- 2025南平延平塔前镇卫生院招聘医师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玻纤石膏板施工方案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
- 事业法人登记管理办法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常规项目自查记录表
- 膝关节病中医护理查房讲课件
- 后殖民视觉政治-洞察及研究
- 梁家村梁述文果园损失的评估报告【范本模板】
- 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 骨科规范化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
- 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设置与管理的标准化流程探讨
- 道路清扫保洁服务人员配置计划
- 垃圾消纳费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