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病因与治疗.DOC_第1页
拇外翻病因与治疗.DOC_第2页
拇外翻病因与治疗.DOC_第3页
拇外翻病因与治疗.DOC_第4页
拇外翻病因与治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拇外翻目录隐藏疾病名称 疾病概述 疾病分类 疾病描述 症状体征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诊断检查 治疗方案 1. 微创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的步骤保健贴士 疾病名称疾病概述疾病分类疾病描述症状体征疾病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检查 治疗方案 1. 微创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的步骤 保健贴士 拇外翻图片编辑本段疾病名称拇外翻 俗称大脚骨、大骨拐 编辑本段疾病概述有的人拇趾向外撇,而大拇趾的跟部又向内收,使得前脚象个三角形的“大蛇头”,这就是拇外翻,有的地方称为“大脚骨”或“大觚拐”。大拇趾根部(实际上是第一跖骨)内移后,使得该处极为隆起,容易与鞋形成摩擦,天长日久,该处皮肤和皮下有关组织增厚、红肿,滑囊形成,而产生拇囊炎。引起疼痛,局部溃烂后可造成感染,拇外翻畸形病人因为前足生物力学发生异常,很多合并有足底部胼胝(硬茧子或鸡眼)。使走路引起疼痛,病人无履可适,给工作带来不便和痛苦,而且外形美观上也缺乏美感。拇外翻畸形是足的一种常见病,始于青年,人群发病率17%,女性多于男性,比例是20:1,多为双侧发病。楔骨间和跖骨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但第1楔骨与第1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若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第1、2跖骨间的夹角加大。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拇外翻逐渐加重,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锤状趾。楔骨间和跖骨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但第1楔骨与第1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若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第1、2跖骨间的夹角加大。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拇外翻逐渐加重,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锤状趾。拇外翻作为一种疾病,虽然早期除了外观不美丽、选鞋困难及容易损坏鞋形,还没有给人们带来太多的不适症状。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拇囊炎肿,足底筋膜炎,爪形趾,鸡眼,脚垫,扁平足,横弓塌陷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足部功能,产生疼痛,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更严重的是因双脚受力不平衡引发人体负力线的改变,导致膝关节,骨盆移位,引起腰酸.背疼.颈椎不适.压迫神经等一系列疾病.因此关注双脚的健康,如稳定平衡.大厦地基一样重要,所以,建议当发现有拇外翻畸形时,最好及早防治,这样,不仅能够延缓拇外翻恶化的程度,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普通外科 骨科 编辑本段疾病描述第一跖骨内翻、拇指斜向外侧,称拇外翻。本病好发于成年人,有遗传因素者,青年时即可发生,老年时常加重,女多于男。拇外翻:定义: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关节倾斜超过15度(如图)。成因:由多种情况所造成, 如遗传、经常穿着高跟、尖头鞋, 使拇趾过份外翻。 另外, 扁平足患者较容易 形成拇趾外翻。影响:趾骨发大, 拇趾囊肿, 骨骼增生 ,令穿鞋时前足产生痛楚,久行、久站疼痛明显,严重时影响走路姿势,产生并发症。处理:避免穿着尖头高跟鞋, 走路时可穿 有足弓支撑的专业健康鞋。 当睡 觉时可配合拇外翻矫正带或矫正器, 亦可用拇趾伸张带作松弛拇趾外侧韧带之运动。健康鞋、拇趾外翻矫正带及拇趾伸张带的用途为防止病情加重和预防并发症, 舒缓拇趾外侧韧带的紧张以帮助减轻拇趾外侧的拉扯痛楚。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拇外翻常呈对称性,拇趾的跖趾关节轻度半脱位,内侧关节囊附着处因受牵拉,可有骨赘形成。第1跖骨头的突出部分,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如红肿发炎,则成为拇滑囊炎。严重者拇指的跖趾关节可产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第2、3跖骨头跖面皮肤因负担加重,形成胼胝。第2趾近侧趾骨肩关节处背侧皮肤因与鞋帮摩擦可形成胼胝或鸡眼。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楔骨间和跖骨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但第1楔骨与第1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若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第1、2跖骨间的夹角加大。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拇外翻逐渐加重,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锤状趾。拇外翻的发病主要与遗传有关,女性患病率高,何时开始穿高跟鞋对女性拇外翻患病有重要影响。父母有拇外翻,子女患拇外翻的概率明显增大。此外,女性足部韧带较男性弱,在同等遗传条件下,更易发生拇外翻。青少年期是身体骨骼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儿童的软组织相对较松弛,骨骼迅速发育身高增长,身体结构尚未定型。如此时过早穿高跟鞋,则高跟尖头鞋将前足紧紧地包裹着,使脚趾处于一种病理状态,并触发一系列的拇外翻发生机制,导致最终形成拇外翻。 编辑本段病理生理楔骨间和跖骨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但第一楔骨与第一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若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第一、二跖骨间的夹角加大。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拇外翻逐渐加重,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锥状趾。 编辑本段诊断检查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1.患者常合并有平足症,部分有家族史或长久站立工作或经常穿尖头鞋史。2.足拇趾外翻、旋转畸形,局部疼痛,行走困难。3.第二趾锤状趾,第二、三蹠骨头蹠面形成胼胝,第一蹠趾关节突出部形成足拇囊炎。4.线摄片术:(1)第一、二蹠骨夹角大于度以上;(2)各蹠骨头张开,第一蹠骨头蹠面的子骨向外移位;(3)第一蹠趾关节内侧关节附近处可有骨赘形成,严重者可产生骨性关节炎;(4)足拇的蹠趾关节轻度脱位。 编辑本段治疗方案往治疗拇外翻的目的主要是解除痛苦,对于无痛性或疼痛不剧烈的畸形不主张矫正。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患者,主要是年轻女性患者,就诊的目的主要是由于外形不美观,不能穿着时髦的鞋;或者由于某些场台需要穿高跟鞋,但又疼得不能穿,在欧美由于拇外翻的发病率较高,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也促进了拇外翻的研究。手术方式分为骨性手术和软组织手术,以矫正骨骼的畸形和引起畸形或畸形导致的软组织问题。防止平足症,穿合适的鞋子,可防止拇外翻的发生和发展。轻度拇外翻可在第1、2趾间夹棉垫,夜间在拇趾内侧溥一直夹板,使拇趾逐渐变直。同时应用矫形鞋或平足鞋垫矫正平足症。畸形严重且已并发滑囊炎者,可行滑囊骨赘切除,重叠缝合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拇内收肌腱切断术和第1跖骨截骨术。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如鞋跟不要太高、鞋头要宽松一些,使足趾在里面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其感受不到任何压力,尤其不能穿尖而瘦的高跟鞋。对于轻度患者,可以用负跟鞋进行前足减压。这种负跟鞋的特征是鞋底前高后低,常用于平足症的保守治疗,减轻足弓压力,前高后低的负跟鞋更有利于减轻前足拇指关节的压力,可防止病情加重和恶化,有利于囊肿的回纳,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同时重力线的矫正,有利于腰痛的缓解和康复。负跟鞋在足病多发的欧美地区较为常见。2.做赤足运动,加强足底肌肉力量,防止拇外翻恶化。3.每日用手指将拇趾向内侧掰动,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拇外翻病情加剧。4.借助矫形器械,如拇外翻矫正带(分日用、夜用矫正带)长期配戴拇外翻矫正在带,对拇外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5. 拇外翻严重,无法矫正时,应采取手术治疗.6. 术后需穿健康鞋,但要间歇性配带拇外翻矫正带,预防拇外翻复发,负跟鞋较为适宜。手术方式:根据术前诊断及X光片显示,确定拇外翻的类型,再来制定适合的手术方案。具体分类如下:1,单纯HVA(拇趾外翻角):可用软组织手术矫正,调整软组织平衡。如:Silver手术和McBride手术,或用远端截骨术。2,DASA(远端关节固定角):此为单纯趾骨外翻,不累及跖趾关节,可用Akin手术矫正。3,PASA(近端关节固定角):远端截骨术可矫正此类畸形,如:Reverdin手术,Austin手术或Mitchell手术。4,IMA(跖骨间角):基本手术是跖骨基底截骨术,也可用Austin矫正。5,混合型:软组织手术,联合远端或基底截骨术。6,关节炎型:关节成形术,如:Keller手术。 微创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的步骤 常规消毒术野,局部麻醉,用小圆刀在第一趾骨近端内侧切开皮肤直达趾骨,用小骨膜起子从远端向近端在拇囊和内侧跖骨头之间分离,用削磨钻磨去骨赘,小骨锉锉平跖骨头内侧,不使其有棱角,在跖骨头基底内侧切开皮肤直达骨膜,在跖骨头基底由内向外作一斜形截骨,截断跖骨头,截骨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骨屑,中医手法整复畸形,采用牵、接、按、摩、推、拿等手法。用绷带和胶布将拇趾固定于内翻位,手术切口长度不超过cm,切口不用缝合,术中最好有线,电视监视,术后摄片,如拇外翻严重、外侧结构紧张者可做外侧结构松解术。我们不主张切拇内收肌,盲目切断拇内收肌,可引起足部内在肌失去平衡,影响足部功能。对拇长肌过紧者可小切口延长拇伸肌;对有锤状趾或胼胝痛者,可作趾间关节成形术或跖骨头抬高术;对锤状趾胼胝不严重者,只纠正拇外翻,相当一部分病人拇外翻纠正后,锤状趾及胼胝也可改善或消失。 术后穿特制前开口软鞋帮矫形鞋,下地后头两周的活动量以室内活动,生活自理为宜;两周后可增加活动量,术后六周左右一般截骨临床愈合,去绷带固定,穿较宽松鞋,半年后可穿正常鞋。术后包扎固定和换药很重要,要由有经验的医生复诊,一般术后36天打开切口换药,如切口愈合,可每隔两周包扎固定一次,直至截骨临床愈合,一般5-6周左右。术后2、4、6、12周、半年、一年,需要拍X光片了解术后恢复的情况,一年后还要进行足底力学测试了解术后足底压力的改变情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截骨坚强愈合一般需要一两年,足部生物力学的改变一般也需要同样的时间,决定您是否可进行长时间的负重活动。而且足部生物力学还能提供足部其他疾病的信息。术后采用活血化瘀、壮骨补肾的中药内服,以促进骨折愈合。拆绷带后,用活血化瘀消肿的中药外洗,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足部功能的恢复。疾病预防拇外翻做为一种疾病,虽然早期除了外观不美丽、选鞋困难及容易损坏鞋形,还没有给人们带来太多的不适症状。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拇囊炎肿、爪形趾、鸡眼、脚垫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足部功能,而且会产生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所以,建议当发现有拇外翻畸形时,最好及早防治,这样,不仅能够延缓拇外翻恶化的程度,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如鞋跟不要太高、鞋头要宽松一些,使足趾在里面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其感受不到任何压力,尤其不能穿尖而瘦的高跟鞋。2.做赤足运动,加强足底肌肉力量,延缓拇外翻恶化程度。3.每日用手指将拇趾向内侧掰动,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拇外翻加剧。4.借助一些矫形器械,如拇外翻矫形器(分日用、夜用矫形器)长期配戴拇外翻矫形器,对拇外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5. 当以上保守治疗不能有效地矫正时,应采取手术治疗,这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的方法矫正畸形疗效确切,术后不仅可以自由选择想穿的鞋子,并且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尤其对于那些特殊职业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