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养殖水域滩涂规划_第1页
平远养殖水域滩涂规划_第2页
平远养殖水域滩涂规划_第3页
平远养殖水域滩涂规划_第4页
平远养殖水域滩涂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远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平远县人民政府2018年12月74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一节 前言1第二节 编制依据3第三节 目标任务5第四节 基本原则6第五节 规划范围7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8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8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8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14第三条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16第四条 水域环境状况18第五条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21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23第一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23第二条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27第三条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31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33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35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35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36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42第十二节 养殖区50第四章 保障措施53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53第十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54第十五节 完善生态保护55第十六节 其他保障措施55第五章 附则57第十七节 关于规划效力57第十八节 关于规划图件57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前言面临形势、编制背景、目的意义。平远县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西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建县于公元 1562 年,总面积 1381 平方千米,辖 12 个镇、136 个村、7 个社区,2016年末全县人口 26.6万,其中农业人口 18 万人。县城设在大柘镇,是广东古八贤之首客家先贤程旼的故乡,享有“世界客家文化始祖地”“世界客都第一村”的美誉。2011 年 8 月平远县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是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油茶之乡、中国仙草之乡、广东橙乡。近年来,平远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围绕振兴发展目标,坚守生态保护和维护社会稳定“两条底线”,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国家和省实施“两大振兴发展政策”机遇,狠抓“三大抓手”项目建设,主攻“一城两区” (精致休闲山水城镇、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区),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发展提速、效益向好、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十二五以来,平远县渔业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现代渔业、促进生态梅州建设的战略目标开展,着力提高渔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带动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2017 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3500亩,水产品总产量 9002吨,产值 10352.3 万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渔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计,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的划分要求,平远县属于生态发展区中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功能定位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根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广东省实施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平远县需严格执行 “实行从严从紧的环保准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等系列政策,促进生态型产业发展。为继续保持平远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在此前提下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平远县农业局特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编制平远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 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全县水域进行分区规划,提出合理布局,就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及保障措施提出建议,加快实现平远县渔业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第二节 编制依据规划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2016年)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003年)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 年)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2015 年)广东省水产品标识管理实施细则(2011年)广东省引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10 年)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2017年)广东省河口滩涂管理条例(2012年)二、相关区划、规划、通知原农业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2016 年)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 年)广东省优势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02020 年)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12020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部分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517 号关于同意梅州市 31 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函粤环函【2002】102 号关于同意调整梅州市平远县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粤府函2010113 号梅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梅市府办201274号)梅州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梅市环字201695号)梅州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梅市府办20177号)广东省梅州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报告书(2011-2030年)广东省梅州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成果表(2011-2030年)平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平远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平远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梅市府办20177号)本规划按照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试行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进行编写。第三节 目标任务规划期限、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本规划涵盖的期间:20182030 年。本规划的目标:依托梅州市平远县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优势,以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平远县境内水域滩涂功能区范围,依法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同时保障渔民正常生产所需的养殖水域,合理高效规划养殖生产布局,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推动养殖设施机械化、自动化,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围绕渔业增产增效、渔民增收,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致力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力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规划的重点任务:(1)明确平远县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指导渔业养殖生产布局。(2)控制水产养殖规模,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水域生态环境。(3)有效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重要的养殖水域。(4)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节 基本原则本规划编制遵循的主要原则:一、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业发展需求,形成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合理布局,制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二、 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三、 合理布局、转调结合原则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整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四、 总体协调、横向衔接原则注意区域整体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务、环保、交通、旅游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规划相衔接,避免管理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五节 规划范围本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广东省平远县辖区内的淡水水域,重点规划池塘养殖及山塘水库养殖。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类型范围、面积数量等。一、 地理位置:平远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北部,地处北纬 24242456,东经 1154411607,位于粤、赣、闽三省交界处。东邻蕉岭县,南靠梅县区和兴宁市,西北靠江西省寻乌县,东北连福建省武平县。全县土地总面积 1381 平方千米。二、 地质地貌平远县属丘陵山区,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8%,其余为河谷盆地,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地形。由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往南延伸至平远县境内,导致整体地势西北部高于东南部,北高南低。境内海拔高度多在200800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座,分别为粤赣交界处的项山甄(最高海拔1529.8米)、中部东石镇尖山(海拔1007米)、东部与蕉岭交界的铁山嶂(海拔1164米)。平远县的山脉由北部最高峰的项山甄起,分为两支,一支从项山向东折南,较高的山峰有鸡笼障、五指石、鹅石 (又名风石)、梯云岭、尖笔山、大和嶂、尖山;另一支从项山向西南方向延伸,高山有帽子山、珠宝峰、七娘峰、屏风峰、角山嶂、黄坑樟、河岭嶂、石龙寨等。差干的五指山和石正的南台山,属丹霞地貌,形成南北对峙的姐妹山,为古今游人向往的风景山,海拔分别为460米、645米。三、 土壤平远县属中亚热带地区,土壤为红壤,由花岗岩或砂页岩类风化发育而成,面积 198.9 万亩,占自然土壤的 97.81%。由于受山地气候的影响,土壤还出现垂直分布,在海拔 800 米以上的山体分布有山地黄壤,面积 25118 亩,占自然土壤的 1.57%。此外,由紫色砂页岩风化发育而成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面积 9931 亩,占自然土壤面积的0.62%。地力水平属中上,土层深厚,养分含量属中氮、低磷、缺钾、酸性,pH 值普遍在 5.5-6.5 之间。四、 自然资源平远县矿产资源丰富,县内矿藏有磁铁矿、金矿、稀土、石灰石、煤炭、锰、钨、钴、铜、花岗岩、珍珠岩、辉绿岩、沸石等数十种。县境内铁矿蕴藏量 7800 余万吨,其中平均品位达 58%的优质磁铁矿 2370 余万吨;无烟煤藏量 2400 多万吨;稀土矿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较好的中型矿藏;石灰石,藏量 2 亿吨以上。平远县水电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 100 个电气化县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省用材林基地县,森林覆盖达 75%,主产松、竹、杉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省风景名胜区五指石以“森林生态、丹霞地貌、人文古迹”三大景观著称;粤东名胜南台山,双峰并峙,形如醒狮高踞,状似仰天卧佛,山下蕴藏丰富的偏硅酸盐质矿泉水。温泉开发潜力大,距离县城 14 千米的热柘温泉和南台温泉,是理疗休养的理想胜地。五、 河流平远县主要河流有 3 条,即北部的差干河,中部的柚树河和南部的石正河,均属韩江水系,其主要特征见表1。全县集雨面积 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 条,10 平方千米的小溪 18 条。这些河流,除差干河自西向东流外,其他河流均由西北流向东南。此外,八尺境内的排下溪,向西北经江西省寻乌县到广东省龙川县汇入东江。差干河发源于平远县黄畲牛牯栋,泗水沙湖凹以上流域集雨面积为 479.9平方千米,全长 71.16千米,平均河床比降 3.4。差干河流经仁居(仁居河为差干河支流,位于差干河上游)、差干镇后与福建的松溪河汇合,沿上举、泗水流入长潭水库。柚树河属韩江二级支流,主流发源于县内八尺镇梅龙寨,流经河头、大柘、热柘镇,由热柘镇小胆滩出口流入蕉岭县新布镇,汇入石窟河。柚树河是平远县最大的河流,县内集雨面积 767.1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 55.6%。柚树河主要由东石河、大柘河、长田河、象牙河、稔田河、樟田河、中行河、河头河、黄地河汇成。河长 63.5千米,平均坡降 3.17,多年平均水资源流量 23.6立方米/秒。柚树河在大柘镇内汇大柘河和东石河后流入热柘镇,最终汇入石窟河。石正河是梅江的一级支流,为韩江二级支流,主流发源于江西省扒头嶂,流经石正镇后,在梅县区梅西镇的交界处出境后流入梅西水库。石正河由干流和 5 条支流汇成,从上至下分别为安仁河、南台河、东台河、先锋河、马山河 5 条支流,石正河流域集雨面积 101.53平方千米,全长 31.7千米,河床平均比降为 0.01566。表1 平远县主要河流特征表序号河流名称河流等级集雨面积(平方千米)起点终点河长(千米)平均坡降()1柚树河干流767.1/849.92八尺镇梅龙寨石窟河汇口处63.5/77.883.172石正河干流95.2/130.13石正镇梅西水库10.73/31.715.663差干河干流611仁居镇黄畲村牛轱栋长潭水库503.84泗水河干流30泗水南山寨石窟河汇口处13.511.75木溪河一级支流41.75仁居中寨新屋下差干河汇合处1319.76下举河一级支流53.53上举镇小畲杞溪角差干河汇合处18.94.857湖洋河一级支流33.89/70差干镇湖洋村岗下差干河汇合处8.914.58象牙河一级支流15.92仁居麻楼村湖托里黄田水库8.0214.19樟田河一级支流36.07八尺角坑村黄田水库10.53.210中行河一级支流91.64中行镇双溪柚树河汇合处13.55/24.965.311东石河一级支流149.54上举镇小畲三断岌坝头圩胡屋树河汇合处22.429.612大柘河一级支流121/167.97大柘镇岩子里坝头贤关柚树河汇合处18.69/43.857.3413长田河一级支流98.46/103.76梅县区西部的清莲山热柘横梁柚树河汇合处20.38/3.856.18514黄地河一级支流52.42东石锅叾村热柘下山柚树河汇合处24.6213.6六、山塘水库平远县目前建有蓄水工程 474 宗,包括水库 41 宗(2 宗中型水库,9 宗小型水库,30 宗小型水库,具体情况见表2),山塘 433宗,总库容 11252 万立方米。其中黄田水库是平远县最大的中型水库,位于中部河头镇内,其设计库容 5230 万立方米,在解决全县人民的饮水、用水以及发电方面均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富石水库位于平远县西南,石正河上游,于 1972 年建成,集雨面积53 平方千米,总库容 2550 万立方米。据 2017 年渔业生产情况统计,平远县目前开展渔业生产的水库面积为 4114 亩,山塘为 1436 亩。表2 平远县水库情况统计表序号水库名称所在河流地理位置水功能灌溉面积级别集雨面积(平方千米)总库容(万立方米)1黄田水库河头河黄田村饮用、灌溉万亩14052302富石水库石正河安仁村灌溉万亩5323883冷水坑水库东石河灵水村饮用、灌溉千亩18.23794长田水库长田河长田村灌溉千亩143755锅叾水库东石河太阳村饮用、灌溉千亩4.31046高桥水库樟田河八尺村灌溉千亩3.81797石径水库石正河安仁村灌溉千亩3.9158.58黄竹良水库石正河安南村饮用、灌溉千亩3.31329横水水库中行河中行村饮用、灌溉千亩14.2570510留畲寨水库黄地河蕉留村灌溉千亩6.217211长坑径水库大柘河超竹村灌溉千亩6.9186.412径子背水库仁居河仁居村灌溉百亩0.542513白泥径水库仁居河飞龙村灌溉百亩0.5920.414麻楼水库仁居河麻楼村饮用、灌溉千亩2.7573.4515栋罗塘水库仁居河黄畲村灌溉百亩0.211.416红山水库仁居河古丁村灌溉百亩2.77917叶畲水库稔田村凤头村灌溉百亩0.9539.118梅塘水库樟田河角坑村灌溉百亩0.326.719碓坑子水库稔田河笙竹村灌溉千亩0.3919.220黄坑角水库东石河东汶村灌溉百亩0.951221刁坑水库东石河灵水村饮用、灌溉百亩69722鲢鲤塘水库东石河灵水村饮用、灌溉百亩0.5215.323上白墓水库东石河茅坪村灌溉百亩1.327.424下白墓水库东石河茅坪村灌溉百亩0.38.625油草塘水库大柘河超竹灌溉百亩0.311.226排岌上水库差干河差干镇灌溉百亩0.941627麻竹畲水库大柘河超竹村灌溉百亩1.372028葫芦坑水库大柘河超竹村灌溉百亩0.541229高涧坑水库大柘河丰光村灌溉百亩1.283430铁炉塘水库大柘河黄沙村灌溉百亩0.61931梅泗水库泗水村梅畲灌溉千亩3.52532三丫塘水库泗水村梅畲灌溉千亩0.51733周畲水库石正河周畲村灌溉百亩2.741434浒塘水库石正河周畲村灌溉百亩0.9235.135川隆水库石正河安南村饮用、灌溉千亩4.1549.4736黄冇塘水库石正河棉羊村灌溉百亩0.43637坑头水库柚树河韩坑村灌溉百亩0.7512.638石结陂水库柚树河上山村灌溉百亩2.64539船子窝水库柚树河热柘村灌溉百亩12240银隆径水库仁居村畲脑村灌溉千亩0.72141五指石水库差干河差干镇-1.2351七、 池塘平远县是典型的山区地貌,池塘大面积连片少,多分散。据2017 年统计,全县池塘养殖面积 7950 亩,其中大柘镇和东石镇面积较大,分别为 2135 亩和 1056 亩,其他镇均较少。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包括水文(水温、径流、地下水等)、水质(pH、溶解氧等)、气候(气温、降水、蒸发量等)、自然灾害(台风、地震、冰冻等)等。一、 水文平远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河川径流完全由降水补给,故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规律一致。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基本上出现于 58 月,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 5270%;汛期(49 月)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6580%之间。根据平远近 30 年气象资料,平远县平均年降雨量为1672.9毫米,最大为 2858.2 毫米,出现年份为 2016 年,最小为 927.5毫米,出现年份为 1991 年。平远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2.12 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为 880 毫米。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水中参与现代水循环且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平远县为山丘区,其地方水资源量可用多年地下水总排泄量进行估算。根据多年河川基流量计算,平远县地下水资源量为 3.58 亿立方米,降水入渗补给模数为 22.23 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二、 水质平远县境内主要河流溶氧量较丰富,溶氧饱和度达到 90%以上,变动范围 6.510.5 毫克/升之间,同时受到水电站放水及季节影响。水质为重碳酸盐类水,矿化度年均值在 100毫克/升 以下,总硬度在 1050毫克/升 之间。主要水体 PH 值总体上中性偏碱性,平均为7.12 7.44,符合渔业水质标准(6.58.5)允许范围。三、 气候平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根据近30年气象资料:平远县年平均降雨量为 1672.9 毫米,最大为 2858.2 毫米,出现年份为 2016 年,最小为 927.5 毫米,出现年份为 1991 年;年均蒸发量在 1467.1 毫米。气象资料显示,近 30 年月平均温度超过 15的月份较多,持续低温时间较短。每年平均有 279 天气温超过 15,其中有 273天保证率达到 80%以上,年平均气温20.8。表3 1985 年以来平远县年均降雨量和蒸发量监测数据年份降雨量蒸发量年份降雨量蒸发量19851615.31338.620021208.21500.219861564.31460.020031483.41688.319871433.81397.420041320.31718.819881684.51470.020051902.11538.619891437.01440.820061932.21485.919902075.91412.920071695.41511.81991927.51509.520081583.31536.619921821.21409.520091712.51680.619931877.71338.220101734.11443.319941805.61336.820111360.71699.319951606.41415.120121602.11474.419961399.41529.520131994.3-19972293.01252.920141244.8-19981817.31549.720151928.0-19991282.21586.320162858.2-20001927.61569.920171700.5-20011684.71538.1-四、 自然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平远县的主要灾害。梅州市范围内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有:1952、1960、1970、1986、1997、2006、2007 年等洪水和 1955、1963、1977、1991、2002 年的秋冬春连旱等,均造成严重的灾害。此外,雷暴天气也易造成灾害,雷暴天气出现的天数每年都在 40 天以上,最高达到 88 天。第三条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包括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一、 浮游植物平远县水域记录浮游植物58 属 59 种。其中绿藻门的属(种)数为各门之首,共 32 属,硅藻次之为 13 属,蓝藻 6 属,甲藻、金藻和裸藻各 2 属,隐藻 1 属。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呈季节变化。各季节均以绿藻种类最多,占 4153%,硅藻次之,占28.0032%,蓝藻居第 3,占 813%,其他藻类较少。绿藻和硅藻属水体原始生产者,是水中溶解氧的制造者、鱼类最初的饵料来源。二、 浮游动物平远县水域中存在浮游动物17 科 29 属 36 种,其中原生动物 8 科 10 属 9 种,轮虫 4 科 8 属 13 种,枝角类 3 科 4 属 7 种,桡足类 2 科 7 属 7 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948.34个/升;平均生物量 0.0951 毫克/升。浮游动物种类中轮虫最多,占总数的 36%,原生动物次之,占 25%,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较少,各占 19.4%。浮游动物呈季节变化,夏季出现的种类明显较多,秋、冬次之。全年检出的枝角类、桡足类种类很少,原生动物种类稍多,而轮虫种类数占优势,尤以角突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晶囊轮虫、囊氏同尾轮虫、异尾轮虫、皱甲轮虫等为优势种类。三、 底栖动物主要水域底栖动物分属 8 纲 68 种,以水生寡毛类、线虫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为主。甲壳类主要种类有青虾、罗氏沼虾等;软体动物主要种类有中国圆田螺、淡水壳菜、河蚬、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等。四、 水生植物平远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布有水生维管束植物 21 种。主要种类有田子萍、浮萍、水蓼、旱苗、野慈菇、喜旱莲子草、水芹、连子草、密齿苦草、马来眼子菜、穗花狐尾藻、黑藻、水蓑衣、大花蓑衣、芦苇等。五、 水生动物平远县主要水域分布有鱼类 59 种,分属于 5 目,16 科,51属,鱼类以鲤形目为主,40 种占总数的 67.8%,其次是鲈形目 8种占总数的 13.6%,鲇形目 7 种占总数的11.8%;在全部的 59 种鱼类中,鲤科 32 种,占总种数的 54.2%,其次是鳅科 8 种占总数的 13.6%,可见鱼类种类组成以鲤科占显著优势,其次是鳅科。优势种群前八位依次为侧条光唇鱼、斑鳢、鲇、子陵吻鰕虎鱼、黄颡鱼、鲦、鲤、鲫,以渔获生物量计算,排前八位的依次为鳙鱼、团头鲂、斑鳢、鲇、黄颡鱼、鲦、鲤、鲫。除鱼类外,平远县水域中还存在多种龟鳖类和两栖类动物,包括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乌龟、黑颈乌龟、中华花龟、中华鳖、大鲵、蛙等。平远主要养殖品种有四大家鱼、淡水白鲳、优质鲫鱼、野鲮、观赏鱼、脆肉鲩、仿野生甲鱼、银鱼、大刺鳅、螺类、龟类、白玉蜗牛、泥鳅、土塘虱等。其中 80%为家鱼,短盖巨脂鳢(淡水白鲳)、优质鲫鱼占 8.3%。第四条 水域环境状况包括水域环境监测结果、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来源、污染原因等。一、 水环境监测平远县水质监测主要分为饮用水源和河流水质监测。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方面,平远县城以黄田水库作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常规监测,监测点位坐标为E1155223.16,N244248.86和其下游取水口E 1155454,N243639;每月监测一次,全年监测 12 期,监测指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设置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67 项,并对照II类水质标准; 江河水质监测方面,全县辖区流域范围内共设置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 4 个,分别为柚树河犁壁滩(左、右)断面、热柘河热柘断面、石正河监测断面,监测频率为每月监测 1 次,全年共监测 12期。监测项目为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共 25 项。根据 2017 年监测结果,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黄田水库水质良好,所有水质监测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水质标准,全年水质达标率为 100%。3个主要河段的4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标准,达标率为100%。与上年相比,全县主要江河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二、 主要污染物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平远县主要河流水质良好,但也存在个别流域污染。其中,跨界流域受上游跨界污染影响较大,富石水库及其下游石正河受到上游跨界污染,个别月份出现氨氮和总氮超标;横水水库及其入库河流大塘山河和坭竹河受到上游稀土矿开采污染严重,总氮、氨氮、锰指标超类水标准。平远县水中污染物来源主要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根据省、市污染物核算数据,平远县近年来污染物排放见表。表 平远县水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年份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工业生活农业集中式合计2014COD436.1322381199.9223876.05N-NH3266.682751661708.682015COD451224864323344N-NH327727610416582016COD451185255122856N-NH32772229315932017COD451188438922726N-NH3277227591564近年来对平远县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调查,据统计,全县共约47 家重点工业企业(其中 43 家均位于柚树河流域),主要排污行业包括木制品制造行业、铁矿采选行业、稀土金属冶炼行业、牲畜屠宰行业和白酒制造等,产污主导行业较为明显。农业污染源的统计主要包括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污染物产排放情况,以及种植业污染物流失情况。其中,畜禽养殖业污染源统计包含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的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奶牛等五大类禽畜养殖污染源。根据统计数据,平远县主要的畜禽养殖业绝大多数分布于柚树河流域,排污对柚树河流域水质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农业污染源绝大部分来自畜禽养殖业。第五条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根据水域滩涂资源、水文气候条件、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环境状况,进行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形成评价结论。一、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水产增养殖产业发展平远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 1672.9毫米,平均径流量为 12.12 亿立方米,同时地下水和山泉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 20.8,近 30 年月平均温度超过 15的月份多,持续低温时间较短。每年平均有 279 天气温超过 15,其中有 273 天保证率达到 80%以上,同时月均气温最高未超过 30。平远县河流、山塘水库众多,已建有蓄水工程 474 宗,包括水库 41 宗(2 宗中型水库,9 宗小(一)型水库,30 宗小(二)型水库),山塘 433 宗,总库容达到 11252 万立方米。另外,全县池塘养殖面积达 7950 亩。多数水体水质良好,达到 II 类水质标准,呈中性偏碱性。优越的气候环境和水质条件适合鱼类及其他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二、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种质基础平远县水域自然分布的浮游植物达 59 种,浮游动物达 36 种,底栖生物 68 种,这些动物为水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溶氧、饵料和栖息地;自然水域中的鱼类达 59 种,主要种类有草鱼、鲢、鳙、鲮、花鳗鲡、光倒刺鲃、太湖银鱼、黄鳝、斑鳠、侧条光唇鱼、斑鳢、鲇、胡子鲇、子陵吻鰕虎鱼,团头鲂、翘嘴红鲌、黄颡鱼、鲦、鲤、鲫、泥鳅等。同时还存在龟鳖类和两栖类动物,包括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乌龟、黑颈乌龟、中华鳖、大鲵等。这些水生动物资源为水产增养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第一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包括现有养殖区域、养殖方式、养殖品种、养殖产量、产值效益、水域滩涂开发利用比例等。平远县渔业生产水域面积一直比较稳定,2006 年以来,全县渔业水产养殖面积基本稳定在 1.4万亩左右。12 个建制镇均有池塘、水库和山塘养殖,分布较分散。以水库养殖为主的有东石镇、石正镇和大柘镇,其中东石镇的水库养殖面积为 830 亩,石正镇的水库养鱼面积为 809 亩,大柘镇的水库养殖面积为 680 亩。横水水库由于上游开采稀土造成水质污染,不适宜进行渔业生产,所以 2017 年养殖面积较上年减少。以池塘养殖为主的有大柘镇、东石镇,养殖面积分别为 2135 亩和 1056 亩。全县山塘养殖较为分散,面积较小,其中东石镇最多,为 322 亩,其他镇均较少, 100200 亩的镇有 6 个,其他 5 个镇均在 100 亩以下。平远县主要养殖品种有草鱼、鲢、鳙、鲤、鲫、青鱼、鲮、罗非鱼、短盖巨脂鲤、塘虱、虾、螺、龟鳖等。近年来,各镇重点发展优势种类和特色养殖,其中大柘、石正、东石等镇重点选择和发展淡水白鲳、优质鲫、观赏鱼、脆肉鲩和其它家鱼等;河头、热柘、长田等镇重点发展仿野生甲鱼、太湖银鱼和四大家鱼等;泗水、上举、差干等镇重点发展大刺鳅、螺类、龟鳖类等品种;中行、仁居、八尺等镇重点发展白玉蜗牛、优质鲫鱼、泥鳅、塘虱和家鱼等品种。但总体上鱼类占 97.3%,且 80%为“四大家鱼”,而其中草鱼占 5560%。近年来各主要养殖品种产量见表5。表5平远县近年来养殖品种产量统计(吨)20132014201520162017合计83708374847085108450鱼类78678071825982748314其中:青鱼405050100100草鱼47114730473047984838鲢鱼7718839511041701鳙鱼768818858955690鲤鱼526530560680680鲫鱼595690740840840鳊鲂4050606060泥鳅02222鲶鱼2320203030黄颡鱼11111短盖巨脂鲤190180180228228银鱼33333鲈鱼12222乌鳢22222罗非鱼180100120130130鳗鲡16101022甲壳类88888其中:虾66666罗氏沼虾14444青虾52222蟹(河蟹)22222贝类175175182203203其中:河蚌11111螺173173180201201蚬11111其它类2020202020其中:龟66666鳖910101010蛙54444观赏鱼(尾)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平远县水产养殖面积自 2006 年基本稳定在 1.4万亩左右,而水产品总量却由 2006 年的 5198 吨逐年提高到 2017 年的9002吨,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池塘养殖技术的进步使亩产由 520 公斤提高到 740 公斤,另一方面是由于水库吊网捕鱼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水库和山塘养殖产量显著提高。池塘养殖和水库养殖技术的提高,使全县养殖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渔业养殖总产量提高 73.18%。渔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 3%左右,渔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 5.25%,2011 年渔业产值为 7255.0 万元,到 2017 年,产值提高到 11746.5 万元(见表6)。全县现已建有水产种苗场 3 个,年产鱼花 2.2 亿尾,可放鱼种 1200 万尾,不仅能满足本县渔业生产的需要,而且还可支持周边市县的渔业生产。表6 2013 年以来平远县水产养殖总量统计年度养殖面积(公顷)养殖产量(吨)产值(万元)2013920.0083709684.02014918.0083749928.82015908.00847010162.82016901.00851010212.02017900.45845011746.5平远县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一个亮点产业。目前休闲渔业面积已达 200 多亩,产值 150 万元,主要以生产经营和休闲垂钓两种形式为主,其利润是常规养殖效益的 2 倍以上。大水面渔业开发是平远县渔业的另一大亮点。自 2002 年起,在黄田水库引进太湖新银鱼进行移植增殖,经几年的摸索、探讨,其技术日益成熟,于 2006 年起陆续有产品上市,提高了水库的综合经济效益。水库银鱼移植增殖的成功,对今后开拓大水面渔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确保水库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2017年平远县各镇渔业经济统计情况见表7。表7 2017 年度平远县渔业生产统计表平远县农业局2018 年 1 月 8 日(单位:吨、亩、万元)镇别全 县 水产品总量一、放养合计1、池塘放养2、水库放养3、山塘放养(包括其他养殖)二、捕捞(产量)全县水产品总值面积总产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合计90021350084507950594041141765143699545210352.3仁居528992493530320320931428035607.0八尺939100089961049727089120313401063.3东石1222220811861056745830300322141361405.0大柘1826297616692135130468039516170571985.0石正9421718892775466809318134108501072.0差干30143724822115280351366153335.0河头29552926023516125081441835339.0中行19045517722010115030854613219.0上举138328122185818020632116153.0泗水143198120129775515142823164.0长田372640334276186280113843538416.0热柘76610297105883603102761317456881.0其它1340990134099013401713.0说明:1、其他养殖指室内、外养殖白玉蜗牛和小水体养殖的特种水产品;2、产值按部门统计价计。第二条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包括区位条件、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等。一、区位条件平远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北部,位于粤、赣、闽三省交界处。东邻蕉岭县,南靠梅县区和兴宁市,西北靠江西省寻乌县,东北连福建省武平县。县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国家级和省级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连通了县内各镇及周边各大城市。济广高速平远段 2015年底建成通车,梅平高速已动工建设,鹰梅铁路完成预可研并初步确定平远线路走向和站场选址。国省道和县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打通“微循环”成效明显,G206 线长田至县城段、S332 线、S225 线等国省道全面改造升级,进城大道、环北路、佛光大道、南台山至大河背公路、大佛寺至平城花园公路等全线贯通,G206 线大柘至八尺段和 S331 线差干至八尺段改造工程以及普滩至湍溪旅游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十二五”期间,共完成89.28 千米国、省道升级改造以及 107.7 千米县、乡公路和 337.6千米新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 1659.6 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公路密度达 120.2 千米。二、 经济发展情况及产业结构十二五以来,平远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7 年 112 月,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 821284 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 6.3%,完成全年计划 97.5%。其中,第一产业 122513 万元,比增 3.9%;第二产业 282335 万元,比增 4.8%,其中工业 251406 万元,比增 3.4%;第三产业 416436万元,比增 8.3%。农业方面,特色农业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油茶、蔬菜、脐橙、可口柚获出口认证,平远脐橙被评为国家安全食品、绿色食品 A 级产品和全市首个地理标志商标。石正金红红茶、辰曲黑香米、辰曲香米(晚籼米)、锅叾水仙绿茶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石正云雾绿茶被评为广东十大名茶。县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特色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计划到 2020 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12.2:43.1:4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82亿元,年均增长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