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2007-2008(上)物理期末检测分析报告_第1页
【精品ppt】2007-2008(上)物理期末检测分析报告_第2页
【精品ppt】2007-2008(上)物理期末检测分析报告_第3页
【精品ppt】2007-2008(上)物理期末检测分析报告_第4页
【精品ppt】2007-2008(上)物理期末检测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上)物理期末检测分析报告,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戴毅新,全市成绩统计,关于试题,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题长28题题型6种难度比例是7:2:1范围原则,逐题分析,填空题:从试题上看,填空题题目较简单,重点考查了有关声、光、电、热的基础知识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地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题目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逐题分析,填空题:,逐题分析,填空题:从成绩上看,满分人数较少,20分以上的有19人;平均分和得分率较高;但有17%左右的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其中第7、第9题丢分较多。第7题考查“利用水凝固放热”这一特点在生产中的应用,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或不明确考查目的将此题错答为“凝固”而造成失分,全班有25人此题没得分。第9题考查的是两种不可见光,17人没有得分。有14人在第10题的第一个空上丢分,不知道手电筒的反光罩是凹面镜。整个年级的学生在填空题上的丢分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处。,逐题分析,填空题:从学生的错误上可以看出,其一:学生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在运用上灵活。其二:个别学生对题目的分析、理解能力差。其实,仔细阅读第7和第9题,可以发现,在题目的语言表述中,渗透出考查的内容,稍作分析即可得到答案。其三:学生的错误也暴露出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到位。,逐题分析,选择题:本题进一步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尤其是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题目的综合性虽然增强,但题目内容很简单。,逐题分析,选择题:30分,逐题分析,作图题:本题通过作图的形式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对学生分析题目内容的能力及规范的作图能力加以检测。其中的第22题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中,便于学生将题目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试题内容的理解。,逐题分析,作图题:6分,逐题分析,作图题:成绩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从成绩上看,本题的及格率、平均分较低,说明学生的作图能力较弱。从学生的卷面上看,第21题抽样班级有22人没有得到满分,丢分原因大致有:没有读懂题或没有看清楚原图,原题(图)已经给出反射光线,但有些学生又自己重新确定了反射光线;没有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对光的反射定律只是死记,不能灵活地逆向运用,不会确定反射面的位置。第22题有15人没有得到满分,学生对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不加以思考,不能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逐题分析,简答题: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的基本规律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逐题分析,简答题:8分,逐题分析,简答题:成绩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此题是得分率、平均分最低的一题,整个年级的学生也是在此题失分最多。抽样班级中,第23题满分25人,第24题满分仅有9人。学生丢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解释问题时语言表述不全面,如23题学生只答出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或只答出平面镜成像,不完整;第24题学生只答出减慢蒸发的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这也是在教学中需要强化之处。,逐题分析,计算题:考查学生利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回声测距”,要求学生能真正理解“声音传播的距离”与“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的关系。,逐题分析,计算题:4分,逐题分析,计算题:成绩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学生在所有题目中得分率、满分率最高的一题,题目较为简单,取材于教材,平时也是重点练习的一道题,但抽样班级仍有3人得0分。丢分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理解“回声测距”时,“声音传播的距离”与“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用声速乘以时间(1.5秒)后,没有除以2,造成丢分。,逐题分析,实验探究题:在使用测量工具、设计实验、分析处理数据、归纳总结结论、物理规律的运用、实验技巧、动手操作等方面均有考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验技能,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能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能处理相关数据等。,逐题分析,实验探究题:30分,逐题分析,实验探究题的成绩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实验一直是学生易丢分的题目,从这次的考试成绩上也可以看出,抽样班级学生的得分率、平均分都较低,只有3人得到满分,而且所有考生在此题中丢分也较多。学生丢分的题目较集中:第28题的(2)对温度计的使用表述不完整,学生只答出“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而没有说出“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水中”;有的学生将沸腾的图像漏画;写温度值时没有单位;第29题的(2)学生在读图时不能准确地把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确定下来,造成成像特点出错,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只是机械记忆,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时,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第30题的(1)对电路的连接学生丢分较多,主要错误有:将电流表的位置接错;正、负接线柱接反;导线交叉等;抽样班级有19人丢分,其他班级如8班有25人、10班28人、6班28人丢分,整个年级学生的丢分率在60%左右,说明学生在电路连接、电流表的使用方面薄弱,操作能力较差。再有一题是“分析与论证”的(3):表格中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失分也比较多。,综合分析,成绩:与往届同期相比,本届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有较大辐度的提高,过差率也较低。这说明师生对新教材适应的较快,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较快。,综合分析,问题:1.由于是重点中学的学生,他们对分数看的很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急功近利,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如过度的依赖家教,盲目的购买练习册。2.做学问不扎实,课堂上动口回答问题较多,亲自动手训练较少,造成答题规范性较差;提问较多,主动探究问题较少,养成被动式的学习习惯。3.重理论、轻实践。遇到问题,很少有学生愿意亲自动手解决,更不愿主动去发现问题。4.教师观念转变的较快,但行动跟的较慢。表现在有时把新教材当成教学参考书用,只是表面上去找出新教材中比较新颖的问题,更深层次上理解的不透。5.研究教材、教法过多,研究学生、学法较少。针对学生成绩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是从知识的角度去分析解决,还少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因素上去分析研究,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开发的不够,综合分析,改进措施:1.教学观念的转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教师一定要坐下来,扎扎实实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并贯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一定要重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能真正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教师不要刻意要求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