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总结.doc_第1页
肿瘤标志物总结.doc_第2页
肿瘤标志物总结.doc_第3页
肿瘤标志物总结.doc_第4页
肿瘤标志物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标志物定义和作用存在于血液或体液中,含糖或脂质的大分子物质与恶性肿瘤的出现和生长密切相关通过诱导,在肿瘤细胞株或其它细胞中合成在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的肿瘤标志物。美国国家肿瘤研究院对肿瘤标志物的概念 有时在血液、体液或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物质,高水平的肿瘤标志物可能意味着体内存在某种肿瘤。 如:CA125:卵巢癌 CA153:乳腺癌 CEA: 卵巢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 和胃肠道肿瘤 PSA:前列腺癌 肿瘤标志物又叫生物标志 肿瘤标志物诊断肿瘤的潜在危害 检测结果假阳性 焦虑 侵袭性检测过程 过度诊断肿瘤的诊断和分期肿瘤分期描述某种特殊肿瘤的程度通过下列资料进行分期:体检影像学检查外科和病理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统计学概念I 敏感度 肿瘤患者中的阳性率 特异性 非肿瘤患者的阴性率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统计学概念 II: 敏感度 肿瘤患者的阳性率 诊断敏感度即阳性结果预示存在某种肿瘤的可能性 统计学概念 III: 特异性 非肿瘤患者的阴性率 诊断特异性即阴性结果预示没有肿瘤的可能性 阳性预测值: 总的阳性结果中真阳性率阴性预测值: 总的阴性结果中真阴性率肿瘤标志物的生物化学特性: 癌胚抗原CEA, AFP 糖蛋白抗原CA 125, CA 15-3, CA 72-4 生理抗原前体Ca 19-9 酶和激素PSA, NSE, M2-PK, HCG, Calcitonin 其它Bence Jones, SCC, 2-Microglobulin, CYFRA 21-1,肿瘤标志物的生物化学特性: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糖蛋白, 180 KD, 40-60 % 糖基相关疾病: 结直肠癌, 乳腺癌 AFP 甲胎蛋白糖蛋白, 70 KD, 4 % 糖基相关疾病: 睾丸肿瘤, 肝细胞癌糖蛋白抗原CA 125 糖蛋白, 200 KD, 25 % 糖基相关疾病: 卵巢癌 CA 15-3 乳脂膜的糖蛋白, 300 KD相关疾病: 乳腺癌CA 72-4 粘液样糖蛋白, 400 KD相关疾病: 胃癌, 卵巢癌 生理抗原的前体Ca 19-9 糖脂, 36 KD, Lewis-a-血型半抗原相关疾病: 胰腺癌, 胆管癌酶和激素PSA 糖蛋白, 33 KD, 丝氨酸蛋白酶, 相关疾病: 前列腺癌, 前列腺良性增生 NSE 烯醇化酶 87 KD相关疾病: 小细胞支气管肺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M2-PK 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相关疾病: 胃肠道肿瘤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a,-链, 12/24 KD相关疾病: 精原细胞肿瘤 降钙素 肽类激素, 32 氨基酸, 相关疾病: 髓样甲状腺肿瘤 其它 SCC 糖蛋白, 42 KD, 相关疾病: 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肿瘤CYFRA 21-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30KD相关疾病: 非小细胞支气管肺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参考Cut-off值:女性 (未孕) 0,6 IU/l男性 1,4 IU/lhCG+hCG: 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和预后监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a and 链, 糖基含量高相关疾病: 诊断和监测 -妊娠 -睾丸绒毛膜癌 -葡萄胎 -唐氏综合症CEA 糖蛋白, 180 KD, 40 60 % 糖基 相关疾病: 非筛查, 结直肠癌的治疗和预后监测 参考范围: 年龄 40 y, 40 y, 5,2 ug/lCA 125卵巢癌的粘液性糖蛋白纯化抗原, 200 KD, 25 % 糖基相关疾病: 卵巢癌, 胰腺癌阳性预测值 16 %!参考范围: 28IU/ ml, Cut-off 150 U/ml :诊断卵巢癌特异性93 %,敏感渡 69 % CA 15-3存在于乳腺细胞中的唾液酸化的糖蛋白相关疾病: 转移乳腺癌治疗监测增高: 卵巢癌 70% 支气管癌 70% 胃、 胰腺和肝癌 60%参考范围: 32 U/ml 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特异性70%AFP仅在20%肝细胞癌患者含量10ug/ml在睾丸肿瘤诊断敏感度可达50 80 % 仅肿瘤复发患者达到80%降钙素肽类激素, 32 氨基酸, 为髓样甲状腺肿瘤诊断和监测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参考范围: 女性 8,4 ng/L 男性 5,0 ng/LSCC 糖蛋白, 48 KD, 鳞状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非筛查项目,但可用于咽癌、食道癌和宫 颈癌治疗和预后监测。 参考范围: 1,5 ng/mlPSA糖蛋白, 分子量 33 KD与前列腺癌组织相关存在游离(0 C 40 %)和结合形式游离PSA对鉴别前列腺良性增生非常重要, 25%为前列腺良性增生 15%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在男性中最常见肿瘤,40岁以上男性中占10%,早期诊断可能治愈的肿瘤结论1. 不存在高敏感度和特异性的理想肿瘤标志物2.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有益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监测3.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治疗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估有益。小结I1.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为存在于体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多肽、酶、激素。2. 在肿瘤组织或肿瘤代谢诱导的组织中合成3. 理想的肿瘤特异且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不存在4. 应与其它诊断指标相结合进行诊断小结II诊断价值由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决定。是肿瘤生长、疗效观察及复发的主要监测指标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胰岛激素测定胰岛是胰腺中的内分泌组织,由A(a) 、 B(b) 、 D(d) 、 F细胞构成,可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等激素。胰岛b细胞先合成无活性的胰岛素原,在活化的b细胞葡萄糖受体活化后,胰岛素原分裂为胰岛素和C-肽,释放入血。一小部分胰岛素原直接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胰岛素、胰岛素原和C-肽按一定比例同时存在。 胰岛素(Insulin)测定 概述: 胰腺中胰岛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原在酶的作用下,裂解成胰岛素(51个氨基酸)和C肽(35个氨基酸)。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检测目的: 主要用于 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的鉴别诊断。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法(RIA) 磁分离酶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化学发光法 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值以免疫反应性胰岛素 immuno reactive insulin, IRI)表示。根据临床不同需要,可分为:1 空腹血清胰岛素检测2 胰岛素释放试验 空腹血清胰岛素检测 临床意义1)升高 常见于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血糖比值多0.3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INS血症如 肥胖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胰岛素受体异常疾病胰岛素结构异常疾病2型糖尿病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2)降低 见于1型糖尿病 胰腺炎和胰腺手术 胰岛素释放试验 原理:利用口服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 素,借以了解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有无障碍、细胞数量和有无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方法。 方法: 同糖耐量试验,注意实验前三日不限制饮食,于过夜(禁食1016小时)后清晨空腹进行试验,即对非妊娠成人,推荐葡萄糖负载量为75g,对于儿童,按1.75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用300ml水溶解葡萄糖,然后在5min内口服。餐前及餐后0.5h 、1、2、3h各抽血1次,共5次。参考范围: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服糖后0.51h达最高峰,为空腹的5-10 倍;2h开始下降;3h接近空腹水平。 临床意义: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和低血糖的鉴别诊断。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胰岛素释放曲线有以下三种: 低平曲线:1型糖尿病。 低水平或延迟曲线:2 型糖尿病。 胰岛素高水平曲线:常见于胰岛细胞瘤。C-肽测定 特性: 1 是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转变为胰岛素的过程中裂解出来的肽类,等克分子与胰岛素从胰岛细胞释放,测定意义与胰岛素相同,主要反映细胞功能。 2 半衰期为1011min,不被肝脏破坏,只在肾脏降解和代谢,更能反映细胞的胰岛素合成和释放功能。 3 与胰岛素无免疫交叉性(与胰岛素原有免疫交叉性),更 能较完整地反映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检测方法:同胰岛素。 临床意义:1 高血糖时,型糖尿病或继发性糖尿病时,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 C-肽和胰岛素释放曲线较高,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曲线均较高。 2 低血糖:血糖、胰岛素和C-肽三者的血清水平并非平行改变。 1)胰岛细胞瘤,糖耐量曲线低平,胰岛素与C肽浓度 均升高。 2)外源性血糖过量引起低血糖时,血清胰岛素升高,而C肽降低。 3 可预测潜伏期的糖尿病。 C肽释放试验 目的:1 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的检测。 2 目前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胰岛素,分辨不出是内生性还是外源性胰岛素,给了解细胞的功能带来困难。 3 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的影响。故测定C-肽,更能反映胰岛素的水平,即反映细胞的功能。 应用:糖尿病已用胰岛素治疗者要观察胰岛细胞功能时。 方法 :同胰岛素释放试验 参考范围:服糖后3060min出现峰值,为空腹值的56倍。 临床意义:1 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胰岛功能。 2 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能准确反映胰岛功能。 3 鉴别低血糖的原因。C-肽增高,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C肽低于正常,其它原因所致。 4 有助于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术后疗效判断。糖化蛋白测定定义:糖化蛋白是糖类物质通过非酶促作用将糖基加到蛋白质的氨基酸 基团上形成的糖基 化产物。特点: 测定糖化蛋白可为较长时间段的血糖浓度提供回顾性评估,而不 受短期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应用:评估血糖控制效果,不用于糖尿病的诊断。甲状腺功能总甲状腺素 (Total Thyroxine,TT4) 来源:T4是甲状腺合成和分泌最多的一种激素,生物活性低于T3。 血清中T4的浓度是T3的6080倍,外周循环的T4 80脱碘转 变为T3或rT3。存在形式:血清中的T4的60与TBG结合,30与TBPA结合,10与 ALB结合,仅0.04呈游离状态。测得血清中的T4(总T4)包括与蛋白结合的T4和游离的T4,测定值受血清中TBG等含量及结合力的影响。临床意义:1 血清中TT4增高见于甲亢,一般T3、T4均增高,T4型甲亢仅见于T4增高。 2 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可有T4一过性增高。但甲状腺吸碘率下降。 3 妊娠期由于TBG增高TT4可增高。 4 TT4降低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往往比T3明显。游离甲状腺素 (Free Thyroxine,FT4) 定义:血清FT4指未与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的T4,约占 TT4的0.04,是具有生物活性的部分,与FT3一起真正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可不受血中TBG浓度或结合力改变的影响。临床意义:1 甲亢时,FT4高,甲减时,FT4低。 2 对非典型甲亢诊断优于TT3、TT4,尤其对妊娠合并甲亢更有意义。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otal Triiodothyronine, TT3) 来源: T3 10-20%由甲状腺合成与释放,80-90%来自于周围组织 T4脱碘成T3,T3为主要发挥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 存在形式: 血清中T3 大部分与血浆中特异蛋白结合(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甲状腺激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白蛋白ALB)。一般所指的T3为 TT3,即T3与载体蛋白结合的总量,受TBG等结合蛋白总量的影响。 临床意义:1 一般情况下甲亢时TT3增高,甲减时TT3降低。 2 T4正常而仅T3高可见于T3型甲亢、甲亢早期、复发或甲亢术后、 高功能甲状腺腺瘤等。 3 低T3综合征,虽有T3降低,但无甲减症状,可见于恶性营养不良、急性心肌梗塞、肝硬化、尿毒症、恶性肿瘤、 脑卒中等急重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ree Triiodothyronine,FT3) 定义: 血清FT3指未与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的T3,约占TT3的0.3%。测定量不受TBG及其它载体蛋白影响,更能确切地反映甲状腺功能。临床意义:和FT4相同。 1 FT3增高,提示甲亢,FT3降低,提示甲减。 2 对非典型甲亢诊断优于TT3,尤其是对妊娠合并甲亢更有意义。 3 诊断T3型甲抗的重要指标之一.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everse Triiodothyronine, rT3) 来源:外周循环的T4经内环5脱碘成无活性的反T3。 临床意义: 1 甲亢及甲减患者rT3浓度变化与TT3、TT4变化 是一致的。 2 非甲状腺疾病:有些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疾病,急性心梗、急性感染、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呈现低T3综合征时,rT3增高。 3 含碘药物(如乙胺碘呋酮等),长期应用可致rT3高。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 概述: 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有促进甲状腺组织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作用。测定血清中的TSH浓度是诊断甲状腺功能和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下丘脑和垂体功能正常,TSH反映的是组织中甲状腺激素的状态。另外TSH与FT4呈反指数相关,即FT4的微小变化可引起TSH分泌的显著变化。 临床意义:1 诊断原发性甲减最灵敏指标。原发性甲减时,由于T3、T4 分泌减少,负反馈刺激垂体分泌TSH增加。2 继发性甲减时,TSH多降低。 3 原发性甲亢的诊断指标, T3、T4 分泌增加,反馈刺激垂体分泌TSH减少,且常在FT3、FT4上升前已下降。 4 甲状腺摘除术,放射性碘治疗后及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T3、T4分泌减少,TSH增加。 甲减治疗服用甲状腺激素时,TSH可发生明显变化,故测定血清中TSH可作为疗效判断指标。TSH检测进展: 检测方法灵敏度不断提高,如TSH检测的灵敏度在过去30年提高了100倍:第一代TSH 放射免疫法,灵敏度1-2mU/L第二代TSH 免疫放射法,灵敏度0.1-0.2mU/L (灵敏度低,有同位素污染,不易自动化)第三代TSH 化学发光法等,灵敏度0.01-0.02mU/L(即超敏TSH) 美国国家临床生物化学家协会(U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Biochemists,NACB)在1995年提出以 TSH 检测为中心的策略评估甲状腺功能: 将TSH作为一线测试项目(Front-line Test),根据TSH的测试结果,确定后面的测试,FT4作为主要的后续项目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Anti-TG,TGA) 概述: 甲状腺球蛋白(TBG)是一种潜在的自身抗原,当进入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TGA。TGA是甲状腺疾病中首先发现的自身抗体,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是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AITD)常用指标。 临床意义:1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阳性率大约是70-80%。 2 Graves病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