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验类型整理_第1页
高考实验类型整理_第2页
高考实验类型整理_第3页
高考实验类型整理_第4页
高考实验类型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实验(遗传试验外)专题资料、代谢类实验一、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类1、只考察呼吸作用类实验(1)考察呼吸作用原料、产物,能否进行,场所或细胞呼吸方式(呼吸商)实验练习1(呼吸作用能否进行):为探究脊蛙(去脑,保留脊髓)肌肉是否能进行呼吸作用,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K为止水夹)和材料,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完成问题。材料和用品: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导线、手摇感应电机等方法步骤:步骤1:将A、B两根导线插入乙瓶瓶塞,将A导线下端的小钩,钩在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背部肌肉上,带皮的蛙后肢接触食盐水,B导线的下端也接触食盐水,用凡士林密封瓶口;步骤2: 步骤3: 步骤4: 结果预测和结论: 该实验能否证明肌肉是否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 练习2(呼吸作用场所):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甲同学的方法:步骤一:取新鲜肝脏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为单个细胞。步骤二:用含14C标记的C6H12O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现象:1、2两支试管变浑浊。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中。乙同学的方法: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2)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步骤四: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试管出现浑浊,B试管不出现浑浊。结论: 现象: 。结论: 。现象: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练习3(细胞呼吸方式):现有下列装置(锥形瓶中为两个小烧杯,玻璃管中为某有色液体)若干个以及正在萌发的种子、NOH溶液、清水等材料,请设计一实验验证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三个该装置,分别编号为1、2、3,在1号、2号装置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量萌发的种子,3号装置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死种子;第二步: ;第三步:在相同适宜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3)实验现象: 练习4(呼吸商): 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Q),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同 ,以此可以测出 量。(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商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 。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1)实验的变量因素是 ;实验试剂选用 ,理由是 。 2)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 移动。3)如要知道较高光照强度下真正的光合作用气体变化量,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真正光合作用的变化量是 。(2)考察呼吸作用条件实验(影响因素)练习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之外因):左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时间(min)410203555905002040700100101312010150119222802020023133440302503404550040(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的量。(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实验过程中应该用 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_ _。(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5)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练习6(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之内因):在培育啤酒酵母菌时,科研人员得到因线粒体缺失导致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在育种中发现,在有氧条件下培养,该型酵母菌形成的菌落比正常酵母菌的菌落要小三分之二。(1)下列关于突变型酵母菌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从结构上来看,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结构 B从生理上来看,突变型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无法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C从菌落上来看,突变型的菌落小最可能是因为细胞的体积变小 D从菌落上来看,突变型的菌落小最可能是因为细胞生长速率变慢(2)将等量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和正常酵母菌分别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正常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所示,回答问题。请根据以上操作,写出该实验目的:验证 预测实验结果: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曲线。(3)若甲同学的研究主题是探究线粒体缺失对酵母菌繁殖速度的影响,观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后观察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酵母菌的数量。请写出实验所需的用具: (4)若乙同学的研究主题是:验证因线粒体缺失导致ATP供应不足,所以突变型菌落比正常小。设计如下实验,A、B、C组中都加入了适合酵母菌生长的培养液,另外提供给你蒸馏水、适宜浓度的ATP溶液。请完成下表中各组还需加入哪些溶液、菌株类型、培养条件及预测实验结果:组号还需加入溶液菌株类型(正常/突变)是否通气预测实验结果A空白对照组B实验组C条件对照组(5)生物工程常需分离酵母菌和Taq耐热细菌,分离方法常用选择培养基,例如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请提出从含大肠杆菌、酵母菌和Taq耐热细菌的培养液中分离酵母菌和Taq耐热细菌的方案。分离酵母菌: 分离Taq耐热细菌: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起考察练习7(气体变化造成浮力改变1):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根据比重浮沉的原理,由称量浸没在液体中的A瓶所受浮力的改变值测量气体量的改变。利用该装置可以测定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导致的瓶内气体容积的变化。调节天平平衡,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光照15 min后,指针向 (左、右)偏转,原因是 。接着进行遮光处理,指针将 ,原因是 。练习8(气体变化造成浮力改变2):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利用打孔器对爬山虎和石榴的幼嫩叶片打孔,获取一批直径为0.8cm的叶圆片。设法使叶圆片内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叶圆片沉到蒸馏水中,置于黑暗中待用。取4支试管,按下表中“处理”的步骤操作,之后将4支试管同时置于60W的白炽灯下,各试管与白炽灯的距离均为20cm,观察叶圆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中的“结果”。试 管1号2号3号4号处理溶液(10mL)蒸馏水1%NaHCO3蒸馏水1%NaHCO3植物种类爬山虎爬山虎石榴石榴叶圆片数(均沉入水底)4444结果第1片叶圆片上浮的时间/第78分钟/第100分钟第4片叶圆片上浮的时间/第140分钟/第211分钟实验结束时沉没水底的叶圆片数4040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解释2号和4号试管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 。试解释1号和3号试管中的叶圆片到实验结束时仍沉没水底的原因: 。为什么不同植物的叶圆片在相同条件下上浮所需的时间不同?有的同学认为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叶圆片重量不同,有的同学认为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同,有的同学认为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叶细胞间隙大小不同(细胞间隙越大积聚气体的速度越快)。同学们利用电子天平测量相同数量的爬山虎和石榴的叶圆片重量,发现两者等重。那么,应如何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 练习9(强度测定):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AABCDEFB死的转基因作物DEF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内装有NaHCO3或NaOH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甲装置乙装置.实验步骤(1) 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2) 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测定植物呼吸作用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1.5厘米乙装置 右移0.5厘米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4.5厘米乙装置 右移0.5厘米.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不考虑昼夜温差)练习10(光合速率测定1):回答下列、两小题:右图表示某农作物叶片细胞内有关代谢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细胞结构,、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1)结构B中进行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则参与反应的是 阶段;若该细胞突然停止供 应,则短时间内B中C3化合物含量将 。(填“上升、下降、不变”)(2)代表的物质是 。(3)该条件下细胞每小时消耗410-5molO2,释放710-5molCO2,则相同时间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C6H12O6的比例是(假设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消耗C6H12O6) 。(4)在南方初夏的晴天,水分供应充足等自然情况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达到一天中最高值后不再升高,限制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在大田中种植,改善该因素的有效措施有(写出一项) 。(5)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多种。如同一块土地由一年之内只种植和收获一次小麦,改为一年之内收获一次小麦后,又种植并收获一次玉米;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因为延长了 。(6)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M处的实验条件是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 环剥后的叶柄上午10时移走的叶圆片(干重x克)下午4时移走的叶圆片(干重y克)叶圆片(干重z克)M 练习11(光合速率测定2):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丙中光系统、光系统位于 中,在光系统中的能量变化是 。(2)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 。(3)图丙中由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 结合形成三碳分子,随后发生三碳分子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和 。(4)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 。(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浓度增大,B点往 方向移;如果A点时CO释放量为a mo1/ms,C点时的CO吸收量为b mo1/m2s,则在C点时O的产生量为 mo1/m2s。(7)图丁中限制AC段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C点以后限制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练习12(光合速率测定3):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_位置处(左、右、相同)。(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3)当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消耗O2的比值)为0.8,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 毫升。 (4)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步骤: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 。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 ; ; 。练习1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树林中,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偏移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人工光斑照射某植物叶片前后,实验测得C02 吸收速率和02 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1)描述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 秒内,02释放速率和C02 吸收速率的变化: 。(2) CD 段0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 ,C0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3)光斑实验研究表明,制约02释放速率的因素是 。练习1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等。实验步骤:排水管止气夹止水夹止水夹排水管可乐瓶三通量筒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实验结果: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组次20w50w75w100w200w500w一1.85.09.012.021.019.0二1.85.38.011.520.018.0三2.05.08.012.020.019.0均值1.875.18.311.8320.318.70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写出两个即可): 。 (2)该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合理之处,请加以改进(改进一处即可) 。(3)实验中所加的水为什么要经过烧开? (4)根据装置图,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5)将实验处理结果绘成柱形图。 (6)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7)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8)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合适黑藻生长的光照条件,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 二、遗传与分裂类题型练习15(遗传与分裂综合题):已知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性个体用ZW表示,雄性个体用ZZ表示,假定雏鸟要能活下去,必须有一个Z染色体存在。现有某家禽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科研人员通过对5只有关的雄性个体进行检验,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当这3只雄性个体与无亲缘关系的多只正常雌性个体交配时,得到 221只幼禽,其中54只是白化的,而且全是雌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白化症的遗传是 染色体 性遗传。为了消除非白化幼禽中的白化基因,并且要尽量多保存其他个体,科研人员该怎样操作? 。(2)该家禽的卵有时能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发生,可能有三个原因: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卵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卵被极体受精;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是染色体加倍造成的。请结合减数分裂知识用遗传图解表示原因可能的过程。三、变异类题型练习16(遗传变异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发现: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左右发育时,不管它们原来具有何种性染色体,全部发育成雄性。 (1)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的蛙的性别表现有差异,这说明: 。 (2)问题: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只说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材料、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实验步骤: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平均分成两份,处理:实验 甲: ,对照组 乙: 。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进行处理,制成装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进行统计。 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分析:a 实验预期: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结果分析: 。b实验预期: ;结果分析: 。(3)若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 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正常条件下后代性别有 种。练习17:科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些调控基因的调控,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中还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的实验设计,请你继续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注:癌细胞能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1)用 分别处理癌细胞和小鼠肝脏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脏细胞 。(3)将 重组融合得到细胞甲,将 重组融合得到细胞乙。 (4)取两只培养瓶分别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5)取等量的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放入到A、B两个培养瓶内进行培养。(6)观察并记录A、B两个培养瓶内的细胞形态变化。预期3种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若实验结果为 ,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若实验结果为 ,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若实验结果为 ,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四、鉴定物质或药物毒性类练习18:“每天一斤奶,结石中国人”已经成为时下最为火爆的流行语,人们用这种诙谐的方式表达对奸商的不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收集到有关三聚氰胺的资料如下:科学家通过动物毒理学试验表明:以大剂量三聚氰胺给小鼠灌胃的方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用红外微光谱仪检测灌胃后死亡的小鼠,发现输尿管中均有大量晶体蓄积,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晶体覆盖;若用连续加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喂养小鼠13周,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小鼠基本不会死亡,但是当剂量超过63毫克公斤/天时,红外微光谱仪检测到小鼠肾小管管腔中会出现晶体,且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升高。该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可导致动物肾结石的发生,结合上述资料设计了亚慢性试验方案,补充完整相应的试验步骤、预期结果:(1)材料用具:鼠龄一致、发育正常、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雌雄小鼠各40只,普通饲料,三聚氰胺,红外微光谱仪等。(2)试验原理:三聚氰胺可以引起小鼠肾结石,可以用红外微光谱仪检测结石是否存在。(3)试验步骤: 取上述材料中的试验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每组雌雄各20只。甲组每天定时饲喂加有三聚氰胺的普通饲料,乙组 。 。3周后, ,并统计分析数据。(4)试验结果预测与结论:结果预测: 。结论:三聚氰胺会导致肾结石的发生。(5)该生物兴趣小组严格按照上述试验方案操作,结果两组都没有产生结石。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练习19: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O Lu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1)方法和步骤: (2)结果预测和分析:练习20: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生物生长条件类练习21(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1):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号码选用的土壤浇水量光照时间施肥量说明1壤土+ + + + + + + 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2粘土+ + + + + + +3壤土+ + + + + + +4粘土+ + + + + + +5壤土+ + + + + + + +6(1)若要比较研究1、2号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将课题定名为: (2)若要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将 号和 号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3)若根据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否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为什么? (4)若要选择4号作为研究浇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在表格“6”所提供的空格内填上你认为合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和施肥量。练习2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2):某兴趣小组用水培法栽培植物,下列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甲、乙、丙三组学生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粗心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少加了一种含铁和含镁的试剂,只有丙组按配方配齐了全部元素。三组学生分别用配制好的营养液培养三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枝条,移至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只有C组长势良好,甲、乙组都出现了黄化症。回答下列问题。如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枝条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请再举一种简便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枝条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现将长势完全相同的三个枝条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并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研究叶面积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并完成实验的设计。(其它实验设备自设)(1)该探究实验课题以_ _的变化为观察指标。(2)实验步骤:将甲、乙枝条分别作_ _、_ _处理;将丙枝条作_ _处理;三组装置置于_条件下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分析原因:_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练习23:“某小组在完成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这个实验后提出一个问题:“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是否真的如教材所示,呈规则的、左右对称的抛物线呢?希望通过定量实验进行探究。以下是小组内同学们的讨论:甲同学提出:可通过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来测定酶的反应速率;乙同学提出:先用酒精灯加热来制造高温条件,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1;丙同学指出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的地方,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他经过重新思考,定出了新的实验方案:先让酶由低到高预热成系列温度梯度,并与之相对应地加入过氧化氢,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2。 请回答:(1)你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 ,因为 。(2)小组采用了丙同学的实验方案,用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温度01020304050607080反应速率0.380.420.450.50.710.550.250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在答题卷的坐标纸中绘出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3)若用新鲜土豆研磨液代替上述新鲜猪肝脏研磨液,能否会出现上述表格中类似的数据? 。(4)以上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 。(5)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微生物代谢类实验练习24: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号、号试管中均加入3mI。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号试管? 。请说明理由: 。(2)号试管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练习25: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其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叫做 。(2)于是,该组同学假设了以下“造成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哪一项(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D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3)参照上述题目中给出的有关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第(2)题所作的选择进行验证,简述你的实验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练习26: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来实现的。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含酚酞的琼脂块代表细胞,探究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一)方法步骤如下:(1)用小刀将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同样大小边长为3cm的立方体,编号1、2、3。(2)将上以上三块琼脂块样品,浸入0.1%、0.2%、0.3%的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3)浸泡期间不要用勺子翻动琼脂块和挖动其表面。(4)戴上手套,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请找出实验中错误之处 。(二)分析结果:某同学通过实验计算出样品相关数据入下表:琼脂块样品表面积(cm2)体积(cm3)比值(表面积:体积)1号54272:12号2483:13号616:1 (1)据表回答:三个样品中NaOH的扩散深度比较如何? 。 (2)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由此可反映出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调节类实验一、动物生理调节类实验练习27(药物对动物调节的影响1):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严重者会死亡。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 )的分解。()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此结构中兴奋传递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请你利用下列实验材料来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有机磷农药,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