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计划第三章 (申丽娜).doc_第1页
道尔顿计划第三章 (申丽娜).doc_第2页
道尔顿计划第三章 (申丽娜).doc_第3页
道尔顿计划第三章 (申丽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道尔顿教育计划第三章有感姓名:申丽娜 学号:201422600054读完整本道尔顿教育计划我感触颇深,尤其对本书的第三章“道尔顿计划的实施”部分很感兴趣。此前,我并没有接触过这一类型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初读此章时感触颇多,久久不能释怀。这一模式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的认识,使得我更加期待一场基础教育改革的风暴。道尔顿体制是由美国的帕克赫斯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因而得名。其主要原则为:自由、合作、计划。自由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自主的支配自己的时间。道尔顿计划打破了传统的班级课程时间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下大力气在自己相对薄弱的科目上,而不是像传统的教育体制那样“一视同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因材施教,是为了充分的适应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也不应该是绝对相同的。合作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道尔顿教育体制取消了传统的班级和年级的限制,建立了实验室。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合同”需要,进入实验室,与其中的同学进行讨论,共同进步。在讨论中,学生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碰撞出许多知识的火花。同时,如果认为自己在该实验室的讨论学习可以结束了,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离开,进入自己希望进入的另一个实验室。计划是道尔顿体制的又一大亮点,主要是指,学校会将学生在某一阶段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合同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去完成。书中说到,合同体制的引用,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完成学习任务的严肃感,同时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地位,而真正转换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计划的制定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但是计划的执行也要符合一定的规矩,不能在某一科目上没有完成合同任务,而在另一科目上远远超出了合同的要求。这一规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的“偏科”现象,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正所谓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每一种教育体制的背后,都会有不同的人阐述不同的看法,褒贬往往莫衷一是。然而对于道尔顿体制的评价,在当今的教育学界,赞誉的看法远远超出了否定的看法。董奇老师曾经在评价道尔顿模式时说过“道尔顿是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这足以证明该模式的巨大合理性。其实,仔细研读该模式的实施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贯穿这一制度之中的一点最基本的就是平衡了教与学的关系(有关这一点,该书有专门的章节予以阐述)。这二者的关系,自从有学校以来就被人们所研究。而当今大部分的教育体制改革,最主要的也就是变革教与学的关系。在道尔顿模式中,合作、自由、计划这三原则无一不体现着教与学二者关系的巧妙转化。首先,作业“合同”的制定,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合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这样做可以真正的把因材施教贯彻到实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因为要顾及到所有的学生,不得不取一个所有学生水平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来规划学生的学期任务。然而,这样做会导致有的学生追不上进度,而有的学生却仍然“吃不饱”。这显然不能最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而道尔顿模式中的“合同”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弊端。一方面,教师仍然能够在宏观上把握住教学的进度,不至于学期结束,而进度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学生获得学习“合同”之后,可以自己分配自己的时间,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和严肃感。这样他们就会自觉的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教师的再三督促下去完成,主动完成任务与被动完成任务的差距由此而生。其次,道尔顿模式实验室的建立,是学生共同计划学习的开始。在上学期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合作学习的优点。合作学习可以加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通力合作的精神品质。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当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思想的洗礼。一个人的思路往往是不丰富的,而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思路扩大,获得多种不同的思路,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难能可贵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甚至有的学生把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锁”起来,不与他人分享,这无疑是对知识做了一个减法,必然会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窄,还会导致学生丧失一部分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可怕的。再次,道尔顿模式一贯坚持的自由原则,是当今所有传统模式下的学校所需要学习的。这一原则体现在道尔顿学校的方方面面。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生不再需要严格地执行课程表上的科目和时间,可以随时的进出任何一间实验室,随时参与任何一场学习上的讨论与思考。这些都是现在大部分学校所不具备的优点,这些自由模式的贯彻,使得学生真正的改变了被动学习的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被真正的转化为了现实。这一体制的成功使得全世界很多地方开始纷纷效仿道尔顿教育体制。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掀起了模仿道尔顿体制的高潮,最先是在吴淞中学进行实施。在中国,道尔顿体制只存在了5、6年的时间,然而这一体制在别的国家却能进行的如火如荼,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思考与资料的查阅,我认为,道尔顿模式在我国的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道尔顿模式在我国兴起之时,不适应我国的国情。道尔顿模式的实验室建设等必定需要大量的教学经费的投入。然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因而该模式所要求的一些硬件环境,我国无法达到。第二,该体制虽然在世界上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但是,对于这种体制的宣传在我国还不是很到位,仍然有很多人,甚至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这种体制感到很陌生。在这种前提下贸然的推进道尔顿模式,必然会遭遇一定的阻力,从而导致这种教育体制在我国的失败。第三,道尔顿体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隐含在体制之下的。“合同”的制定,实验室的建立以及实验室中教师的指导,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要远远高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然而,部分学校的教师素质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使得教师自身无法胜任该体制。第四,我国的教育,不应该全盘接收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道路。西方的教学观是根植于西方的价值观之下的,但是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的教育现实。因此,道尔顿体制20世纪20年代的失败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于该体制,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然而,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在我国仍然在进行,“杜郎口”模式、北京十一校的走班制等等都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这些体制身上,我们都可以找到道尔顿体制的影子:“杜郎口”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同学听的模式,改为课上同学讨论,老师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干预。这体现了道尔顿模式当中的合作和自由精神;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班级制度,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自己的课程,参与课堂的互动与讨论。这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阶段是一项很大的突破,它符合道尔顿计划的三项原则,同时又适应了中国的特点。这两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均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足以证实了,这种模式在我国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综上所述,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