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大虚词.doc_第1页
语文八大虚词.doc_第2页
语文八大虚词.doc_第3页
语文八大虚词.doc_第4页
语文八大虚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大虚词一、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4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执策而临之(马说)二、之 (一)代词 1、作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执策而临之(马说)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2、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种”,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当余之从师也(马说)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4结构助词,一般用在倒装句中,如:何陋之有?(陋室铭)马之千里者(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三、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对象等,可译作“把”、“拿”、“用”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徐喷以烟(童趣)以衾拥覆(马说)(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桃花源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四、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苛政猛于虎也(论语)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五、乎1、语气助词: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2)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2、有时作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的时候类似于“于”的用法(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六、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七、为 “为”的读音有两个,作动词以及表示被动的介词使用的“为”读作“wi”,其他情况下读作“wi”。“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