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北方高寒稻区位于我国的高纬度地区,温度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并且该地区经常出现低温冷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及米质。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北方高寒地区,采用晚熟品种,通过提早在室内(或温室内)育苗,两次移栽,争取更多的有效积温,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实现超稀植栽培,确保水稻安全成熟。该项技术一是突破了寒地水稻播种的时间界限,将播种期提前20-25天,争取有效积温150200oC。二是突破了传统的育苗方式,将一次育苗改为二次育苗,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时间,为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奠定了基础。三是在原来大棚育苗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晚熟高产品种,通过提早育苗,两次移栽,充分发挥了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从而达到超高产的目的。因此,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将成为继水稻旱育稀植和水稻大棚育苗之后的又一项突破性技术。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黑龙江省乃至北方寒地稻区的水稻生产起到具大的推动作用,对保证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研究内容: 1.在北方高寒地区,研究利用在现有的温室或在室内,采用必要的增温设施,创造适宜水稻生长的生态环境,适时早播,争夺有效积温。2.确定适宜的品种。3.确定适宜的播种时期及播种量。4.研究第一次移栽时的操作程序。5.研究综合育壮秧技术。6.研究最佳插秧密度。7.研究配套的本田施肥技术。二研究方法。该项目的研究主要通过试验、示范的方法。试验在不同生态区(一、二、三积温带)、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广泛布点,验证此项目的可行性。1999-2001年主要进行基础性研究,2002年在扩大试验、示范面积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其增产机理,完善其配套技术措施,简化其操作程序,使此项技术更具推广价值。2003年后进入示范、推广阶段,2004年示范面积达到5000亩。三、经济技术指标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比常规育苗增产10%以上,每公顷纯增收1000元以上。四、结果与分析1在北方的寒冷季节,采用必要的增温设施,创造适宜水稻生长的生态环境,适时早播,争夺有效积温。经多年试验,此项技术通过在室内或温室内提早育苗,可争取有效积温150-200,水稻成熟期提早57天。室内育苗。在室内搭架多层育苗,先将芽种播于机插秧盘上,然后摆放到搭好的架上,利用住宅取暖保持温度。详见物候期调查表。(处理为水稻两段式育苗栽培技术,对照为常规大棚育苗,下同。)试验地点:海伦市海北镇南众村。表一 物候期调查表时间:2001年 单位:月 日播种期出苗期插秧期返青期分蘖始期有效分蘖终止期抽穗期成熟期处理3.264.15.235.286.27.17.249.10对照4.94.165.236.26.77.27.289.15此方法不需另建温室或大棚,但占用室内空间较大,而且存在光照不足的问题。适合于地少农户应用。温室内播种。利用温室提早播种育苗,见表二。试验地点:肇东市表二 物候期调查表时间:2001年 单位:月 日播种期出苗期插秧期返青期分蘖期齐穗期成熟期处理3.253.285.205.23526819.16对照4.104.155.205255318.89.21温室育苗的优点是光照充足、温度高,秧苗素质好,缺点是温室造价高。在生产实践中,提倡多户农民合用一个温室,统一管理,可有效降低成本,秧苗长至3叶左右时再分别移入各自大棚继续育苗。大棚内播种。根据播种面积搭建塑料大棚,首先在播种前10天左右扣棚提温。棚内用木板等材料搭成离地1米的高台,台上平铺营养土,然后播种育苗。大棚内需加温,可用燃烧锯末、稻壳等方法提高棚内温度。此种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农民易于掌握。2、确定适宜的品种。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选择矮杆、大穗、结实率高、分蘖力强、米质好、抗病性强的品种,一般比当地主栽品种多一片叶。表三 第一积温带考种表地点:肇东市 时间:2001年 单位:厘米、个、克、千克、百分率品种株高穗长平方米穗 数穗粒数穗实粒穗秕粒空秕率千粒重理论亩产实际亩产增产处理丰优51690.418.6428112108.63.4324.4756.1642.716.7对照丰优51692.517.040410499.84.2424.1647.8550.6表四 第二积温带考种表(一)地点:北林区 时间:2000 年 单位:厘米、个、克、千克、百分率品种株高穗长平方米穴 数平方米穗 粒穗实粒穗秕粒千粒重公顷产量增产处理V79521.11538597.814.528.111510.515.4对照V79220.32437592.424.127.89976表五 第二积温带考种表(二)地点:北林区 时间:2004年 单位:厘米、个、克、千克、百分率品种株高平方米穴 数平方米穗 粒穗实粒穗秕粒千粒重公顷产量增产处理东农0344100.718508.795.16.12510450.018.3对照东农992110023516873.8238835.0表六 第三积温带考种表地点:海伦市 时间:2000 年 单位:厘米、个、克、千克、百分率品种株高穗长平方米穗粒穗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亩产量增产处理龙8906887017249008837912606400167对照龙89068880163400088267126053303.适宜的播种时期及播种量。课题组根据绥化市的气候特点,以及栽培品种所需的积温情况,确定第一积温带适宜的播种期为3月1015日,第二积温带3月15-20日播种,第三积温带3月20-26日播种;根据历年的试验情况,播量不能过大,一般每平方米播芽籽400-500克。4.确定第一次移栽时的操作程序。采用此项技术,在苗期需要进行一次移栽,将秧苗移入大棚苗床上继续育苗。时间是当秧苗长至2.5-3.1片时进行。方法是:将秧苗移入钵体秧盘(352孔)内,每穴二株秧苗,然后放置于大棚苗床上继续育苗。5研究综合育壮秧技术。采用此项技术,通过采取必要的增温措施,提早在室内或温室内育苗,加强苗床管理,严格控制好温度、湿度,满足不同阶段秧苗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秧苗素质优于普通大棚苗,秧龄长2025天,叶龄大22.5片叶,茎粗增加0.2毫米,地上百株干重增加0.52克,带蘖率100%,平均带23个蘖。表七 秧苗素质调查表时间:2001年 单位:天、克、百分率试验地点品种秧龄叶龄带蘖率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干物率肇东处理丰优516556.020028.56.422.5对照丰优516404.08021.04.220海伦处理生育35545.717026.75.320.0对照生育35414.57318.13.217.7北林处理东农V7606.310029.57.626.0对照东农V7454.95226.56.424.1表八 秧苗素质调查表地点:海伦市 单位:厘米、天、克、百分率时间苗高秧龄叶龄茎粗第一叶鞘长单株分蘖数地上百株干重充实度2002年处理17.3555.20.533.41.65.60.33对照15.3303.60.303.00.33.20.242003年处理16.5524.50.482.62.17.90.48对照13.2313.20.322.30.33.80.296研究适宜的插秧方法。我市水田区推广超稀植技术已有多年,课题组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多年研究结果,确定最佳的插秧密度为:第一积温带98寸,第二积温带96寸,第三积温带95寸。另外对每穴的苗数也做了试验,结果如下:表九 不同插秧方法测产结果表地点:海伦市 时间:2000年 单位:个、厘米、克、千克每穴穗数平方米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平方米产量亩产增产率处理121.5430.085.018.099.786.186.426.00.91606.012处理221.5490.087.017.288.379.189.626.00.96640.016.7处理318.0360.085.017.599.580.382.726.00.76506.0-5.3处理422.5450.083.016.885.272.585.025.80.84560.04.8CK20.0400.088.016.388.267.185.626.00.80533.0品种:龙89068处理1:两段育苗每穴单株处理2:两段育苗每穴双株处理3:常规育苗每穴单株处理4:常规育苗每穴双株对照:常规育苗每穴三株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两段育苗栽培技术还是常规育苗技术,都以每穴双株产量最高,每穴单株产量最低。7研究配套的施肥技术。两段式育苗栽培技术产量高,需要的养分也多,因此在栽培上要适当增加施肥量。每公顷施农肥在30立方米以上,化肥以增施磷钾肥为主。在施肥方法上实行前促、中控、后补,基肥、返青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结合施用。 8.产量及米质。水稻两段式育苗栽培技术比大棚育苗增产15%21%,最高达28.5%。2002年由于遇到低温冷害,常规旱育稀植栽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同年项目田比普通大棚育苗平均增产达19.5%。由于能保证正常成熟,稻谷成熟度好,千粒重增加,提高了稻米品质。五、主要技术措施1、品种选择。选用矮杆、大穗、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病耐冷性强、丰产性好的优质品种,一般比当地主栽品种多一片叶。第一积温带选择14片叶的品种,如丰优516等;第二积温带选择13片叶的优质品种,如V7、东农0344等;第三积温带选择12片叶的优质品种,如龙89068等。2、种子处理。浸种用施保克,其它同常规措施。3、播种。(1)时间。第一积温带3月10日15日播种,第二积温带3月15-20日播种,第三积温带3月20-26日播种。(2)播种方法温室或室内播种。第一阶段育苗在温室或室内进行。每平方米播种量400-500克。大棚内播种。首先在播种前10天左右扣棚提温。在棚内用木板等材料搭成离地1米的高台,台上平铺营养土,将芽籽播于营养土上,播量为每平方米400-500克,然后覆盖一层过筛细土。大棚内需加温,可用燃烧锯末、稻壳等方法提高棚内温度。4、第一次移栽。当秧苗长至2.5-3.1片时,移入大棚苗床上继续育苗。第一积温带在4月510日,第二积温带在4月10-15日,第三积温带在4月15-20日。方法是将健壮秧苗移入钵体秧盘(352孔)内,每穴二株秧苗,放置于大棚苗床上继续育苗。5、苗床管理。(1)、苗床施肥。床土配制时适当增加磷肥用量。第一次移栽后根据秧苗长势追12次尿素,每平方米15克,对水100倍叶喷,喷后用清水冲洗。(2)、控制好温、湿度。第一阶段育苗时要严格控制温、湿度,既要采取加温措施防止秧苗受冻,又要蹲住苗,苗高不要超过13厘米。6、插秧。秧苗长至5.5-6片叶时开始插秧,一般在5月15-25日进行。插秧规格为一积温带3026.7,二积温带3020,三积温带3016.7,每穴二株秧苗(即一个钵体)。此时一般秧苗带2-3个蘖,为充分利用这些早期低位分蘖,插秧时注意浅插,钵体表面与泥面持平即可,插深不能超过2。7、本田管理。(1)、施肥。水稻两段式育苗栽培技术产量高,需要的养分也多,因此在栽培上要适当增加施肥量,每公顷施农肥30立方米以上,化肥以增施磷钾肥为主。在施肥方法上实行前促、中控、后补,基肥、返青肥、分蘖肥、穗肥、粒肥结合施用。(2)灌水。灌水原则同普通栽培。但由于项目田水稻生育进程不同于普通栽培,应及时根据水稻叶龄、叶色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进行调控。后期停灌水时间延后,不能早于9月5日。(3)病虫草害防治。同常规措施。六经济效益分析据省农科院、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对北方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测产评估,与常规育苗相比,增产15-21%,每公顷可增产稻谷11001500公斤,增收16502250元。扣除第一阶段育苗取暖、分苗等增加的费用需200300元,可实现公顷纯增收13502050元(水稻按每公斤1.50元计算)。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应用此项技术1.2万亩,实现纯增收120万元。采用此项技术,不但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还能提高米质,促进优质米的发展。同时,此项目的推广,还将有力推动我市稻区育苗技术向工厂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方向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七、推广应用前景该项目科技含量高、增产幅度大、效益显著、适用性强。目前,我市水稻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冰冻食品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车辆供货合同范本
- 护理伦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区域招生代理合同范本
- 卤料合同协议书照模板
- 卫浴采购整套合同范本
- 协议离婚阴阳合同范本
- 2026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题库300道含答案【新】
- 2026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考试题库300道附答案(黄金题型)
- 参展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 比亚迪汽车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 dcs招标和技术要求
- 尿素水解器的检修标准
- 译林版二年级上册Project1-教案
- 志愿者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 龟虽寿课件-曹操
- 课题开题报告-教学设计教案
-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课件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整版课件
-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参考范文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