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展概论_第1页
汽车发展概论_第2页
汽车发展概论_第3页
汽车发展概论_第4页
汽车发展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汽车发展概论 第一节汽车发展简史 1876年世界上第一台汽油机诞生 由德国人奥拓 Auto 发明 转速180r min 功率2 2KW 1893年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诞生 由德国人迪塞尔 Diesel 发明 转速172r min 功率14 7KW 1886年 德国人卡尔 奔驰和基特 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 并首次采用了摩擦离合器和滑动齿轮变速器 1891年 法国人帕哈德和莱瓦塞首次将双缸发动机置于车头 开创发动机前置的先河 1893年 美国杜里埃兄弟在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后与亨利 利兰德合作成立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公司 卡迪拉克公司 1896年 法国人阿尔芝 标致创立标致汽车公司 即标致雪铁龙公司的前身 1898年 法国人路易斯 雷诺创立雷诺汽车公司 并且第一次采用了万向传动装置来传递动力 成为汽车史上使用万向节的先驱 1899年 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由乔瓦尼 阿涅利在意大利都灵市创立 1903年 美国人大卫 别克创立了别克汽车公司 1904年 英国人罗尔斯 罗伊斯创立了罗尔斯 罗伊斯公司 1908年 美国人亨利 福特创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著名的T型汽车 并且正式被命名为轿车 Sedan 该公司还首创了流水线生产方式 大幅度提高了汽车产量 1908年 美国人威廉 杜兰特成立了通用汽车公司 1907年10月1日 计程车首次在纽约街头亮相 开始了计程车行业的发展 1989年 为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美国莫勒国际公司研制出可供家庭使用的飞行汽车 20世纪30年代后 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发展 先后成立了日产 五十铃 丰田和日野等汽车公司 并且使轿车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对欧美汽车公司形成了很大的挑战 汽车发展史可以归结为 诞生于德国 成长于法国 成熟于美国 挑战于日本 当今世界十大汽车城 1 美国底特律2 日本丰田市3 德国斯图加特4 意大利都灵5 德国沃尔夫斯堡6 日本东京7 法国巴黎8 英国伯明翰9 德国吕塞尔海姆10 法国比扬古 第二节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美国的汽车工业以通用 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 其产量占到美国汽车总产量的90 美国汽车普及程度非常高 美国汽车保有量为2 2亿辆 每100人汽车保有量为83辆 所以美国被成为 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2002年美国汽车产量1227万辆 20世纪50年代开始 日本大量投资发展汽车工业 在不到20年内创造了一个汽车神话 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日本汽车保有量为7000万辆 每100人汽车保有量为54辆 2002年日本汽车产量为1026万辆 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德国 法国 英国和意大利为代表 欧洲汽车保有量为2亿多辆 平均每100人汽车保有量为46辆 2002年欧洲汽车产量为1695万辆 超过北美地区的1672万辆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有较大借鉴作用 1962年以前 韩国汽车工业还是以改装 装配和维修为主 从1962年到1991年 韩国用了六个五年计划实现了汽车工业的飞跃 2002年韩国汽车产量超过300万辆 1949年以前 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 1953年7月中国一汽在长春破土动工 1956年10月第一辆解放牌中型货车下线 1958年一汽生产的第一辆 东风 牌轿车下线 1968年 二汽在十堰破土动工 1975年二汽生产出第一辆越野汽车 1978年上汽与德国大众谈判轿车合作项目 1983年4月第一辆CKD组装的桑塔纳轿车在上海下线 1985年10月上海大众公司成立 1990年 一汽与大众公司合作 开始生产奥迪100轿车 1991年2月一汽大众公司成立 1992年7月第一辆捷达轿车下线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7 5亿辆 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421万辆 我国每100人保有汽车1 8辆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3年 我国汽车产量为444 4万辆 销售439 1万辆 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仅次于美国 日本和德国 销量居世界第三位 超过德国 预计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将会超过德国 居世界第三位 第三节国内汽车分类概况 常见车型分类 轿车 按发动机排量分微型 排量 1 0L普及型 1 0L4 0L客车 按汽车总长度分微型 汽车长度 3 5m轻型 3 5m14 0t越野汽车 也按总质量分 样车 样车 翻页 红旗CA7560高级轿车 返回 长安微型客车 返回 汽车型号分类 汽车型号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企业代号 以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如CA代表一汽 EQ代表二汽 上汽通用SGM 北汽为BJ 第二部分是汽车类型和主要特征 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位数字表示车辆类型 中间两位表示汽车特征 如总长 总质量或排量 其中车辆类型规定为 0 三轮汽车 1 载货汽车 2 越野汽车 3 自卸汽车 4 牵引汽车 5 专用汽车 6 客车 7 轿车 8 挂车 9 半挂及长货挂车 第三部分以拼音加数字表示专用汽车或是变型车与基本车型的区别 该部分可由企业自行规定 型号分类举例 如解放CA1092型汽车 CA表示是一汽 1表示汽车类型是载货汽车 09表示汽车总质量为9t 2表示是第二次设计的车型 又如EQ1090E汽车 BJ2020N吉普车 红旗CA7560型轿车 柳州五菱牌LZW6330微型车等等 第二章汽车构造简述 第一节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整车由发动机部分 底盘部分 车身部分和电器部分组成 发动机部分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汽油供给系 润滑系 冷却系 起动系和点火系 曲柄连杆机构图 配气机构图 汽油供给系图 润滑系图 冷却系图 大循环 小循环 起动系图 接通瞬间 起动过程 底盘部分 传动系 行驶系 转向系和制动系 传动系 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 液力耦合器 变速器 有级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 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节 传动轴 支架 和驱动桥 主减速器及其内部的差速器 行驶系 车架 车轮 悬架系统 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电器部分 电喷系统 各用电器 发电机 蓄电池 空调系统 雨刮洗涤总成 车灯 电动后视镜 组合开关 电动玻璃升降器 组合仪表 汽车安全气囊 车载收放机和CD机及扬声器等 电喷系统简图 发电机图 蓄电池图 空调系统 冷凝器 蒸发器 压缩机 膨胀阀 制冷系统组成 空调制冷原理 蒸发器 低温低压气体 压缩机 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器 膨胀阀 高温高压液体 低温低压液体 暖风系统组成 鼓风机 暖风交换器水箱 空调系统整车布置 雨刮洗涤总成雨刮电机 传动机构 刮杆和刮片 雨刮电机 传动机构 刮杆 刮片 车灯组合前照灯 远光灯 近光灯 前转向灯 前雾灯 组合尾灯 后灯 制动灯 后转向灯 后雾灯 电动后视镜壳体 镜片 转向机构 转向电机 线束和开关 电动后视镜调节按钮 组合开关由变光开关和雨刮开关组成 左边为变光开关 主要控制前照灯灯光切换以及转向灯的开启和关闭 右边是雨刮开关 主要控制雨刮器的开启与关闭 安全气囊由传感器 气囊 气体发生器 电子控制系统等组成 单安全气囊一般都是装在方向盘内 双安全气囊一个装在方向盘内 另一个装在仪表板内 四安全气囊则是方向盘 仪表板 前门左右门内板各一个 安全气囊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与安全带的效果好坏 安全带能够很好的减少乘客与安全气囊的正面碰撞力度 收放机和CD机 收音机与卡带机的集成 收音机与单碟CD机的集成 组合仪表以轿车为例 组合仪表主要包括车速里程表 发动机转速表 发动机水温表和燃油表 红旗 奥迪轿车仪表 桑车2000仪表 电动玻璃升降器由电动机 减速器 传动机构 导向板 玻璃安装托架等组成 主要有绳轮式和叉臂式两种 叉臂式 绳轮式 第二节汽车电子新技术介绍 底盘电子新技术1 驱动防滑 牵引力控制系统 ASR TCS Anti SlipRegulation简称ASR 也称为TractionControlSystem 牵引力控制系统 2 电子制动力分配 EBD ElectricBrake forceDistribution简称EBD 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系统 3 电子差速锁 EDS ElectronicDifferentialSystem简称EDS 电子差速锁 也称电子防滑系统4 巡航控制系统 CCS CruiseControlSystem的简称 即巡航控制系统 也称自动驾驶系统 安全和行驶系统电子技术1 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简称 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卫星定位原理 卫星 卫星 卫星 汽车 2 安全气帘保护技术安全气帘是在安全气囊的基础上增加的前后座乘客的侧撞保护装置 主要是保护头部不被撞出窗外 一般安装在车门的上部 侧安全气帘打开 前双安全气囊打开 第三章市场调研概述 一 市场调研的作用 市场调研的实际作用是 收集 分析并解释营销和各级管理层的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 市场调研最终为决策者提供系统 主动 准确 及时和有效的信息 从而有效的避免市场和媒体上零星的 被动的杂乱信息造成的误导 使决策者能够有据可依的正确决策 二 市场调研的分类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调研 解释性调研 基于产品 市场份额 市场细分的调研 描述性调研 基于营销战略的调研 控制性调研 基本市场拓展的调研 预测性调研 三 市场调研资料收集 二手资料的收集 市场调研过程中的二手资料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信息 网络信息 相关论文 权威机构统计数据等等 原始资料的收集 原始资料主要是指通过市场问卷调查 电话调查 邮件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得的直接信息 它是整个市场调研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获取的信息 四 市场调研的步骤1 确定市场调研的必要性2 确立调研目标3 确定调研设计方案4 确定信息的类型和来源5 确定收集资料的方式6 问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