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EATURE THEME | 主题专栏运用建筑空间语境 诠释城市大学精神APPLY ARCHITECTURAL CONTEXT, REFLECT UNIVERSITY SPIRIT涂慧君 Tu Huijun摘要 大学的精神历经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均在其校园建筑空间语境中体现,今天的大学校园,其建筑空间面临与大学精神之间的分离, 如何用现代建筑话语诠释大学的传统与价值,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本文从大学“明德”、第三课堂、城市中的公园、带动周边城 市互动发展等方面阐述运用当代建筑语境诠释大学精神的观点和方法。关键词 大学校园 大学精神 建筑语境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pirit is reflected from the campus architectural context including elite education and public education. The contemporary campus is facing the separation of its architectural context from the university spirit. Therefore we need to rethink profoundly about how to use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context to annotate university spirit. This essay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in four aspects: virtues promotion, the third classroom, park in city,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ity.Keywords Campus, University spirit, Architectural context关于大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有影响力的论述来源于四书的大学 篇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 阐明大 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 完善的境界 。“治国平天下 ”之根本在 于“修身 ”,而修身就是通过后天 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要做 到这一点首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 物 。中国的古代“依山林 ,择圣地 ”选址的书院 ,在远离市 井“恶 ”的清 净之处,进行的是精英教育,用内敛且含蓄的建筑语言表达着所秉承的哲 学思想,如衡阳石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图 1)、河南 应天书院等。而大学,长期以来也就担负着“象牙塔”的美名。作为现代大学源头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如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 Bologna 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大学,为适应其宗教特性,一直以封闭的寺 院或教堂的形态存在,与城市只有小而深的拱门相连。19 世纪牛津学者纽 曼的大学的理念一书是西方早期论大学之经典,他认为大学是提供博 雅教育培育绅士的地方。与中古大学一脉相承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 白令哲明确指出,“美国一流大学都遵循这样的理念 :每一个学生都是未 来的领导者”。这与中国传统大学的理念 精英教育不谋而合。人们若 时常漫步在这样的大学校园中,观赏建筑的同时必能感受其所承载的文化 传统与价值精神。现代大学的发展 ,历经洪堡提 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美 国英雷尔 法案 掀 起“赠地运动 ”、康 奈尔大学校长提 出“通用教育 ”,到威斯康 星大学校长提 出“大学要忠实地为社会需要服务 ”。大学的功能逐步拓 展 ,增加了研究生院 、职业教育 、技术学院等 ,形成了多类型 、多层次、 多规模的体系。而中国近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得校园早已不再是早期封闭 的象牙之塔,而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大学的教育也由单纯的培养精英 人才转向多层次、多类型的大众教育。由大学扩招引发的中国近十多年的扩招高校,其建设数量和规模的 飞速发展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史无前例的学生数量要求校园规 模急速扩张,几乎每校必建新校区,每城必建大学城,无论是在城市的人 文还是物质环境中,大学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的重要性更 在于大学所坚守与传承的“大道之学”的价值精神的内在统一。从现实性 上看,大学的校训彰显着大学所秉执的价值与精神,大学里的校园建筑客 观地呈现着该所大学承载的价值品格和精神诉求,诸如清华大学“自强不 息 ,厚德载物 ”,复旦大 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南京大 学“诚 朴雄伟,励学敦行”等。但是,现在身处许多现代化的校园建筑中,人们并不能充分感受到 大学之为“大道之学”的精神性存在,更多的时候只能从镌刻于石头上的 校训感受到一丝大学的气息。鉴于今天大学校园建筑与大学精神之间的分 离,如何用现代建筑话语诠释大学的传统与价值,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反 思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为适应大学之精神, 既有我们应该坚持的,也有我们该“弃旧图新”之处。首先,要弘扬大学的“明德”之精神。 虽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常因国家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之别而有异,但是,对德性之重视可谓古今中外之教育所同然。我们常说“学者所以学做 人也 ”,“人统 ”重 于“事统 ”和“学统 ”,也 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 渔”。当一个人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绝对真诚乃至产生宗教感的时候,则 真正达到言行一致、表里无违的境地,这就是一种德性,必不会“曲学阿 世 ”。科学为 求“真 ”,但在 求“善 ”的人事世界 ,大学 中有更明确 的论述 ,首先 要“格物致知 ”,“诚意 正 心 ”,“为人君 ,止于仁 ;为人 臣 ,止于敬 ;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父 ,止于慈 ;与国人交 ,止于信 ”, “修身”是所有一切的根本。与之相反的是,在目前中国大学的教学体系中,人文教育极为匮乏。18城市建筑 2014.4 |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Apr. 20141岳麓书院布局示意(图片来源:作者改绘自何人可高等2英国巴什大学校园总平面(图片来源:University Planning and Design) 学校校园规划设计历史的回顾与几个问题的研究)高考状元可能不懂如何待人接物,成绩优秀者可能只有求学之诚心却无基 本道德之水准,上海机场曾发生的留学生弑母一案就是例证。究其根本, 在于中国教育体系长期忽视人文教育,忽视“学做人”的教育。我们太重 视对于科学知识的灌输,却严重忽视对于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为 了下一代能够“出类拔萃”“成龙成凤”,父母们急切地催促孩子 1 岁背唐 诗,3 岁学钢琴,背着沉重的书包奔忙于各种知识辅导班,而如此急功近 利培养的结果却是孩子仍然可能不 知“仁 ”“敬 ”“孝 ”“慈 ”“信 ”为 何物,也缺乏对为人之基本礼仪、社会之基本公德的深刻领悟。2011 年中国高考超过 70% 的录取率,从一个角度宣告着大学已成为 大众化教育。大学的“明德”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国民素质、保持国家长 治久安的重要环节,是当今急剧变迁和多元化社会的迫切需求。每个人心 中都有一个理想社会,大学的教育就是要扬善戒恶,从而让人们的内心无 限地趋向这个理想社会,就像对知识的追求会使人无限地趋向真理。曾任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金耀基先生曾在大学的世界精神一文中写道,“一 个个学人的整体性的尊严与价值,正是建立世界理性秩序的一条通路”。1如果说科学知识的学习教会人如 何“待物 ”(格物 ),那 么“明德” 的大学精神立足于如何“待人”。大学的物质环境与之相适应,就需要在 书本之外,提供一个人和人健康交往的场所。大学的建筑、景观、一草一 木乃至一块石头,都述说着教育的理念,承载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的功能。在英国巴什大学的校园中(图 2),学生宿舍、餐厅等生活设施与教 学楼穿插布置,并由一条步行街贯穿,打破了生活设施与学术教育设施之 间的界线,提供了一种日夜均“有生命”的校园,体现了学术与社会生活 并重的思想。校园建筑群体的规划与设计,打破学科独立的院系格局,创 造更多的交往空间,基于校园整体环境提升学术化的氛围。景观、建筑、 规划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在整个校园生活的时空连续性体验中感受到优美 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创造更多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和老师不期然相遇领悟为人处事之基本准则的机会。 其次,要让大学校园建筑环境成为“第三课堂”。 大学 的“第一课堂 ”在教室 ,是传授 、学习知识的场所 ,大学 的“第 二课堂 ”在课外 ,是自学 、交往 、交流 、研究的场所 ,而大学的建筑环境 (包括单体建筑、校园格局、景观、外部空间等)的形式直观地表达了设 计者的理念决策,也传递了教育的信息,成为大学的“第三课堂”。以人 为本、关注校园外部空间的物质环境设计,会传达人文主义的信息 ;营山 理水、珍惜自然环境的校园空间规划,会传达对自然的尊重态度 ;富有创 造力的建筑空间设计,会激发学生的感受力和创新激情 ;因循地域文化和 文脉传承的建筑,会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 ;应用最新技术和生态理念的建 筑,会促进学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探索前沿技术动向 ;追求品质 的建筑,会启发学生思考细节的力量 建筑是容纳生活方式的地方,不 同于纯粹的艺术品既可以靠近又可以远离,建筑及其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今天的大学校园设计,需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地在 智能化、生态化、结构化的建筑理念中实践性地创造建筑,并以此为平台 实现更为广泛的智能、生态的现代生活,并不断在此过程中完善现代建筑 的理念,从而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大学校园建筑的这种 实践,需要的不仅仅是现代意识的扩展,更有与既有的大学传统建筑的融 合,只有将二者有效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校园建筑与大学精神的完 美融合,在展现传统的同时彰显现代的生存智慧。再次,可将大学校园建成为“城市中的公园”。 作为一个城市的智力名片,大学还承担着公共文化教育的功能。因此,将大学校园建成“城市中的公园”,可以扩大大学精神传播效力,让 更多的人感受大学的文化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追求,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 着民众的思想。中国的城市化,导致资本推动每一块土地都在追求高容积19FEATURE THEME | 主题专栏3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模型(图片来源:作者拍摄)4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分布示意图率的建设。国土资源部新规明令住宅建设项目容积率不得低于 1.0,而城 市中的大学校园规划按照教育部指标要求,一般容积率在 0.30.5,也就 是说,在同样的用地中,只需要建设不到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半的建筑 量,这就决定了校园中有充分的用地来营造景观环境,理水种树,调节城 市生态环境。同时,校园可以向城市市民开放,不仅为大学师生服务,还 可促进校园与社会的更多交流,发挥校园作为社会文化知识中心的作用, 将资源与社会共享 ,关 注“终身 教育 ”“再教育 ”和城市居民素质的提 高。例如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按照“理水纳百川,生态 参天地”的理念,保留大量树木竹林和山丘坡地,整理已有水系,形成大 片湖面湿地岛屿和半岛环境,可植莲、栖鸟、划船,将校园建设成为双福 新区的生态旅游景点和开放的城市公园(图3)。遗憾的是,很多校园建设的掌舵者,对校园建筑的投入不余遗力,对 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却匆匆了事甚至不作专业推敲,而很多建筑师 也只关心自己设计的建筑单体。殊不知,对于校园这样一个特殊尺度的建 筑集群环境,整体系统的效能比单个建筑更有影响力,这也就决定了校园 的规划和设计需有建筑和景观整体化多专业整合的考虑,良好的校园环境 既是建筑物的群体组合也是一座城市的公园。最后,大学校园应带动周边区域城市互动发展。 随着现代大学多层次结构的发展,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为社会服务 ,为城市服务 ”也成为大学精神的一部分 。“新区建设 、大 学先行”在过去的十几年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的发展模式,大 学在引领开拓新的城市空间的同时,以其强烈的边界效益激活了周边地带 的经济、文化与空间活力。可是大量新建大学校园周边地带至今仍然一派 萧条景象,这是由于很多校园的建设还局限于传播知识的单一教育功能定 位,城市建设的领导者,缺乏从城市的角度来充分利用大学各种设施功能 带动城市发展的意识,当然学界也缺乏深入有力的研究来支持相关城市发 展决策,导致新建的大学校园没有真正地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和城市人口 的聚集,其周边地带的空间发展方向、目标以及何样的功能群体聚集来支 持其所需要的城市物质空间策划与优化设计,都尚在混沌之中。同样,城市之中的老校区,特别是其周边地带的城市空间同样面临与 城市共同发展的命题,其巨大的“知识溢出带动城市发展”潜能没有得 以发挥。虽然很多老校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发形成周边地带的特殊功 能集群,但是缺乏物质意义上的有机整合与策划,空间活力不够。城市中 的大学面临自身功能和空间的扩张,而其所处的城市面临在知识经济和创 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大学的能量、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的历史使命,这就为大学和周边地带的城市空间带来共同发展的广阔机遇。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学的知识、研究、服务来带动,大学也需要城市的支持进一步发展。大量的科技产业、社会服务设施、社会共享设施与大学 的知识转化生产力相关,呈边缘聚集效应自发聚集在大学周边地带。以同 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 例(图 4 ),在四平路 、赤峰路 、国康路区域内 集聚 了 800 多家企业,吸纳了两万多名就业者,2010 年就达到 150 亿人民币营业 额,缴纳国家各项税金达 5.04 亿人民币。2 有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中对话模式设置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分析师专业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考试预测题库
- 2025年广告创意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动画设计师创意实践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责任制面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喷漆作业安全培训题及答案
- 课件不合规问题分析
- 课件上设置倒计时器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本知识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汇总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