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十一局西成客专12标 CP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新建铁路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XCZQ-12标CP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 李 宁复核: 谭晓波审批: 王通芳中铁十一局西成客专12标项目部2016年02月01日目 录1 概况11.1 工程概况11.2 主要技术标准12 技术依据13 测量范围及内容23.1 测量范围23.2 测量内容24 坐标和高程系统24.1平面坐标系24.2 高程系统35 线下精测网复测35.1 一般规定35.2 精测网复测46 线上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56.1 线上CPII加密测量56.1.1 一般规定56.1.2 CPII加密点布设要求56.1.3 CPII加密测量及数据处理96.2 二等水准加密测量126.2.1 二等水准加密点布设要求126.2.2 二等水准加密点埋设要求136.2.3 二等水准加密测量及数据处理136.3 数据整理及成果提交176.3.1 数据整理177 CP网测量187.1 CP点布设187.1.1 CP点编号187.1.2 路基段CP点布设197.1.3 桥梁段CP点布设197.2 CP点标志及安装207.2.1 CP点标志207.2.2 CP点标志埋设227.3 CP控制网区段的划分与衔接257.3.1 区段之间的划分与衔接257.3.2 标段之间CP控制网的衔接267.3.3 相邻投影带之间CP控制网的衔接267.3.4 高程网区段的衔接277.4 CP平面网的观测与数据处理277.4.1 CP平面网观测277.5 CP高程网的观测与数据处理307.5.1 CP高程网观测307.5.2 CP高程网数据处理327.6 大跨度连续梁段CP控制网测量特殊说明328 CP网的复测与维护348.1 CP网的复测348.2 CP网的维护349 数据处理及成果提交359.1数据整理359.2 成果提交359 附表37CPIII测量作业指导书1 概况1.1 工程概况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站前工程(第二批)XCZQ-12标位于陕西省西安西咸新区,施工起讫里程:正线DgK11+014.98DK26+859.78;陇海联络线左线:LHDK0+000DK23+913.283;陇海联络线右线: K1086+400LHDyK7+969.818;其中正线长15.541km(DgK26+495.959=DK26+800:断链304.041米);三桥车站改建及联络线12.025Km(联络线左线LHDzK0+123.1= LHDzK1+900:断链1776.9米,LHDzK7+284.881= DgK23+600:断链18092.019米;联络线右线K1086+847.58= LHDyK1+700:断链1085147.58米)。1.2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速度目标值:250km/h; 最小曲线半径:3200m; 最大坡度:一般20,局部困难地段不大于25;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正线线间距:4.6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动车组; 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建筑限界:满足新建时速250km铁路客运专线的建筑限界。2 技术依据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 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 号);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及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他相关规定。3 测量范围及内容3.1 测量范围新建铁路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12标段CPIII测量范围,起讫里程为DgK11+014.98DK26+859.78(DgK26+495.959=DK26+800:断链304.041米),正线全长15.541km。陇海西成联络线左线特大桥全长5205.57m,起讫里程为LHDK2+046.83DK7+252.4,陇海西成联络线右线特大桥全长5682.43m,起讫里程为K1086+768.75LHDyK7+969.818。3.2 测量内容 线下CPI、CPII网及二等水准网复测; 线路中线贯通测量; 线上CPII控制网加密; 线上水准基点加密; CPIII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4 坐标和高程系统4.1平面坐标系(1)与设计一致,平面坐标系统按高斯投影的方法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基本椭球参数(长半轴为6378137m,扁率298.257222101),本标段详细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1090000;投影面大地高:355m。表4-1-1 工程独立坐标系投影分带表(一)序号中央子午线()投影面大地高 (m)中线分界里程范围高程异常(m)1109-00355DgK11+014.98DK26+859.78-352109-00355LHDK2+046.83DK7+252.4K1086+768.75LHDyK7+969.818-35 4.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保持与设计单位精测网高程基准一致,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 线下精测网复测5.1 一般规定 线下精测网设计单位在CPIII建网前全线复测一次;施工单位标段内每间隔不大于6个月复测一次。 CPI控制网应附合到CP0 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CPII控制网应附合到CPI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各级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表5-1-1 CPI、CPII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类型测量等级基线边方向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CP0-1/2000 000CPI二等1.31/180 000CPII三等1.71/100 000表5-1-2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单位:mm) 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1.02.0-注:L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5.2 精测网复测对本标段CPI、CPII、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复测成果进行对照,并对各点位稳定性核查,为CPIII轨道控制网提供稳定、可靠的起算基准。定期复测时间应兼顾设计单位复测时间、CPIII建网时间综合安排,确认设计单位复测成果。 复测前,应检查CPI、CPII、二等水准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扩展方法恢复或增补。 复测时,各分段衔接处相邻施工单位应进行沟通,必须将搭接控制点,公用部分数据共享,并检查数据的一致符合性。采用相同的CPI 作为约束基准,避免出现同一个CPI 点,一家单位用来作为约束基准,而另一家单位检验后认为不稳定,当成新点而赋予新坐标的现象发生。 复测可与线上CPII网加密测量同步进行,分开计算,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并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精测网的复测应采用与原测同精度、同方法、相同的数据处理软件、计算方式进行。应附本标段约束基准点空间边长检查数据。 CPI、CPII控制网除对复测坐标较差比较外,还须对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进行检验,对于CPI 不满足1:130000 的基线、CPII不满足1:80000 的基线进行分析、处理并说明。 线路水准点的复测比较以直接高差比较为主,当相邻段落出现问题,比如两端高差均合适且点位稳定但其直接高差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时,应进行再次实测核查,或选择其它适宜的方法,精准分析、判定点位的稳定性。作为约束基准的水准点必须为稳定的基点。 严禁施工单位不进行复测,提交虚假的复测资料的现象发生。 在分析原测控制网无问题时,复测结论应明确“可以采用原测控制成果作为施工基准”。当原测控制网存在问题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二次复核确认,确认无误后报设计院复核确定。复测成果报告作为CPIII评估申请的一个重要附件资料。6 线上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6.1 线上CPII加密测量6.1.1 一般规定 为满足CPIII测量联测的需要,CPIII建网前,应对CPII点和二等水准点进行同精度加密,确保沿线可用的CPI/CPII 或(加密)CPII点间距在600 米左右。加密测量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所采用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加密测量前应检查联测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扩展方法恢复或增补,CPII加密测量时观测2个时段,每个时段不少于60 分钟,且加密点位于所联测CPI/CPII点构成的网形中部。6.1.2 CPII加密点布设要求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III轨道控制网,需要建立CPII加密网。CPII网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便于CPIII网的联测,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II 点。CPII网加密点按600米左右的间距沿线路布设,各区段CPIII头尾搭接处6对CPIII的中间应布设一个CPII加密点。所有的加密CPII点不与CPIII点共桩。6.1.2.1 CPII加密点的布设位置路基段CPII加密点按线路左右交替布设在在限界内便于CPIII控制网联测的地方,一般可埋设在两个接触网杆之间稳固可靠且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地方,设置对空通视良好的柱状墩(离基础地面1.0米以上,基础浇筑混泥土为0.7m0.7m,深1.0m,圆柱直径0.25米,均应埋设钢筋骨架,主筋配置16mm,绕筋配置8mm,每30cm配置一层,PVC管浇筑)。 图6-1-1 路基段CPII加密点俯视图(左)与剖面图(右)(单位:mm)桥梁段CPII加密点应布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纵、横向均固定)防撞墙顶上。隧道段CPII加密点应成对布设在隧道电缆槽顶面上,点对间距为300600米。6.1.2.2 CPII加密点的埋设为避免对照误差的影响,CPII加密控制点应采用强制对中标志。根据现场实践,建议使用如下强制对中标志。 强制对中标的组成 预埋件 转接头 测量仪器连接盘图6-1-2 CPII加密点预埋件及测量仪器连接盘预埋件为埋入现场的部分,为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加工而成。转接头的底端装进预埋件后,顶端可以直接安装GPS天线,也可以安装通用的测量仪器或棱镜基座。通过基座,可以安装各式棱镜以及测量仪器。对中精度优于0.1mm。测量仪器连接盘底端螺丝可以直接安装到预埋件上,顶端螺丝用于连接测量仪器基座。通过仪器连接盘,可以直接安装测量仪器、GPS天线,或棱镜。 强制对中标的安装事先在埋设强制对中标的位置打孔,将预埋孔注入1:16(水:干料)的桥梁支座灌浆料,灌浆料比孔口低12cm,利用铁丝弯折成的埋设临时支架(图6-2-3)将预埋件缓缓吊入预埋孔,将灌浆料挤出。预埋件顶面比孔口高出1mm左右(图6-1-3)。因悬吊作用,预埋件自然整平,30分钟左右,灌浆料凝固,可拆除临时支架。预埋件整平精度约48分。图6-1-3 埋设过程(左)和埋设完成的预 埋件(右) 强制对中标的使用在埋设好的预埋件上,可以直接通过转接头安装GPS天线(图6-1-4),安装测量仪器和棱镜基座,通过棱镜基座可以安放各种类型的棱镜(图6-1-5)。对于重量比较大的仪器而言,则可以通过测量仪器连接盘来进行安置。测量仪器连接盘边缘部分由三个底端螺丝,可以调节伸缩长度,确保仪器连接稳固(图6-1-6)。图6-1-4直接通过安装GPS天线 图6-1-5安置好的仪器连接盘 图6-1-6 通过仪器连接盘安装的测量仪器6.1.2.3 CPII加密点的编号CPII加密点按照线路里程增加方向进行编号,编号规则为:(标示为里程公里数)+P2(标示为CPII加密点)+(该里程段流水号,从小里程往大里程方向顺序编号)。如0158P21点桩号,“0158”代表线路里程数,“P2”代表CPII控制点,“1”代表1号点。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红色油漆喷写编号,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20cm。6.1.2.4 CPII加密点点之记绘制CPII加密点埋设完成后,应按要求绘制点之记(附表1)。包括点号、概略经纬度、所在地、交通情况、交通略图、点位略图、通视情况、对应线路里程及距中线左右距离、选点及埋石情况。6.1.3 CPII加密测量及数据处理6.1.3.1 采用GPS方式加密CPII网 观测加密测量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原则上采用进口双频GPS加密,不应使用单频GPS。所采用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CPII加密要求同精测网原网精度要求,观测、数据处理均与原测CPII相同。加密网形设计原则上一个标段内CPII加密网应统一观测、统一平差,与相邻标段的CPII加密网应至少衔接2个点,联测标段内全部CPI点和CPI中间的部分CPII点,特殊情况CPII加密网不应短于8公里,联测的CPI点不少于3个,CPII加密点间的基线长度在600米左右为宜。并执行下列指标:表6-1-1 GPS观测技术要求 级 别项 目三等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有效卫星总数4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2数据采样间隔(S)15PDOP或GDOP8 数据处理CPII加密控制网原始观测数据应转换为标准RINEX数据格式,并应采用TBC 或LGO 进行基线向量解算,在对CPII加密点进行整体平差前应先对网中的原CPI 和CPII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一般采用空间边长比较法或点校正法。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原CPI和CPII进行剔除,满足要求的全部作为起算点。 基线质量检验:表6-1-2 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检验项目限 差 要 求X坐标分量闭合差Y坐标分量闭合差Z坐标分量闭合差环线全长闭合差独立闭合环重复观测基线较差 ,其中a=5,b=1。以下相同,n为闭合环边数。 在基线的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的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的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进行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Vx3,Vy3,Vz3 GPS网无约束平差合格后,应采用网中联测的稳定性好的CPI和CPII点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同时应与相邻CPII加密控制网的衔接。约束平差后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同名基线无约束平差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满足下式要求:dVx2,dVy2,dVz2平差后加密点CPII的点位精度应小于10mm,基线方位角中误差1.7,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限差为1/100000。6.1.3.2 采用导线测量方式加密CPII网采用导线方式加密CPII网时应按同精度扩展方式加密CPI通视点对,采用仪器为测角精度不低于1,测距精度不低于1mm+2ppm的全站仪施测,仪器应在鉴定有效期内。采用导线测量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导线应起闭于CPI控制点,应符合表6-1-3的规定。导线附合长度2km以上时,应采用导线网方式布网,导线网的边数以46条边为宜。表6-1-3 CPII控制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 (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备注CPIIL240060031.87.51/550003.6三等单导线CPII2L740060031.87.51/550003.6三等导线网CPIIL740060031.351/1000002.6隧道二等导线网 导线测量水平角采用方向观测法,并满足表6-1-4的规定。表6-1-4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 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二 等0.5级64841级9696三 等0.5级44841级66962级108139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导线边长测量应满足表6-1-5的规定表6-1-5 边长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测距仪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值(mm)测回间较差限值(mm)往返测平距较差限值(mm)往测返测二等I44232mDII4457三等I22232mDII4457注:测距仪的精度等级如下:I级 mD 2mm ;II级2mmmD 5mm ;其中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改正和仪器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应将观测时记录的气压、气温输入仪器,仪器自动进行气象改正。 距离经高程和高斯投影改化后进行平差计算。导线成果计算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计算。 采用导线测量方式加密CPII网的具体要求:长度大于800米的隧道的洞内CPII测量由设计院按规范要求施测,施工单位按要求复测以后方可使用。洞外后视点方向应尽量沿线路方向布设,按CPI控制网等级测设,测设CPIII控制网时原则上应联测洞外后视点。6.2 二等水准加密测量6.2.1 二等水准加密点布设要求为满足CPIII控制网高程测量的要求,沿线二等水准基点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路基段每2公里应有一个二等水准基点; 桥梁段二等水准基点应加密到桥上,点间距不超过2公里; 隧道段每2公里应有一个二等水准基点;对不满足以上条件的测段需在既有二等水准基点的基础上进行同精度二等水准加密测量。6.2.2 二等水准加密点埋设要求 路基段二等水准加密点按线路水准基点埋石要求观测前3个月单独埋设(或埋设在稳定的接触网杆扩大基础上); 桥梁段二等水准加密点应布设在墩台顶部桥梁固定支座端(纵横向均固定)上方; 加密二等水准基点不与加密CPII共点; 二等水准加密点按照线路里程增加方向进行编号,编号规则为:(标示为里程公里数)+H2(标示为二等水准加密点)+(该里程段流水号,从小里程往大里程方向顺序编号)。如0158H21点桩号,“0158”代表线路里程数,“H2”代表二等水准点,“1”代表1号点。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高为6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红色油漆喷写编号,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20cm。 二等水准加密点点之记绘制二等水准加密点埋设完成后,应按要求绘制点之记(附表2)。包括点号、概略经纬度、所在地、交通情况、交通略图、点位略图、中线里程及距中线左右距离、选点及埋石情况。6.2.3 二等水准加密测量及数据处理6.2.3.1 测量要求二等水准加密测量应采用不低于DS1的水准仪,须经过检定,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二等水准加密时,水准路线必须联测三个或以上线下水准点或深埋水准点,以便检验联测水准点是否发生沉降。水准测量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的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并实行分级控制。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检查i角均应不超过15;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择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下沉。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路线进行。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往返观测在一日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水准测量的仪器及水准尺类型应按测量等级的要求选择,宜优先采用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及其自动记录功能采集数据,观测数据采用仪器内置储存器记录,并转换成电子手簿。6.2.3.2 技术要求二等水准加密测量技术要求应满足表6-2-1、表6-2-2的要求表6-2-1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平原山区二等1.02.0640.84注: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为检测测段长度,以千米计;n为测段水准测量站数。表6-2-2 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最低型号水准尺类型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下丝读数)数字二等DSZ1、 DS1因瓦503且501.01.53.06.00.32.8且0.552次二等水准线路跨越长江等特大河流时,应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关于跨河水准测量有关规定执行。二等水准加密点分区段测量时,应联测上一区段两个加密点的一段高差进行接边测量。6.2.3.3 三角高程上桥当桥面与地面高差大于3米时,因桥面与地面间高差较大,线路水准基点高程直接传递到桥面CPIII控制点上有困难时,可通过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法传递,即要求在桥梁地段每2km左右做一处三角高程测量,梁上三角高程点应埋设在梁的固定支座(纵横向均固定)正上方的防撞墙上(可与CPIII点共用)。图6-2-1 三角高程上桥示意图具体方法如下: 在桥墩上高出地面不小于0.3米的地方埋设一辅助点,辅助点横向垂直于桥墩;在桥上固定支座端防撞墙外侧低于顶面10cm的地方埋设桥上辅助点,辅助点横向垂直于防撞墙(也可与CPIII共点)。桥上、下的辅助点埋设件均为CPIII棱镜组件中的预埋件。测量方法示意图见图6-2-1所示。采用此方法时,桥下辅助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测量,由距离其最近线路水准点引测(埋设时需考虑距线路水准点的距离不宜过长)。桥下辅助点编号一律为“水准基点名-X”;桥上辅助点编号一律为“水准基点名-S”(若桥上辅助点是CPIII点时,则应为CPIII点名)。 使用的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识别功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每测站边长观测必须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元素改正,温度读数精确至0.5,气压读数精确至1hPa。采用CPIII棱镜组件及其配套精密棱镜。 要求进行两组独立的观测,第一组观测完成后,将测站挪动位置后进行第二组观测,两组高差较差不应大于2mm,满足限差要求后,取两组高差平均值作为传递高差。观测时,仪器与棱镜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0m,最大不得超过150m,前后视距差不应超过5m。辅助点布设于在桥下桥墩位置。全站仪前后视可分别观测,采用正倒镜观测。每个观测组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6-2-3 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不同观测组高差较差测回数两次读数差指标差互差测回数前后视水平距离前后视距差两次读数差测回差41.05.04100m5m1.0mm2.0mm2.0mm6.2.3.4 数据处理 二等水准网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以联测的线路稳定的水准基点为起算点,进行整体严密平差计算,采用专业平差软件平差。高程成果保留到0.1mm。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应按环线闭合差计算。和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否则应对较大闭合差的路线进行重测。和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测段长(km); n 测段数; W 经过各项修正后的水准环线闭合差(mm); N 水准环数。二等水准加密点测量应严密平差,平差计算取位下表的规定执行。表6-2-4 二等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水准0.010.10.010.010.10.16.3 数据整理及成果提交6.3.1 数据整理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数据整理包括CPII加密和二等水准加密两大部分,各标段必须按照以下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以备存档、检查、评估提交时使用: 一级文件夹以“里程+XCZQ-标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成果资料”命名,一级文件夹含3个二级文件夹,分别为“CPII加密计算资料”、“二等水准加密计算资料”和“成果资料”;二级文件夹“CPII加密计算资料”含2个三级文件夹,分别为“原始数据”、“计算项目”;“二等水准加密计算资料”含2个三级文件夹,分别为“原始数据”、“计算项目”;“成果资料”含4个Word文档,分别为“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技术方案”、“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控制网平差报告”、“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点点之记” “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技术总结报告”;6.3.2 成果提交 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技术方案; CPII加密观测手簿; CPII加密网图; 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控制网平差报告; CPII加密点点之记; 二等水准加密水准路线图; 加密二等水准高差检核表 二等水准加密点之记; 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成果表; CPII及二等水准加密技术总结; 观测原始数据及上述文件内容的磁盘文件。7 CP网测量7.1 CP点布设(1)控制点可供CP平面网联测,且可供联测的CP或CP控制点距线路中线的距离不大于200m,当原有的CP或CP点位分布不满足CP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CP控制点。(4)在桥梁段,应保证每400800m(宜为600m左右)有一个位于桥上的加密CP点可供CP平面网联测。(5)应保证2km线路长度范围内至少有一个稳定可用的线路水准基点,不满足间距条件时应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加密水准基点。(6)CP网测量所采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满足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且须经过专业部门的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期间进行的仪器检校,应保留完整的检校记录。CP点沿线路走向成对布设,前后相邻两对点之间距离一般约为60m,应在5070m范围内,每对点之间里程差小于1m。CP点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沉降和抗移动。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别。相邻CP控制点应大致等高。 7.1.1 CP点编号CP点编号共7位数,前4 位采用四位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5位正线部分为“3”,第6,7 位为流水号,0199 号数循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所有处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轨道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轨道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CP布点时要对点位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描述的内容包括位于线路里程(里程要准确,精确至米)、外移距离、桩类型、具体设置位置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具体格式见附录3。点位描述附在成果表里。CP点编号路基地段标绘于辅助立柱内侧,标志正下方0.02m;桥梁地段统一标绘于防撞墙内,顶面下方0.02m;隧道地段标绘于标志正上方0.02m。点号标志采用白色油漆抹底,红色油漆喷写点号。点号标牌规格为50cm20cm,注明CP编号及“测量标志,严禁破坏”字样,喷写时使用统一规格的字模,见图7.1.11 。 图7.1.1-1 CP控制点点号标识7.1.2 路基段CP点布设路基地段CP点布置在辅助立柱上,辅助立柱设置在接触网扩大基础上,示意图见图7.1.2-1。图7.1.2-1 CP路基地段埋设示意图CP辅助立柱直径为25cm,顶面高于设计轨道面至少30cm。待基础稳定后,在CP辅助立柱上使用快干砂浆或锚固剂埋设CP标志预埋件。辅助立柱设计见附图1。7.1.3 桥梁段CP点布设桥梁段布设在防撞墙顶面上,示意图见下图7.1.3-1。图7.1.3-1 无砟轨道CP控制点桥梁上埋设示意图简支梁段,应根据桥梁结构布设于固定支座端;连续梁段,应布设于固定支座端,若跨度大于80米,应在跨中部增设CP点。7.2 CP点标志及安装7.2.1 CP点标志由于CPIII控制网网点间的相对精度高达1mm,而且CPIII控制网的服务期限从轨道板施工开始,到线路竣工时的全线轨道线形竣工测量,以及竣工后线路运营期间的轨道维护,因此CPIII控制网的测量标志必须达到以下要求:具有强制对中、能够长期保存、不变形、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适中、重复安置精度满足同一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应满足表7-2-1的要求。表7-2-1 CPIII标志棱镜组件安装精度要求CPIII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mm)互换性安装误差(mm)X0.40.4Y0.40.4H0.20.2西成客专(陕西境内)12标段应采用统一的CPIII标志元器件。从CPIII控制网建网、轨道施工粗调、精调、轨道线形竣工测量、运营期间的轨道维护均必须使用相同型号CPIII控制网测量标志,CPIII标志元器件的加工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应不大于0.05mm。西成客专(陕西境内)12标段采用中铁四院单轴CPIII标志,配套使用Leica GRP121棱镜。中铁四院单轴CPIII标志:中铁四院已申请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为:ZI 2008 20066038.9。单轴CPIII标志组件由预埋件、棱镜测量杆、棱镜连接件三部分组成。单轴CPIII标志组件各个部件的单独加工精度为0.02mm,棱镜测量杆插入预埋件后,引起的平面误差最大为0.168mm。单轴CPIII标志组件的主要部件应采用1Cr18Ni9不锈钢的合金材料,具有不怕雨、雪和太阳的防锈蚀性能,和因温差变化过大所引起的施工问题,适合用于野外露天作业。标志预埋件标志预埋件在CPIII网测量前埋设,为连接杆套筒,用于连接棱镜杆或高程杆进行后续平面和高程测量工作,如图7-2-1所示:图7-2-1 预埋件及保护盖棱镜测量杆棱镜测量杆用于连接CPIII点测量棱镜,与Leica GRP121精密棱镜配套使用的棱镜测量杆如图7-2-2所示:图7-2-2 棱镜测量杆水准测量杆水准测量杆用于CPIII点高程测量,如图7-2-3所示:图7-2-3 水准测量杆配套使用精密棱镜如图7-2-4所示:图7-2-4 Leica精密棱镜 7.2.2 CP点标志埋设CPIII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应成对埋设,距离布置一般约为5070m,个别特殊情况下相邻点间距最短不小于40m,最长不大于80m。CPIII控制点埋设于接触网杆旁加设的CPIII桩桩顶、桥梁防撞墙顶、电缆槽靠线路侧顶等位置。特殊地段施测单位应在埋设前向监理、咨询单位专题提交具体埋设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CPIII控制点布设高度应大致等高,并高出设计轨道高程面0.3m 以上。一般路基地段宜在接触网杆扩大基础上设置在专门的混凝土辅助立柱,将预埋件埋设在辅助立柱上。浇筑接触网杆基础时按附图连同CPIII点基础一起浇筑,以保证CPIII点的稳定性。在原接触网基础纵向(近线路中心一侧)基础扩大0.30米、基础深大于0.5米,在扩大基础面上采用200mm的PVC管或其它方式伸入基础承台浇筑一个直径0.20米、接触网基础以上不小于0.8米高的圆墩柱作为CPIII点永久性安装平台,圆墩柱内应放置12毫米钢筋4根, CPIII元器件埋设圆柱内侧(横插)。遇到有下锚拉线、坠陀、电源开关箱等的情况时,扩大基础宜设置在另一端,避免下锚拉线、坠陀、电源开关箱对CPIII控制点产生影响。示意图如图7-2-5、图7-2-6、图7-2-7所示,具体结构及钢筋分布图由设计院提供: 图7-2-5 路基CPIII点扩大基础俯视图(单位mm) 图7-2-6 路基CPIII点剖面图(左)、埋设示意图(右)(单位:mm)大里程7-2-7 路基CPIII点辅助立柱与线路关系图桥梁上一般布置在桥梁固定支座端上方防撞墙顶面,埋设预埋件,如图7-2-8:图7-2-8 桥梁段CPIII埋设示意图直接在防撞墙顶面线路两侧成对开凿铅垂方向的安装孔(孔径30 毫米,孔深60毫米),然后使用植筋胶埋设预埋件,相邻两对CPIII 点在里程上相距约60米。埋设完成后,预埋件外露部分不应高于防撞墙顶面3毫米。特殊桥跨的CPIII点埋设要求如下:a、80米以内的连续梁跨中可以不埋设CPIII点;b、80120米的连续梁跨中应埋设一对CPIII点;120180米的连续梁跨中应埋设两对CPIII点;以此类推。跨中埋设有CPIII点对时,应在同一片连续梁上的固定端埋设CPIII点,此CPIII点的埋设套筒应与防撞墙的顶面平,防撞墙的顶面应水平,通过特制连接装置以方便安装全站仪。连续梁跨中埋设两对及以上CPIII点时,左右线的CPIII点应分别在同一观测视线上。车站内贯通线埋设在接触网杆或雨棚柱扩大基础上,埋设方法和路基段埋设方法一致。车站内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埋设在站台廊檐上(预埋件横插埋设),如图7-2-9: 图7-2-9 车站贯通线CPIII埋设示意图所有需横插埋设的预埋件需注意横插倾角,外露端严禁低于埋入端。在同一个车站范围内,CPIII埋设方式应统一。7.3 CP控制网区段的划分与衔接7.3.1 区段之间的划分与衔接CP平面网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区段长度不宜小于4km。区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连续梁范围内。分段示意图见下图1.3.1-1 图7.3.1-1 CP控制网区段划分示意图CP平面网区段的两端必须起止在上级控制点(CP或CP)上,而且应保证有至少三个自由测站与上级控制点联测,联测上级控制点的测站应对称分布于上级控制点的两侧。区段接头处联测的CP或CP控制点在桥梁段应位于桥上、在路基段距离线路中线不宜大于50m。CP网区段与区段之间重复观测应不少于6对CP点;这些点在各自区段中的观测和平差计算,必须满足CP网的精度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各自区段平差后的公共点的平面坐标(X、Y)的较差应小于3mm的要求;满足该条件后,后施工作业区段落CP网平差时采用联测的CP或CP控制点及重叠区域内已施工作业区段落的连续的13对CP点作为约束点进行平差计算。重叠的公共点的坐标,采用已施工作业区段落的CP网的平差结果。7.3.2 标段之间CP控制网的衔接相邻标段之间也同样存在衔接的情况,标段之间CP控制网的衔接方法与7.3.1节相同,示意图见下图7.3.2-1。 图7.3.2-1 相邻标段之间CP控制网的衔接示意图7.3.3 相邻投影带之间CP控制网的衔接相邻投影带衔接处CP平面网计算时,分别采用换带处的CP或CP控制点的两个投影带的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平差完成后,分别提交相邻投影带两套CP平面网的坐标成果,两套坐标成果都应满足轨道控制网技术要求。提供两套坐标的CP区段长度不应小于800m。示意图见下图1.3.3-1。图7.3.3-1 相邻投影带之间CP控制网的衔接7.3.4 高程网区段的衔接CP高程网要满足区段中联测的上一级水准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且CP高程网区段的两端必须起止于上一级水准点上。CP网区段与区段之间重复观测应不少于6对CP点;这些点在各自区段中的观测和平差计算,必须满足CP高程网的精度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各自区段平差后的公共点的高程的较差的绝对值不大于3mm的要求;满足该条件后,后施工作业区段落CP网平差时采用联测的水准基点及重叠区域内已施工作业区段落的连续的12对CP点作为约束点进行平差计算。重叠的公共点的高程,采用已施工作业区段落的CP网的平差结果。7.4 CP平面网的观测与数据处理7.4.1 CP平面网观测要求与CP或CP点联测的自由测站必须独立观测两遍,其它测站可按一遍进行观测。且第一遍完成后,必须重新架设高级控制点上的棱镜,然后再进行第二遍测量。7.4.1.1 仪器要求使用的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每测站边长观测必须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元素改正,温度读数精确至0.2,气压读数精确至0.5hPa。7.4.1.2 观测方法CP平面网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附合到CP、CP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400800m)联测一个CP或CP控制点,自由测站至CP、CP控制点的观测边长不大于300m。CP平面网观测的自由测站间距一般约为120m,测站内观测12个CP点,全站仪前后方各3对CP点,自由测站到CP点的最远观测距离不应大于180m;每个CP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并按附录3的要求填写观测手簿,记录测站信息。图7.4.1-1 测站观测12个CP点平面网构网示意图因遇施工干扰或观测条件稍差时,CP平面控制网可采用图4.4.1-2所示的构网形式,平面观测测站间距应为60m左右,每个CP控制点应有四个方向交会。图7.4.1-2 测站间距为60m的CP平面网构网形式7.4.1.3 与CP、CP控制点的联测与CP、CP控制点联测时,统一采用自由测站法。在CP、CP点上架设棱镜时,必须检查光学对中器精度、并采用精密支架。应在3个或以上自由测站上观测CP、CP 控制点,其观测图形如图1.4.1-3所示。7.4.1-3 联测CP、CP 控制点的观测网图7.4.1.4 外业观测技术要求1、水平方向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观测时必须满足表1.4.1-1的规定。表1.4.1-1 CP平面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CP平面网0.5269613696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2、CP平面网距离测量应满足表1.4.1-2的规定。表7.4.1-2 CP平面网距离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半测回间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操控员试题及答案
- 水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飞机加油员技能鉴定模拟测试及答案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 足球知识面试题库及答案
- 总帐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用药考试题及答案
- 安澜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uk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维护与客户服务合同
- 2025年(完整版)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煤矿企业环保课件
- 狩猎证核发管理办法
- 项目竣工管理办法
- 个体工商户章程范本
- 设备快速换型管理制度
- 西华师范大学2024年《信号与系统》期末试卷(A 卷)
- 江南水乡讲课件
- 降低口腔炎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 职称评聘工作管理制度
- 三腔空肠营养管构造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