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_第1页
第六章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_第2页
第六章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_第3页
第六章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_第4页
第六章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 胥莹莹 第六章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唯实论和自然主义学前教育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和主知主义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唯实论和自然主义学前教育思想 唯实论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由古代向近现代转换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 其实质是强调现实生活 强调经世致用 强调新知识和新方法 充溢着一种入世 求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了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渊源于古希腊 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 兴盛于18世纪 延续至19世纪 并对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重要影响 教育上的自然主义一般分为两类 客观自然主义和主观自然主义 唯实论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由古代向近现代转换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 其实质是强调现实生活 强调经世致用 强调新知识和新方法 充溢着一种入世 求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了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唯实论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由古代向近现代转换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 其实质是强调现实生活 强调经世致用 强调新知识和新方法 充溢着一种入世 求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了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唯实论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由古代向近现代转换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 其实质是强调现实生活 强调经世致用 强调新知识和新方法 充溢着一种入世 求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了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渊源于古希腊 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 兴盛于18世纪 延续至19世纪 并对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重要影响 教育上的自然主义一般分为两类 客观自然主义 适应自然发展的顺序 和主观自然主义 儿童主观中的自然本性 一 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 洛克的主要教育活动约翰 洛克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 洛克的主要著作有 政府论 教育漫话 洛克深入细致地观察 了解他所处的那个英国绅士的世界 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绅士教育理论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 教育漫话 这本书里 这是继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之后的又一本教育经典著作 在这本书中 洛克详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提出了他的关于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二 绅士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社会政治观 社会契约论哲学思想 白板说 他认为在人的意识里没有先天的思想观念 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 人生下来是一片空白 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 三 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 关于教育的作用洛克从反对天赋的 白板说 出发 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 既然观念不是先天的 那么儿童就在本质上有别于成人 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因此洛克认为 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关于教育的目的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 对洛克来说教育是 绅士的行业 只有上等阶级猜可能 轻松而闲暇 地学习科学和其他知识 只有从上等阶级中猜可能培养初人民的领袖和政治 道德地管理者 让他们受到适当的教育之后 就可以迅速使社会其他阶级有条例起来 洛克提出 培养的绅士应当使有德行 有智慧 懂礼节 有学问的人 绅士教育要从儿童幼年时就开始进行 3 关于教育的形式他主张采取家庭教育的形式 而不赞成学校教育 他认为 绅士教育最适于在家庭中进行 主张聘请家庭教师 他认为学校环境是不利于绅士教育的 四 论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教育内容上 洛克把教育分为德 智 体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的划分在西方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洛克对教育内容的论述 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色彩 1 论儿童的体育 教育漫话 的第一句话就是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意思是说 一个绅士要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 达到个人幸福的目的 就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 在西方教育史上 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洛克特别强调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绅士的意志 尤其是 忍耐劳苦 的精神 为此 他以医学知识为依据 拟定了一个使未来绅士保持健康体魄的具体计划 主要内容三个方面 1 反对娇生惯养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加强身体锻炼 2 论儿童的道德教育 在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中 道德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内容 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儿童的道德教育 洛克提出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以及养成遵守道德纪律的习惯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 洛克提出了一些在当时来说有进步意义的主张 及早教育 说理教育 榜样教育 实际练习 奖励与惩罚 3 论儿童的智育 洛克认为 智育没有德育重要 智育是为培养好的德行服务的 智育的主要任务是教授给儿童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艺 并促使其智力得到发展 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绅士 1 论教学内容洛克在考虑最适于培养绅士的课程时 提出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有用性原则 二是多样性原则 2 论教学方法要注意培养儿童形成爱好知识和尊重知识的精神 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儿童的好奇心 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 把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 总结 洛克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是 1 有关儿童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体育 德育和智育 其中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2 十分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并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3 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通过家庭教育的形式来进行 父母和教师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二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被誉为 教育上的哥白尼 的卢梭在18世纪中期倡导自然教育思想 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 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培养反封建的新人 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 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被誉为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 卢梭 JeanJacquesRousseau1712 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教育代表作 爱弥儿 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理想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由于母亲早逝 卢梭小时受父亲的影响很深 10岁时 父亲因受一贵族的诬告而远走他乡 他被舅父送到日内瓦郊外 随一位牧师学习 16岁便开始了流浪生活 先后当过学徒 伙计 随从等 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 卢梭读书成癖 博览众家著作 1742年 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 后结识了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 并参加了 百科全书 的编写工作 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 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 卢梭的生平与教育活动 1749年在法国迪昂学院的题为 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于道德的进化 的征文活动中 获得一等奖 卢梭在征文中认为 人类在自然或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由的 平等的 道德上是纯洁的 到了文明社会 才出现道德堕落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1761年 卢梭的文学著作 新哀洛伊丝 出版 1762年 卢梭出版了 社会契约论 和 爱弥儿 前者是卢梭最深刻 最成熟的著作 也是世界政治学说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 后者是卢梭论教育的巨著 共有五卷 1770年 卢梭完成了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写成的自传 忏悔录 1778年 卢梭在极端贫困 孤独中与世长辞 爱弥儿 简介 爱弥儿 写于1757年 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 该书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 共分五卷 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 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 内容和方法 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在 爱弥儿 中 描绘出 自然教育 的蓝图 爱弥儿 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 愚昧 丑恶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其中所宣扬的自然神论以及性善论等等触怒了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 他们开始对卢梭进行疯狂的迫害 1762年6月 教会和巴黎高等法院下令逮捕卢梭并焚毁 爱弥儿 卢梭连夜逃往日内瓦 但日内瓦政府也焚毁了他的著作 并下令逮捕他 因此 卢梭被迫逃往各地 爱弥儿 的问世 如同向当时的法国封建专制社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瑞士卢梭纪念碑 二 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爱弥儿 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 人类由于上帝的恩赐 生而秉赋自由 理性和良心 自由 理性和良心构成了人的善良的天性 让我们定下这样一条莫可置辩的规律 即自然的冲动总是好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 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 归于自然 弃恶扬善 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 教育要 以天性为师 而不以人为师 人要成为 天性所造成的人 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原则 教育要 遵循自然 卢梭认为教育有三个来源 来自自然的教育 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 是自然的教育 来自人的教育 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 来自事物的教育 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经验 卢梭认为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 一个学生 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 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 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 都趋向同样的目的 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 而且生活得很由意义 这样的学生 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 遵循自然的教育就是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三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自然人 自然人是 自由的 自食其力 对任何职业都有所准备的人 自然人 是身心调和发达 体脑两健 良心畅旺 能力强盛的新人 他说 从我的门下出去 我承认 他既不是文官 也不是武士 也不是憎侣 他首先是人 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 他就知道怎样做人 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 没有味 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的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三 年龄分期及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 卢梭以自然教育为原则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划分了四个教育阶段 1 婴儿期或幼儿期 0 2岁 由于婴儿的身体软弱 教育应以身体养育和锻炼为主 2 儿童期 2 12岁 由于儿童处于 理智睡眠期 教育应以身体养育和感官教育为主 在道德教育上提倡 自然后果法 即通过儿童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教育 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 吸取教训 学会服从自然法则 自行改正的方法 3 少年期 12 15岁 由于少年期是体力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育应以知识教育和职业劳动教育为主 4 青春期或青年期 15 20岁 由于生理上发生狂风暴雨般的巨变 而且积累了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自然知识和道德观念 教育应以道德教育 信仰教育和性教育为主 1 婴儿期 从出生到2岁 身体方面的特点 软弱无能 但柔韧 善于活动 能够接受锻炼 心理方面 他没有任何心情 没有任何思想 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 他甚至觉察不到他本身的存在 也就是说 既无感情 又无思考 甚至感觉也极微弱 教育的基本任务 身体的保健和养护 使身体健康发展 教育要求 多给孩子以真正的自由 反对捆扎和束缚儿童 认为这样会剥夺儿童的活动自由 阻碍其血液循环 影响其性格与气质 在具体的养护方面 合乎自然 1 用母乳喂养孩子 并由父母亲亲自养育孩子 反对将孩子交给保姆抚养 2 儿童食物的口味应清淡 应多食素食 3 衣着应该宽松 以便于四肢自由活动 被褥要轻软 使婴儿容易转动 衣服不宜过暖 锻炼其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不要给婴儿戴帽 穿鞋 穿袜 以培养其抵抗能力 4 对于儿童的睡眠 应要求有足够的时间 能随着环境以及时间需要的改变而改变 5 健康的环境 乡村呼吸新鲜的空气 获得新生 2 儿童期 从2岁到12岁 心理特点 孩子在这个时期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 他们 不能接受观念 而只能接受形象 必须锻炼他的身体 他的器官 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 但是要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 能闲多久就闲多久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 使其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 认为感觉是智慧的工具 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 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 教育要求 尽量给儿童以活动的机会 让他们亲自去接触和研究周围一切事物 他说 对于儿童来说 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 在如何发展感觉 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 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卢梭指出 人们并不是平均地使用感觉官能的 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 触觉 它遍布于我们身体的整个表面 能够使人们及时地 不断地获得各种经验 物体的温度 形状 大小 轻重和硬度 都可以通过触觉获得 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 卢梭主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 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深夜把孩子关在一间屋子里 让他根据拍手的回声判断屋子的大小 还可以用游戏训练孩子辨认事物的能力 视觉与触觉相比 视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延伸的范围较广 接触物体很快 能使心灵迅速作出判断 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游戏 写生 制图等 发展视觉 还要重视听觉官能的教育 主要是训练判断发声物体的大小和远近 它的振动是猛烈还是轻微等 它主要靠学说话 唱歌 听音乐来练习 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 他说 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 而你却单单要他们在读书中消磨他们的时间 爱弥儿长到12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 他认为 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 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 如果读书 那么可读的书只有 鲁滨逊漂流记 在卢梭看来 鲁滨逊孤单单独处荒岛 不仅保全了生命 而且凭借个人力量生活得相当舒适 十分自由 这正符合他培养积极活动 能独立判断 从事劳动生产 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理想 这段年龄是没有道德观念的 不要教他道德观念 也不要强迫他接受道德规则 应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教育 主张用示范的教育方法 教师和父母善良的言行能够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待儿童的过失 卢梭反对道德说教 他依据自然教育理论提出 自然后果 的道德教育原则 卢梭在 爱弥儿 第二章的末尾 描绘了这种教育所得的成果 10 12岁的孩子 长得又健又壮 蹦蹦跳跳 活活泼泼 他 没有什么劳心的焦虑 没有什么痛苦的远忧 实实在在地过着现实的生活 充分地享受着那似将溢出他身体的生命 卢梭重视儿童的感觉教育 主张 从经验中去学习 是与他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相联系的 但是他认为12岁以前的儿童处于 理智睡眠期 不能接受智育和道德教育是片面的 形而上学的 1 提出了与封建教育针锋相对的新理论 反对传统教育只要求学习不切实际的书本知识 呆读死记文字符号 要求青少年从实际事物中寻求知识和探索真理 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影响与评价 2 明确提出并具体论述了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教学的问题 促进了教育的心理学化 对后世许多教育家如巴西多 裴斯泰洛齐 福禄倍尔 第斯多惠 杜威等都有巨大影响 4 提出 回归自然 的主张是教育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带来了儿童观 教育观的巨大变化 他提出研究学生 研究儿童的口号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永恒课题 3 要求教育深入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 遵循自然而施教 成为近代儿童研究的先行者及内发论的一代宗师 5 驳斥了历史上沿袭已久的 原罪说 和 预成论 儿童观 确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儿童观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 毕生致力于初等教育新方法的研究和实验 他一生致力于发展贫民教育 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民的贫困状况 先后在新庄 贫儿之家 斯坦兹孤儿院 布格多夫小学 伊佛东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 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尤其是伊佛东学校的教育实验取得了较大成就 使得该校成为当时欧洲的 教育圣地 裴氏的主要著作有 林哈德与葛笃德 葛笃德如何教育他的子女 天鹅之歌 等 三 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思想 二 论教育目的及作用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他主张通过教育去发展人的天性 去形成完善的人 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消除贫困 改造社会 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于发展天赋的潜在能力 其教育思想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 教育实践活动1774年 裴斯泰洛齐开办了一所孤儿院 也称 贫儿之家 他先后收容了50名6 18岁的乞丐 孤儿和流浪儿童 贫儿之家 并不是单纯的慈善救济机构 而是培养儿童的能力和精神面貌的场所 三 教育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 口号的教育家 赞同卢梭关于有效的教育应是自然的教育 人的教育 和事物的教育三者协调的观点 但更加强调的是 使教育心理学化 的思想 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心理学化的具体见解和要求 1 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2 教育心理学化 就是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 3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4 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 论爱的教育和家庭教育 爱的教育贯穿在裴斯泰洛齐的全部教育观点和教育活动之中 它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充满着深厚的爱的思想感情 它还提出了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如何实施爱的教育问题 在家庭中父母要给于孩子充分的母爱和父爱 而且从孩子刚出生就要体现出来 在学校里 教师要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热爱儿童 教导儿童 教师应当是与儿童共同生活 产生深刻的感情 并通过良好的示范作用 全心全意地以母爱精神去感化儿童 这种爱的教育相联系的是宗教教育 五 论要素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学体系的重心是关于和谐发展的要素教育的理论 这一理论又体现在他的初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 他在 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 中阐明了这些观点 并在斯坦兹和布格多夫的教育实验中进行了大胆实践 他的基本思想是 教育的各方面必须从最小基本的因素出发在相互作用中进行 他认为在各种教育 教学过程中 在各门学科中 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 教育 教学过程必须从这些简单的要素开始 逐渐转移到复杂的因素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和谐发展 1 德育的要素 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首先在家庭中奠定 是 母爱 儿童对母亲的爱 逐渐扩大到爱家庭里的其他成员 然后发展到爱其他的人 裴斯泰洛齐明确指出 母亲的影响是引起爱的忠诚的开端的自然途径 并且进一步说 家庭是培养道德的学校 儿童道德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学校中实现 在这里 教师对儿童的关系建立在他父亲般的爱儿童的感情上 第四节论要素教育 2 智育的要素 对事物产生一种最初的印象 智育的简单要素是 数目 形状和名称 数 形 词 他认为交给儿童记数 学习语言 辨别形状 是知识教育的关键 3 体育的要素 裴斯泰洛齐认为各关节的运动能力是体育中最简单的要素 因为只有关节的活动才能保证人有行动的可能 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要在家庭和学校共同进行 家庭中是通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逐步进行的 学校里要按规定做一些如 游戏 军事体操 森林旅行 游泳 手工劳动 运动会等活动 总之 让儿童多做事 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由轻到重 由少到多 这样一来 不但可以锻炼 发展其体力 培养其劳动技能 也可养成劳动习惯 六 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裴在教学心理学化和要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研究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如语文教学应从 发音 开始 再到单词教学和语言教学等 算术教学应从数字 1 开始 再到个位数 十位数和百位数运算等 测量教学应从 直线 开始 再到三角形 四边形 多边形 圆形等 总之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对欧美各国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19世纪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场学习和推广裴氏教育理论的 裴斯泰洛齐运动 七 影响与评价 1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开启了近代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序幕 2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初等教育教学法的人 是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3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 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49 五 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理论 50 1782年4月21日 1852年6月2日德国教育家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幼儿园创始人 被称作 幼儿教育之父 一 教育实践活动 1837年 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 即 儿童活动学校 将又于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 幼儿园 招收3 7岁的幼儿 福禄贝创办的幼儿园是世界上第一所以 幼儿园 来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 从此 福禄贝尔便积极地从事领导幼儿园的工作 二 论教育的两个原则1 教育适应自然发展 原则 在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中 教育适应自然发展 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在他看来 教育适应自然的发展 在于反对违反自然的人为干涉的教育 使人像自然那样按照其本性发展 2 自动发展 原则 福禄培尔关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的 自动 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认为 这种 自动 发展是个体利用自我能动的力量 通过内部表现于外部和外部表现于内部的两个阶段实现的 福禄培尔之所以提出人的 自动 发展的教育原则 还在于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 三 论幼儿园教育 福禄培尔非常重视对幼儿园教育的研究 关于游戏 活动以及教具的设计 福禄培尔吸收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 福禄培尔创办的幼儿园 当代国外幼儿园 当代国外幼儿园 当代国外幼儿园 1 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 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 推广幼儿教育经验 2 自我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游戏是儿童自我活动的集中表现 是幼儿园的教育方式1 是儿童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2 是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方式 3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材以儿童的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1 游戏活动 在教育史上 福禄倍尔第一次将游戏列入幼儿课程中 游戏是能够发展儿童内在生命力的活动 认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 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 正是幼儿期儿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现 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 游戏分为三类 一是身体的游戏 二是感官的游戏 三是精神的游戏还提倡村镇设立公共游戏场 对整个社区的生活产生极大的作用 既丰富和充实了孩子的生活 也使成人感受到 令人振奋精神的新鲜的生命气息 认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 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 正是幼儿期儿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现 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 2 恩物 gift 根据自然界的法则 性质 形状等用球体 圆柱体 立方体 三角体等制作成的 作为幼儿了解自然和人类的一套玩具 命名为恩物 意指是上帝的恩赐 恩物分为8种 包括彩球 球体 立方体 圆柱体 正立方体积木 长方体积木 可以分割的大立方体 可以分割组合的积木 儿童用恩物做游戏可以认识各种几何体 数目 颜色 比较大小 整体 部分等 为以后的观察和认识活动奠定基础 玩法 不能随心所欲地玩 如果想搭一座房子 每块独立的小立方体都要从整个大立方体上取下 然后再用来建筑小房 而在搭成房子又想再造一列火车时 必须首先把每块小立方体归回它在整个大立方体中的原来位置 于是儿童就能产生这样的思想 多样性来自统一性并且又归于统一性 统一中产生多样 而多样是统一的组成部分 第一种恩物 是一个盒子里装有六个绒毛做的小球 分为红 黄 蓝 绿 紫和白六种颜色 每个小球上系有两条线 第二种恩物 是硬木制作的三件一套的玩具 球体 立方体和圆柱体 后两个有穿孔 借助第二种恩物 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和几种几何形体 此外 儿童可以发挥自己的形象力 想出种种办法来玩它们 第三种恩物 是一个沿着方向向对开一下 可分成八块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 通过教师的解释 可唤起儿童对于整体和部分 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注意 儿童也可以把这些立方体想象为 砖块 他们建造的本能被唤起 第四种恩物 是一个沿纵向切成许多平板的立方体 它能帮助儿童明了算术的基本道理 他们因此不仅能掌握加 减 乘 除的基本规则 并能很容易地写出算术数字和符号 第五种恩物 是一个可分割成27个体积相等的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 其中三个小立方体再沿对角线二分 另三块则沿对角线四分 利用此种恩物 能进行大量的几何教学 第六种恩物是27个砖形木块 其中三个纵向二分 六个横向平分 也可组成一个大立方体 第七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 可分成64个小立方体 第八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 可分成64个小长方体 3 论幼儿园教育的其它内容 福禄贝尔还为幼儿园确定了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作业 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学 作业与恩物的关系十分密切 作业是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作业是以恩物为前提 作业的材料包括 大小和色彩不同的纸和纸板 可用来剪或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 供绘画 雕塑 编制一类工作的材料 沙 黏土和泥土等 与恩物中的立体相对应的有泥塑 纸板 折纸及木雕 与恩物中的平面相对应的有折纸 织席 编条 缝纫 穿珠及图画等 作业与恩物的明显区别在于 其一 从安排的顺序说 恩物在先 作业继后 其二 恩物的作用主要在于接受或吸收 作业则主要在于发表和发现 其三 恩物游戏不改变物体的形态 作业则要改变材料的形态 1 深入研究了学龄前阶段幼儿教育问题 创立了系统的幼儿园教育理论 对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历史地位 2 对幼儿期游戏和恩物的论述成为后来幼儿园兴起后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 玩具 教具制造商也从其理论中获得了灵感 3 首创了 幼儿园 并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教育幼儿的新方法 建立了近代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 4 在广泛宣传幼儿社会教育思想 扩展幼儿园和组织幼儿教师培训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由于他创立的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理论对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世界幼儿教育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因而被誉为 幼儿园之父 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