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4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阳市八高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班级: 姓名: 学号: 选择题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第卷 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1.这种划分是按( )A 单一指标划分的 B 自然指标划分的 C 综合指标划分的 D 地理位置划分的 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 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 限制开发区没有明显的区域优 D 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阅读下列图表,回答35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东部中部西部全国19912000199120001991200019912000种植业(%)59.7351.966.457.565.9662.963.1355.6林业(%)4.23.54.883.94.644.14.513.8牧业(%)26.2827.025.5232.728.3431.226.4329.7渔业(%)9.7917.63.25.9.1.061.85.9310.93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A 种植业和林业 B 林业和牧业C 渔业和牧业 D 种植业和渔业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 种植业和林业 B 林业和牧业C 渔业和牧业 D 种植业和渔业5.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 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 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C 气候、自然资源、地形 D 气候、地形、科学技术右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6.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为资金 为技术 为劳动力为原料A B C D 7.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A B C D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据此回答89题。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C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 产业转移日渐加强9.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政策优势A B C D 10.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平方千米,而且成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 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 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 全球CO2排放量增加11.下列灾害是由于荒漠化引起的是( )A 沙尘暴 B 寒潮 C 洪涝 D 泥石流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完成1213。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12.表中显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 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 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C 长江中上游毁林现象严重 D 西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1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 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 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湿地是人类宝贵的生态资源,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多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大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据此完成141614.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B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湿地多C 东北地区红树林湿地多D 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沼泽湿地15.下列作用不属于湿地的生态效益的是( )A 调蓄洪水 B 灌溉发电 C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 航运16.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 )A 羚羊、孔雀 B 丹顶鹤、天鹅 C 蓝马鸡、金丝猴 D 东北虎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开发和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719题。17.有关田纳西和流域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水汽来自印度洋C 冬季和早春长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水 D 多年平均降水量达到2000毫米18.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当地洪水与降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夏季较多,而且集中,故夏季易洪水泛滥B 冬雨较多,而且集中,故洪水多发于冬季C 秋雨较多,而且集中,故洪水多发于秋季D 冬季和早春降水多,连续而且范围大,洪水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19在田纳西河上游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 洪涝灾害频繁 B 诱发地震、滑坡 C 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 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丰富。据此回答202220.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 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 B 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C 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 D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 宜农荒地多C 土地肥沃 D 人少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22.下列有关东北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黑土冲刷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对坡地、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B 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贫瘠C 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D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读右边世界某一地区图,回答2326。23.下列四个城市与图中钢铁工业生产相比,区位因素最为相似的是( )A 鞍山 B 攀枝花 C 匹兹堡 D 阿伯丁24.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区铁矿资源丰富B 以钾盐资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相当发达C 开始形成以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期D 由于环境恶化等原因,该国新兴工业向北扩散25.图示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借鉴意义在于( )A 发挥钢铁工业原有的优势,提高钢产品的出口B 改变目前单一产业结构的现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C 充分发挥煤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D 继续保持原有大型企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同时精简人员26.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经济趋于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 调整产业布局 B 石油、天然气代替煤炭成为主要能源D 该工业区生产结构多元化 C 技术的进步使得单位产值的耗煤量增大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2730题。27.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是( ) A 小商品经济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B 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C 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D 沿边开放 边贸发展 城市化28.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省城市化 ( )A 明显滞后 B 明显过快 C 发展比较合理 D 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29.以出口加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A 沪宁杭地区 B 珠江三角洲地区C 辽中南地区 D 京津唐地区30.在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是( )A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 B 以广州市为中心,向周围乡镇扩散C 城市与乡村界限明显,差距拉大 D 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发展缓慢第卷本卷共两大题,共40分。31.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发生过一系列破坏性的沙尘暴。这些沙尘暴使科罗拉多、堪萨斯、新墨西哥等州的约2000万公顷土地深受其害。据此回答问题。(1)此种自然灾害本质上是一种( )A 土壤侵蚀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土壤污染(2)引发该种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3)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主要意义是 (4)为了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方法,主要有 、 、 。该耕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5)近年来,美国的玉米带开始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其中大豆有作用,因而能提高土壤肥力。32.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用地及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和城市绿地理想模式-环状+楔状图,回答问题。(1)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图反应了该地区的 进程。城市的发展给郊区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