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目 录前 言2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3第一节 项目所在县基本情况3第二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5第二章 代燃料电站建设7第一节 项目区代燃料用电需求分析7第二节 代燃料电站装机容量确定8第三节 代燃料电站建设管理9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11第一节 项目区选择11第二节 项目区改造12第四章 代燃料供用电14第一节 代燃料供电14第二节 代燃料电价测算14第三节 代燃料用电20第五章 项目管理22第一节 组织结构22第二节 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23第三节 目标管理23第四节 发供用电管理24第六章 投资计算及资金筹措26第一节 投资计算26第二节 资金筹措27第七章 效益分析28第一节 生态效益28第二节 社会效益28第三节 经济效益30前 言 一、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依据某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编制依据主要有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小水电代燃料标准、XX县“十一五”期间及2010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规划、XX县“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水利部关于做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水电【2009】409号)、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以及XX县流源水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XX县湘溪岭水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和XX县溶口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等。 二、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过程在XX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安徽省水电XX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首先确定了实施方案的主编及其他编写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制订了工作计划,最终全部完成实施方案编制的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我县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实施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厅基建局、黄山市水利局、XX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县水利局、统计局、乡镇企业发展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得到了省、市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水平有限,本实施方案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级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本规划日臻完善。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基准年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0年。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第一节 项目所在县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概况XX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黄山山脉在北部横穿而过,是长江流域饶河水系阊江的主要发源地。与黟县、休宁比邻,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东至、石台县相连。东西相距54公里,南北相距45公里,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是“十五”、“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县。县境内水流纵横、河网密布。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16万kW,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0.15万kW,年发电量27836万kW.h。截止2010年底已开发水电站共49座装机82台1560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2.33%。2010年末,全县统计耕地面积10.4万亩,山地面积1.3万亩,水田面积9.1万亩,分别占全县总面积(2257km2,折合338.4万亩)的3.1、0.4和2.7。XX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流域内无气象站,邻近的XX县气象站多年平均气温15.6,多年平均降雨量1818mm,多年平均径流深1011.9mm。受冷风、漩涡、台风等影响,降雨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大都集中在47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3m/s。XX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为丰富。境内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5.8%,被誉为华东地区的“绿色明珠”,境内拥有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保存着大面积的天然原始森林植被,生态系统完整,栖息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达42种之多,被誉为“亚热带边缘的绿色自然博物馆”、“珍稀物种的天然基因库”。XX县属于古徽州新安文化圈,历史上经济活跃、人文荟萃。明代郑之珍(历口镇环砂人)所著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徐春甫所撰的古今医统大全为我国十大医学全书之一,并首创世界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团体“宅仁医会”;XX县从唐代建县以来,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闪里、新安有全国少见的江南古戏台群珠林古戏台、坑口古戏台、潘村古戏台,三座古戏台雕栏画栋,主台包厢俱全,同时又各具特色。此外大量具有明清建筑物特色的名宅村落散布四乡与青山绿水相映衬,开发情景十分广阔。二、 社会经济概况全县辖18个乡镇,152个行政村,2010年年末总人口为18.87万人。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克难攻坚,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与世俱进,加快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增长10.9;全县财政收入2.84亿元,增加2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42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8.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200元。三 、水能资源及开发情况XX县境内有四条大河:大洪水、大北水、秋浦河、率水,除率水属太湖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最新水能资源调查统计,理论蕴藏量为15万kW,其中阊江蕴藏量为13.5万kW,青弋江0.11万kW,新安江0.65万kW,秋蒲江0.74万kW,可开发量达10. 5万kW,其中阊江为9.6万kW,青弋江0.014万kW,秋蒲江0.592万kW,新安江0.294万kW,理论年发电量为2.78亿kWh。截止2010年底已开发水电站共49座装机82台1560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2.33%。四、其它能源在我县境内还有丰富的林业、矿产、中药材及野生动物资源。是安徽省第一林业大县。目前已查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钨、钼、铅、锌、金、银、铜、高岭土、花岗岩、石煤等。其中已探明的钨、钼储量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第二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区居民主要生活燃料及用量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内居民生活用能主要以薪柴为主。据统计,项目区内户均年用薪柴量为5000千克,人均1470千克。二、项目区经济情况由于我县属于省定扶贫开发山区县,人均耕地较少,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山区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林业、茶叶等山区作物和外出打工为主。经调查,项目区内2010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户均可支配收入18589元。三、项目区电网情况XX县通过“九五”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十五”、“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以及水电供区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全县电网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区电网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到2010年底,项目区内村、户通电率均为100。项目区所在电网分别隶属于安徽水电XX有限责任公司和XX供电公司,其中箬坑乡和XX乡电网归安徽水电XX公司供电管理,属于小水电供电营业区;溶口乡电网归XX县供电公司管理,属于供电营业区。项目区电网经过“一期” 和“ 二期”农网改造,现完全可满足代燃料供电要求,因此项目区内高低压线路无需进行改造。四、项目区生活用电量及到户电价1、项目区生活用电量项目区内居民生活用电主要还是照明和生活电器用电,用电量较少,户均年总用电量为370kWh。2、项目区到户电价项目区内农村居民生活用电电价为0.5653元/kWh,户年均电费支出209元。3、项目区电炊情况由于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项目区内“以电代柴”户很少。通过对项目区内居民用电调查发现,项目区内年户均电炊用电量仅为96kWh,户均年用取暖电量为0。从项目区的调查摸底情况看,项目区居民生活代燃料用电量很小,少数家庭条件较好的居民户有以电代燃料的电量,但电量很少(主要是使用电饭煲),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有限;二是项目区均在山区,农民在自家山场砍伐薪柴无人过问,用柴为燃料无经济支出。第二章 代燃料电站建设第一节 项目区代燃料用电需求分析一、项目区居民用户用电现状通过对XX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的调查和统计,小水电代燃料方案实施前,项目区居民用电均以照明用电为主,其它家用电器主要为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VCD播放机等,功耗较大的空调、电炉、电水壶及电炊用具在农村用量很少。据统计,项目区内电视机户均占有量为95,电风扇为120,VCD播放机合计占有量为35,居民年总用电量为159万kWh,代燃料用电基数为39kwh(户月)。二、项目区代燃料户电量需求分析项目区电炊用电按项目区内的居民户数求算。计算标准按项目区内总户数平均1200kWh/户年。计算出XX项目区年代燃料用电为401万kWh。项目区总用电量和户均年代燃料用电量表名称户数(户)居民年生活总用电量(万kWh)户均年代燃料用电量(kWh)项目区33344011200三、项目区代燃料户对电力的需求分析农村居民生活代燃料用电最大用电负荷取决于各月投入使用的电器容量,采用需用系数法求出各月最大用电负荷。项目区代燃料户全年投入使用,代燃料器具取平均容量3kW/户,需用系数为0.4,计算出项目区代燃料用电月(年)最大负荷为4000kW。第二节 代燃料电站装机容量确定一、代燃料电站设计及审批经过多方论证比选,最终确定流源、湘溪岭和溶口三座水电站作为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电源点。XX县流源水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XX县湘溪岭水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和XX县溶口水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已获黄山市水利局审批,电源点电站建设主要内容为:流源水电站:更换水轮发电机组、更换直流系统、更换球阀和调速器、更换压力管道和厂房维修等。湘溪岭电站:更换水轮发电机组、更换升压变压器及设备、自动化改造和厂房维修等。溶口电站:扩建厂房,更换水轮发电机组、更换升压变压器及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管理房维修等。二、代燃料电站特征流源水电站:水库正常兴利水位394m,电站尾水位128.4m,兴利库容为 520万m3,最大水头 246m,设计水头240m,最小水头230m,设计流量1.258m3/s,设计年发电量810万kW.h ;湘溪岭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及批复文件,结合生态装机要求,确定湘溪岭水电站水库兴利水位209.5m,电站尾水位127.8m,兴利库容为450万m3,最大水头80 m,设计水头72.8m,最小水头65m,设计流量6.84m3/s。设计年电量975万kW.h溶口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840km2,设计水头5.5m,设计流量11.2m3/s。多年平均发电量325万kW.h。三、代燃料装机容量确定 复核代燃料电站的生态装机容量N3按流源水电站85%保证出力为502kW、湘溪岭水电站85%保证出力为410kW和溶口85%保证出力为225kW,根据代燃料用户用电不连续的特点,按3.5倍保证出力复核代燃料装机容量N3 则N311373.5=3980 kW 确定代燃料电站装机容量N按保护区1.2 kW/户确定装机容量N14000kW;按代燃料户设备需用系数确定装机容量N24000kW;按85%保证出力确定生态装机容量N33980kW;很显然,确定代燃料装机容量N4000 kW,符合规划要求及项目实施要求,生态装机规模合理。由于代燃料项目区供电范围为三个个乡镇,根据就近上网原则选定流源电站代燃料装机2000 kW,湘溪岭电站代燃料装机1200 kW,溶口电站代燃料装机800 kW。第三节 代燃料电站建设管理一、严格实行“四制”。我县在实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和水电开发时,我们清楚地看到现代化管理必须和现代化设施建设相结合。我们的目标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管理,所有工程项目都实行“四制”,严格实行工程项目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2、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在项目实施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程管理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要求做到科学的建设管理措施,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初期,我们按照公司法要求,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不同形式的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全权负责该项目的筹资建设以及生产运营。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要求采用竞争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地实行招投标制度,做到“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我们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控制上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度,骋请有资质的水电监理单位驻工地进行现场监理。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建设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确保小水电代柴工程规划项目按质、按期完成。 3、 制定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初步设计上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精心、文明施工,并做好水保和环保生态措施。四、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减少生产管理成本。为了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能够尽最大效益为项目区的居民服务,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中,拟采用先进的技术,较高的自动化系统,生态电站全部实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湘溪岭电站定编4人,流源电站定编6人,溶口电站定编2人,供电管理5人共计17人。采用先进的远程抄表、计算机缴费管理,以更进一步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微利经营,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我县小水电的科技水平。 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第一节 项目区选择一、项目区选择的原则和条件1、选择原则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选择遵循就近供电、相对集中、整村推进的原则。一是要选择在代燃料电站周边,其次要选择相对集中的村镇。再是尽可能要以行政村为单元,便于管理。 2、选择条件1)、项目区内有明确的森林植被保护任务。2)、项目区内农村居民生活燃料以薪柴为主。3)、项目区具备代燃料供电条件。4)、项目区所在区域政府重视,群众支持。根据以上原则和条件,经多方比选和综合论证,最终确定XX项目区作为我县本次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并划定了XX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范围。二、项目区的确定1、代燃料范围本次我县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将XX乡、箬坑乡和溶口乡三个乡共12个行政村纳入代燃料范围。2、代燃料户数和人口XX代燃料项目区内有共有3334户、1.12万人。为了便于项目实施,我们对项目区内居民户的家庭人口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家用电器状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附: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代燃料户登记表三、确定项目生态保护面积我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规划目标是:结合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的实施,在保护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础上,使项目区治理程度达70以上,试点工程实施期间,对项目区幼林进行全面封禁,使林草郁闭度达到0.8。制定停垦还林工作计划,先易后难,逐步达到100。我县在XX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内划定退耕还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等保护区面积10万亩,项目区建成后将保护退耕还林面积0.8万亩,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2万亩,保护天然林面积6.9万亩,并保证天然林工程的顺利实施。附: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第二节 项目区改造一、项目区电网现状及改造方案1、项目区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1)项目区电网现状:在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内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的用户有行政村12个,有10kV线路102km,低压线路总计236km,配电台变83台,容量7460kVA。(2)项目区电网存在问题。项目区内10kv线路及配电台区经过“一期” 和“ 二期”两次农网改造,已完全可满足代燃料供电要求。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代燃料户的进户线和户内线线径较小,无法满足供电要求,安全隐患较大。2、项目区电网改造方案项目区用户进户线及室内线改造方案是:对大部分不能满足供电要求的进户线进行统一改造。项目区内代燃料用户的户内线,一部分新建楼房,线径能满足小水电代燃料要求,另一部分居民用户的室内导线不符合要求,由居民用户自行承担改造费用,对项目区内的特困户,其室内线的改造在工程中支出。二、建设主要内容及其他改造内容某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共有3334户、1.12万人;建设期为2012年6月到2013年10月。建设主要内容有:1、电源方面2012至2013年间,对项目区代燃料电站进行技术改造,累计代燃料装机4000kW。其中:流源电站2000kW、湘溪岭电站1200kW、溶口电站800kW,以满足XX项目区内居民代燃料用电的需要。2、电网方面对不符合代燃料要求的进户线和户内线进行改造,购置特困户的代燃料器具,以满足项目区农民生活用电和日益增长的生产发展用电的需要。3、其他方面改厨改厕工程;进户线改造工程;特困户户内线改造工程;特困户电炊、及电暖器具补助;收费及管理系统完善工程等。第四章 代燃料供用电第一节 代燃料供电一、项目区供电现状我县农村电网分为小水电供电区和电力系统供电区,我们选定的XX项目区大部分都在小水电供电区内,完全可以执行自发自供、余电上网的小水电政策。二、项目区供电方案及电价我县小水电站上网电价为0.34元/kWh,大部分小水电电量均以上网为主。项目区建成后,项目区内小水电代燃料年总用电量为401万kWh,而代燃料工程实施后项目区所在的电网中共有水电站9处总装机10450kW,年发电量2950万kWh,远小于水电电网中的用电量,完全能满足项目区内小水电代燃料用电的需要。第二节 代燃料电价测算一、 代燃料上网电价及代燃料供电加价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充分考虑代燃料余电全额销售、代燃料供电不足时电网返供电量等分析测算小水电代燃料上网电价,小水电上网电价为0.34元/kWh,不分峰谷,不限负荷。2、 测算到户电价(一)项目总投资1、电源投资根据湘溪岭、流源和溶口三座电站技改初步设计,某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电源点建设总投资为2905.88万元,其中湘溪岭电站903.88万元;流源电站1398.53万元;溶口电站603.47万元。2、电网完善改造投资由于XX项目区电网经“一期” 和“ 二期”两次农网改造,我县水电农网现完全可满足代燃料供电要求,因此项目区内高低压线路无需进行改造。电网完善投资暂列20万元。3、厨厕改造及其它投资(1)改厨改厕工程投资为确保项目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顺利实施,对项目区内的3334户居民的厨则必须进行改造,原有灶台应改为以电为主,以液化气、沼气为辅的标准化清洁厨房,从源头上防止农户上山砍柴、以柴做饭、取暖弄得山间处处烟熏火燎现象的发生。对参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农户,按每户1500元进行一次性厨房补助,原有灶台必须折除,并与所有居民户签订合同,以法律保障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成果。改厨改厕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2)进户线改造投资为满足项目区小水电代燃料户用电需求,我们对项目区居民用电户的进户线采用两种规格,用电容量大的用户采用6mm2铜芯聚氯乙稀绝缘导线,用电容量偏小的用户采用6mm2铝芯聚氯乙稀绝缘导线(各自约占一半),从下火终端至用户电表前,平均使用导线为200米/户,能满足用户最大过流的需要。经计算XX项目区进户线改造投资合计75万元。(3)特困户户内线投资由于项目区位于我县的贫困山区,有一定数量的特困户,在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时,其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在户内线改造中难以承受户内线改造费用,所以其户内线改造费用列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投资。户内线容量我们选定为户内主干线为22.5mm2的铜芯护套线,户内分支线为21.5 mm2的铜芯铜芯护套线,用量标准为每样各100米/户。经计算XX项目区特困户户内线改造投资合计6万元。(4)特困户电炊、及电暖器具补助为充分实现在项目区中全面小水电代燃料用电,对项目区中的特困户代燃料电器以补助,其中电炊具按200元/户,电暖器按每户2台400瓦取暖,单价为50元/台,每户电饭煲一只,单价为150元/只。按以上标准计算项目区内小水电代燃料特困户电炊、及电暖器具补助投资投资合计6.75万元。(5)收费及管理系统代燃料用户的电费收缴,通过计算机监控和数字网络系统实现管理现代化。采用先进的远程抄表、计算机缴费管理,以更进一步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微利经营,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我县小水电的科技水平,收费及管理系统计划投资30万元。厨厕改造及其它投资合计617.8万元。XX项目区建设投资构成表项目区电源投资电网投资厨厕改造及其它投资合计厨厕改造进户线特困户电器补助收费系统小计XX2905.88205007512.830617.83543.68项目资本金多少与小水电代燃料电价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将项目资本金的测算与代燃料电价计算同时进行。首先我们计算代燃料项目不同代燃料电价的基本支出。根据小水电代燃料电价计算办法具体计算如下:XX县湘溪岭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工程静态投资为3543.68万元。发电总成本1、折旧费:电站折旧费按资产形成率的90%,按综合折旧率3.8%计算,折旧为2905.8890%3.8%=99.4万元。2、运行维修费:取电站固定资产投资2615.3万元的1.4%计,2615.30.014=36.6万元。3、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湘溪岭电站按4人、流源电站按6人、溶口电站2人,人均工资及福利按(24000+6000)元/人年,1230000=51万元。4、材料费:按电站固定资产的0.5计,材料费=2615.30.005=13.1万元,折合33元/kwh。5、其他费用:按10元/kW计=10元/kW4000=4万元。6、水资源费:0.005元/kWh计,电站代燃料电量水资源费=4000.005=2万元。7、摊销费:15万元。故发电总成本为221.1万元。供电总成本1、供电经营成本。取供电总固定资产的3计生产期年经营成本为=(20+617.8)0.03=19.1万元。2、折旧费。取固定资产价值形成率的90%,按综合折旧率3.8%计算,则生产期年折旧 =(20+617.8)0.90.038=21.8万元。3、其它费用。供电年其它费用为6万元。4、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编制5人,人均工资及福利按(24000+6000)元/人年,530000=15万元。5、摊销费:10万元。供电总成本为19.1+21.8+6+15+10=71.9万元发供电总成本为221.1+71.9=293万元资金收益:自筹资金按项目总投资的40%计算为1417.5万元。自筹资金收益按5.5%计算,则生产期每年收益为1417.55.5=78万元。项目总成本为:发供电总成本+资金收益=371万元。财务收入计算依据:XX项目区小水电代燃料到户总用电量为400万kWh,项目区代燃料装机发电量,按照各电站代燃料装机与电站装机的比值乘以各电站年发电量进行计算:代燃料电站装机发电量为8102000/2500+9751200/4000+325800/800=1266万kWh,厂用电率为0.5,计6万kWh,改造后电网综合网损率为10,计120万kWh,供电量为1140万kWh。扣除代燃料供电量401万kwh,多余上网电量为739万kWh。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代燃料电价从现行上网电价0.34元/kWh测算至0.42元/kWh。计算结果如下:1、多余小水电上网电费收入为7390.34=251.3万元。2、不同小水电代燃料电价收入计算结果如下:代燃料电价(元/kWh)代燃料电量(万kWh)收入(万元)0.35401140.4 0.36144.4 0.37148.4 0.38152.4 0.39156.4 0.40160.4 0.41164.4 0.42168.4 3、当不同代燃料电价情况下,项目的不同全年总收入及效益为:代燃料电价(元/kWh)税前收入(万元)扣税后收入8.5%(万元)发供电总成本(万元)利润(万元)0.35391.4 358.1 371-12.9 0.36395.4 361.8 -9.2 0.37399.4 365.4 -5.6 0.38403.4 369.1 -1.9 0.39407.4 372.8 1.8 0.40411.4 376.4 5.4 0.41415.4 380.1 9.1 0.42419.4 383.8 12.8 根据以上计算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代燃料电价为0.39元/kWh时,项目刚刚达到盈亏平衡。且保障了自筹资金收益率(相当于同期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代燃料电价为0.39元/kwh比较合理。另根据XX项目区2010年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为18589元,代燃料电价定在0.39元/kWh,代燃料电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5,在项目区居民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在国家资本金占60%的情况下,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三、代燃料电价承受能力分析我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项目区主要是农村山区,电价是否合理,代燃料区居民用户是否能承受,是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能否真正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电价水平,一方面保证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项目在国家投入一定的资本金比例以后,工程项目能够依靠小水电代燃料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确保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可持续性,保证工程项目的还贷及正常运行费用的需要,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项目才可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确定合理的小水电代燃料电价,是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实施的关键。我县本次列入XX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居民户合计3334户,1.01万人。根据项目区内调查统计分析,项目区内小水电代柴量为1500万千克,以每人每天砍干柴300千克计算,可解放劳动工日50010个,以解放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50元/人天,累计可以创造收入250万元,而达标年项目区内代燃料总用电量为400万kWh,以0.39元/kWh计算,代燃料总支出为161万元,代燃料支出要比因代燃料解放劳动力而创造的收入少89万元,小水电代燃料在整体上是经济合理的。根据基准年的调查,项目区内2010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户均可支配收入18589元。户均生活燃料支出650元/户年,占年收入比重为户均3.8;而项目实施后,年户均小水电代燃料电量为1200kWh/年户,按0.39元/ kWh计,户均支出为468元/年户,对农村用户来说,以外出打工50元/人天计算,年代燃料支出只需打工10天以内就可以保证一个正常家庭一年的小水电代燃料支出,因此小水电代燃料电价定在0.39元/kWh,项目区居民用户在经济上是能接受和承受的。第三节 代燃料用电一、户均代燃料用电量和代燃料到户电价鉴于我县地处皖南丘陵山区,结合负荷计算,XX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的户均代燃料用电量为1200kWh。电价按小水电代燃料价格0.39元/kWh执行,以县物价、安徽水电XX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下发文件,将确定的电价稳定下来,县物价局不定期进行抽查监管,保持项目区代燃料电量电价相对稳定。二、代燃料用电计量与电费征收电量计量实行一户一表,按额度足额使用,每月抄表计量,根据实际使用电量进行收费,年用电量超过1200kWh的部分按照现行居民生活电价执行计量征收。(一)计量办法,由于项目区内以农户居住分散,集中台变供电损耗大,将根据实际情况,按规程规定确定台变,保证农户用电质量,因此电费计量分两级考核,供区台变装计量箱,农村用户实行一户一表。各村农电工负责所辖区用户的抄表、核算和用电管理工作,安徽水电XX有限责任公司抄台变计量表进行考核,按代燃料生态建设要求,每户年用电1200kWh,足额使用。(二)电费征收办法,首先对村农电工任用,实行“统一考核,择优录用、持证上网,合同管理”的原则,一经聘用,则异地上岗,以促进电力营销管理,避免出现“人情电”、“关系电”的现象。其次在项目区全面推行“三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报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以杜绝超过表计电量计费和价外收费等现象。3、 代燃料用电协议 项目实施后,由项目法人与代燃料户签订代燃料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章 项目管理第一节 组织结构 在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组织结构上,按照“高效精干、责权统一、建管统一的原则。依靠行政、产权、协会三种手段,加强代燃料工程项目区县、乡、村三个管理层次建设。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制衡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我县水电资源优势,开拓农村电力市场。1、成立县级小水电代燃料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农林水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委、水利、电力、林业、金融、财政和有关乡、镇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和组织协调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和管理,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和办法,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项目区代燃料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徽水电XX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真正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XX代燃料项目区代燃料目标任务的实全面现。 2、组建代燃料项目法人。组建代燃料项目法人,落实项目法人单位,签订负责项目区代燃料电站及项目区供电改造等建设管理,强化责任,严格考核。3、项目区成立代燃料协会。为保证项目区农户用电的电量、电价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将组建项目区代燃料协会,制订章程,按照有关规定与要求,严格程序,规范运作,动员全社会力量构筑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系统工程。4、项目区所在乡、镇成立领导机构。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项目区试点工作。县小水电代燃料领导小组将与乡、镇签订项目区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达标合同作为法规文件,约束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达标任务。5、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小水电代燃料保护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事业,涉及“农业、水利、能源“三大重点,是一项光明工程、扶贫工程、民心工程、经济拉动工程,深受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了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健康发展,县政府要求有关单位协调作战,共同努力,切切实实把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解决好,全面实现退耕还林,退得下,能致富的宏伟目标。第二节 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一、建立健全国家出资人制度,明确代燃料电站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为保证代燃料电站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运行,建立代燃料管理体制。二、建立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三、在项目区组建小水电代燃料用户协会,以代燃料户为主体,对代燃料进行监督管理。第三节 目标管理对代燃料项目区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按政策要求,结合法律、法规制订相关政策,以巩固治理成果。1、省厅与XX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2、政府与项目法人签订责任书。3、县政府与项目区乡(镇)签订责任书。4、项目区乡(镇)与项目行政村签订责任书。5、代燃料行政村与代燃料户签订责任书第四节 发供用电管理发、供、用电管理工作是实施好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根本保障。真正做到发电厂安全运行,供电通畅、用电管理规范,才能保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区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一、要加强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运行。1、代燃料用电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用电的各项政策、法规,加强小水电代燃料安全用电管理,确保代燃料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向代燃料用户推广使用安全、高效、节能的新型电炊具和电取暖设备,保障人身安全。 2、 加强对代燃料户开展安全用电培训,普及安全用电常识,争取使用电炊设备和电取暖设备,掌握触电急救方法。拟定安全用电守则,通过广泛宣传、张贴、发放安全用电手册等,使安全用电知识家喻户晓,确保用电安全。3、供电企业要经常对供用电设备检修和维护,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电炊具的维修措施和办法 三、森林植被保护宣传教育措施和办法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实施后,要重点巩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成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一是广泛宣传,形成人人关心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人人认识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二是制订乡规民约、加强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在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的同时,对少数人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具体制度,才能巩固治理成果。我们将在原有护林公约基础上进行修订,发到各村、组、户广为宣传,同时还挑选铁面无私的护林员,并妥善解决报酬,严明奖惩、毫不留情。三是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 第六章 投资计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 投资计算 一、投资计算依据1、安徽省水利厅皖水建2003469号文颁发的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建筑工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规定(水总2002116号)为主,按照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规定(皖水建2008139号)以及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补充定额(皖水建2008139号文)和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补充定额(皖水建2008139号)。3、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总2002 116号);4、安装工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水建管1999 523号);5、勘测设计费依据本阶段决算和下一阶段可能发生费用及设计合同;6、水库淹没及工程永久占地按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及安置移民办法以及安徽省计委、水利厅 “关于修改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安置移民办法中有关补偿标准的通知”;7、其他独立性永久性建筑工程(房屋等)均按我省相应专业定额估列;8、本工程设计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9、国家和上级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及标准。二、项目总投资XX小水电点代燃料项目总投资为3543.68万元,其中:电源投资2905.88万元;电网完善改造投资为20万元;厨厕改造及其它投资为617.8万元。第二节 资金筹措我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建设需要资金3543.68 万元,其中电源建设投资2905.88万元,电网建设投资20万元,厨房改造及其它建设投资617.8万元。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在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资金3543.68万元中:中央投资占45(按享受西部地区计),投入资金1594.7万元;省级配套投资占15,投入资金531.5万元,项目法人自筹资金1417.5万元。第七章 效益分析第一节 生态效益水电建设的实践表明,水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合理地利用,不仅可解决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某项目区三个电源点代燃料装机有效发电量1140万kWh,代燃料用户为3334户,每年可减少薪柴消耗1.7万t/年,相当于减少活立木砍伐2.4万m3/年,保护森林植被面积6450hm2,相当于节约0.2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6万t/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4万千克,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为我县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开拓出更大的空间。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建设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美化景区,促进生态旅游事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牯牛降风景名胜区每年游客达几十万人次,周边的历溪、环砂古村落旅游景点者以牯牛降为依托,成为我县旅游产业的经济的热点,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实施,保护了我县的大量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县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旅游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基础。第二节 社会效益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指示,要大力发展小水电,解决农民生活燃料和农村能源问题,促进退耕还林,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水电建设同经济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搞好治水办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这是迎接新挑战的战略举措,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农民不再沿袭千百年来烧柴的习俗,而是采用清洁卫生的电炊和电取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加快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可以农村水电开发为龙头带动中小河流开发和山区水利建设,提高这些山区的防洪抗旱能力;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县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改变我县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可促进安定和社会稳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试点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1、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发展农村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建设不但同经济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扶贫开发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当前形势下,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可以更进一步减轻农民负,让农民从原始劳动和生活中解散脱出来,腾出丰富的时间从事高新农业的开发,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工程,进一步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2、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用电普及了,广播电视、家用电器也迅速得到普及。世世代代困守在山坳里的山里人从广播电视里听到了中央的声音,了解到党的政策和国家大事;听到了科技和商品信息,看到了文艺节目,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促进了山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进入山区农家,农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3、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带动,我县农民人均收入和人均用电量也将出现很大的飞跃,促进我县工农业生产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我县城镇化建设进程,经济状况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