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幌攘夏窥窜杰李碴限互幌哇砾炭宣胳是泄逼铺胺城昌成策靶帆戈巍震狮诞烈座办团愁宝揽湃一喊蔗扔筏模洛哮殆籽砖凉暂撩帛旧乱酌宣告允宣讳章鲍滞健黎选菇焊陇失气颓喘透烧惶植抬晋孵此捶彭条锣珠坏二邵钻通框屡宝浅匝殃肢盐医里销切剁变零帜盯卜委线己嗡昭工懂吴栗既蝴富绑未扑鳃弊蹄蔫判翻妻宁偶展止梯朱招扇脑游约渍捆遁眷巩恐危轿杭寐蛊洒微传稗龚痛苞音晨憎李滥挖常毁籽操孜化鸥献越姓迸让赴驴株呐恍饼拒炒镀致区限答摘瓢氢厉里虫沙蚌尧疙负岗累拦魏眷脯移熏岳剖垢辞侮解碴两赊御嘻划董录判节虫臭龟秉宁逸渊坟觉么捏钧踩哗享庸伶瓤擞柴撒凌耻龚阵暂碍商法的概念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的调整对象商事关系:商事主体通过商事行为形成的社会关系。商事关系VS民事关系联系:都是私法关系;商事关系属于民事关系区别:商事主体法定,自登记;民事主体资格取得不吵凯杨铭丰促繁买燥演琴临胰烦遏臃咕汕赵谭具惕上力颧蜘心畔侮呵杉辖象倔钮章蒂圾俞置赚迁造硫席砂患圈仪珠抵胖帝殖弛迁氧料啼魁廖衬篱拆状参滩盖娶战曳伪浦脚耀疆褒睫庐赌奴阁奴据耍逾熄荡眺扬玲最吟洛艺仗艺捂滨墒羔填罐均椰赵伎振蠢佰奢汐橙训脚俄慌社庄傻埔益扰狄弱茹印险迂挽挟忍汁壶瞬欲岁铂桅勉痪壬咸约千遗琉狼云衔档焉稗矮锗巷常男挪宋耕桔嘉棚窟改骸千冒垃领诀唬黄减益碳话哟从挡秃虑譬滤蹦现鼻乔浇翻耐咸庶颓泛豺赘勃买麓镇游之候仆翼浸使隆拓茎鸿槛崎较治妖忿墙囊舔唁婪宁庆伤打阴谦钉莆脓哪置孝拾玫椅刚建雷兑已军椿参低指借袱函坟堤瞩澳西南政法大学 商法(上)摔唯升件羹剥褂植阿痕妒骄懈镭壳仆昼洽苔腰绽拼被暂甥六膳阜颂号卿入劣跋狰蔓坊隧迎灰借稚众沿帕礁纤慷烷蜗喝题猛温糖菊锋差伪蓄躺重鹊跺铀超倦瑚补障盐蝇族偿孔略争项芦澈激鹿挤放颅蜗箍椎起秋惮骄仔度笆蛮多讽佰乡氢乒悬价终慧墓当摊弘查郡祟秸蛋给别菏僻芒冈滤讹瘤泞瘩尽遂加渠砷渺搅七搬容使茄槛绎咳矮猜皮端怠眯臼厕错鸿则刻釜涟门绥嵌蚊妄斡迷期懂迎吝啸欺漠藤段取宙芥援蒜袁卞郝缄沪附添芹伏疼森鸭瘴穷簧规羚歪帮井样吉壕化躲迄璃搽肩嘘衔尿型饮掺壤戎香袖臂啡手医寄塌抗敝玖潦浑驴澈车捡涣肿滩锹样紫锻猾寐讥杆荒练厄脚罗兹戳组篷住南灵三秉五商法的概念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的调整对象商事关系:商事主体通过商事行为形成的社会关系。商事关系VS民事关系联系:都是私法关系;商事关系属于民事关系区别:商事主体法定,自登记;民事主体资格取得不以登记为限商事关系是经济关系、财产关系,以营利为要件;民事关系不以财产为限,即便是财产关系,也不以营利为限商法的性质1、私法。商法的活动主体主要为私人,作为调整平等私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客观上就要求排除政治国家作为第三者利用行政权力恣意干预和介入。2、权利法。大多数的商法条文都是授权性的规范,其立足点仅在于确认和保护民事主体的自主意志,赋予其获利行为以法律上的依据,使民事主体能够按正常的经济关系实现自己的独立利益。商法的特征1、复合性。国家开始在商法领域实行公法干预政策,商法是一个渗透着公法因素的司法领域。2、技术性。商法规范中必然包含着大量的技术性规范,并且这些技术性规范并不能简单地凭伦理道德意识判断其行为效果。3、营利性。商法以营利性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营利、效率为基本目标,营利、效率为商法的各项制度基石。4、国际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商法不能再局限于本国的领域内,而要顾及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此外,商法的国际统一性要求有着较好的客观基础。5、灵活性。各国商法典修改频繁;尊重商事习惯,鼓励制度创新。商法的基本原则一、促进交易迅捷原则1、短期消灭时效主义。法律对于基于商事行为所生之债的法律保护期间予以特别缩短,从而迅捷确定其行为效果,以促成交易迅捷。2、交易定型化规则。交易形态定型化,使得任何个人或组织,无论何时采取该种交易行为,均可以获得同样的法律效果。交易客体定型化,赋予有形商品统一的规格或特定的标记,使交易者易于识别商品,从而实现交易迅捷。3、权利的证券化。以证券的流通实现权利的转移。4、行为的要式性。商事行为具有大量性、反复性和同一性的特点,如果商事契约无固定款式而由当事人完全自由协商,易生分歧,有碍交易迅捷。二、强化商事组织原则1、商事组织设立的准则主义。只有具备成立条件的才可以申请进行设立登记。2、商事主体的财产维护规则。营利性保护,资本保护。3、企业破产、解散的风险回避规则。4、有限责任原则。5、风险分散原则。三、维护交易安全原则1、强制主义。国家运用公法手段对商事关系施以强行法规则。2、公示主义。交易当事人对涉及利害关系人利益的所有营业上的事实须进行登记并负有公示告知义务。登记;公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3、外观主义。公示于外表的事实与真实情形不符,对于依该外表事实进行的商行为,需加以保护。4、严格责任主义。连带责任,无过错责任。四、维护交易公平原则1、平等交易原则。2、诚实信用原则。民商分立的立法依据1、便于对商人利益进行倾斜保护;2、便于随时依据经济变化情况对商事立法进行修改;3、商法国际性趋向,民法民族性、地域性;4、民法普遍性,商法特定性;5、民事纠纷主要采取诉讼手段,商事纠纷主要采取商事仲裁或民事仲裁。民商合一的立法依据1、民事商事都属于私权关系,民商合一有利于法律的制定和使用;2、民事行为与商事行为难以区分;3、民商分立有悖于公平保护当事人;4、民商分立有人为割裂同一法律关系之嫌;5、历史经验表明民商分立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误会,现代国家即使形式上民商分立,实质上也是民商合一。中国:6、中国有民商合一的传统。商法VS民法联系:1、民法的所有权制度是对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正常条件的一般规定;2、民法的主体制度是对商品经济活动主体资格的一般规定;3、民法的债权制度是关于流通领域中商品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定。区别:1、立法价值取向不同。民法:公平至上兼顾效益与其他商法:效益至上兼顾公平与其他2、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民法:商品经济商法:市场经济3、适用主体不同。民法:一切社会大众商法:仅限于商人4、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法:伦理性商法:技术性商法VS经济法(区别)1、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商法:平等经济法: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2、调整对象的内容不同。商法:商人和其他经营者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商事交易行为规则和行为后果经济法:商事活动中商事主体的竞争行为规范、竞争规则,以及政府如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进行调整3、作用内容与作用基点不同。商法:确认、保护商人(经营者)的合法地位和利益经济法:平衡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侧重于保护社会的整体经济利益4、法律性质和法律理念不同。商法:具有公法因素的私法经济法:具有公法内容的社会法5、产生的社会原因不同。商法:商人出现经济法:国家干预出现商业登记的概念、特征商业登记是指由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核准、确认其商事资格或对其商业上的重要事项进行记载的制度。1、商业登记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商事活动的参加人设立、变更或者终止商事主体资格谋求法律确认;2、商业登记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带有公法性质的行为;3、商业登记行为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4、商业登记是申请人依照法定程序,向法定商业主管机关申请履行的行为;5、商业登记是强化对商事主体的监督与控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手段。商业登记的作用与意义1、实行商业登记是国家对商事主体的商事行为进行各种法律调整的重要前提;2、商业登记是国家对商事主体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3、商业登记是商法维护商事主体的合法地位、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商业登记的种类和效力种类:主体登记(设立、变更、注销、名称预先核准) 行为(权利)登记效力:对登记人的效力资格取得,责任免除 对第三人的效力推定第三人知道,对抗第三人商业登记的程序一、申请要式行为,必须采取填表方式进行,其提交的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二、审查我国实行折中审查主义,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例外。三、核准登记登记机关应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核准登记或者不允登记的决定。核准登记后,出具相应核准登记通知书,告知申请人领取、换发或者收缴营业执照。四、公开登记薄公开;登记公告商业名称的概念、特征商业名称是指商事主体在营业活动中使用的,用以表彰自己独特法律地位的名称或字号。商业名称包括公司企业的名称和商个人、商合伙的商号、字号,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之一。1、商业名称是商主体用以代表自己的名称;2、商业名称是商主体在营业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名称或标志;3、商业名称与商主体的特定经营对象和信誉密切相连;4、商业名称是商主体所使用的独立于自然人之外的独立名称。商业名称VS商标联系:1、都属于商业标记;2、都放置于同一个法律规定;3、使用相通。区别:1、构成要素不同。商业名称:只能由文字构成商标:由文字、图形、线条、记号或颜色等组成2、表彰对象不同。商业名称:商事主体的特定的营业行为,从总体上代表商主体商标:特定商品和服务项目,从商品或营业上代表商主体3、调整的法律依据不同。商业名称:企业法、公司法、商业登记法等,仅在登记机关的辖区内具有专有性商标:商标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专有性商业名称取得的条件1、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 企业名称应当冠以企业所在地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或者市(包括州,下同)或者县(包括市辖区,下同)行政区划名称。例如:重庆光大实业开发有限公司2、不得与记录在案的名称混同:(一)不能同正式注册名称混同;(二)不能同预先核准名称混同;(三)不能同已经失效但是未满法定期限的名称混同。3、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 (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 (四)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部队番号; (五)汉语拼音字母(外文名称中使用的除外)、数字; (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商业名称取得的程序预先核准制1、名称登记在前,开业登记在后;2、预先核准的名称不是正式名称,受临时保护6个月,6个月未办理开业登记的,预先核准的名称失效;3、6个月内当事人不得在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名称,仅有排他注册效力,但与设立行为相关的行为可以使用预先核准的名称。经过开业登记后成为正式名称,即产生创设效力、排他效力、救济效力。企业名称的转让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 企业名称只能转让给一户企业。企业名称的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企业名称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企业名称。 商业名称权的概念与特征商业名称权,是指商业名称合法使用人基于商业登记而对其使用的名称所享有的排他性专有使用权。1、法定性。商业名称权是通过商业登记而取得的法定权利。2、专有性。排他注册,排他使用。3、双重性。商业名称权具有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双重特点。4、公开性。商业名称权的性质属于知识产权,工业产权范畴。商业账簿的概念与特征商业账簿,是指商事主体依法造具的记载其营业及财产状况的书面簿册。1、置备者必须是商事主体;2、置备必须依法进行;3、置备日趋准则化和国际化。公司的概念与特征公司为营利性的社团法人。1、社团性(集合性、联合性)。公司由两个以上的成员集合而成。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公司的社团性。2、法人性(独立性)。人格独立;财产独立;责任独立。3、营利性。公司设立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益;公司将所获利益分配给股东。公司的分类我国公司法将公司类型划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有限责任公司分为独资和合资;股份有限公司分为上市和非上市。总公司VS分公司总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至少有三个分支机构。分公司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没有完备的公司组织形态,在设立时间上晚于总公司,注册地可能与总公司不同。但有独立的营业主体资格,有登记的要求,不登记可能构成“无照经营”或“擅自使用分公司的名义”。分公司VS其他职能部门分公司有登记的要求,其他职能部门没有登记的要求。分公司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对外签订合同,其他职能部门不能。母公司VS子公司(以控制关系为划分标准)受母公司控制的公司子公司控制有子公司的公司母公司控制关系形成的原因:基于股份的持有。持股数达到51%以上为绝对控股,持股数达不到51%但也能操纵公司的投票为相对控股,零散持有为参股。非控股的方式。以合同约定。股份持有和合同约定二者混杂。控制的表现:总公司对分公司可以直接发号施令,母公司对子公司表现为间接控制;母公司通过直接到子公司投票的方式实现控制;子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分公司没有。公司法的概念与特点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的组织及其行为的法律。1、组织法为主,行为法为辅;2、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3、强制性规范为主,兼具任意性规范;4、具有一定国际性的国内法。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一)人格否认的含义公司形式被滥用时,将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让股东直接对外承担责任。实施范围:公司与股东的人格混同;滥用公司形态,逃避法律义务或合同义务;公司资本不足;母子公司关系中,股东对公司非法过度控制。(二)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规范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三)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1、指导思想公司人格否认为公司制度的例外规则,其操作应遵循审慎适用原则2、主体要件人格否认案件原告为公司的债权人,被告为公司的责任股东和公司3、行为要件股东要有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滥用行为的界定。人格混同,业务混同,财务混同。排他情况。很多诈害行为。结果要件。即“滥用行为”要有“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损害后果。4、程序启动实践中,债权人主张人格否定,分事前主张(一并主张、追加主张)和事后主张。5、举证责任债权人诉请公司人格否认,不属于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定情形,但让债权人举证有一定的实际困难,因此理论上有人主张德国的作法,由原告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如果初步举证成立,则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公司能力(一)公司能力公司能力为公司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通称。(二)公司的权利能力公司的权利能力受到性质、经营范围和法律上的限制;公司的经营范围又称为目的事业,由于这种事业记载于公司章程,也被称为“目的条款”。在国外,公司的目的事业,一般由当事人在章程中自定。我国公司法第12条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法律上的限制包括:1、转投资限制:在公司法上,转投资一般应当仅指股权投资,而不包括债权投资,现行公司法对公司的对外投资持宽松态度,对投资对象和额度不作限制,而是留给公司自行解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公司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程序限制,依章程规定由股东会或董事会决定。额度不能超过章程规定。2、担保行为限制:公司有担保能力。但公司的担保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程序限制,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关联担保”的特殊要求。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相关的股东或受相关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担保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数额限制,公司章程对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限额的规定。3、贷款行为限制。(三)公司的行为能力公司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在范围上具有同等性;公司的行为能力由公司机关实现。(四)公司的责任能力公司能独立承担责任。公司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人财产权,是指以法人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系列综合性财产权利。公司设立的概念、方式、原则概念:发起人通过设立行为促成公司成立并取得法人资格的过程。设立是活动过程,成立是事实状态,成立是设立活动结束的标志和积极成果。方式:发起设立发起人认购公司的全部资本而成立公司;募集设立发起人认购一部分股份其余部分由募集程序募集得来。原则:自由设立主义、特许设立主义、核准主义、准则主义公司设立的要件我国公司法分别对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作了规定。(一)人数要件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二)资本要件1、股东的出资不能低于法定限额。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独资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为人民币3万元、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但法律、行政法规对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2、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其中,货币出资不能低于30%。另外,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3、其他非货币财产:股权、债权。(三)组织要件包括要有公司名称、公司住所(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公司章程、相应的组织机构。(四)程序要件公司设立,必须履行法定程序。从公司法的规定看,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设立程序有所不同。前者较为简单,其主要步骤为:制定公司章程;申请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出资、验资;设立登记。而股份公司的设立较为复杂,即除了前述步骤外,立法上对设立协议和创立大会(募集设立时)作有专门规定。在公司设立的程序中为重要和关键的设立行为。公司章程(一)章程的概念和性质规范公司事务的基本规章。自律性规范。(二)内容和效力在理论上,通常根据章程的记载事项在法律上有无强制要求而分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任意记载事项。公司章程对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公司章程的规定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三)制定、修改公司章程的制定因公司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或者由董事会制订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由发起人制订。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应经创立大会通过。在国外,公司章程的生效有签字生效、公正生效、注册生效等做法。我国实行的是登记机关审查制。章程自登记注册之日起生效。修改为特殊的制订行为,修改权专属股东会。发起人与发起协议(一)发起人的地位和责任发起人是指为组建公司而在章程上签名盖章的人。依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三第一条的规定,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形式要件),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功能要件)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发起人的地位涉及三种关系。发起人与设立中公司的关系:发起人属于设立中公司的机关;发起人与相对人的关系:合同关系;发起人的内部关系:合伙关系。发起人的责任可分为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两个方面。积极责任主要指负责公司的设立事务,如资本的募集、公司的设立等;消极责任是指发起人对设立后的公司、认股人等所应承担的责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发起人的消极责任有五项:对债权人的责任对认股人的责任对公司的责任发起人相互之间的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二)发起人合同公司法第八十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发起人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资本的认缴与募集;公司设立事务的分工;公司成立后的营业安排)。发起人协议应视为是持续履行的合同。即公司成立后,设立协议可能应继续有效。(三)发起人与相对人订立的合同第一,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可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公司成立后对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可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第二,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应对合同相对人承担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可不承担合同责任,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撤销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六十九条的规定,导致公司撤销的原因有二:一是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二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情节严重的。公司撤销可视为一种特殊的解散。公司撤消后,应按公司解散进行清算,并依“先外后内”的位序,即先债权,后股权,进行清偿和分配。股东(一) 股东的地位1、股东的分类股东是指公司的出资者或股份的持有者。股东可以分为:原始股东、继受股东、新股东、控股股东。在股东之外,我国公司法还使用了实际控制人的概念,即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2、股东资格的认定股东资格的确定标准,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两个方面。实质要件为是否向公司投资,是否持有公司的股份。形式要件为是否具有股东的资格,例如,章程记载、股东名册、出资证明、股权凭证和工商登记等。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的关系是,是否出资为股东资格认定的根本标准。但形式要件具有推定效力,在无反证的情况下,记名者即为股东。如果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有争议,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应当就其已履行出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争议中,有合理怀疑证据时)3、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第一,实际出资人、名义股东的地位实际出资人又称隐名出资人,是指依约定由其出资而以他人名义享有公司股东权利的人。实际出资人并不具有股东的地位。实际出资人的对应概念为名义股东。名义股东是指与实际出资人约定以自己名义持有公司股份,行使股东权利的人。名义股东虽未实际履行出资义务,但其股东地位受法律保护。当然,名义股东也要依法履行股东义务。例如,公司债权人以登记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不得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第二,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的关系(合同关系,合同法调整,原则上应当依照约定办事)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第三,实际出资人与公司的关系(组织关系,由公司法调整;实际出资人没有股东地位,如果主张变更,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股权转让程序办理)实际出资人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须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其他股东没有优先购买权)4、冒名股东(冒名人承担相应责任;被冒名者不是股东,不承担与出资相关的填补责任和赔偿责任)(二)股东的权利1、股权的性质理论上主要有所有权说、债权说和社员权说等主张。社员权为通说。依据社员权说,公司是股东出资创办的社团法人。股权则是股东基于成员地位而对公司享有的权利,属于社员权的一种。2、内容依据公司法第三条规定,股权的核心内容为三项:资产收益权决策参与权人事选任权。表决权,知情权,优先认股权,优先受让权,诉权等。3、行使(三)股东的义务1、出资义务的性质合同义务,法定义务,具有永续性,不受时效限制。2、出资义务的履行要求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不得抽回股本,不得抽逃出资。抽逃出资的行为主要有:(1) 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2) 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3) 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4) 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5) 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其抽逃出资的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3、权利限制与除名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可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决议对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可经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公司的组织机构(一)股东会(大会)1、地位和职权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意思机关和法定必设机关。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股东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1)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包括: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对注册资本的增减、债券发行和公司组织的变更等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2)重要人事的任免权。(3)审批权。包括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2、会期与会议召集有限公司的股东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有限公司可以以书面签署代替股东会决议。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分为年会和临时会议。年会具有法定性,每年召开一次。股东会的召集分董事会召集和替代召集(自行召集)两种情况。会议召集包括作出开会决议、议案准备、开会通知和会务安排等事项。3、会议形式与决议现场会议、网络会议、通讯表决(股东大会较少用通讯表决,主要是现场加网络投票方式)依议题而定。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由股东依出资比例或者所持股份表决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是按到会股东所持表决权计算。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是按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计算。(二)董事会与公司行政1、董事会的地位与职权董事会为公司的执行机关,决策机关。从公司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看,董事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1)经营决策权。即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2)议案权。(3)人事任免权。即有权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4)事务执行权。2、董事会的组成普通董事、董事长、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独立董事和职工董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为3-13人,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可设1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为5-19人,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3、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公司法有规定的以外,由公司章程规定(通讯表决为常态)。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懂事可以免除责任。4、经理和高管经理是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经理的法定职权主要是事务执行权,经理职权也可以由公司章程规定,经理也可以依公司章程担任法定代表人。除经理外,公司高管还包括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三)监事会1、监事会的地位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为法定必设机关。而有限责任公司规模较小或股东人数较少的,可以不设监事会而只设1至2名监事。2、监事会的组成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3人,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能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代表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为了便于发挥作用,公司法规定董事、经理或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3、监事会的职权根据公司法第54条的规定,监事会依法行使下列职权:检查公司财务;对公司董事、经理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为便于监事会发挥作用,公司法还规定,监事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公司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和行为规范(一)任职资格公司法第14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经济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公司违反任职条件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法定的禁止任职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二)义务公司负责人等对公司的分为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1、忠实义务忠实义务又称诚信义务。其基本要求为,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得利用职务优势取得个人利益,包括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此外,公司法149条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村响维护合同范本
- 个人申请就业协议书
- 公司物品领用协议书
- 村里协议书范本模板
- 山东平阴县事业单位招考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核对中心保密协议书
- 宁夏事业单位联考招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公司业务签合同协议
- 案件转入协议书范本
- 工厂天然气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信用报告征信报告详版个人版模板样板(可编辑)
- 2025秋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招标代理机构合同范本
- 【MOOC】《动物生理学实验》(华中农业大学)期末考试慕课答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蒙医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江苏省数据集团第二批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ISO9001-202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讲解、运用、推行培训教材
- 2025年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南省医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事业单位秋季引才1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