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2-2_第1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2-2_第2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2-2_第3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2-2_第4页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导数1.1 导数当x变化时,f(x)是x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x)的导函数(derivative function)(简称导数):fx=y=limx0fx+x-fxx函数在某一点x0处的导数:fx0=y=limx0fx0+x-fx0x1.2.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 f(x)=c (c为常数),f(x)=02. f(x)=xn ,f(x)=nxn-1 3. fx=sinx ,fx= cosx4. f(x)=cosx ,f(x)= -sinx5. f(x)=ax ,f(x)=axlna 6. f(x)=ex,f(x)=exfx=lnx ,则fx=1xfx=logax ,则f(x)=1xlna导数运算法则:fxgx=f(x)g(x)fxgx=fxgx+f(x)g(x)fxgx=fxgx-f(x)g(x)gx2 (g(x)0)复合函数y=f(g(x)的导数和函数y=f(u),u=g(x)的导数间的关系为yx=yuux即y对x的导数等于y对u的导数与u对x的导数的乘积。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3.1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f(x)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0,右侧f(x0)0,那么f(x0)是极大值;(2) 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f(x0)0,那么f(x0)是极小值。一般地,求函数y=f(x)在a,b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1) 求函数y=f(x)在(a,b)内的极值;(2) 将函数y=f(x)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a),f(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1.5.3 定积分的概念(1)分割 (2)近似代替 (3)作和 (4)取极限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用分点a=x0x1xi-1xixn=b将区间a,b等分成n个小区间,在每个小区间xi-1,xi上任取一点i(i=1,2,n),作和式i=1nf(i)x=i=1nb-anf(i)当n时,上述和式无限接近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定积分(definite integral),记作abf(x)dx,即abf(x)dx=limni=1nb-anf(i)这里,a与b分别叫做积分下限与积分上限,区间a,b叫做积分区间,函数f(x)叫做被积函数,x叫做积分变量,f(x)dx叫做被积式。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从几何上看,如果在区间a,b上函数f(x)连续且恒有f(x)0,那么定积分abf(x)dx表示由直线x=a,x=b(ab),y=0和曲线y=f(x)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定积分的性质:abkf(x)dx=kabf(x)dx (k为常数)abf1(x)f2(x)dx=abf1(x)dxabf2(x)dxabf(x)dx=acf(x)dx+cbf(x)dx (其中acb)i=1ni3=13+23+n3=14n2(n+1)21.5 微积分一般地,如果f(x)是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并且F(x)=f(x),那么abfxdx=Fx|ab=Fb-F(a)这个结论叫做微积分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calculus),又叫做牛顿-莱布尼茨公式(Newton-Leibniz Formula)。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来确定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2.1.1 合情推理e.g. (1) 哥德巴赫(Goldbach)猜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等于两个奇质数之和;(2) 费马(Fermat)猜想:任何形如22n+1 (nN*)的数都是质数(善于计算的欧拉(Euler)发现第5个费马数F5=225+1=641,从而推翻了费马的猜想);(3)地图的“四色猜想”;(4)歌尼斯堡七桥猜想)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统称为合情推理(plausible reasoning)。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得到一个新结论之前,合情推理能帮助我们猜测和发现新结论;证明一个结论之前或探索一个问题,合情推理能为我们提供证明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2.1.1.1 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抽样调查是一种归纳)2.1.1.2 类比(analogy)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在直三棱锥(三条棱两两垂直的棱锥)中,有:直三棱锥中三个侧面的面积的平方和等于底面面积的平方,即S底2=S12+S22+S32Quotations“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中的类比问题。”波利亚(Polya)“合情推理是冒险的、有争议的和暂时的。”波利亚“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开普勒(Kepler,15711630)“即使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拉普拉斯(Laplace,1749-1827)2.1.2 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demonstrative reasoning)。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具有证明结论,整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是公理体系中的基本推理方法。“三段论”(Syllogism)(由亚里士多德创立,他还提出用演绎推理来建立各门学科体系的思想)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1) 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如果大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2) 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3) 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和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是正确的。公理化方法:尽可能少地选取原始概念和一组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公理、共设),以此为出发点,应用演绎推理,推出尽可能多的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类比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可得四面体的余弦定理:SBCD=SVBCcos1+SVCDcos2+SVBDcos3SBCD2=SVBC2+SVBD2+SVCD2-2SVBCSVBDcos1-2SVBCSVCDcos2-2SVBDSVCDcos3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synthetical method),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表示为:*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把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等,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把其中的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方法叫做分析法(analytical method),又叫逆推法或执果索因法。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表示为:在解决问题时,经常把综合法与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以推出Q成立,就可以证明结论成立。用P表示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该过程可表示为:2.2.2 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reduction to absurdity),或叫归谬法。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反证法常常是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的有力工具。数学家哈代曾经这样称赞它:“归谬法是数学家最有力的一件武器,比起象棋开局牺牲一子以取得优势的让棋法,它还要高明。象棋对弈者不外牺牲一卒或顶多一子,数学家索性把全局拱手让予对方!”2.3 数学归纳法(mathematical induction)多米诺骨牌的类比(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所有多米诺骨牌就都能倒下):(1) 第一块骨牌倒下;(2) 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 (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 (n0N+)时命题成立;(2) (归纳递推)假设n=k (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可表示为:归纳奠基归纳递推第三章 复数3.1.1 复数的概念形如a+bi (a,bR)的数叫做复数(complex number),其中i叫做虚数单位(imaginary unit)。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C叫做复数集(set of complex numbers)。复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即z=a+bi (a,bR),这一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algebraic form of complex number),a与b分别叫做复数z的实部(real part)与虚部(imaginary part)。复数z实数 (b=0)虚数b0 (当a=0时为纯虚数)规定:复数a+bi与c+di相等的充要条件是a=c且b=d用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x轴叫做实轴,y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一一对应平面向量OZ一一对应复数z=a+bi复平面内的点Z(a,b)为方便起见,我们常把复数z=a+bi说成点Z或说成向量OZ,并且规定,相等的向量表示同一个复数。向量OZ的模r叫做复数z=a+bi的模,记作|z|或|a+bi|;|z|=|a+bi|=r=a2+b2 (r0,rR)3.2 复数的代数运算3.2.1 复数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z1z2=a+bic+di=ac+(bd)i复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z1+z2=z2+z1(z1+z2)+z3=z1+(z2+z3)两个向量的和(差)就是与该两向量对应的复数之和(差)所对应的向量。因此,复数的加减法可以按照向量的加减法来进行,这就是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3.2.2 复数的乘除运算z1z2=a+bic+di=ac-bd+(ad+bc)i复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z1z2=z2z1(z1z2)z3=z1(z2z3)z1(z2+z3)=z1z2+z1z3一般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conjugate complex number)。虚部不等于0的两个共轭复数也叫做共轭虚数。通常记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 z复数的除法法则:z1z2=a+bic+di=ac+bdc2+d2+bc-adc2+d2i (c+di0,即除数不为0)“实数化因式”(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使分母“实数化”*代数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algebra):任何n (nN*)次复系数多项式f(x)至少有一个复数根。推论1:任何n (nN*)次复系数多项式f(x)在复数集中可以分解为n个一次因式的乘积,进而,n次多项式有n个复数根(重根按重根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